再看LOL十年前的官網,英雄還是以前的,隊友呢?
S11賽季的季前賽改動讓玩家很不適應,這次對裝備道具的改動與之前的改動相比,直接讓大部分玩家懵了,不知道小龍屬性還能打出龍來,但看不懂裝備,只能站在泉水上。
所以剛改版的那幾天,會發現很多人買裝備的時間都變長了,還會出現這種現象,畢竟,並非所有人都會第一時間去熟悉新版。其實新裝備的機制也就是這樣,不外乎一套決定玩法思路的神話裝備,幾套傳說裝備來補屬性,這是很好理解的,主要是裝備圖標的變化,不靠了解就不能立即掌握。
因此最近,每個人都被新裝備圖標折磨了很久,新的東西出現總是會帶來不適應,於是就有人會去看看就舊版本,這回我們不看上賽季了,直接回到10年前的官網,看看英雄聯盟當年的味道。
因為那時 LOL才剛上線,所以裝備道具其實並不多,雖然已經有很多賽季了,但一些裝備的外觀也只是在季前賽後才有所改變。
紅叉、輕語那支弓箭、真眼、殘暴之力等等,這些都是老玩家很熟悉的東西。除了外觀上的不同之外,裝備在屬性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這是因為這兩個賽季他們都發生了變化。
黑切攻擊75點,一層砍對方12點護甲,兇猛也有15點護甲穿透,作為第一個回家散件,能在線抓住機會滾雪球。
升級與現在有很大不同,35點魔抗,回血能力,還有12%技能。女妖是一種坦克裝,深淵是一種輸出裝,在這兩種裝備升級之後,更像是適用性的更替。這幾件熟悉的裝備外觀,簡單的屬性,都讓人覺得十分親切。
實際上,這些老套的裝置,即使一些觀眾沒有看過,也不會一眼就暈倒,正因為圖標風格的問題,說明了即使改變了圖標的外觀,方法得當,也能輕易讓人接受。
因此官方決定對10.24版的新圖標做一個修改,主要是提升了圖標的差異性,突出了裝備的外觀特徵,不免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過去的不同,這也是玩家最喜歡的地方。
除了裝備道具之外,本站還有一些「老」英雄,和裝備一樣,英雄的數量也極其有限,他們是第一批英雄,這就是聯盟的本質。這些英雄的形象很有個性,但這不是重點,說他們是老英雄,主要還是技能玩法老,甚至很多都已經被遺忘了。
瑞茲的被動可以減少技能冷卻,使他可以化身法術機關槍,蠻王的被動是提升暴擊傷害, Q是和暴擊機率有關,暴擊機率在7秒內不受攻擊,在強化之前甚至有8秒提升暴擊機率。
提莫的被動就是要為後面的英雄增加移動速度,這在現在的玩家眼裡其實還是很沒用的,可玩性不高。作為武器大師,他的反擊風暴可以提高閃避機率,這也是早期 LOL中的一種機制,比如布甲鞋可以提供閃避機率。
另一位值得提到的英雄是船長,他有補刀的技能,大家在玩 LOL的時候,如果對手有一輛炮車漏掉,那對你的對線一定很有幫助,如果他沒有任何經驗,甚至可以左右戰局。這時船長 E技能可以直接擊殺一個小兵,同時增加自己和隊友的攻速移動速度 BUFF,重點不在於增加 BUFF,而在於增加另一種玩法。船長一開始直接學 E,兵線露頭先秒,到了線再秒,對方就少了兩個兵。因此對手在對線期就不要想要吃大炮了,還是挺離譜的。
總之,英雄聯盟這幾年經歷了很多的變化,英雄群體的變化,地形的變化,到現在的裝備系統,每一步都在提升著遊戲的可玩性,同時也不會讓玩家覺得玩法枯燥乏味。假設英雄不變,裝備不變,那早就沒有意義了,只有懷舊的玩家才能永生,這就可以預見懷舊服在未來能否出現。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是否願意再跳一次利刃華爾茲,或者拿起瑞茲臉部滾動的鍵盤,阿卡麗重裝三段指向突臉,可能 W還能加雙抗,或許 E能觸發 Q。不再需要卡特拿起匕首,波比能夠盯著一個人的錘子看,而其他人則無法點燃他等等。很多人都在期待著懷舊服的到來,但如果真的到了這一天,英雄依舊是以前的,那隊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