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2020-12-13 IAASET

4 月 8 日,Nature雜誌旗下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主頁上掛出一則撤稿聲明,一篇完成於 2015 年的論文被撤稿。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戴美鳳教授,來自江蘇大學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系。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論文的作者貢獻部分顯示,戴美鳳教授與另一位來自南京大學數學系的蘇維宜教授共同設計了該研究。蘇維宜教授於1961年開始在南京大學任教,並曾任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於2015年退休。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該論文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浙江萬裡學院,該學院位於浙江寧波,由浙江省萬裡教育集團為主舉辦。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撤稿論文的資助方頗多,從寧波市到浙江省到教育部到國自然,共掛了 5 支基金的名字,其中 2 只國自然基金,經查為萬裡學院的作者承擔。

Scientific Reports雜誌編輯部認為被撤稿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的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雜誌編輯部在撤稿聲明中,明確給出了抄襲的部分,有理有據。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所以,即便論文作者強烈反對,雜誌仍然撤稿。

涉事作者並不同意撤稿,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Scientific ReportsNature旗下的開放期刊(Open Access),在國內知名度頗高,廣受研究者喜愛。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創刊十年,Scientific Reports 每年的發文量從第一年的 204 篇,僅用五年時間就超過萬篇。就在戴教授發表論文的 2015 年,該雜誌共發表論文 10462篇,其中中國單位的論文有 4277篇,佔比超四成。

據了解,該期刊在中國的版面費/審稿費是每篇近萬元。這樣算下來,2015 年一年,該雜誌在中國收取的版面費已有4000 多萬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scijournal.org

在如此操作之下,Scientific Reports 的影響因子從 2014 年最高的 5.578 一路下降到 2019 年的 4.011,勉強保住4分。

本科畢業論文被抄襲屢見不鮮

無獨有偶,就在上月底,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在社交平臺實名舉報自己的導師。

圖片來源:網易

這位畢業生說,自己的導師剽竊了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經比對,複製比高達 90%。而且,論文發表過程沒有經過自己的允許,發表後也沒有自己的署名。

學校方面回應稱:正在進行調查,但是結果不會公布。涉事導師也沒做出正面回應,但舉報人說事情已經解決,老師已經道歉,也正在要求期刊撤稿。

2014 年,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在讀博士生戈某在社交平臺發布文章,稱其本科畢業論文遭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惲教授「剽竊」。兩天內,戈某連發四篇文章,將其掌握的「剽竊」證據公開。

圖片來源:人民網

在回應媒體採訪時,惲教授解釋說,論文的猜想由他提出,戈某隻是將比較容易的部分作為畢業論文;總體的證明思路、框架和主要步驟都是由他提前設計好,戈某僅對某些細節進行驗證和推導。

不過,惲教授還是承認此事確實欠妥,因為發表的論文中,確實引用了戈某作出的貢獻,至少應該打個招呼,「我卻沒有這樣做,這裡我對你道歉」。

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成果歸屬是懸案

我們看到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大量本科畢業設計的成果歸屬都存在扯皮行為。耐心檢索,僅在網絡上就能找到不少蛛絲馬跡。

多數情況下,學生之所以能意識到自己的畢業設計被「剽竊」,都是在事後整理畢業論文想繼續深入研究的時候檢索發現的,看到的都是既定事實。

不少人認為,既然引用了別人的工作,使用了別人的貢獻,就得事先徵得同意,該加名字就要加名字,否則就是剽竊。

這個道理絕對沒錯,但考慮到本科畢業設計中的具體事實,剽竊與否的界限似乎難有定論。

首先,論文的貢獻,不是僅僅對比文字的相似度就能得出。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想法,特別是關鍵的想法,誰提出,誰就應該是核心作者。不必看最終發表的期刊論文,絕大部分畢業設計的關鍵想法都是指導教師提出,甚至如何研究也都是指導教師手把手教會。學生肯定有貢獻,只是貢獻多少,外人恐怕難有定論。

其次,論文署名問題歷來是高校及研究機構的普遍問題,複雜且難以規範,經常出現糾紛。雖然畢業論文的署名一定是畢業生一個人,但指導教師的作用大都功不可沒。落實到期刊論文的署名,更是難以理清。

第三,溝通很重要。是否署名,還是不署名只致謝,這些問題完全可以提前溝通,取得共識。說白了,一篇論文,在最後多加個人名,在致謝裡多也並不是多難的事情。

按慣例,學生在校做出的成果,是否發表論文,發表什麼樣的論文,導師都掌握生殺大權,學生大多弱勢,不敢發聲。導師確實指導學生完成論文,但導師畢竟沒有完成全部工作,所以,學生的貢獻肯定不能忽略。

無論如何,直接抄了卻連招呼都不打,肯定是要堅決反對的。

相關焦點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論文的作者貢獻部分顯示,戴美鳳教授與另一位來自南京大學數學系的蘇維宜教授共同設計了該研究。蘇維宜教授於1961年開始在南京大學任教,並曾任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於2015年退休。
  • 江蘇大學教授學術不端,系抄襲國外學者本科畢業論文被撤稿
    4月初,Nature雜誌旗下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主頁上刊發一則撤稿聲明,一篇完成於2015年的論文被撤。在解釋撤稿原因時,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的一篇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江蘇大學理學院戴美鳳教授。
  • 江蘇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校方:正在調查 對此「零容忍」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北京報導北京時間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公式摘取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校方:「正在鑑定」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生論文,校方公布處理結果
    4月初,Nature雜誌旗下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主頁上刊發一則撤稿聲明,一篇完成於2015年的論文被撤。在解釋撤稿原因時,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的一篇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
  • 江蘇大學女教授,被曝涉嫌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聲明中,該雜誌編輯部還表示,由於證據比較充分,雖然涉事作者並不同意撤稿,但他們依然決定對該論文做撤稿處理。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生論文,校方:經查屬實,給予嚴重警告處分
    參考來源:揚子晚報、財新網、中國科學報、環球時報、江蘇新聞廣播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而學校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並於近日公布了處理結果。
  • 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是為空前,可為絕後?
    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涉事論文截圖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論文抄襲部分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聲明中,該雜誌編輯部還表示,由於證據比較充分,雖然涉事作者並不同意撤稿,但他們依然決定對該論文做撤稿處理。
  • 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 校方回應「正在鑑定」
    原標題: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
  • 被撤稿論文到底是「大量抄襲」,還是「未註明出處」?
    Reports前不久,江蘇大學教授戴美鳳團隊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並因此被國外學術期刊撤稿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這也被視作開了國內教授涉嫌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的「先河」。事發後,涉事校方稱,正在調查。最新消息是,江蘇大學對此作出了處理:因該教授在採用或轉引國外本科生研究成果時,未註明引用出處,屬於科研失信行為,該教授3年內不得評選先進、晉升職稱職務以及申報各類科研項目;給予嚴重警告處分,處分期6個月;對其進行嚴肅批評教育,責令其儘快改正錯誤。
  • 被撤稿論文到底是「大量抄襲」,還是「未註明出處」?|新京報快評
    ▲涉事論文截圖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文 | 熊丙奇前不久,江蘇大學教授戴美鳳團隊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並因此被國外學術期刊撤稿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這也被視作開了國內教授涉嫌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的「先河」。
  • 名校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學術成速成品?抄襲之殤何時休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還抄到了國外本科生。時隔4年多,期刊發聲明撤稿。校方:「正在鑑定」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
  • 教授抄襲國外論文,「假論文」能換多少真利益達卡大學三名老師因抄襲被降職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論文抄襲,紙終究包不住火
    江蘇大學教授被曝論文抄襲,紙終究包不住火學術造假事件近兩年頻頻發生,首先可能有的人不了解什麼是學術造假。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是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學術造假首先是一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表現,是學術領域中學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產物。值得一提的是,學術造假後會被納入信用黑名單。
  • 教授抄國外本科生論文?用公開透明的調查回應公眾關切
    作者:楊三喜  近日有媒體報導,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原因是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一名本科生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且由於證據比較充足,即便涉事作者不同意撤稿,他們依然決定對該論文做撤稿處理。對此江蘇大學回應稱,目前已經邀請校內外專家對該論文是否抄襲進行鑑定,相關結論仍未得出。  雖然目前尚沒有明確結果,但從《科學報告》編輯部堅決的態度中,不難窺見端倪。
  • 江蘇大學教授被揭抄襲匈牙利大學生畢業論文遭處分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旗下的《科學報告》在本月初發聲明,撤回一篇江蘇大學理學院教育戴美鳳及其團隊的2015年12月15日發表的論文,原因是發現有大量抄襲成分。據報導,江蘇大學在進行認真調查及處理後,近日決定對戴美鳳作出處分,包括三年內不得評選先進、晉升職稱職務以及申報各類科研項目,並且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期為半年。
  • 首開先例: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
    首開先例: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 北京時間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首開先例: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唐納德·甘迺迪|論文|美國...
    首開先例:國內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北京時間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在解釋撤稿原因時,雜誌編輯部認為,該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公式摘取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戴美鳳。
  • 國內高校某些教授有多水?正大光明抄襲海外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
    而撤稿的原因令人大跌眼球,雜誌編輯部認為,戴美鳳教授團隊的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而沒有註明出處。2015年的論文2020年被撤稿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國際科研資料庫不斷擴容,經過大數據信息分析,很多曾經學術抄襲和造假都會被發現,江蘇大學教授戴美鳳被撤稿的論文是2015年出版發行的論文,《科學報告》作為綜合期刊的影響因子為5.228,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篇抄襲海外高校本科生的論文,居然還有南京大學教授的身影
  • 學位論文大篇幅抄襲!他是如何躲過查重率的?
    再者,來自科學網博客的伍賽特也分享過一篇博文來解釋此類現象:畢業多年後,筆者於2019年2月對自己的碩士學位論文,近來,重新翻看查重報告時發現了「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這一名詞,經考證研究,經知網查重的碩博士學位論文通常在一年後會被收錄至該「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中,也即論文會在系統中「留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