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發800萬獎新生被指「功利化」

2020-12-17 半月談網

據溫州當地媒體報導,近日溫州市蒼南縣樹人中學給中考成績優異的高一新生發放了近800萬元的獎學金,該舉引發部分網友質疑過於功利化。對此,校方回應,發放的標準不只是公布的按照考試成績排名,學生進校之後也進行了綜合測評,綜合考慮決定了獎金發放對象。

 

據溫州晚報報導,11月20日,在蒼南縣樹人中學的高一家長會現場,學校對於今年剛入學的高一新生發放了近800萬元的獎學金,涉及200多名學生,獎金從2萬元到10萬元不等。

 

10月30日,學校官網發布了一條公示信息,內容為關於《樹人中學2016年高一新生入學獎學金公示》。

 

公示中稱,「根據我校2016年的招生承諾,對今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成績優秀的我校高一新生依據總分-全縣排名進行分類一次性獎勵,其中,全縣前1300名獎勵10萬元,前1800名獎勵5萬元,前2300名獎勵4萬元,前2800名獎勵3萬元,前3300名獎勵2萬元。」

 

公示中顯示了獲獎學生的名字和獲獎金額,共有239位同學獲得該項獎金,總計787萬元。其中,5名學生獲得10萬元獎勵,22名學生獲得5萬元獎勵,64名學生獲得4萬元獎勵,75名學生獲得3萬元獎勵,73名學生獲得兩萬元獎勵。

 

據其官網介紹,蒼南縣樹人中學創建於1995年5月,是浙江省一級民辦普通高中,也是溫州市重點中學。學校為全寄宿制,教職員工100餘人,學生人數1200多人。

 

公示中還提到,樹人中學每學年設100多萬元的優秀獎學金和進步獎學金,按一定比例獎勵成績優秀和進步快的學生。

 

回應



1 評獎標準僅看成績嗎?



獎勵標準不止成績排名

 

23日,新京報記者聯繫到了樹人中學校長蔣永洪,他告訴記者,雖然學校公示的名單中只顯示了不同成績排名的學生獲得獎學金金額不同,但其實,評獎標準並不止這一個。

 

「首先學生需要通過溫州市的中招系統能夠錄取進入學校,之後學生入校後要進行綜合測評,包括參加社團、活動參與等情況,品學兼優的學生才會發放。」蔣永洪說,這個標準學生老師都清楚,但公示時只剩下名次,引發了外界的一些質疑,「有苦說不出。」

 

蔣永洪介紹,現在民辦學校招生越來越規範,收費一般會比公立學校高一些,因此希望通過獎學金的方式讓這些品學兼優的學生進來,有更多的選擇,這是初衷。「其實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在縣裡處於中上水平,並不愁生源,當然可能也想招到更好的學生。」

 

記者了解到,這是樹人中學第一年設立新生獎學金。除此之外,學校每年還會根據高中各年級的學生在校綜合發展、表現、成績等情況,發放獎學金,金額在200萬左右,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學校的正常收費、運作開支,基本在預算範圍內。

 

蔣永洪告訴記者,當時設立新生獎學金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有近800萬元,其中包括一些困難學生獎勵。「按照往年招生情況大概在幾十萬,今年雖然預計政策出臺後生源會有些變化,但本想兩三百萬應該夠了。」

 

2 如何看待被指「功利化」?



明年會調整獎學金政策

 

很多網友對於學校用近800萬元發放新生獎學金一事態度不一,有些人認為這讓教育過分功利化,不利於素質教育發展;也有網友表示,高額獎學金可能會讓學生更加用功讀書。

 

對此,蔣永洪表示,在發放方式上,由於獲獎學生銀行卡信息不全,所以對一部分未報卡號的學生採用了現金發放,讓網友看到現場的照片感覺是「土豪」。學校已經注意到了網上的言論,在發獎學金後,學校也開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獎學金,尤其是對於近100名沒有拿到獎學金的學生,讓其正確地設定目標和計劃。

 

不過,蔣永洪也表示,在不違背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政策的情況下,明年新生獎學金方案應該會繼續執行,但具體操作會進行調整完善,比如獎學金的發放形式以及學生的考評細則等,「獎學金要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學作用,不能投資下去了,但帶給學生負面作用,這樣會得不償失。」



分析



「設獎學金的做法沒有問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學校採用獎學金吸引生源,是很多國外學校通常的做法,民辦學校的獎學金使用的是學校自己的辦學經費,政府一般沒有相關限制,因此設立獎學金的做法並沒有問題,這是學校吸引學生的一種手段。

 

但需要指出的是,其評獎學金的標準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尤其是正在推進高考改革,即將推進中考改革的浙江,都在強調打破單一的評價標準,而公示的指向顯然加劇了唯分數論。

 

熊丙奇認為,民辦學校在現行制度下,關注高分生源是正常的選擇。要突破唯分數論,靠學校的自覺,是十分困難的。最終的問題在於「以高分代表優質生源」的生源觀,因此,應該繼續深化考試制度改革,建立除分數之外關注學生素養的評價體系,這才是最應該解決的根本問題。(記者 沙璐)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湖南近800名高一新生被清退,只能就讀職業高中,家長懵了
    目前各地都已經陸續開學了,高一新生和初一新生都已經軍訓快要結束了,但是這個時候部分高一新生卻被通知被退學,被通知的學生是一臉懵;聽起來似乎很不真實的,明明已經被錄取怎麼會被突然退學?今年在開學後,湖南懷化市的幾所高中在新生軍訓的時候,出現了一批新生被告知退學的事情,根據數據統計,被清退的學生接近了800人,不僅當時被通知的學生懵了,家長也懵了。
  • 懷化民辦學校清退800名高中新生:以後的求學之路將更加殘酷!
    近日湖南懷化市近800名剛剛升入普通高中的新生接到通知,將被學校「清退」,分流至其他中職學校!這些學生就讀於當地民辦普通高中,已正常開學。「清退」行動來自懷化市教育8月24日下發的《關於今年高中階段招生有關問題處理意見》。
  • 「科二代」出現,細思極恐的背後,社會全面功利化?
    報告中出現了相當多的專業術語,一個小學生竟在幾日之間搞懂了基因,稍微是個明白人就知道這是天方夜譚,基因工程的相關理論並不是特別的複雜,高中生物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途中,一些高中和高校的自主招生中,一個具有足夠分量的賽事獲獎證書,會帶來相當一部分的加分,這其中的真實性又有誰能知道呢?社會上把一些父母有錢,孩子隨意揮霍的人稱為「富二代」。那麼依賴高學歷父母幫助取得獎項的這群孩子,是否也可以稱他們為「科二代」呢?
  • 高校「迎新」標語背後 去功利化的祈求
    這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作為開放的大學校園,迎接新生的標語自然不會再固守「熱烈歡迎新同學」之類的老標語,於是各種雷人的標語紛紛出爐。就拿上述兩幅「迎新」標語來說,前者之所以獲得好評,因為它讓人看到學校樹人之志;後者對高富帥的所謂「糞土」態度,卻恰恰折射出功利化標尺在該校的權重。
  • 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
    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不少教師反映,正是讓教師自主權受限的管理、對教師過度功利化的評價等原因,加重了教師負擔,將教育推到急功近利的漩渦之中。目前,各地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主要以量化為主,容易加重教師負擔。筆者曾深入學校,研究過小學、初中、高中三個不同學段的「教師量化考評方案」,發現大多數都是從德、能、勤、績四大方面對教師進行量化評價。
  • 李學勤:功利化是現在教育最大的問題
    產生不了的根源,不在大學,而是在高中。目前的高中教育不能使學生認識科學的重要性,掌握不了學科的方法。科學本身有其自身的邏輯性、系統性,是演繹和歸納相結合。我們過去高中學數學,所有的課程都是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編寫的。學物理也一樣。有人說學這些太枯燥,做那些習題是沒有用;還說學這些幹什麼?其實不能這麼實際,這些是基礎,就是鍛鍊人的邏輯系統性和思維方法。
  • 「與升學脫鉤」能否讓競賽去功利化
    但競賽功利化亂象仍然存在,加重了學生、家長的壓力和負擔,需要予以重視。對此,近年來,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門不斷研究細化治理方案,進一步清理和規範中小學生競賽活動。  一直以來,社會上不乏給競賽「降溫」、給學生減負的號召、呼籲、勸導,但實際效果不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附著競賽之上的「好處」並未完全被剝離。競賽去功利化是當務之急。《辦法》要求「競賽成績不作為入學加分依據」,無疑直擊要害。
  • 溫州一民辦高中為攬生源發787萬獎學金,教育局:做法欠妥
    溫州一民辦高中為攬生源發787萬獎學金,教育局:做法欠妥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2016-11-25 14:51 來源
  • 利益驅使致師生關係變味 博士培養過程被指功利化
    中國大學科研中的「老闆制」是功利主義的產物,是師生關係功利化的結果。這是一種利益驅使和彼此回報的關係       通過採用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框架,《中國博士質量調查》完整地勾勒出了中國博士制度的異化路徑。
  • 消除非全日制研究生歧視需從去功利化破題
    作為改革後的新生事物,教育部明文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然而在實踐中,因畢業證書上有「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就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當然,並不是說目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必然是衝著「水學歷」去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門檻更低、時間分配更少、內容更簡單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會變相鼓勵功利化的就讀,讓學習深造異化成低成本獲取尤其是名校學歷的方式。去除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設置中的功利化部分,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 湖南懷化清退近800名高一新生 強行劃入職高
    懷化市近800名剛剛升入普通高中的新生接到通知,將被學校「清退」,分流至其他中職學校。該工作人員稱,目前查出有4所民辦高中違規招收近800名學生。  但學生報考前卻完全不知情。一名被「清退」的學生家長稱,因沒有考上公辦高中,初中班主任提醒可以去就讀民辦。這名家長選擇了懷化海天中學,交了7000塊錢學費順利入讀。但剛開學就接到「清退」通知。
  • 800餘名高一新生在紫金校區軍訓
    目前,該校800餘名高一新生在紫金校區開始軍訓。軍訓累並快樂著「立正、稍息、向左轉、起步走……」在徐州市第一中學紫金校區的操場上,響起軍訓教官們響亮的口令。今年800餘名高一新生正在進行軍訓。新生們統一穿迷彩服,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官們的示範帶領下,從站軍姿、稍息、立正、跨立等基本科目開始學起。
  • 解放日報:志願"功利化"折射出什麼
    當前位置| 評論首頁 >> 正文 解放日報:志願"功利化"折射出什麼 2010年7月
  • 教育評論: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
    教育評論: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不少教師反映,正是讓教師自主權受限的管理、對教師過度功利化的評價等原因,加重了教師負擔,將教育推到急功近利的漩渦之中。目前,各地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主要以量化為主,容易加重教師負擔。
  • 800名高一新生遭強制退學,學生懵了,家長怒了
    不過湖南800名剛剛升入普通高中的新生突然接到1個通知,因為中考沒有考上普高線,將會被學校清退,分流到其他的職業高中。學生全蒙了,家長也全怒了,不少的家長聯名情願不接受職高只讀普高。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們就讀的是民辦高中,又沒有擠佔公辦的資源,憑什麼要被清退呢?
  • 承實高中2020年高一新生報名錄取辦法及收費標準
    來源:承德承實高中 承實高中2020年高一新生報名錄取辦法及收費標準外地市報考承實高中的考生,攜帶考生本人中考準考證、中考成績單截圖(錄取後學校將再次核實成績,以學校核實後為準)、戶口本在承實高中現場核分、繳費(現金繳費)、領取錄取通知書,市外考生不需要網上填報當地誌願和我市志願,被我校錄取的考生學籍由學校遷轉。3.
  • 功利化的時代更需要一些非功利的堅持
    功利化的時代更需要一些非功利的堅持 2019-07-05 09:41參與互動    功利化的時代更需要一些非功利的堅持
  • 西湖一中800新生迎軍訓
    8月22日起,西湖一中2020級高一、初一新生共計800餘人迎來入學的第一課,學生們在烈日下揮灑汗水,接受軍訓帶給他們身體的錘鍊和精神的洗禮。在受訓開營儀式上,學校對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承擔本次軍訓的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所有參訓同學端正態度
  • 如何防範功利化傾向對學校美育的影響?教育部回應
    中新網4月15日電 在4月15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回應「如何破解藝術教育功利化的難題」時指出,在評價體系裡,應該把美育教育作為每個學生都一定要學、一定要考、一定要評價的內容,而且這個考核評價要真正進入到對學生的成長和升學的評價體系裡面去,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 北大教授坦言:這800單詞涵蓋高中英語完形填空考題,背了就加分
    進入高中,每一天都極其珍貴,如何在高中三年取得好成績,今天我給大家分享高中英語完形填空考題裡經常出現的800個高頻詞彙,希望對大家的英語學習有所幫助。詞彙是英語學習基礎的基礎,是攻克英語學習難關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