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豐華創業板IPO成功過會 未來三年鋰電負極材料產能擬達6萬噸

2020-12-20 電池網

翔豐華創業板IPO成功過會,擬募集資金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之後所募集資金投資於30,000噸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根據翔豐華的規劃,未來三年,公司將形成年產6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能力。

7月29日消息,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9次審議會議於28日召開,審核結果顯示,深圳市翔豐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豐華」)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據悉,這是今年過會的第121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圖片來源:翔豐華官網

資料顯示,翔豐華成立於2009年6月12日,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於包括動力(電動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等)、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電池領域。  

翔豐華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5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審計機構為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據招股書,翔豐華擬募集資金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之後所募集資金投資於30,000噸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根據翔豐華的規劃,未來三年,公司將專注於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按照規劃認真實施募投項目,實現高端智能製造,擴大生產規模,緊緊抓住行業的快速發展機遇,形成年產6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能力。

在財務數據方面,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增長,2017至2019年報告期內,翔豐華營業收入、淨利潤均保持增長。2019年度,翔豐華營業收入64,552.88萬元,同比增長7.67%,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毛利14,204.61萬元,同比增加936.82萬元。受疫情影響,同時2019年上半年因「搶裝」行情影響基數較高,翔豐華2020年1-6月實現銷售收入21,077.45萬元,同比下降32.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583.02萬元,同比下降29.56%。

在綜合毛利率方面,翔豐華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0.40%、22.13%和22.00%。2020年上半年上遊焦類原料價格、石墨化加工價格以及初級石墨原料採購價格均不同程度下跌,其中焦類原料下跌超過50%,導致上半年翔豐華的人造石墨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提高了4.19個百分點;天然石墨毛利率亦同比提高了6.8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毛利率為29.22%,較上年度提高了7.25百分點,已顯著回升。

在研發方面,翔豐華共有專利47項,其中發明專利38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另有60多項發明專利申請正在審核中。近三年來,該公司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在4%左右,研發費用分別為1,631.73萬元、2,069.70萬元和2,692.97萬元。

在主要客戶方面,電池網注意到,截至2020年上半年,翔豐華已成為全球前五大動力鋰電廠商中的四家(LG化學、寧德時代、比亞迪、三星SDI)的合格供應商,而2019年國內前十大動力鋰電廠商中,除比亞迪、寧德時代外,翔豐華還與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

2020年上半年翔豐華第一大客戶LG化學佔比45.76%,第二大客戶比亞迪佔比35.58%,第三大客戶國軒高科佔比7.42%,客戶結構持續優化。

2020年1-6月,翔豐華天然石墨銷售收入佔比提升至54.41%。天然石墨銷售收入增加主要系2019年11月開始翔豐華向LG化學批量供應天然石墨。LG化學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主要有韓國吳倉、美國密西根、中國南京、波蘭,四大基地合計產能約110GWh。中國南京工廠(2個)規劃35GWh主要針對中國市場及特斯拉(上海)。

2020年上半年受益於LG化學訂單大幅增加,翔豐華天然石墨出貨量大幅增加,使得上半年翔豐華總體銷售數量達到6,762噸,同比已基本持平。其中6月出貨量同比增長1.7倍,生產經營已全面恢復,隨著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進一步回暖,翔豐華經營情況會進一步好轉。

此外,2020年4月,翔豐華正式成為三星SDI的供應商,從2020年6月起三星SDI開始小規模採購公司產品用於試生產或調試,預計於2020年12月起批量採購。

同時,翔豐華還在積極接觸松下等其他日韓知名鋰電企業,為進一步打開日韓市場做準備。

相關焦點

  • 翔豐華:創業板IPO成功過會
    資料顯示,翔豐華成立於2009年6月12日,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於包括動力(電動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等)、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電池領域。 翔豐華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5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
  • 翔豐華IPO:驗資覆核流程不合規,股權定價合理性存疑
    此次翔豐華科技擬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擬募集資金5億元,全部用於30,000噸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由申萬宏源證券擔任保薦機構。  翔豐華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於包括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離子電池領域。
  • 2020年1-7月中國負極材料市場盤點 合計產量超14萬噸
    鑫欏資訊 傳遞價值資訊 鋰電池 | 石墨炭素 | 電爐鋼 | 汽車鋼 上周,我們曾在《龍頭拉鋸戰——中國正極材料市場盤點》一文中簡單描述了當前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市場格局:雖然其中不乏亮點,但是1-7月國內正極材料總產量仍然呈現出同比下滑格局
  • 2017上半年鋰電四大材料「吸金」超438.33億
    2018年計劃建成一期工程,達產1.5萬噸正極材料。項目建成後,安達科技將實現年產5萬噸正極材料前軀體和年產4.5萬噸高性能鋰離子正極材料的產能規模,預計年產值將達50億元。  華澤鈷鎳投資50億元 投產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  2017年4月1日,華澤鈷鎳發布公告稱,將投資50億元用於建設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
  • 中科電氣:成長型負極龍頭,看好其業績彈性
    磁電設備主要應用於鋼鐵、冶金等領域,隨著鋼鐵行業在國內進入成熟期,磁電設備競爭更加激烈,下遊在2015年後進入去產能階段,受整體環境影響,公司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2015年進入高速成長階段,公司看好新能源產業鏈未來發展大趨勢,2017年通過收購湖南星城,打造負極材料新業務平臺。湖南星城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負極材料研發製造的企業,主要聚焦於動力負極材料市場。
  • 鋰電銅箔進入新的景氣周期!它是生產動力鋰電池的關鍵材料
    同時憑藉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寧德時代為代表鋰電池龍頭企業認可度提高,鋰電銅箔尤其是動力鋰電銅箔未來將向6微米及以下方向發展,極薄銅箔市場份額有望較大提升。銅箔是鋰電池負極集流體的核心材料,而鋰電池的生產工藝、成本和最終產品的性能都和正負極集流體也就是鋁箔和銅箔的性能有著密切的關係。
  • 一文看懂鋰電池中的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種類上,包括碳系負極、非碳性負極。從技術角度來看,未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將會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已經從單一的人造石墨發展到了天然石墨、中間相碳微球、人造石墨為主,軟碳/硬碳、無定形碳、鈦酸鋰、矽碳合金等多種負極材料共存的局面。
  • 貝特瑞擬收購四川金貝100%股權 投建5萬噸石墨負極材料項目__上海...
    1月6日晚,中國寶安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貝特瑞擬以0元收購宜賓金石持有的四川金貝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貝特瑞將履行四川金貝1億元註冊資本的實繳義務,並將通過四川金貝投資建設「5萬噸高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
  • 中科電氣1-9月負極材料營收佔比近80% 銷售量約1.5萬噸
    今年1-9月份,鋰電負極業務營業收入佔中科電氣營業總收入的比重接近80%,實現負極材料銷售量1.5萬噸左右,其中第三季度的銷售量顯著回升。近日,中科電氣(300035)在接待機構調研時透露,公司鋰電負極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是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的主要來源,今年1-9月份,鋰電負極業務營業收入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比重接近80%,實現負極材料銷售量1.5萬噸左右,其中第三季度的銷售量顯著回升
  • 多家銅箔企業都在積極擴充產能,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做準備
    據悉,諾德股份擁有青海西寧、廣東惠州兩個銅箔生產基地,原有名義產能4.3萬噸,同時啟動其中 25000噸/年產能的技改升級。而隨著年產1.5萬噸高性能極薄銅箔的建成投產,諾德股份在鋰電銅箔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外,6月28日,諾德股份全資子公司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奠基儀式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隆重舉行。
  • 尚太科技投資20億元建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電纜網訊】近日,石家莊尚太科技在山西昔陽縣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一期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主要業務是鋰電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電池行業一周要聞匯總(4月6日-13日)
    公司表示,由於下遊鋰動力電池市場帶動上遊的電池材料行業需求增長,鋰化工產品需求持續旺盛。(中國電池雜誌-中國電池網)5、國軒動力電池二期投產 全部達產後總產能達6億安時日前,位於六合經濟開發區的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項目二期投產。
  • 博威合金成5G終端散熱材料首批供應商 新材料銷量14萬噸擬三年擴產...
    近日,博威合金(601137)在互動平臺上稱,目前公司是5G通訊時代智能終端散熱材料的首批供應商,在主流5G手機上已經得到成功應用,且依據公司對未來5G智能終端發展趨勢的判斷,也會用到VC均溫板。  5G手機對流媒體信息數據的處理量倍增,以VC均溫板為代表的液冷散熱器件成為解決5G手機散熱的重要方案之一,而有色合金以優良的散熱、加工成型性能成為均溫板製造的首選散熱材料。  博威合金主要致力於高性能、高精度有色金屬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年報顯示,目前公司已經被5G技術國際領先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認定為特殊合金材料的戰略合作夥伴,去年合金材料銷量達14.16萬噸。
  • 動力鋰電池拐點:熱燙三元正極材料
    受此帶動,眾多鋰電材料企業紛紛加碼三元正極材料產能,僅最近三個月就相繼有國軒高科、廈門鎢業等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擬投資擴產車用鋰電三元正極材料產能。 2016年11月,國軒高科公告稱,為推進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擬加快動力電池業務布局。 其中,國軒高科擬使用募集資金5億元投建年產1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矽基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項目總投資6.54億元,建設周期12個月,項目完成後,將形成年產1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及年產5000噸矽基負極材料的產能。
  • 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發展情況
    動力電池材料成本佔比一般高達80%,四大電池材料的生產在整個鋰電池產業鏈中最為重要。電池材料行業總體產能過剩,技術同質化,成本透明化,進入激烈的價格競爭階段。未來幾年,隨著補貼退坡,加上國際動力電池巨頭進入,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將迎來最為艱難的一段時期,尤其是在降本壓力上,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整個產業鏈協作共渡難關。
  • 國金證券:疫情不改高端鋰電銅箔的長期確定性
    鋰電銅箔行業高端產能存在供應持續偏緊甚至不足的局面:鋰電銅箔雖然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大量產能集中於中低端產品,但高端產品產量卻有限,將有望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截至2019年底國內鋰電銅箔產能達到約28.23萬噸,但2019年預計產量為11.61萬噸,行業產能利用率僅41.13%,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
  • 小米投資企業利和興創業板IPO成功過會
    原標題:小米投資企業利和興創業板IPO成功過會   11 月 12 日,深圳市利和興股份有限
  • 鋰電前瞻:迎接TWh時代的技術、需求機遇,把握產業鏈龍頭與結構性...
    高工鋰電預計2020年鋰電設備、正極材料、電解液、負極、動力電池、隔膜等環節企業數量分別約400、220、52、48、45、34家,除正極仍具備較大格局優化空間之外,其餘環節格局基本趨於穩定。隨著需求快速成長、供需結構趨緊,產能建設第二輪強波逐步開啟。在此過程中,中國鋰電材料整體已佔據全球6成以上的供應份額,並通過出口、海外建廠、合資或兼併收購等方式逐步進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