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鋰電四大材料「吸金」超438.33億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將達到200萬輛。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仍非常大。有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增至31GWh,到2020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25Gwh。隨著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增加,鋰電行業勢必迎來大規模投擴產態勢,未來資本市場對動力電池的投資將進一步加速。

  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通道,國內鋰電池市場保持較高增速,鋰電池材料將繼續受益。根據測算,「十三五」期間,國內鋰電池需求年平均增速為25%以上。鋰電池上遊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產業將繼續受益鋰電池需求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國內有超438.33億元資金湧入鋰電四大材料領域。

正極材料業「吸金」超156.34億元

  「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誰將成為主流」?儘管爭論由來已久,但兩者仍以各自的優勢活躍在不同領域。目前,我國正極材料廠商有200家左右,前十家廠商的市場份額約佔70%,餘下的小廠眾多,競爭激烈。受益於下遊鋰電行業的需求增長,正極材料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通過不斷擴張產能,以期提高市場佔有率。

  安達科技投資10億元 擴產高性能鋰離子正極材料

  2017年3月15日,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開工。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計劃在2020年全部建成。2018年計劃建成一期工程,達產1.5萬噸正極材料。項目建成後,安達科技將實現年產5萬噸正極材料前軀體和年產4.5萬噸高性能鋰離子正極材料的產能規模,預計年產值將達50億元。

  華澤鈷鎳投資50億元 投產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

  2017年4月1日,華澤鈷鎳發布公告稱,將投資50億元用於建設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回收期為8.1年,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21.38億元。

  容匯鋰業募集2.68億元 收購上遊滷水資源企業

  2017年4月5日,容匯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以38元/股的價格成功發行706.25萬股,募集資金2.68億元。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向子公司九江容匯、西藏容匯進行增資,收購上遊滷水資源企業,以及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湘潭電化投資2900萬元 投產高性能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

  2017年4月9日,湘潭電化公告稱,同意控股子公司靖西電化投資2900萬元建設年產6000噸高性能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已於2017年6月試運行。

  永正鋰電投資1.02億元 建設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 

  2017年4月19日,由浙江衢州永正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碳酸鋰項目開工奠基。

  據了解,該項目總佔地面積12.24畝,總投資1.02億元,建成後年產量將達5000噸。

  目前,項目設計、設備訂貨正在有序進行中。

  天齊鋰業投資16.5億元 建設氫氧化鋰項目

  2017年4月21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將建設氫氧化鋰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以化學級鋰輝石精礦(標稱氧化鋰含量6.0%)為原料,投資16.5億元,項目建成後將年產電池級氫氧化鋰2.4萬噸。

  國光電器投建氫氧化鎳鈷錳項目

  2017年4月25日,國光電器與天原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通過股權投資等多種合作方式,在宜賓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氫氧化鎳鈷錳/氫氧化鎳鈷鋁項目」和「年產2萬噸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項目」。

  斯特蘭投資50億元 生產磷酸鹽正極材料

  2017年5月4日,斯特蘭副總經理李識剛透露,斯特蘭將利用湖北地理位置及當地磷資源優勢,在華中建立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據了解,該基地佔地500畝,總投資50億元,分三期在三到五年內建成,達產後產能將達10萬噸,預計2017年年底一期3萬噸磷酸鹽正極材料將達產。資料顯示,該基地建設之前斯特蘭在天津建設的基地已經投產運行,目前已具備年產1萬噸的產能。

  浩普瑞新能源投資11億元 建設正極材料項目

  2017年5月8日,由浩普瑞新能源投資的呼和浩特金山高新科技產業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正極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建設四個生產車間,全部建成後建年產40000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值38億元。

  當升科技投資1.05億元 擴建正極材料生產線項目

  2017年5月12日,當升科技發布公告稱,將由全資子公司江蘇當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籌資金,投資建設「江蘇當升二期工程新型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將分步實施,第一階段總投資1.04億元,將建成年產2000噸新型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生產線。

  ST萬裡投資2.55億元 控股材料企業特瑞電池

  2017年5月14日,ST萬裡擬2.552億元認購特瑞電池15.6%股權。

  資料顯示,特瑞電池成立於2007年,主營業務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XC系列磷酸鐵鋰、TR系列鎳鈷錳酸鋰等。

  萬潤新能源投資3.7億元 建設磷酸鐵鋰裝置生產線

  2017年5月14日,萬潤新能源投資建設的磷酸鐵鋰裝置生產線在湖北省鄖陽經濟開發區試投產。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3.7億元,項目達產後,將年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1萬噸,年工業總產值可達12億元。

  中信大錳投資2600萬元 建設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項目

  2017年6月1日中信大錳在廣西崇左產業園投資建設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2600萬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已建成投產,以生產523型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產品為主;二期將在2018年建成1萬噸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生產線,以生產622型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產品為主;三期將於2020年實現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年產能2萬噸,新增產能主要生產高鎳三元材料。

  振華科技投資3億元 建設三元材料生產線項目

  2017年6月16日,振華科技發布公告顯示,擬投資3億元用於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生產線項目建設(義龍一期),建成後將形成年產2萬噸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材料。

負極材料業「吸金」超123.4億元

  全球負極材料呈現高度集中化。國內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擴大負極材料的生產規模,來強化公司產品原材料的議價能力,提高生產設備的使用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上海璞泰來投資50億元 生產新型矽碳複合負極材料

  2017年4月13日,璞泰來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落戶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前期規劃用地420畝。項目主要包括塗覆隔膜和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璞泰來還與中科院物理所合作量產新型矽碳複合負極材料,預計今年年底部分完工並投產。

  寶泰隆投資6.8億元 建設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化項目

  2017年4月28日,寶泰隆宣布投資建設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加工項目,其中包括年產5萬噸的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化項目以及年產2萬噸的鋰電負極材料中間相碳微球前驅體項目。項目總投資6.8億元。

  正泰電器投資6000萬元 生產金屬鋰合金材料

  2017年5月26日,正泰電器公告稱,擬以6000萬元增資中能鋰電,獲其20%股權。

  資料顯示,中能鋰電主營鋰電池電極材料、金屬鋰合金材料等,其將為寶泰隆石墨烯電池產業化落地提供資源供給。

  大富科技投資6億元 合資生產石墨烯產品

  2017年5月28日,公司擬與瑞盛新能源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以合資公司為平臺,共同開展石墨烯等石墨應用產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項目的合作。

  資料顯示,瑞能新能源擁有石墨應用相關的專利,其合資公司瑞能新能源以技術持股佔比51%,大富科技投資6億元現金持股49%。

  國信通集團投資60億元 建設負極材料等項目

  2017年6月9日,國信通集團投資建設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等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60億,規劃分三期建設。首期於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完成,建設7萬平方米動力電池與手機電池生產線;二期擬於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完成,建設5萬平方米;三期擬於2019年至2020年完成,建設8萬平方米。

鋰電隔膜業「吸金」超202.76億元

  過去幾年裡,鋰電隔膜的高毛利率吸引了大量新進入者,但是新建產能多集中在低端產品領域,而高技術壁壘使得中高端產品國內供給遠低於市場需求。鋰電隔膜企業的擴產,不僅僅是提高市場供給,更多的是通過技術來攻克中高端產品的高技術壁壘。

  金力新能源投資7億元 建設鋰電池隔膜項目

  2017年2月8日,河北金力新能源投資建設的鋰電池隔膜項目投產。據了解,該項目投資7億元,佔地70畝,建成後可年生產鋰電池隔膜5500萬平方米。

  創新股份出資55.5億元 收購恩捷新材料

  2017年5月2日,創新股份55.5億元收購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募集資金8億元,用於珠海恩捷5條溼法生產線的建設。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年產量將達4.2億平方米。

  泰德實業投資2.5億元 建設鋰電池隔膜塗覆項目

  2017年5月9日,山東聊城開發區與山東聊城泰德實業有限公司合作籤約,籤約項目為泰德實業擬投資2.5億建設鋰電池隔膜塗覆。

  東皋膜投產動力電隔膜自動化生產線 

  2017年5月19日,東皋膜投產建設的動力電池隔膜自動化生產線落戶天津寶坻區。

  據了解,本次投產項目為東皋膜二期工程,分為4條生產線建設,建成後產能將達2億平方米。預計整個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金冠電氣出資14.76億元 收購鴻圖隔膜

  2017年6月20日,金冠電氣出資14.76億元收購鴻圖隔膜,交易完成後,鴻圖隔膜將成為上市公司金冠電氣子公司。

  據了解,鴻圖隔膜已擁有年產能1.1億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設三期工程,產能為9000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其總產能將增至3億平方米。

  樂凱膠片投資6億元 高性能鋰電池隔膜進入量產階段

  2017年5月26日,樂凱膠片投資6億元建設的高性能鋰電池隔膜進入量產階段。據了解,該項目2016年7月開始試車,導入期為9個月,產能規模將達到4000萬平方米。

  中材科技投建溼法鋰電池隔膜生產線

  2017年6月26日,中材科技表示,公司投資建設的四條溼法鋰電隔膜生產線已有兩條安裝完成,正進入調試階段,預計下半年投產。另外兩條生產線預計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全部建成後,年產能將達到2.4億平方米。

  星源材質投資30億元 建設鋰電池隔膜項目

  2017年6月28日,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隔膜項目在常州經濟開發區開工奠基。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分兩期建成。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3.6億平方米鋰電池溼法隔膜及塗覆隔膜。全部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年銷售30億元。

  中泰科技投資15億元 建設鋰電池隔膜項目

  2017年6月30日,江西中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泰科技」)鋰電隔膜項目在江西省投產。

  據了解,該項目佔地118畝,總投資15億元,分三期投入。一期投入4條幹法生產線;二期投入2條溼法生產線;三期根據市場需求陸續投入若干條溼法生產線。

電解液產業「吸金」超27.83億元

  六氟磷酸鋰作為電解液的原材料景氣度持續增高。隨著老訂單的執行完畢和新訂單的籤訂,鋰電池電解液價格有望迎來一輪漲價潮。在形勢利好的狀態下,企業紛紛進行投產,以期搭上順風車。

  杉杉新材料投資5億元 生產六氟磷酸鋰

  2017年3月9日,杉杉新能源(衢州)有限公司鋰電材料及配套設備項目之六氟磷酸鋰項目封頂。據了解,該項目一期投資5億元,最終建成年產6000噸六氟磷酸鋰和5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一體化項目。

  國泰華榮投資1億元 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液項目

  2017年4月26日,國泰華榮建設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液項目落戶福建寧德。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目前,該廠房尚在建設中,預計建設周期為1年。

  珠海賽緯募集1.81億元 建設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

  2017年5月16日,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資金2.04億元,其中1.81億元將用於建設鋰離子電解液一期項目。

  多氟多募資20.02億元 建設動力鋰電池高端新型添加劑項目

  2017年6月23日,多氟多公告披露,公司將募集資金20.02億元,用於「年產1萬噸動力鋰電池高端新型添加劑項目」與「30萬套/年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建設。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與需求大國,大規模的投資會為技術提升帶來資金保障,這在正、負極材料領域已得到驗證。目前,我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都能達到自給,只有隔膜還不能完全實現進口替代。可以預見,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推動和企業技術研發的加強,我國動力電池的質量會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產業也將迎來良好發展時期。但在投產建設的同時,企業應該保持冷靜,理性分析市場需求和自身發展規劃,避免出現「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尷尬局面。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之動力電池四大材料對應的優質企業
    2.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緊跟主流技術路線我們基於2019-2020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的數據推算四大材料的出貨量數據,再依據對價格趨勢的判斷和假設,預測四大材料未來兩年各自的產值。根據招商銀行新能源汽車之動力電池篇中對動力電池出貨量的預測,我們給出了負極材料的出貨量預測(圖15,具體測算邏輯見附表1),預計未來兩年的出貨量增速在20%-33%之間;由於負極材料的達產周期在一年半左右,我們通過統計部分龍頭負極企業從2017年中至2018年底的產能規劃,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產能增速均在25%-30%之間。
  • 中國鋰電企業的出海邏輯
    孚能科技宣布投資6億歐元(約合46億人民幣)在德國建電池廠;蜂巢能源宣布投資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在德國建設年產24GWh電池工廠;微宏動力PACK工廠落戶德國,初期規劃年產能1.5GWh等。上述電池企業歐洲建廠的目的是為其歐洲客戶提供就近配套服務,搶佔歐洲動力市場,與日韓電池企業展開正面競爭,提升國際競爭水平。
  • 匯添富新基金狂賣超180億 東方紅睿璽開放一天吸金超100億
    匯添富新基金狂賣超180億,東方紅睿璽開放一天吸金超100億徐金忠真火!公募基金又出爆款。11月16日首發的匯添富數字生活六個月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匯添富數字生活)實現「一日售罄」。該基金募集上限為120億,而渠道消息顯示,當天至少賣了180億。
  • 盤點2017年鋰電池併購失敗十大案例,三大主因致使失敗
    據統計,2017年裡關於鋰電池失敗的收購案就十起,鋰電池行業的發展進程越來越緩慢,轉型也遭遇了很大的挑戰。   據鋰電大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鋰電行業兼併購案例有近31起,大部分集中在原材料、動力電池、四大材料和設備等領域,其中收購失敗的案例超過10起。一系列的終止收購案例表明,上市公司跨界轉型之路不僅不順利,還存在諸多風險。
  • 小豬佩奇一年吸金12億美元 動畫片主角意外徵服成年人
    原標題:小豬佩奇一年吸金12億美元   動畫片主角意外徵服成年人   旅行青蛙的風頭剛過,一隻粉紅色的卡通小豬迅速成為社交平臺上的新「網紅」,相關表情包、短視頻和各類衍生產品層出不窮。數據顯示,作為英國動畫片主角的小豬佩奇,去年在全球實現了12億美元的收入,強大吸金能力令人驚詫。
  • 江特電機擬9.5億元收購九龍汽車股權加碼鋰電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胡心宇)江特電機8月20日晚間披露,為加快公司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擴大公司規模,公司擬以9.5億元的價格收購俞洪泉所持有的江蘇九龍汽車製造有限公司32.62%股權。
  • 最賺錢的中國手機殼巨頭,背靠華為和蘋果,9個月吸金超6億
    根據中研普華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手機殼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國內手機殼市場的規模將突破4800億。而隨著消費者對手機保護重視程度的提高,手機殼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 上半年狂「吸金」20億元!素質教育,令人意想不到的熱鬧賽場
    在整體經濟大環境大幅度收緊的情況下,大家普遍都不看好素質教育的發展,實際上根據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可能現實並非如此。與你所想不同,素質教育在上半年狂吸金20億金,看來資本對待素質教育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根據各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教育行業融資呈現次數下降,但是總額呈現攀升的局面。截止今年六月底,上半年中國教育行業發生的112起投資事件同比下滑45%,涉及金額一共196億,同比增長15%。
  • 盲盒大王泡泡瑪特擬12月11日在港上市,最多融資6.74億美元
    11月30日早間消息,據財聯社報導,泡泡瑪特擬以每股31.5-38.5港元在香港發行股票,擬發行1.357億股股票,籌集至多6.74億美元,預計將在12月11日掛牌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最早是一家玩具合集「夫妻店」。
  • 佛山30家上市公司公布年中報 12家企業上半年賺超億元
    順德美的家電的微波爐生產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 宇傑 攝截至8月31日,佛山30家AB股上市公司已經相繼完成2017年中報披露。作為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成績單」,27家佛企均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上升,20家企業淨利潤同比上升。30家企業中有12家企業實現上半年淨利潤過億元。
  • 鈷價不斷上漲 鋰電巨頭加緊研製高鎳三元電池
    8月18日,由鋰電大數據、起點研究等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鋰電新能源產業生態大會在深圳舉行,超800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共議鋰電行業發展前程。  起點研究在會上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鋰電池行業發展調研報告。報告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動力鋰電池產量約16Gwh,寧德時代、沃特瑪、比亞迪出貨量分列前三。
  • 33歲創始人身價超400億!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也是,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仿佛面對精神類的消費,所有人都會變得無比慷慨。潮玩品牌爆火的背後,做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十年磨一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盲盒,讓泡泡瑪特從一個雜貨格子鋪,做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
  • 中國第一的機器人巨頭,坐擁377件專利,半年吸金超12億
    文/BU 審核/子揚 校對/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機器人市場如今發展正是火熱,經過多年穩步增長,在2019年預計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高達294.1億美元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22億美元,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40億美元。在我國眾多機器人企業中,新松機器人可以說是中國第一的機器人巨頭。據公開資料顯示:新松機器人成立於2000年,創始人曲道奎為中科院教授,曾榮獲GM中國科技成就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諸多獎項。
  • 泰森吸金能力有多強?復出大戰斬獲5.23億,遠超喬書亞等巨星
    【文/搏擊江湖】要說54歲的前重量級拳王邁克-泰森,可真是個傳奇巨星,我們不說他巔峰時期的吸金能力有多強,就說老了之後,如今54歲,依然可以拿下無與倫比的人氣和超乎想像的數據。泰森和前四個級別的世界拳王小霸王小羅伊-瓊斯的表演賽,竟然在PPV數據上吸引了160萬份的購買量,PPV的銷售收入大約是8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就是5.23億人民幣。這個數據,遠超現WBA/IBF/WBO/IBO重量級拳王安東尼-喬書亞、四個級別的世界拳王墨西哥超級巨星蘇爾-阿瓦雷茲等人,泰森當之無愧成為新的吸金之王。
  • 魚躍醫療2019年上半年淨利5.33億 中醫器械產品高速增長
    挖貝網8月27日,魚躍醫療(002223)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5.02億元,同比增長12.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9%;基本每股收益為0.53元,上年同期為0.47元。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穩定。
  • 匯添富新基金狂賣超180億,東方紅睿璽開放一天吸金超100億
    該基金募集上限為120億,而渠道消息顯示,當天至少賣了180億。另據渠道消息,當天開放申購的東方紅睿璽吸金超過100億元,公司已經公告暫停大額申購!匯添富新基金一日售罄資料顯示,匯添富數字生活11月16日首發,設置了120億元的首募上限。
  • 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索賠1.2億,中國鋰電專利戰一觸即發
    隨著中國鋰電市場競爭升級,鋰電專利將是企業角逐市場的核心武器,往後侵權案件或將越來越多。前幾年國外沸沸揚揚的鋰電專利案戰火,或將燒至中國。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微 寧德時代起訴背後 寧德時代與塔菲爾,一個是裝機量蟬聯2019年動力電池銷冠王的龐然大物,一個2017
  • 七麥數據公布2019上半年手遊App最強用戶增長Top100榜
    從此次榜單可洞察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手遊行業市場用戶增長迎來了新的突破,Top100榜產品的累計預估下載總量超5.2億,總體成績十分可觀。騰訊遙遙領先,小廠緊隨網易2019年上半年,騰訊、網易兩家大廠依舊保持領先優勢。
  • 市場「寒流」下的鋰電資本「熱潮」 2020年1-7月鋰電上市公司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摘要:當下鋰電上市公司密集募資,產業鏈企業積極衝刺IPO,新一輪資金需求也在發生新的變化。相比於新能源汽車市場12個月銷量連降的「寒流」侵襲,鋰電產業鏈企業在資本市場仍顯得「熱潮」洶湧。
  • 產能擴張初見成效 科力遠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3.73%
    其中,常德力元HEV用泡沫鎳二期、科霸公司HEV用正負極板二期和科力美HEV車用動力電池二期均在上半年順利投產,科力遠的豐田HEV配套產能達到24萬臺套/年。以上項目的新增產能也迅速轉化為公司的發展動能,提升了上半年業績成色。科力美上半年實現HEV車用動力電池銷售收入約7.89億元,同比增長27.25%,並同步帶動了科霸公司、常德力元的銷售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