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年鋰電池併購失敗十大案例,三大主因致使失敗

2020-12-19 電子發燒友

盤點2017年鋰電池併購失敗十大案例,三大主因致使失敗

發表於 2017-11-17 14:46:27

  據統計,2017年裡關於鋰電池失敗的收購案就十起,鋰電池行業的發展進程越來越緩慢,轉型也遭遇了很大的挑戰。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它失敗的呢。今天小編歸納了三大主因,就是這三大主因導致了鋰電池收購案的失敗。

  據鋰電大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鋰電行業兼併購案例有近31起,大部分集中在原材料、動力電池、四大材料和設備等領域,其中收購失敗的案例超過10起。一系列的終止收購案例表明,上市公司跨界轉型之路不僅不順利,還存在諸多風險。

  11月6日,兆新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原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惠強新材100%股權,但由於交易雙方利益訴求不盡相同,核心條款未能達成一致。交易雙方經協商一致,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這也意味著兆新股份原擬收購兩家鋰電企業的計劃失敗了。

  而今年8月14日,兆新股份才宣布終止收購阿李股份的交易。對於放棄阿李股份的原因,兆新股份稱,由於公司與阿李股份主要股東在定價、估值等事項上存在較大分歧,且阿李股份相關方對該公司對接資本市場的條件和方式產生了不同意見,致使雙方未能達成一致。並於8月11日籤訂了解除協議書。

  從公告內容來看,雖然兆新股份將終止收購原因簡單歸結為雙方在收購價格和交易條件上未能達成一致。但是,兆新股份在終止收購阿李股份後的10月31日,宣布擬2億增資錦泰鉀肥,1.25億增資上海中鋰。

  從今年一系列的上市公司終止收購案例來看,背後的原因或不止於此。

  三大主因致收購失敗

  鋰電大數據梳理這10起併購失敗案例發現,上市公司收購鋰電企業,跨界轉型失敗主要有三大原因:

  談錢傷重組,價格為主因。2015年,在全球經濟相對低迷的大環境下,新能源行業迎來了爆發期,而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更是吸引超千億資本(含上遊原材料、四大材料、設備)湧入。然優質鋰電標的隨著市場成熟度不斷提升而逐漸減少,導致企業估值較前兩年呈現翻倍或數倍增長,雙方在收購價格上未能談攏,造成收購折戟。

  政策偏緊,影響收購方信心。2017年,是新能源產業大變革的一年,年初開始,陸續發布多項新能源產業鏈相關政策,電池企業目錄、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重審、3萬公裡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等,國家正在試圖弱化新能源產業對政策的依賴,促進產業獨立化、規範化發展。

  業績對賭承諾過高,標的選擇放棄。通常上市公司高估值收購背後都與標的企業籤訂了業績對賭目標,而一方面在政策環境趨嚴、原材料不斷漲價及產品毛利率下滑等多重壓力之下,標的企業承受著過大的業績對賭壓力和風險,最終選擇放棄;另一方面,部分標的企業盈利能力不佳,不僅恐慌難以完成業績承諾,而且或許難為上市公司增添更多利潤,甚至還有可能致使企業進一步虧損。

  由此可見,鋰電行業已不復當年「閉著眼睛都能賺錢」而導致「動力電池饑荒」,不得不紛紛擴大產能的時期,不僅競爭格局日益激烈,投資風險也將激增。

  一方面,鋰電行業競爭加劇,優質標的快速減少且部分標的企業估值過高;另一方面,鋰電行業政策越發趨嚴,企業將逐漸「斷奶」政策庇護,未來上市公司大舉跨界併購布局鋰電行業的現象或將逐步消退,另外,在選擇標的時需具備一雙「火眼金睛」。

  鋰電大數據梳理2017年10起併購失敗案例如下: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19併購市場年度盤點,全年交易額下滑20%
    圖2 2010-2019年中國併購市場總體統計2019年交易金額前十大併購事件盤點市場仍以國內併購為主,VC/PE機構在跨境大額併購中表現亮眼2019年我國併購市場仍以國內交易為主,交易數量佔比93.0%,交易規模佔比83.4%。
  • 拓維信息2017年業績大變臉,教育併購「炸彈」三年終引爆
    又一個因所收購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從而造成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的案例出現在A股教育行業,拓維信息近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拓維信息2015 年斥巨資收購的子公司火溶信息和山東長徵教育業績未達預期,計提商譽減值,這是其業績下滑的主因。
  • 審計失敗案例分析--審計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其註冊會計師沒有發現並出具無保留意見,被移交司法機關偵察,2003年9月16日銀川中級法院作出判決:  以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分別判處兩位籤字註冊會計師L、X有期徒刑2年6個月、2年3個月,並各處罰金3萬元。  [案例01] 西北某公司審計失敗案可以避免嗎?
  • 盤點中國醫療器械海外併購十大案例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醫療器械行業不斷傳出併購及被併購的聲音,醫療器械企業在境內及境外的併購潮此起彼伏。僅2013年上半年即發生了3起大額併購,併購金額也屢創新高,大手筆的資金規模非常少見,無獨有偶,這幾起併購均是由國內醫療器械相關企業發起的海外併購,這也是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向國內外市場傳遞著:本土企業正在加快海外併購,力圖國際化、多元化的強烈的信號。2012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近10年複合增長率為21.3%。行業發展空間廣闊的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
  • 2017十大失敗案例:那些結局慘澹的創業者留給了我們什麼?
    二、共享單車之倒下的町町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2017年,失敗的企業當中,共享單車是重災區。2017年初,一年前,共享單車以迅猛之勢崛起,隨後開始野蠻生長。然而一年之後,風口上的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倒閉潮,先後有多家共享單車企業被曝押金無法退還。
  • 盤點2018年半導體行業值得關注的併購案例
    2018年已接近尾聲,這一年有很多引起廣泛討論的行業併購事件,數量上與去年相比可謂有過之無不及,編者這裡盤點了大大小小38個案例,由於文本較長,首先在這裡做個總結:由於近兩年國家層面高度關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在政策傾斜、資金補貼、技術轉讓、人才獲取等多方位支持,並且中國政府已將半導體產業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並針對設計、
  • 2019年12月留學生落戶上海失敗案例十五例分享
    案例·壹王同學基本情況:學歷情況:國內非211本科+澳洲500強碩士回國時間:2015年07月回國社保開始時間:2017年08月網上預審時間:2019年10月社保基數:9000元/月案例情況:2015年07月至2017年04月因家中有事未參加工作。
  • 淘集集併購重組失敗 淘集集將申請破產
    綜投網(www.zt5.com)12月09日訊  目前比較常見的幾大電商平臺,有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這裡只有拼多多是出現比較晚的電商平臺,和它一樣,主打低價產品的淘集集也是新銳電商網站,今日卻有新聞報導稱,淘集集併購重組失敗公告正式發布,並將申請破產努力歸還欠款。
  • 神州數碼終止併購 啟德留學第四次上市失敗
    隨著這起賣身神州數碼的併購案劃上句號,啟德留學自2015年以來第四次上市失敗。圖/視覺中國神州數碼與啟德留學的聯姻公開於2017年10月。啟德此前曾經試圖赴港上市,以及試圖借殼陶瓷企業四通股份,均告失敗。但這起金額高達46.5億的與神州數碼的併購案,也風波不斷,遭遇證監會數度問詢。在神州數碼10月22日發布的公告中稱,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繼續推進」。
  • IT時代周刊封面報導:失敗魔咒下的企業併購(圖)
    第一章:失敗「魔咒」下的併購  發生在聯想身上的故事並非個案。  併購案例越來越多,併購金額也越來越巨大,但對併購效果的統計並不樂觀。美國著名企業管理機構科爾尼公司多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只有20%的併購案例能夠實現最初的設想,大部分的併購都以失敗告終。  20∶80,一個懸殊的比例似乎成了套在企圖通過併購實現成長的企業頭上的「魔咒」,很多企業在併購之前都認為自己會是那幸運的20%,結果卻證明他們不過又是併購失敗案例群中的一個新註腳。
  • 盤點谷歌歷史上十大失敗產品
    我們曾體會過Android系統、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谷歌地圖等產品帶給我們的優秀體驗,但谷歌成立至今也曾有過不少失敗的產品,無論是國內或是國外,都有很多網站借鑑過谷歌的產品。近日,就有外媒統計了谷歌成立以來十大失敗的產品。這些產品有的僅僅生存了1天或是幾年不等就消失了。產品狗們看過來~
  • 2017年澳大利亞十大新聞盤點
    人民網雪梨12月31日電 回望2017年,澳大利亞政黨內部的雙重國籍醜聞、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等新聞事件均對澳大利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人民網在年末為您獨家梳理的2017年度澳大利亞十大新聞。
  • 坦克世界失敗的車輛替換案例大盤點,蟋蟀15成最大敗筆!
    今天要和廣大玩家聊的是,坦克世界遊戲中失敗的車輛替換案例大盤點,蟋蟀15成最大敗筆!了解坦克世界的遊戲迷都知道,遊戲更新換代的同時也對車輛進行了升級,但是結果有好有壞,畢竟玩家基數大眾口難調,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分析回顧下!過去的一年來遊戲方一直在對各條線的十級車進行替換,以達到各條科技線升級起來相對「協調」的目的。
  • 雅思寫作:十大「見官死」的失敗開頭大盤點
    典型失敗案例: Topic 1-Should college students be allowed to get married?This topic is very interesting.
  • 瑞典收藏家建「失敗創意博物館」 專門展出失敗產品
    【騰訊科技編者按】瑞典收藏家、自稱創新研究員的薩繆爾·韋斯特(Samuel West)創辦的「失敗創意博物館」不久前在赫爾辛堡開業,展出了首批51件失敗產品。訪客在這裡可以重溫許多熟悉的名字,比如Betamax和 Blockbuster等,或許還有鮮為人知的失敗產品Twitter Peek,這些都是韋斯特在過去1年中收集而來的。韋斯特表示:「即使最有能力的公司也免不了失敗,訣竅就在於創造能夠接受失敗的企業文化,這樣你就只會經歷小失敗,而非重大慘敗。」美國主流網絡媒體BI日前盤點了韋斯特的收藏。
  • 鋰電池什麼牌子質量好_鋰電池十大品牌推薦
    鋰電池十大品牌推薦——力神/LISHEN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知名品牌,天津著名商標,天津名牌,中國鋰電的代表性品牌,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內投資規模較大、技術水平最高的鋰離子蓄電池專業生產企業之一。
  • 分析101 個創業失敗案例,我們總結了 20 大失敗原因
    從缺乏產品與市場的相配到團隊成員的不和,通過分析 101 個創業失敗案例,我們總結了創業失敗的前 20 大原因。同時,在我們逐個分析這 101 個初創失敗的案例後,我們了解到兩點:一個創業公司因單個原因而失敗的情況很少;在這些案例中,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經過從中篩選,我們得出他們失敗的 20 個最主要原因。
  • 2018年盤點中國十大改名最失敗的大學,一頭扎進去,摩託變單車
    2018年盤點中國十大改名最失敗的大學,一頭扎進去,摩託變單車!大家知道,大學改名字不是你想怎麼改怎麼改,是要受不少的限制的,所以,原來很牛的校名,往往改了之後,卻讓人無力吐槽!下面這些大學實力雄厚,專業資源在行業首屈一指,學生畢業後前景也相當不錯,但是!
  • 盤點改名最失敗的4所大學
    大學改名已經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一項屢見不鮮的儀式,或是學院升格為大學,或是幾所高校合併另立「幡號」,總之由始至終從未變更過校名的大學在中國絕對是鳳毛麟角,絕大多少學校在校名變更時還是「循規蹈矩」,但總有一些高校在校名變更時靈感突發,但總讓人覺得這改過的校名其實挺失敗的。
  • 胡潤研究院攜手易界DealGlobe首次發布《2017中國企業跨境併購特別...
    國際在線消息:2017年6月6日,胡潤研究院攜手易界DealGlobe於北京首次發布《2017中國企業跨境併購特別報告》,報告公布了「2016易界胡潤中國跨境併購百強」名單,並為有意布局產業全球化的國內企業及投資機構深入解析了過去一年的市場波瀾,剖析了最新的投資政策變化,並帶來了十大經典案例分析及數位行業專家建議,幫助中國企業把握跨境併購趨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