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維信息2017年業績大變臉,教育併購「炸彈」三年終引爆

2020-12-14 藍鯨財經

又一個因所收購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從而造成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的案例出現在A股教育行業,拓維信息近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其去年發布三季報時曾預計2017年歸母淨利潤1.69億至2.33億元,同比增減幅度-20%~10%,但到了今年,該公司修正的業績預告中預計2017年淨利潤同比下降40%至70%,並在業績快報中確認——下滑68.72%。

拓維信息2015 年斥巨資收購的子公司火溶信息和山東長徵教育業績未達預期,計提商譽減值,這是其業績下滑的主因。

和2016年的全通教育、2017年的勤上股份一樣,儘管拓維信息正值業績斷崖式下滑的危機期間,存在因信息披露問題而被調查的風險,對火溶信息、長徵教育業績負主要責任的高管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減持

「併購——業績未完成——商譽減值——高管減持——證監會關注」這樣一條股價崩盤鏈條,在教育行業一再上演,拓維信息能否逃脫?

收購速成的教育巨頭

從傳統校訊通服務商向K12在線教育轉型,並成為當時可與新東方、好未來齊名的三大教育行業上市公司之一,拓維信息用了三年時間。而從神壇跌落,也只用了三年。

拓維信息自1996年成立以來就涉足教育行業,2008年7月在深圳證交所上市後,又在A股率先全面轉型K12教育:2011年底開始在湖南開展課外輔導業務——拓維教育O2O學習中心。兩年內,課外輔導品牌「麓山妙筆」、「天問數學」以及長郡網校等產品紛紛落地。

真正令其躋身巨頭之列的,還是藉助資本市場進行的大規模併購:2014年9月和2015年4月間的兩筆收購讓拓維教育版圖迅速擴張。2015年,其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6.85%和272.03%。

但緊接著2016年就出現增長乏力的局面,年報披露全年淨利潤增幅不到1%。在這一年裡,火溶信息、海雲天、長徵教育三個子公司的淨利潤合計達2.35億元,佔上市公司當年淨利潤的111.11%,而這三家正處在對賭期,出現了增長乏力的局面。

以從事教育測評的海雲天為例,其併入拓維信息後不僅需要鞏固既有市場的領先地位,進入新的地區開闢市場,還需要投入資金向產業下遊進一步挖掘。拓維信息發布的14.77億元定增方案中就包含助力教育測評方面。但2017年8月定增終止,海雲天的拓展計劃不得不延緩。

一位熟悉海雲天的人士對藍鯨教育記者說:「從上市公司併購的核心操作來講,對賭期雙方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發掘新的項目是希望可以儘快產生利潤和收益。如果項目在某個階段會比耗錢,或者是長期的項目,決策者都會猶豫的。」

2016-2017年間,海雲天參與實施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服務,卻出現限制報名區域和人數、報名系統癱瘓的問題,甚至出現了考試系統故障而取消考試的事故,負責考試系統運營的海雲天受到詬病,主辦方僅給出「新的考務機構和考試系統正處於磨合階段」的解釋。

在三年對賭期已過時,2018年起,海雲天獨自承接這一全國範圍的標準化考試任務,並表示有利於提升未來三年裡業績貢獻,能否助推拓維信息的整體利潤的上升還有待觀察。

巨大商譽風險下,未完成業績承諾還減持

根據2017年三季度數據,拓維信息商譽已經達到22.13億元,佔淨資產比例為56.05%。其巨資併購的教育標的三年對賭期將滿,但後遺症才剛剛凸顯出來。

一位從事早期教育投資的沈先生,此前對藍鯨教育表示,上市公司因為在前面買到的資產有時機性,在整合戰略上僅僅是「扣一個帽子」,往往就是完成對賭,卻透支了長期發展,把當前一些業務做完,未來利潤就不管了。

「上市公司對賭協議往往是3-4年,我覺得大家的好日子馬上就到頭了,從2014、2015年開始把教育資產往上市公司裝,2017年勤上股份這樣一些公司暴露出問題,到了2018年,會有上市公司暴露出來更多的問題。」沈先生說。

實際上,從事遊戲的火溶信息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業績未完成的情況,這一情況如今重現,從事幼兒園多媒體課程服務的長徵教育也是如此。兩家子公司同時出現對賭失敗的情況,並相應計提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影響,拓維信息陡然面臨業績的大反轉。

不僅如此,三年對賭期結束的同時,也伴隨著部分高管在交易中獲得的非公開發行股份三年鎖定期的結束。已有多位拓維信息高管在今年發布因「個人資金需求」而減持的公告, 其中就包含火溶信息和長徵教育的業績承諾方。

根據拓維信息2017年三季度報顯示,在十大股東中,常徵和王偉峰分列第4和第8位,兩人的股票質押率當時就達到83.32%和69.68。在分批解鎖所獲股份時,兩人早已大量減持套現。

「為支撐公司經營,這些已經失去子公司股權的業績承諾方們把自己手裡的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出去,這導致原本股權質押情況就很嚴重,如今又面臨向上市公司進行補償的問題,一時間會出現資金短缺。頻繁、集中的高管減持,將讓上市公司市場環境雪上加霜。」一位資深投資人表示。

2017年以來,拓維信息宣布了至少8次股東減持的預披露公告,但多次最終放棄減持,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也終止了一次減持計劃。

不具教育基因的「教育公司」,終成資本的「玩伴」

2017年上半年,拓維信息來自教育領域2017年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70億,佔總營收的67.12%,但數額上和新東方、好未來的差距已經十分明顯。與此同時,其手機遊戲業務的營收增速已經超過教育信息化、K12智慧教育和幼教等教育板塊業務的增速。

遊戲動漫作為為上市公司貢獻穩定現金流的行業,被拓維信息更加重視。這與其以渠道起家有關——拓維信息最初的業務是與中國移動、教育機構合作推出的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簡訊類家校通互動交流平臺,以此商業模式獲取了眾多用戶,這在其IPO的招股書已有介紹。

(拓維信息上市前在招股書中披露的2005~2007年間大客戶信息)

在長達10年的轉型發展中,拓維信息儘管已經擺脫對電信運營商的高度依賴,但新的客戶至今仍無法取代電信運營商的地位。

(拓維信息2016年報中披露的大客戶信息)

實際上,在拓維信息之後,主營校訊通的全通教育和五方教育相繼籌劃上市,全通教育2011年起排隊三年才得以上市,五方教育2017年開始排隊更是不到半年即撤回IPO申請。

「雖然前幾年一些地區對校訊通業務極力打壓,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風頭已經過了,但客觀上來講,傳統的校訊通運營商的簡單模式,存在的壓力不容樂觀。」 中央電教館中移動項目專家馬永紀對藍鯨教育說。

他認為,全通教育、拓維信息、五方教育等,如今畢竟有相當大的用戶量,擁有成熟的收費模式,發展轉變的契機就在於從原有傳統的簡單簡訊分發渠道轉向有價值、有服務內容的高質量產品的提供商。

上市之前業務單一,還存在嚴重的大股東依賴問題,上市之後大舉併購,卻無法對所購企業進行徹底的整合,三年磨合可謂功虧一簣。這樣的形勢下,今年2月以來拓維信息股價卻出現了超跌反彈的情況:

拓維信息如今還有諸多苦果要吞:巨額商譽已是懸頂之劍,所收購教育公司業績不佳,股東又開始減持套現,股價反常表現是否又是資本的新花樣?藍鯨教育還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K12領域的三巨頭 扒一扒新東方、好未來、拓維信息的生態布局
    與這兩隻「中概股」相比,拓維信息比較低調,作為首家登陸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經過過去兩年的高速擴張,總市值也高達124.12億元。這三家公司的現金流也相當搶眼。2016財年新東方營收14.78億美元,淨利潤為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6.5%。「好未來」2016財年淨收入6.19億美元,同比增幅達42.9%。
  • 在線教育需求猛增 天喻信息、拓維信息廣搭「空中課堂」
    之前,湖北、廣東、四川、浙江、湖南、山東、雲南等多省份近1萬所中小學、200多萬中小學生可以通過拓維信息區域在線學習中心平臺「在家上課」。拓維信息董秘龍麒向上證報記者表示,「2月11日,拓維信息在線教育平臺的訪問量已經超過千萬級,服務保持穩定。」
  • 拓維信息的這支「程式設計師」團隊有點強!
    「所有舒適區裡的努力,都是自我感動的徒勞」1998年,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李志強加入了拓維信息研發團隊。彼時,拓維信息剛成立2年,正處於起步階段。意氣風發的李志強懷著對計算機的懵懂熱愛,立志要和同事們一起用「代碼」幹出一番大事業。
  • 巨力索具真要涼了:業績大變臉,存退市風險
    最近一段時間,楊子家族企業巨力索具風波不斷,業績大變臉,利潤下降,存退市風險,此前套現26億分紅3億,股權質押一億股,大股東99%股權被質押。人們不僅要問,這家企業怎麼了,難道真要涼了?巨力索具去年公司營收14.16億,淨利潤虧損1716.18萬元。
  • 拓維信息2020上半年營收逾6億,閱卷及測評業務收入大減79%
    藍鯨教育7月15日訊,拓維信息(002261.SZ)7月14日晚間發布2020年度半年報。報告期內,拓維信息實現營收6.03億元,較比上年同期的5.46億元增長了10.58%。校內內容及服務實現營收1.02億元,同比減少23.16%,佔總營收比重16.85%,拓維學堂實現營收3701.60萬元,同比減少10.29%,佔總營收比重6.13%。主要系本期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學延遲所致。軟體雲服務營收3.15億元,同比大增109.58%,佔總營收52.27%。
  • 標的業績不達標將構成信披違規?高價併購不能一直爽
    新日恆力於2015年收購博雅幹細胞,但標的業績連續兩個報告期不達標,疊加對標的公司失去控制、重大投資事項信息披露嚴重滯後等因素,新日恆力時任董事長、董秘被上交所公開譴責,董事會成員被通報批評。這個案例不同於之前的併購案例的原因在於,上交所判斷違規的結論是「預測性信息(標的盈利數額)不準確,對投資者造成了誤導」,而非存在實質上的披露違規,比如未按時披露、虛假披露等。
  • 張志旺律師評述:上市公司業績變臉 該當何責
    按以往的監管實踐,證券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雖然會關註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行為,但對業績變臉行為本身很少進行處罰。例如:發生在2016年到2017年期間著名的山東墨龍(002490)(維權)事件,之所以被證監會處罰,是該公司造假行為而非業績變臉本身。2017年年初天成控股發布2016年年度「扭虧為盈」的業績預告。
  • 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 原因與典型性特徵分析
    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呈現以下幾個特徵:  1、猴市(2015年)變臉率相對較高,平衡市(2013年)變臉率次之,牛市(2014年)變臉率最低。創業板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信息披露監管嚴格,變臉率相對較低。
  • 做數據的「管家」——拓維信息泛物聯網平臺實踐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深入解析的就是拓維信息的 IoT 核心技術,以及拓維信息如何基於自身優勢建構面向各行業的 IoT 平臺。基於自身在政府、教育、製造、園區等行業的長時間積累和實踐,拓維信息於今年6月開始了基礎 IoT 平臺的自研。目前該平臺已應用於拓維信息的多個行業客戶解決方案中,而引言中提及的「一根煙」的場景便是拓維信息 IoT 平臺的實際應用案例之一。
  • 從幼兒園切入親子閱讀,拓維信息要在幼教領域下一盤大棋
    其中,A股上市公司拓維信息便是搶灘幼教市場的先行者。2013年5月,拓維信息開始孵化家庭早教產品「寶貝故事」,並於2015年10月收購幼兒園課程提供商長徵教育。在這兩個業務基礎上,拓維信息推出了SaaS開放平臺「雲寶貝」,跨入家園共育賽道。家園共育平臺主要解決幼兒園和家長的不同需求。
  • 德國引爆二戰炸彈,建築受損
    【新華社微特稿】拆彈人員24日在德國南部城市雷根斯堡引爆一枚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炸彈。沒有人員受傷,但一些建築因這枚250公斤重的炸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受損。炸彈爆炸時,周圍幾幢建築的窗戶玻璃碎裂,屋頂損壞。拆彈專家安德烈亞斯·海爾說,這枚炸彈帶「非常靈敏的」防拆裝置,因而無法拆除,只能有控制地引爆。雖然二戰已經過去近74年,但戰時大範圍的空襲在德國土地上留下大量炸彈,其中相當多當時沒有爆炸,構成安全隱患。
  • 巨力索具:業績變臉又涉嫌信披違規 楊子家族持續減持
    今年1月31日,公司披露《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2017年淨利潤預計區間修正為206.34萬元至825.34萬元。2018年4月28日,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7年實際淨利潤為-1716.18萬元。深交所指出,巨力索具在《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披露的修正後2017年預計淨利潤與實際數據存在較大差異。
  • 業績大變臉,吉艾科技迎「80後」實控人
    據悉,青科創實業成立於2017年,經營範圍覆蓋有色金屬、金屬材料、化工原材料貿易和供應鏈管理,實際控制人系劉鈞。截至2019年末,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22億元,淨利潤為8450.17萬元,總資產48.56億元,擁有對芒果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青科創傳媒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的控制權。不得不提的還有受讓方的實控人。
  • 錦富技術併購撐業績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股權轉讓後,第一大股東發生由富國平變成了瑞微投資。瑞微投資是由竇明和黃道會在上海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時間為2014年7月17日。當年12月,李讓、查書琦接手。2017年1月,肖鵬入主成為唯一股東,並且擔任法定代表人,同時註冊資本由50萬元變成1000萬元。2017年6月,新增股東富國平,註冊資本增加至4000萬元,同時富國平取代肖鵬成為法定代表人。
  • 黃河旋風子公司「失控」背後 併購重組潮後遺症顯現
    2015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潮後,因「三高」(高溢價、高估值和高業績承諾)及跨界併購帶來的重組後遺症開始顯現,業績變臉、「巨額商譽」懸頂、子公司失控等問題浮出水面。此外,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使部分上市公司商譽不斷增加,之後也導致多家上市公司後來出現商譽減值,從而業績出現『變臉』。」2017年,資本市場上動作頻繁的樂視網、溫氏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爆發危機或者出現業績變臉。
  • 熱點辯論二:業績變臉——CFO該不該背黑鍋
    年會下午,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會計與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盧銳先生攜正反雙方進行了一場關於「業績變臉——CFO該不該背黑鍋」的激烈辯論。辯題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多半發生在年報、季報,以及重大信息披露之後。「業績變臉」會對企業的股價與市值管理造成重大影響。
  • 步入萬物互聯新時代,拓維信息都有什麼創新產品?又用在了哪?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深入解析的就是拓維信息的 IoT 核心技術,以及拓維信息如何基於自身優勢建構面向各行業的 IoT 平臺。基於自身在政府、教育、製造、園區等行業的長時間積累和實踐,拓維信息於今年6月開始了基礎 IoT 平臺的自研。目前該平臺已應用於拓維信息的多個行業客戶解決方案中,而引言中提及的「一根煙」的場景便是拓維信息 IoT 平臺的實際應用案例之一。
  • 創維數字虛胖:收購標的業績變臉 智能生態鏈「畫餅」
    借殼上市之初的業績精準達標,而隨後所併購標的公司的業績2018年變臉,主業不振之際公司將手伸向資本市場。據介紹,Strong集團有超過15年的數位電視機頂盒及配套產品、消費電子類產品的品牌銷售和渠道分銷經驗,該品牌在法國、奧地利、烏克蘭、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等北歐市場機頂盒品牌銷售佔有率排名第一,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東歐市場,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三。2016年,Strong集團的業績爆發,營業收入為8.51億元,較上年增長2.94倍,淨利潤為6469萬元,較上年增長5.96倍。
  • 股東減持 業績大降 貝瑞基因業績頹勢何時止?
    業績低迷 前幾大股東持股大比例質押凍結12月7日晚間,貝瑞基因發布公告,持有該公司股份2593.71萬股、佔該公司總股本比例約7.31%的股東天津君睿祺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計劃在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6月28日期間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7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為2%。
  • 拓維信息「戰略人才一號工程」培養計劃正式啟動
    紅網時刻10月1日訊(通訊員 曹倩芸)9月30日,拓維信息「戰略人才一號工程」培養計劃(下稱「一號工程」)正式啟動。參與對象以部門人員推選為基礎,經過員工自薦、部門推薦、資格審查、體系級評議、集團級最終審核等選拔環節,從文化價值觀、業績、學習力、內驅力、堅韌性等維度對推選人員進行綜合評估,最終嚴選出134名各層各級優秀人才進入培養環節,包括戰略層14人、經營層33人、中層24人、基層63人。拓維信息創始人、董事長李新宇現場表達了對「一號工程」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