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因所收購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從而造成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的案例出現在A股教育行業,拓維信息近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其去年發布三季報時曾預計2017年歸母淨利潤1.69億至2.33億元,同比增減幅度-20%~10%,但到了今年,該公司修正的業績預告中預計2017年淨利潤同比下降40%至70%,並在業績快報中確認——下滑68.72%。
拓維信息2015 年斥巨資收購的子公司火溶信息和山東長徵教育業績未達預期,計提商譽減值,這是其業績下滑的主因。
和2016年的全通教育、2017年的勤上股份一樣,儘管拓維信息正值業績斷崖式下滑的危機期間,存在因信息披露問題而被調查的風險,對火溶信息、長徵教育業績負主要責任的高管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減持。
「併購——業績未完成——商譽減值——高管減持——證監會關注」這樣一條股價崩盤鏈條,在教育行業一再上演,拓維信息能否逃脫?
收購速成的教育巨頭
從傳統校訊通服務商向K12在線教育轉型,並成為當時可與新東方、好未來齊名的三大教育行業上市公司之一,拓維信息用了三年時間。而從神壇跌落,也只用了三年。
拓維信息自1996年成立以來就涉足教育行業,2008年7月在深圳證交所上市後,又在A股率先全面轉型K12教育:2011年底開始在湖南開展課外輔導業務——拓維教育O2O學習中心。兩年內,課外輔導品牌「麓山妙筆」、「天問數學」以及長郡網校等產品紛紛落地。
真正令其躋身巨頭之列的,還是藉助資本市場進行的大規模併購:2014年9月和2015年4月間的兩筆收購讓拓維教育版圖迅速擴張。2015年,其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6.85%和272.03%。
但緊接著2016年就出現增長乏力的局面,年報披露全年淨利潤增幅不到1%。在這一年裡,火溶信息、海雲天、長徵教育三個子公司的淨利潤合計達2.35億元,佔上市公司當年淨利潤的111.11%,而這三家正處在對賭期,出現了增長乏力的局面。
以從事教育測評的海雲天為例,其併入拓維信息後不僅需要鞏固既有市場的領先地位,進入新的地區開闢市場,還需要投入資金向產業下遊進一步挖掘。拓維信息發布的14.77億元定增方案中就包含助力教育測評方面。但2017年8月定增終止,海雲天的拓展計劃不得不延緩。
一位熟悉海雲天的人士對藍鯨教育記者說:「從上市公司併購的核心操作來講,對賭期雙方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發掘新的項目是希望可以儘快產生利潤和收益。如果項目在某個階段會比耗錢,或者是長期的項目,決策者都會猶豫的。」
2016-2017年間,海雲天參與實施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服務,卻出現限制報名區域和人數、報名系統癱瘓的問題,甚至出現了考試系統故障而取消考試的事故,負責考試系統運營的海雲天受到詬病,主辦方僅給出「新的考務機構和考試系統正處於磨合階段」的解釋。
在三年對賭期已過時,2018年起,海雲天獨自承接這一全國範圍的標準化考試任務,並表示有利於提升未來三年裡業績貢獻,能否助推拓維信息的整體利潤的上升還有待觀察。
巨大商譽風險下,未完成業績承諾還減持
根據2017年三季度數據,拓維信息商譽已經達到22.13億元,佔淨資產比例為56.05%。其巨資併購的教育標的三年對賭期將滿,但後遺症才剛剛凸顯出來。
一位從事早期教育投資的沈先生,此前對藍鯨教育表示,上市公司因為在前面買到的資產有時機性,在整合戰略上僅僅是「扣一個帽子」,往往就是完成對賭,卻透支了長期發展,把當前一些業務做完,未來利潤就不管了。
「上市公司對賭協議往往是3-4年,我覺得大家的好日子馬上就到頭了,從2014、2015年開始把教育資產往上市公司裝,2017年勤上股份這樣一些公司暴露出問題,到了2018年,會有上市公司暴露出來更多的問題。」沈先生說。
實際上,從事遊戲的火溶信息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業績未完成的情況,這一情況如今重現,從事幼兒園多媒體課程服務的長徵教育也是如此。兩家子公司同時出現對賭失敗的情況,並相應計提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影響,拓維信息陡然面臨業績的大反轉。
不僅如此,三年對賭期結束的同時,也伴隨著部分高管在交易中獲得的非公開發行股份三年鎖定期的結束。已有多位拓維信息高管在今年發布因「個人資金需求」而減持的公告, 其中就包含火溶信息和長徵教育的業績承諾方。
根據拓維信息2017年三季度報顯示,在十大股東中,常徵和王偉峰分列第4和第8位,兩人的股票質押率當時就達到83.32%和69.68。在分批解鎖所獲股份時,兩人早已大量減持套現。
「為支撐公司經營,這些已經失去子公司股權的業績承諾方們把自己手裡的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出去,這導致原本股權質押情況就很嚴重,如今又面臨向上市公司進行補償的問題,一時間會出現資金短缺。頻繁、集中的高管減持,將讓上市公司市場環境雪上加霜。」一位資深投資人表示。
2017年以來,拓維信息宣布了至少8次股東減持的預披露公告,但多次最終放棄減持,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也終止了一次減持計劃。
不具教育基因的「教育公司」,終成資本的「玩伴」
2017年上半年,拓維信息來自教育領域2017年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70億,佔總營收的67.12%,但數額上和新東方、好未來的差距已經十分明顯。與此同時,其手機遊戲業務的營收增速已經超過教育信息化、K12智慧教育和幼教等教育板塊業務的增速。
遊戲動漫作為為上市公司貢獻穩定現金流的行業,被拓維信息更加重視。這與其以渠道起家有關——拓維信息最初的業務是與中國移動、教育機構合作推出的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簡訊類家校通互動交流平臺,以此商業模式獲取了眾多用戶,這在其IPO的招股書已有介紹。
(拓維信息上市前在招股書中披露的2005~2007年間大客戶信息)
在長達10年的轉型發展中,拓維信息儘管已經擺脫對電信運營商的高度依賴,但新的客戶至今仍無法取代電信運營商的地位。
(拓維信息2016年報中披露的大客戶信息)
實際上,在拓維信息之後,主營校訊通的全通教育和五方教育相繼籌劃上市,全通教育2011年起排隊三年才得以上市,五方教育2017年開始排隊更是不到半年即撤回IPO申請。
「雖然前幾年一些地區對校訊通業務極力打壓,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風頭已經過了,但客觀上來講,傳統的校訊通運營商的簡單模式,存在的壓力不容樂觀。」 中央電教館中移動項目專家馬永紀對藍鯨教育說。
他認為,全通教育、拓維信息、五方教育等,如今畢竟有相當大的用戶量,擁有成熟的收費模式,發展轉變的契機就在於從原有傳統的簡單簡訊分發渠道轉向有價值、有服務內容的高質量產品的提供商。
上市之前業務單一,還存在嚴重的大股東依賴問題,上市之後大舉併購,卻無法對所購企業進行徹底的整合,三年磨合可謂功虧一簣。這樣的形勢下,今年2月以來拓維信息股價卻出現了超跌反彈的情況:
拓維信息如今還有諸多苦果要吞:巨額商譽已是懸頂之劍,所收購教育公司業績不佳,股東又開始減持套現,股價反常表現是否又是資本的新花樣?藍鯨教育還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