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雪梨12月31日電 回望2017年,澳大利亞政黨內部的雙重國籍醜聞、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等新聞事件均對澳大利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人民網在年末為您獨家梳理的2017年度澳大利亞十大新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澳
3月22日至26日,應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李克強會見總督科斯格羅夫,同特恩布爾舉行第五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並廣泛接觸澳各界人士。雙方達成一系列政府間和商業合作成果,涉及經貿投資、創新、農業、智慧財產權、安全執法、旅遊、教育等廣泛領域。
澳收緊入籍政策及修改工作籤證風波
4月18日,澳總理特恩布爾宣布取消457技術工作籤證,旨在增加澳大利亞本地人的就業機會,現有的457籤證持有者不會受到該政策的影響。457籤證是澳大利亞政府為引進海外各類專業人士而設立為期四年的臨時技術工作籤證。據統計,457籤證的主要持有者為印度人、英國人及中國人。此後取而代之的是為期兩年的臨時技術工作籤證及另一種四年的高要求專業技能工作籤證。
4月20日,澳政府宣布將對移民入籍政策作出修改,提高外國人加入澳大利亞國籍的「門檻」。根據更改後的入籍政策規定,申請者必須通過一項新設計的獨立英語水平考試以及「澳大利亞價值觀」測試。然而,由於改革未能獲得參議院通過,已於10月18日正式撤回。經澳移民部長確認,目前將按原有移民規定處理入籍申請。
澳維州政府向華人道歉
5月25日,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向「淘金時代」在維州受到種族歧視和不公正法律對待的華人道歉。這是澳大利亞歷史上首次官方正式向華人道歉。
19世紀中葉,維州因發現金礦引起移民潮。該州制定針對華人移民的歧視性規定,要求在該州登陸的華人移民繳納高額「人頭稅」,許多華人因此背上巨額債務。為躲避這項開銷,不少華人被迫從南澳大利亞州登陸,在荒野中徒步跋涉數百公裡至維多利亞州,很多人在路途中因飢餓和勞累死亡。安德魯斯稱,「道歉永遠不會太遲」。他認為當年對華人的歧視是可恥的行為,並表示現在澳大利亞歡迎並且尊重移民。
墨爾本恐怖襲擊事件
6月5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發生劫持人質事件,劫持者在交火中被警方擊斃,一名女性人質獲救,另有一名男性在交火前死亡,三名警察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該挾持事件為該組織「戰士」所為。6日,澳警方將這一劫持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劫持者雅克布·卡瑞有長期犯罪歷史,去年11月剛獲假釋出獄。 2007年卡瑞被訴在墨爾本火車上持械搶劫,致一人受刀傷。卡瑞還曾在2009年因參與密謀襲擊位於雪梨的霍爾斯沃西軍營而被起訴,後於2010年被無罪釋放,其三名同夥被判刑。2012年,卡瑞因暴力入室行竊又被判至少三年。
多起華人遭歧視、攻擊事件
7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蒙納士大學的幾所建築入口處張貼了寫有中文「此處禁止中國人進入,如果違章將面臨起訴以及驅逐出境的可能!」的海報,並印有該校校徽、校中國學生會以及澳大利亞全國學生聯合會的標識。據悉,在辱華海報背面發現印有一個網址系當地右翼組織的網站,主要內容與崇尚種族主義有關。
10月24日,兩名中國高中留學生在坎培拉沃登區無故被當地青少年圍攻毆打。其中一名當事學生面部被毆打出淤青、有割傷。當事學生經治療後已出院。澳警方已逮捕兩名涉事青少年,並在首都領地兒童法院出庭。
澳大利亞政壇爆雙國籍醜聞
7月起,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內部的雙重國籍醜聞持續發酵。由於持有雙國籍,包括澳副總理、國家黨黨首巴納比·喬伊斯,國家黨副黨首費安娜·那什、一國黨參議員馬爾科姆·羅伯茨、綠黨參議員斯科特·路德拉姆以及拉瑞莎·沃特斯等議員失去議員任職資格。
醜聞致使澳大利亞政壇陷入混亂,現任政府內閣失去議會多數地位,成為少數派政府,只能依靠獨立議員的支持推動議案獲批以及躲過不信任投票。直至12月2日,放棄紐西蘭國籍的喬伊斯參與新南威爾斯州新英格蘭選區補選並贏得選舉,執政聯盟才恢復多數席位。國籍風波導致執政黨的民調支持率直線下降。
澳大利亞同性婚姻合法化
12月8日,澳大利亞總督彼得·科斯格羅夫籤署了澳聯邦議會參眾兩院通過的同性婚姻法案,同性婚姻在澳大利亞正式合法化,這標誌著澳大利亞成為全球第26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澳大利亞同性婚姻合法化之路一直爭議不斷。自13年前霍華德政府修改婚姻法案以確保同性婚姻的非法化起,綠黨和民主黨便開始不斷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均以失敗告終。
今年8月,特恩布爾宣布澳聯邦政府將採取非強制性郵寄投票的方式來對同性婚姻合法化進行全民投票。11月15日,澳大利亞統計局宣布,61.6%的澳大利亞人投票支持同性婚姻,38.4%反對。同性婚姻法案於11月29日在澳聯邦議會參議院獲得通過,於12月7日在眾議院通過。
2017「中澳旅遊年」 推動兩國旅遊文化交流
2017年是中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共同設立的旅遊年。2月5日,中國國家旅遊局在雪梨歌劇院啟動2017「中澳旅遊年」。12月13日,2017中「澳旅遊年」閉幕式在廣州舉行。這項為期一年、旨在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之間旅遊文化交流的活動正式畫上圓滿的句號。
據悉,今年1至9月,澳大利亞公民訪問中國達53.6萬人次,同比增長10.6%,中國公民訪問澳大利亞達104.3萬人次,同比增長12.7%,中澳已相互成為對方重要的旅遊客源市場。在2017「中澳旅遊年「間,澳大利亞和中國「中澳旅遊年共組織了100多場活動,充分踐行了澳中在推動雙邊旅遊發展方面的共同承諾。
澳大利亞公布五年兒童性虐待調查最終報告
12月14日,澳大利亞兒童性虐待調查皇家委員會舉行閉幕會,為期五年的性虐待兒童問題調查告一段落。自2013年展開調查以來,澳大利亞兒童性虐待調查皇家委員會在各地舉行聽證會,經過超過8000次的非公開會議和444天的公開聽證,委員會共審查了120多萬份文件,聽取了涉及超過4000個機構發生的虐待事件,預計有6萬名受害者將有資格根據國家的補救計劃提出索賠。
15日,委員會將最終調查報告上交總督以公開調查結果。最終調查報告長達17冊,提出了400多條建議。報告揭示了澳大利亞有關機構在保護兒童方面嚴重失敗。調查結果也被稱作是「國家悲劇」。
澳媒體政壇「中國幹預」反華思潮毒化中澳關係
近幾個月,澳大利亞多家媒體發文稱,中國政府在澳大利亞政壇和社區不斷擴大的影響力,幹擾了澳大利亞政治。12月,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宣布將推行新的反間諜和外國幹預法,以應對外國勢力幹預澳大利亞內部事務。他指責稱:「中國影響力正幹預澳大利亞政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日回應稱,澳大利亞領導人近日發表的有關言論毒化了中澳關係氣氛,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中方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特恩布爾不認同中方的批評,強調「確有外國勢力幹預澳大利亞」。他用中英文語言夾雜著說:「現代中國是建立於1949年的,當時就有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句話。這句話代表了主權及尊嚴,代表『我們站起來了』。」他隨後特別再用普通話和英文強調稱,「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
中方強烈敦促澳方有關人士摒棄冷戰思維和對華偏見,立即停止發表損害中澳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的錯誤言論,並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負面影響,以免對中澳關係發展造成幹擾和衝擊。(王泉驕)
(責編:樊海旭、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