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李陽
鋰電專利戰爭的戰火終於蔓延到了中國。
近日,全球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專利侵權一案,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在國家專利局網站上,以寧德時代和防爆閥為關鍵詞能查到相關專利為144項。
3月17日,時代財經就專利侵權一案詳情諮詢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對方稱,「由於訴訟案件還未進行公開審理,不方便透露。」
這是一宗被稱為國內首起的動力電池專利侵權案。
隨著中國鋰電市場競爭升級,鋰電專利將是企業角逐市場的核心武器,往後侵權案件或將越來越多。前幾年國外沸沸揚揚的鋰電專利案戰火,或將燒至中國。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微
寧德時代起訴背後
寧德時代與塔菲爾,一個是裝機量蟬聯2019年動力電池銷冠王的龐然大物,一個2017年才成立、名聲不顯的初創動力電池供應商。兩家實力懸殊的電池企業,為何會涉及專利侵權?
寧德時代稱,「經過內部核實,涉案標的為1.2億,具體涉案專利是電池防爆相關的一項很重要的專利,關係到電池生產和使用的安全。我們希望對方停止製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害寧德時代專利權的電池產品,並賠償相應損失。」
塔菲爾方面對此則向媒體表示,「我們還沒有接到法院正式通知,所以不太清楚具體情況。」儘管案件細節還在迷霧當中,但圍雙方繞鋰電專利的矛盾已浮出水面。
圖片來源:網絡
3月17日,鋰電分析師王科向時代財經表示,「塔菲爾的核心技術團隊來自寧德時代,負責寶馬i3項目,2017年脫離寧德時代創立塔菲爾,雙方技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在SooPAT專利搜索上,寧德時代有發明專利997項,實用新型專利1741項,外觀設計20項,發明授權專利297項,合計3055項;江蘇塔菲爾新能源有發明專利121項,實用新型專利206項,外觀設計0項,發明授權專利10項,合計337項。
王科表示,專利侵權案的被告方市場越大、賠償越多,「因此『養肥了再殺』向來是專利糾紛的常規陷阱,寧德時代訴訟塔菲爾,或許和塔菲爾市場擴張有關。」不過他也表示,這也只是業內的一種猜測,真相仍然埋在水面之下。
據了解,三線動力電池企業塔菲爾在今年迎來了爆發。1月,塔菲爾以49.9MWh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7;2月,塔菲爾更進一步,以9.2MWh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6,配套車企主要為野馬和河南速達。
「盜用技術」又蒸蒸日上的特菲爾,無疑成了寧德時代的眼中刺。加上日韓電池企業入華,國產電池企業崛起,比亞迪全面放開等因素,寧德時代壓力倍增。
目前來看,通過專利來保護自己的市場,成為寧德時代的選擇。
中國鋰電專利戰一觸即發?
不論法院判決如何,寧德時代訴訟塔菲爾一案,都為國內鋰電專利維權拉開了序幕。
王科告訴時代財經,「中國鋰電池產業起步較晚,但市場巨大,這導致產業上下遊長期處於野蠻增長狀態。現在出來創業的技術團隊數不勝數,不僅企業良莠不齊,而且基本沒有專利概念,專利糾紛遲早要爆發出來。」
在眾多新能源概念股中,直到A股2015年的黑色六月崩盤之前,天齊鋰業上漲約800%;杉杉股份、江蘇國泰、滄州明珠上漲接近500%,新宙邦上漲接近600%;億緯鋰能上漲接近900%。鋰電產業的繁榮可見一斑。
市場需求旺盛,必然導致資本瘋狂湧入,「塔菲爾式」的創業,只是產業擴張的一個縮影。不過隨著整個鋰電上下遊的市場競爭升級,專利逐漸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武器。
在國外,自從鋰電池商業化來,鋰電專利的糾紛就不曾停歇。
圖片來源:車企官網
正如三元鋰電池的所有生產都無法繞不開3M公司的專利,所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都離不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古迪納夫的兩項核心專利。21世紀以來,圍繞古迪納夫、3M專利的戰爭,席捲了歐美日韓中,早已上升至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層次。
如今,鋰電專利的戰爭終於蔓延至國內。
塔菲爾或許只是寧德時代「清理門戶」的一個開始,畢竟作為中國聚合物鋰電池的「黃埔軍校」,寧德時代為中國鋰電產業輸送了大量「技術團隊」。
截止目前,寧德時代仍是中國鋰電市場獨佔鰲頭的巨無霸。
但隨著三星、LG、松下等日韓動力電池捲土重來;各大車企出身的電池企業逐漸紮根市場。
近日,比亞迪新能源產業供應鏈也徹底放開,國軒高科等國內企業的快速崛起,新一輪的鋰電市場洗牌已經悄然開始。寧德時代能否繼續獨佔市場半壁江山,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寧德時代尚不是專利數量最多的電池企業,由於業務廣泛,比亞迪涉及電池專利數量23159項,遙遙領先;國軒高科亦有3500項,均高於寧德時代的3055項專利。(數據來源:起點鋰電大數據)
隨著中國鋰電市場規範、產業競爭升級,利用專利打擊競爭對手,維護自身市場利益的手段將會越來越常見。新一輪動力電池巨頭爭霸時代開啟,中國鋰電專利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