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豈容二虎。
「電池大王到汽車大王,王傳福欲捍衛比亞迪在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導地位」。這家早在2000年就投入大量資金開始鋰電池研發的汽車企業,如今正面臨著「行業老二」的尷尬。曾經作為中國最大的手機鋰電池供應商,以及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如今的比亞迪卻被成立僅9年時間的寧德時代壓在身下。
隨著全球主流市場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動力電池行業的附加值也水漲船高。根據中國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以31.71GWh佔據行業半壁江山,而比亞迪僅為寧德時代裝機量的三分一。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在動力電池行業的差距,正隨著寧德時代牽手豐田、廣汽等多家主流汽車集團而被逐漸拉大。
或為扭轉比亞迪自2017年以來在動力電池業務上的劣勢,比亞迪在進入2020年後,先後成立了5家弗迪系公司-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弗迪視覺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動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分別對應動力電池、車用照明、汽車電子、動力總成和汽車模具,幾乎涵蓋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所有核心領域。而這5家弗迪系公司中,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毫無疑問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CTP對壘刀片電池
「談和平的前提是你要比對方握著更粗的棒子」。與寧德時代不同,除動力電池業務外,整車和電子零部件製造也是比亞迪重要的創收來源。而弗迪電池的成立,正是比亞迪將動力電池業務重組之後的產物,此前則是以動力電池事業群的形式存在。這也意味著弗迪電池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公開資料顯示,其前身為1998年成立的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產品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梯次利用等領域。
比亞迪即將推出的「漢」,其使用的比亞迪最新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刀片電池」,正是由該公司生產製造。與多家主機廠深度綁定的寧德時代則選擇推出CTP技術增強在主機廠中的話語權。有業內人士認為,寧德時代的CTP技術側重於電池系統創新,利於寧德時代直接參與整車廠的電池包設計分工,強化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偏向電芯工藝創新,可以看出比亞迪希望在電池製造方面取得突破,成為「電池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整車品牌」,從而凸顯自身完備產業鏈的價值。
顯然,不同的誕生背景造就了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截然不同的動力電池設計思路。儘管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能極大提高限度內的電池續航能力,但行業分析人士則對比磷酸鐵鋰電池的使用前景表達了擔憂。摩根史坦利認為,寧德時代開發的磷酸鐵鋰電池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不過預計NCM(鎳鈷錳)電池疊加CTP方案將會是最終的技術,磷酸鐵鋰電池將被取代。
除動力電池材料本身不被市場看好外,產能問題也困擾著比亞迪。截止目前,比亞迪共有5家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合計產能為40Gwh。而僅成立九年的寧德時代,目前則擁有六座生產基地,合計規劃產能超過200GWh。同時,寧德時代在今年正式涉足充電樁市場,有分析人士稱寧德時代正積極尋找整車製造的機會。在動力電池業務已被甩開身位的比亞迪,絕不想看到一個「能造車」的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內鬼」官司纏身
「樹大招風」。比亞迪在身後步步緊逼,儘管仍穩坐動力電池行業「頭把交椅」,但寧德時代正深陷「專利侵權」官司。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稱,其已受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侵權一案。
公開資料顯示,塔菲爾於2014年正式創立,董事長龍繪錦曾與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共同供職於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並共同參與寶馬電芯項目的開發。有業內人士稱,塔菲爾部分技術團隊正是來自寧德時代,並參與了當時寧德時代和寶馬的動力電池的研發。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他們分離出來創業,得到了很多資本和投行的追捧。據了解,此次侵權的內容是與電池包上的防爆閥設計有關。寧德時代公開的專利中有144項與防爆閥有關,而塔菲爾僅為49項。
今年2月,塔菲爾的出貨量迎來新高,同比增長4802%,一舉殺入國內動力電池排行榜第七名的位置,可謂是一匹黑馬。目前塔菲爾正在加速量產快充NCM電芯,旗下擁有包括「高性能方形鋁殼鋰離子電池」、「輕量化鋰離子電池模組」以及「定製化高性能電池系統」這三大系列新能源科技產品,前景十分可觀。
但倘若此時寧德時代勝訴,塔菲爾或將面臨1.2億元的賠款。此外,其已生產產品和正在開發的電池包將無法使用,需要進行重新設計。而這一後果將直接導致塔菲爾服務的汽車企業轉投他家。有業內人士認為,寧德時代選擇在此時起訴不無道理,最終受益最多的人可能就是寧德時代。
這家佔據動力電池行業半壁江山的巨頭,將在2020年迎來比亞迪的正面猛攻,而其能從塔菲爾的官司中「撈」得多少好處尚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