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暗諷比亞迪背後:寧可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2021-01-07 和訊網

這兩天,寧德時代的「針刺試驗」成了汽車圈最大的瓜。

故事起於兩周前,在寧德時代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到電池安全,董事長曾毓群語驚四座:「電池的安全和電池的濫用測試是兩回事,有些人把濫用測試的通過等同於電池的安全。」

顯然,這個「有些人」指的就是對手比亞迪;「濫用測試」,矛頭指向的則是比亞迪「刀片電池」前不久通過的動力電池最嚴苛測試——針刺試驗。

言外之意是:針刺試驗≠電池安全,你比亞迪是在混淆視聽。

接著,寧德時代副董事長潘健表示,公司「三元和鐵鋰都有可通過針刺測試的產品。」

這就是說,我寧德時代早就掌握了針刺試驗,只是沒宣傳而已。

對此,有網友質疑到:既然你的電池那麼厲害,那你也扎一下?

官方還沒來得及回應,有關注電池安全的網友「小魚鋰電」購買了寧德時代 5 系及 8 系三元鋰電池,按GB/T 31485標準的要求進行針刺測試。

從試驗視頻可見,鋼針刺入後,寧德時代的電池瞬間起火燃燒,並發出巨大的爆炸聲。

寧德時代坐不住了,自己動手,先後做了兩次針刺試驗。

可是如此一來,寧德時代麻煩更大了。

兩場瞞天過海的「假實驗」

網友「小魚鋰電」的測試是在5月21日,寧德時代的第一次針刺試驗是在5月22日晚。

僅相隔一天時間,可以想見寧德時代想「洗白」的捉急心情。

可是,官方的試驗更讓人捉急。

5月22日,寧德時代在微博發布第一條關於針刺試驗的視頻,配文稱:「是什麼阻礙寧德時代做針刺測試?是技術?是體質?是巨頭的面子?不,是鋼針!」

然而,從試驗視頻可見,寧德時代將原應作為試驗樣品的「電芯」換為了「電池包」,導致實驗結果是鋼針直接折斷。

這是針刺試驗,還是針斷試驗?

業內人都知道,針刺試驗的核心目的是讓針貫穿極板,以便使電池短路,以便觀察電池的熱失控情況(這是電池最要緊的防範內容),而不是比誰殼硬,能把針崩斷了。

難怪網友吐槽道「史上最雷人針刺試驗」,「寧德時代,掌握電池外殼核心技術!」

消費者不是專家,但也絕不是傻子。

第一次遭到了無情群嘲,那再來一次吧。

5月23日,寧德時代在微博發布了第二條針刺試驗視頻。

這一次,針沒斷。但更嚴重的問題也出現了。

在這次試驗中,視頻模糊不清,鋼針有沒有刺穿電池單體根本看不清楚,視頻裡只是遮遮掩掩地刺了一下,然後就發表結果:整個過程電池沒有質量損失,電解液無洩漏,安全閥未打開,電池未起火。

很快就有網友質疑,你這是針刺試驗,還是針灸試驗?

上文已經說明,針刺試驗的核心目的是讓針貫穿極板,以便使電池短路,以便觀察電池的熱失控情況。

那麼,這第二次試驗就要回答兩個問題。

首先,這次試驗到底有沒有真的刺穿,十分值得懷疑。既然副董事長潘健說明自家已經掌握了針刺試驗的技術,那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地刺呢?

其次,退一萬步講,先不論視頻的清晰度問題,即使按照寧德時代的官方實驗數據,結果也是不合格的。

根據寧德時代在視頻中公布的數據,兩個樣品的初始電壓均為4.15V,針刺後僅分別下降了0.48V和0.08V,並沒有引起明顯的短路。

再一次,違背了針刺試驗的核心目的和初衷。

這是因為,沒引起明顯短路,就觀察不到電池的熱安全性;觀察不到熱安全性情況,針刺試驗就相當於失敗了。

十分明顯,寧德時代的兩次針刺測試都沒有嚴格按照國標執行,而是自創了兩套迷之標準。

「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如此看來,寧德時代「果然一流」。

無論是「針斷試驗」還是「針灸試驗」,都是偷換概念,愚弄大眾。只是對普通網友來說,第二次試驗的虛假性比第一次更難以識別。但在業內人眼裡,誰做了真試驗,誰做了假試驗,結果昭然。

 寧德時代的兩幅面孔

如果你認為,以上就是寧德時代的全部問題,那你就錯了。

做兩次假試驗,幾番辯白與折騰,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權當給大家千金博一笑。這只是公關團隊的蠢。

蠢可以被原諒。儘管培養了一些富豪,寧德時代畢竟還是一個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公司。

拆遷款到了,氣質還沒跟上。

但是,這裡還有更嚴肅的問題。

仔細看,對於針刺試驗,寧德時代分明有兩種態度。

表面上,寧德時代非常不屑於針刺試驗。

曾毓群說,「我們要關注真正的市場安全,我們的設計、生產、檢測等安全措施都要集中在市場上的汽車碰撞、汽車充電、汽車進水、汽車結露、電池包設計、電芯設計製造等全場景、全周期、全方位、全系統安全。」

這裡再次偷換概念:在把單體的安全,轉到電池包、系統的話題上。這個整體安全的道理並沒有錯,但是單體安全與整體安全是遞進關係,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關係。如果單體安全沒有保證,整體安全如何保證?

而與此同時,背地裡,針刺試驗不是那麼雲淡風輕,卻成了寧德時代的眼中之「針」,肉中之「刺」。

在最新版的GB《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徵求意見稿中,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取消了嚴苛的針刺試驗。

而這份《安全要求(徵求意見稿)》,主要起草單位之一就是寧德時代。

這不禁讓人想起,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檢驗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建議「剔除跨境電商奶粉」所引發的爭議。剔除跨境電商,是不是就意味著以後只能喝伊利的奶?是不是夾帶「私貨」?

十分類似地,有業內人士質疑:如此經典的針刺試驗說取消就取消,怕不是有什麼利益集團在背後遊說吧。

即使心態陽光一點,新規之所以取消針刺的強制,最主要理由還是難度太高,所謂「法不責眾」,都過不去大家臉上都不好看。現在比亞迪過去了,別人還都不行。

我們知道,兩家業內最權威的國際組織: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學會(SAE J2464),和美國保險商試驗所(UL-2580)都有針刺試驗要求;FreedomCAR雖然不是標準法規,但是作為流行的測試參考方法,也包括了針刺試驗。

歐陽明高院士也曾指出,國際上動力電池要遵循很嚴苛的試驗,包括針刺試驗,我們國內還很落後,要儘量跟上步伐。

那麼問題是,怎麼如此經典而重要的試驗,到了寧德時代這裡,就需要一再討論呢?甚至積極贊成取消國家強制?

從寧德時代的兩幅面孔看來,針刺試驗,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再論:針刺測試≠電池安全嗎?

現在,拋開錯綜複雜的利益問題,單看技術上的,針刺測試=電池安全嗎?

這也是寧德時代官方視頻提出的問題。

寧德時代的論據,就是本文開篇曾毓群的指桑罵槐:「電池的安全和電池的濫用測試是兩回事,有些人把濫用測試的通過等同於電池的安全。」

先普及一下,「濫用測試」是專有名詞,意為條件十分嚴苛的極端測試。動力電池擠壓測試也屬於「濫用測試」。

曾毓群的問題,到底有幾分道理?

「電池的安全和電池的濫用測試是兩回事」,意思似乎是說,針刺試驗,不一定等於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失效條件。

但是,這個說法顯然是荒謬的。

學過高中物理的都知道,牛頓定律不是完全複製實際情況的參數,而是提煉幾個最重要的參數,再將不重要的參數理想化,否則將寸步難行。

針刺試驗也是如此。如果是說針刺試驗完全能複製實際失效條件,這的確是有很大難度;不過,恐怕所有試驗都很難完全複製實際的失效條件。任何試驗都只能提煉出典型參數,爭取最大化地(或最嚴苛地)模擬現實。

做一個簡單的類比:如果說針刺試驗的「濫用測試」不具備說服力,那麼,整車的碰撞試驗算不算「濫用測試」?難道說,因為25%偏置碰撞過於嚴苛,A柱粉碎性骨折的車型你就可以放心買買買?

還是要將心比心。

針刺試驗是動力電池界的珠穆朗瑪峰,國內是,國際也是。別說是學術機構,就連國際上一些大品牌車企內部都是有針刺要求的,我們不能因為國標不強制,自己作為製造商就可以放鬆了,甚至還反咬一口,認為人家可以通過測試的是居心不良。

寧可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文/搜狐原作者:車圖騰

相關焦點

  •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1: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2:你永遠都不知道我為你哭得喘不過氣的樣子。 0、我就是我,你怎麼看我既不需要,也沒必要。
  • 《辯護人》:你可以卑微如塵土,但決不能扭曲如蛆蟲!
    你可以卑微如塵土,但決不能扭曲如蛆蟲!劇照直面歷史,以史為鑑,方知得失,這一點,韓國電影做的不錯,電影細節裡,一是母親為了兒子苦尋數月並給律師下跪,母愛偉大;另一個是在黑暗中仍有良知者堅守,如軍醫;又是一部影響韓國社會的電影,一次次被韓國電影震撼。
  • 小說《告白》,可以卑微如塵土,不能扭曲如蛆蟲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能扭曲如蛆蟲。
  • 一代大師陳寅恪: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他授課時,不但清華的教授,如朱自清、吳宓等經常前來聽課,遠在城內的北大師生也成群結隊,紛至沓來,跑到郊外的清華園來「作客旁聽」。北大學生見自己老師也來當學生,遂稱陳寅恪為「太老師」,意為「教授的教授」。
  • ...的卻是犯罪嫌疑人通知書: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這是每個人理應固守的常識和做人的信條。
  • 《喜劇之王》人可以卑微如塵土,卻不能扭曲如蛆蟲!
    後來我明白了周星馳的那句簡單的「我養你」為什麼感動無數人成為經典臺詞,它遠遠勝過「我愛你」,後者更一時的激情,只是鼓起勇氣將心中的感情表達出來,而前者,尹天仇不僅鼓起勇氣去愛,更明白愛的背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在人生最落魄、最艱難的時刻,自己都快顧不上來,還能說出口,在他的心裡,對方遠比自己重要,一個小人物,他的愛已經超越了人性本身的自私,能不偉大嗎?
  • 暗諷比亞迪、牽手特斯拉,寧德時代業績說明會透露了啥?
    ,因此寧德時代重回榜首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而就在5月11日,寧德時代舉行了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會上前者就與特斯拉的合作,與松下、LG化學、三星SDI在中國與海外市場的競爭格局,與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看法,與無鈷電池的現狀與未來,與鋰電池的密度、成本及續航等業界所關心的話題,分別表達了出於自身的看法。
  • 你們的童年過去了,但他們的童年還在路上,家長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 愛一個人,不可以卑微如塵土
    娜塔莎愛阿遼沙是無條件的,乃至低入塵埃,卑微如塵土。張愛玲有句很經典的愛情語錄;「愛一個人就是卑微到骨子裡開出一朵花。」我並不認同這句話,就像我很排斥娜塔莎對阿遼沙的愛情一樣。當一個女人在愛情裡把自己卑微成塵土,以仰視的姿態去乞討一份本不屬於自己的愛時,對於生命而言,這樣的卑躬屈膝,是可悲的。
  • 2016最新模擬材料作文:印第安人的箭/曼德拉名言 (人可以卑微,不可扭曲)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讀了這一段話,你有什麼感想?寫一篇議論文。人們似乎忘了曼德拉留下的「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的暮鼓晨鐘,忘了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虛假的安寧或刺眼的繁華,而是人類的真理,是「寧可卑微,絕不扭曲」的為人底線。      回望歷史的煙塵,在黎明前的濃黑中,我看到「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從百萬被扭曲的奴性人中站了出來。
  • 晚安心語語句:愛能讓你驕傲如烈日,也能讓我卑微如塵土
    」承諾的背後有個情緒,叫一時興起。」再後來聽聞你有了新歡,從此我的英雄為了另一個女孩徵戰疆場血賤四方,濃濃深情不及揮別一刻不如笑談此生無憾,愛過就好我就陪你到這裡!晚安~」跟著風行走,就把孤獨當自由。」愛能讓你驕傲如烈日,也能讓我卑微如塵土。晚安!~我還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了。
  • 執天下之牛耳,比亞迪對壘寧德時代
    根據中國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以31.71GWh佔據行業半壁江山,而比亞迪僅為寧德時代裝機量的三分一。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在動力電池行業的差距,正隨著寧德時代牽手豐田、廣汽等多家主流汽車集團而被逐漸拉大。
  • 莊子:每個人都是一束光,足以讓我卑微如塵土
    每個人都是一束光,足以讓我卑微如塵土,只有接受別人光芒的檢視,我們才能厚德載物,才能夠生根發芽。生活不相信眼淚,那是因為上天是最公平的,我們所有的委屈都是自作自受。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臨的災難,還可以規避,因為上天降臨挫折和苦難的同時,也會賦予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
  • 電池「內戰」一觸即發 比亞迪寧德時代能否迎來Happy Ending?
    面對日益高漲的安全需求,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併兼具科技公司屬性的比亞迪,最先從幕後走到臺前。站在「民意」的角度,於3月29日發布了一款全新的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並通過一場針刺測試,公開向三元鋰電池宣戰。只不過比亞迪的目標,不是「鋼鐵俠」馬斯克,而是三元鋰電池國內的最大供應商——寧德時代。
  • 豐田牽手寧德時代、比亞迪,不將電池放在一個籃子裡
    豐田汽車公司於6月7日宣布,將與全球電池廠家合作以應對電動車的高速增長,與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比亞迪開展電池供應及開發合作,同時還與松下、東芝、湯淺在電池供應領域結盟。第一財經記者今日從豐田方面獲悉上述消息。
  • 動力電池狼煙再起 比亞迪祭出刀片電池大殺器 寧德時代如何接招?
    2020年1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首次透露比亞迪最新的秘密武器:刀片電池,打響了磷酸鐵鋰復興戰。  2月,特斯拉稱將採購寧德時代無鈷電池,部分專家分析得出,該無鈷電池其實就是寧德時代最新的磷酸鐵鋰CTP電池(與比亞迪刀片電池同一種技術)。一時間,磷酸鐵鋰相關企業紛紛漲停,反之鈷業公司則全線大跌。磷酸鐵鋰復興呼聲一路高漲。
  • 寧德時代:新能源黑馬的近憂與遠慮
    寧德時代在開拓市場方面有自己的策略,在與下遊客戶合作上並不僅限於供應電池,而是採用合資或由車企參股公司的方式進行深度綁定,通過率先切入龍頭客車企業,享受到了國內第一波電動化的紅利。我國客車領域的汽車電動化程度要遠高於家用乘用車等其他車型,這是中央財政補貼、地方補貼和公交公司及其背後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
  • 瞄準萬億級賽道,寧德時代、比亞迪、上海派能加速出擊海外市場
    國內鋰電儲能企業相繼進軍海外市場近幾年,比亞迪、寧德時代、陽光電源、科陸電子、瑞浦能源、億緯鋰能、海四達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項目大多集中在歐美、澳洲等電力市場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寧德時代海外儲能市場也在持續發力。此前,美國儲能廠PowinEnergy與寧德時代籤訂1.85GWh的儲能電池的電芯供貨合約。
  • 比亞迪漲停!寧德時代漲更多!「碳中和」成最強風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之後,今天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新能車龍頭比亞迪等千億巨頭強勢漲停,另一巨頭寧德時代更是漲超12%,雄霸創業板市值第一寶座。加上資本大佬大手筆介入,更讓不少市場人士憧憬,「碳中和」概念有可能成為歲末年初最強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