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和技巧

2020-12-20 JoJo媽育兒

JoJo媽帶JoJo在樓下散步的時候,碰到了隔壁樓李奶奶,她正跟在天天身後邊跑邊喊「不要爬到欄杆頂上,危險,摔下來會骨折的」,累的李奶奶氣喘籲籲。待天天安生下來跟其他小夥伴踢球的時候,李奶奶開始跟JoJo媽抱怨「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難帶呀,孩子他媽說越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不讓我管教,照我看,這哪裡是聰明呀,這不就是調皮缺乏管教嗎?一天天的,家都快被他拆了,我這心臟病都快被嚇出來了」。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不存在的,這是父母為自己沒教育好孩子所做的開脫之詞。聰明不等同於難帶,這兩個詞可以說完全沒有半毛錢關係,父母把這兩個詞聯繫起來,不過是為自己的不作為脫罪。孩子難帶是家庭教育的缺席,其他原因都是藉口。

孩子的一切行為和問題都可追溯至孩提時期。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孩子自呱呱墜地就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的育兒理念和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說父母與孩子互為鏡子。雖然後天學校教育可以矯正孩子的某些行為習慣,但原生家庭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心理。舉個簡單例子,父母有潔癖,帶出來的孩子也很大可能有潔癖,愛乾淨,見不得一點凌亂。如果父母本身不愛收拾,東西隨用隨放,孩子自然有樣學樣,玩過的玩具滿地都是,吃過的零食隨地亂丟。父母把收拾孩子玩具定義為難帶,把孩子喜歡玩各種玩具定義為聰明,這不是在偷換概念、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脫罪嗎?

如果想要孩子省心易帶,父母首先得學習家庭教育的智慧和技巧。

其一,窮養富養不如愛養。愛和安全感是孩子成長的必須,這兩樣都來自父母的陪伴和愛護,同時,這也是家庭教育的根基,沒有父母的陪伴,何談家庭教育。因此,在孩子入學之前,請父母多點陪伴,多點愛護,為孩子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和溫暖感,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孩子知道無論何時家都是他最溫馨的港灣。當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愛時,孩子的快樂和積極心態會被無限放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孩子脾氣大、自私自大、愛哭、愛鬧等問題。

其二,性格和情商教育擺在首位。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首位,這是大錯特錯,孩子智商再高,如果沒有好的性格和情商,反而更費心難帶。父母應該把主要精力花在培養孩子積極樂觀、自信善良、有條不紊的性格和培養孩子高情商,這兩樣到位了,孩子提升智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三,父母的榜樣作用不可忽視。新時代育兒父母佔主導地位,父母有好的榜樣和帶頭作用,孩子更容易成才。有些人覺得這誇大了父母的作用,覺得在舊時代,父母忙碌不得空育兒,孩子照樣成長為可造之材,其實這種想法才是最可怕的,時代不同,條件不同,自然育兒理念也不同,如果固守老舊思想,不與時俱進,那害的不光是孩子,父母也遭罪。

簡單來說,父母要為孩子的行為負全責,因為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想要孩子省心易帶聰明,父母就必須接受新時代的育兒理念,運用智慧和技巧育兒,為孩子提供最佳原生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助力孩子的成長和發育。

今日互動:你家孩子模仿了你的哪種行為舉止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越聰明會越難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種表現的娃,家長偷樂吧
    每次家庭聚會的時候,做父母的肯定都會與其他父母聊天,而每次聊到孩子的時候就讓各位家長叫「慘」不已,相信每個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到了某個階段的孩子,總會和家長們鬥智鬥勇,讓家長都感嘆: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啊!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個舉動證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孩子越聰明就越難帶?李玫瑾:有這3種表現的娃,家長就偷著樂吧
    時常都能聽到寶媽們在吐槽自己的孩子「太難帶「了,與其他寶媽相比起來,自己有多麼的不容易。特別是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曾段的時候,總喜歡耍點小聰明,讓不少寶媽感嘆道:真是娃越聰明,越難帶啊!教授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具體是哪些表現呢?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難帶,尤其是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能跑能跳精力無限,只要父母一個不留神,孩子就能化身&34;,直接把家給拆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了解過,為什麼孩子到了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會突然變得很皮很難帶呢?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帶孩子有多難。孩子淘氣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玩,根本不顧有什麼危險,家長只好跟著孩子後面時時刻刻圍著孩子轉。有的家長就想孩子要是乖點、老實點就好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這些越是難帶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越聰明。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4個特徵,你就偷著笑吧
    在生活中有不少老人覺得,孩子小時候難帶,長大之後肯定聰明。其實,孩子是否難帶與聰明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些家長對所謂難帶、聰明產生了誤解。現在的家庭為了不再讓孩子受苦,都儘可能地為孩子準備好一些,讓孩子享受物質條件的同時,也讓孩子產生了嬌慣的「惡習」。
  •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但其實,這事兒還真就未必是一件壞事兒。在育兒界非常有威望的李玫瑾教授,就曾針對這件事,發表過觀點。她認為,孩子難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特別是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因為這說明孩子非常聰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現在的孩子不必我們小的時候好帶了,一個個鬼精鬼靈的,性格特點也非常的鮮明,有著自己主張和主意,不想我們那個時候好帶,最近我看電視,發現了一位教授,她的教育理念讓我覺得很是受用。李玫瑾教授,想必很多家長都有多了解,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科的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由於長期研究孩子的犯罪心理,她對於青少年孩子在想什麼,了解的較為透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也見解,也被很多家長認可並借鑑。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帶孩子是件十分耗費精力的事,很多家長因為白天要工作,孩子又需要照看,時常分身乏術,就算是全職媽媽,在家帶一天孩子都會感覺身心俱疲。很多家庭此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安靜聽話,好帶一些。但是其實難帶不一定是壞事,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往往更聰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聰明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
    你永遠幹不過穿紙尿褲的人眾所周知,李玫瑾教授不僅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說,越聰明的孩子,小的時候越難帶沒接觸李玫瑾教授的課堂的時候,我氣得會要打他,罵他,我討厭他我已經每天這麼累這麼辛苦了,不但不像其他孩子一樣那麼乖乖讓人特別省心的那種,他還要給我嬉皮搗蛋,增加我無窮的煩惱,怒火就會熊熊燃起。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很費神費力的,很多寶媽就是在整個時候,磨沒了身上的溫柔和端莊,本來覺得挺可愛、聽話的孩子,到了2、3歲的時候就變成了「小惡魔」!這段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跟父母頂嘴、對著幹、有自己的想法,身上的缺點逐漸都顯露出現,一次次的去挑戰媽媽心中的底線,最後瀕臨崩潰。
  • 李玫瑾教授: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有這3種表現,長大多半智商高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夠乖乖聽話,如果攤上一個淘氣包孩子,父母們勢必要在教養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不過有教養經驗的過來人卻說,越是淘氣的孩子就越聰明。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身上的行為表現常常是天性使然,所以,就父母而言,如果能夠發現孩子身上的聰明之處,並且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相信孩子的未來成長一定會更加茁壯。
  • 孩子越聰明越不好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就偷著樂吧
    喜歡聽育兒講座的家長,肯定都聽說過李玫瑾教授,她是中國公安大學教授,同時也是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總喜歡根本實際案例,去分析孩子的心理,從而告訴家長教育心得。近幾年來,李玫瑾在網上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講座,所以,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而且李玫瑾分析孩子的問題總是一針見血,然後給出家長解決方法。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擁有智商情商雙高的孩子。 但是家長知道嗎?孩子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其他家長也都會羨慕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是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反而不好帶,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有所成就,也有越聰明的孩子反而會摔的很慘的現象。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
  • 孩子越難帶,說明孩子越聰明?李玫瑾:孩子這三種表現是聰明預告
    隨著優生優育的逐步推廣和生活質量的極大提高,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也變得越來越難帶。小傢伙們仿佛一臺臺不知疲倦的機器,不知道累是什麼滋味。他們的小腦袋中有許多家長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一不留神,家長就會收穫一個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案現場」。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讓所有父母偷著樂的3種表現
    兩到三歲是孩子們最調皮的一個階段,為什麼孩子們到了這個「特定的年齡」,就會變得很頑皮很淘氣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數家長都抱怨孩子難帶,特別是2-3歲的小孩子,仿佛無限精力、永遠不知道疲倦一樣,就算家長一直看管著,也不能避免孩子弄出什麼么蛾子。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如果孩子特調皮,證明孩子是個聰明寶寶
    有帶娃經驗的爸媽都會發現,越難帶的孩子是越聰明的。其實,這個不是個別爸媽的說法,很多教育領域的教授也是這樣的講的。「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父母,越得有個聰明的父母」。言下之意就是,聰明的孩子不好帶,一切重在引導教育。有以下行為的孩子都是智商比較高並且比較難帶的。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