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4個特徵,你就偷著笑吧

2020-12-23 阿燁讀書迷

在生活中有不少老人覺得,孩子小時候難帶,長大之後肯定聰明。

其實,孩子是否難帶與聰明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些家長對所謂難帶、聰明產生了誤解。

現在的家庭為了不再讓孩子受苦,都儘可能地為孩子準備好一些,讓孩子享受物質條件的同時,也讓孩子產生了嬌慣的「惡習」

無緣無故發脾氣、無理取鬧的折騰、沒大沒小沒規矩,這些行為都讓家長們吃到了「苦頭」,所以這些家長們能說孩子好帶嗎。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

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

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4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

每個孩子只要在出生時是正常的、健康的,那麼基本上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出生後在6歲之前對孩子的培養是能否讓孩子超過其他孩子的關鍵時期。

因為,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後階段,一旦發育成型那麼孩子的智商就固定了。

愛運動

由於這些原因家長們會覺得孩子難帶,但同時也認為這樣的孩子都會很聰明,因為人們思維慣性地認為,不鬧的孩子怎麼會聰明啊,越鬧越聰明。

運動中,我們的大腦控制著身體的每個部位並指揮著這些部位做出相應的動作,而且在研究調查中表明,大腦不同的部位控制著人的運動,也就是說人的行為直接反應的是大腦的發育程度。

如果你的孩子看了之後可以馬上模仿出來,那說明你的孩子很擅長運動,反之就需要家長帶孩子多多鍛鍊了。

愛思考

大家都懂得一個道理就是,越愛思考的人,肯定是越聰明。

這在孩子身上也同樣適用,這就是為什麼在家庭教育理論中明確提出,家長不要事事都去幫孩子做,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除了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之外,就是在練習孩子如何思考。

如果孩子在出生之後,家長就要去鍛鍊孩子用腦,不要擔心會累著孩子,越是聰明的孩子,他們就越願意自己思考,對任何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擅於去思考

這個過程就是對大腦的鍛鍊,這樣的孩子思維敏捷、邏輯性強。

愛表達

表達能力直接體現出一個人的思維、邏輯、語言等方面的能力,有些孩子非常擅長表達出自己的思法,他們擅於使用自己學會的詞彙,並能準確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這說明孩子會表達。

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一般都喜歡看書、聽故事,因為他們能夠從書中、故事中獲得大量的詞彙,同時,還能記住這些詞彙出現時的語境。

那麼,當他們遇到相同或類似的語境時就會很自然地說出那些詞,所以,親子閱讀對於孩子的表達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可往往在生活中卻總是做出阻礙孩子發育的行為,6歲之前是孩子發育關鍵,如果不能在這個時期讓孩子得到充分的鍛鍊,那麼所謂的聰明是根本不會實現的。

精力比較旺盛的孩子

老一輩的人經常說從小喜歡哭的小孩子精力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更旺盛,尤其是在他們在肚子餓的時候哭的更是起勁兒。

所以如果寶媽們覺得孩子精力比較旺盛,想讓孩子停下來覺得孩子太煩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要知道孩子精力比較旺盛,其實會更聰明,而且精力旺盛對以後的學習事業也會更有利。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這類型的孩子,需要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讓他們懂得適時收手,控制住自己,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通過閱讀繪本增長知識,因為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圖畫跟文字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通過繪本也能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我選擇它的原因是書中涵蓋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

一套繪本共有十個主題,教會了孩子堅持不懈、溝通、自立、生活中的好習慣、和人相處、分享等等。這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還有很好的一點是這套繪本是中英雙語對照,讓孩子在讀繪本的同時也會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

內容主要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可能遇到的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常見問題,編寫成生動有趣的故事。

讓孩子在聽、讀故事的過程中,能享受到故事的樂趣,更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有益的啟發,從而快樂、健康地成長。

以簡短的語言,通過畫面讓孩子體會欣賞繪畫的美,在閱讀文字中學會自我管理,提高自主能力。內容主要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可能遇到的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常見問題,編寫成生動有趣的故事。

讓孩子在聽、讀故事的過程中,能享受到故事的樂趣,更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有益的啟發,從而快樂、健康地成長!

點擊下面卡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越聰明越不好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就偷著樂吧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小有3個特徵的,家長偷著樂吧。如果外面玩夠了,孩子就會在家中玩起來,特別是玩具弄得到處都是,每一次都需要家長在後面收拾,不然家中就成為了一個「垃圾箱」了。亮亮的家長常常跟朋友抱怨:「我家的孩子真的太難帶了,你一眼看不見,孩子就開始搗亂了。」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現在的孩子不必我們小的時候好帶了,一個個鬼精鬼靈的,性格特點也非常的鮮明,有著自己主張和主意,不想我們那個時候好帶,最近我看電視,發現了一位教授,她的教育理念讓我覺得很是受用。前一段時間,我發現李玫瑾教授上了一檔節目,只要是她在我就會看,而且還會認真的做筆記,她的一些關於兒童教育、家庭觀念、原生家庭等觀點都讓我感同身受,更加佩服。李玫瑾教授曾經在節目中說過,越是聰明的孩子越是不好帶,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3種特徵,你就偷笑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有這5個特徵的孩子,家長就偷著樂吧!
    自古就有一句老話,「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有些孩子平日裡調皮,看上去不好帶,但說不定聰明著呢。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7*24小時全天候的陪伴,更覺得自己家養了一個熊孩子。但也不必太憂傷,說不定你家的熊孩子,聰明著呢,只是你自己沒發現。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有這5個特徵的孩子,家長就偷著樂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每次我在看李玫瑾教授講授時,我都會認真地做筆記。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擁有智商情商雙高的孩子。 但是家長知道嗎?孩子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其他家長也都會羨慕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是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反而不好帶,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有所成就,也有越聰明的孩子反而會摔的很慘的現象。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難帶,尤其是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能跑能跳精力無限,只要父母一個不留神,孩子就能化身&34;,直接把家給拆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了解過,為什麼孩子到了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會突然變得很皮很難帶呢?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聰明的孩子,小時候會有這
  • 孩子越聰明就越難帶?李玫瑾:有這3種表現的娃,家長就偷著樂吧
    時常都能聽到寶媽們在吐槽自己的孩子「太難帶「了,與其他寶媽相比起來,自己有多麼的不容易。特別是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曾段的時候,總喜歡耍點小聰明,讓不少寶媽感嘆道:真是娃越聰明,越難帶啊!教授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具體是哪些表現呢?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 孩子越不好帶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真想把他直接丟給他爹來帶。沒辦法,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就自己想辦法。在這些天裡我看了很多關於2-3歲寶寶的育兒經驗,終於理清楚了一件事:這個年齡的孩子難帶,並不是壞事,甚至還可能是件好事!「孩子越聰明,小時候就越難管教。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
  • 長大後越有出息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前言:眾所周知的李玫瑾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她的育兒觀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李教授曾經表示:「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到底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她認為,每個家長對於孩子都很高的期望值,比如說考個一本大學、在社會上有個正經的單位,可在此之前,所有的孩子必須有點智商。要說到智商,很多孩子的智商都是家族遺傳,如果說爸媽是個學霸,那孩子也是個會學習的學霸。這些行為在日常中都是可以表現出來的。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自家孩子有多淘氣,帶孩子有多難。:「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因為孩子越聰明想法越多,他就越「調皮」越喜歡「動」所以才會招人煩。李玫瑾教授還舉了3個例子,如果你家孩子在這3個方面表現的很調皮,說明孩子很聰明。
  • 長大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著樂吧!
    現在的孩子已經進化的越來越聰明了。小孩子愛淘氣是他們的天性,這說明孩子身心發展的特別健康!許多家長覺得孩子難帶,其實只要掌握了科學的學生方法也都不是難題的!孩子的言行,都被公司裡上上下下的人看在眼裡。公司經理跟大家說這也許是應了老人們說的那句話聰明的娃子才難帶,好帶的娃子不聰明!這孩子平日裡調皮,她媽媽說小虎不好帶,但說不定以後聰明著呢!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聰明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
    你有頭被穿著紙尿褲的孩子像球一樣狠狠踩的痛苦經歷嗎?你有在商場裡一邊吼一邊追跑得風一樣的孩子的尷尬經歷嗎?你有面對一屋子的奶粉欲哭無淚懷疑人生的崩潰經歷嗎?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說,越聰明的孩子,小的時候越難帶
  • 能力越厲害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偷偷樂吧
    因為她的教育理念在網絡上很受大眾歡迎,但是李玫瑾教授在大學期間學習的並非育兒專業,而是研究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總結過:越有本事的孩子越難教育,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應感到高興。很多時候,她一分鐘前收拾好的客廳,下一秒又被玩具堆的到處都是,跟個豬窩似的。因為朋友經常和同事吐槽自家孩子的搗蛋,導致其他同事都非常好奇這個孩子有多淘氣!恰巧一次機會,朋友把孩子帶去了工作的地方。
  •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但其實,這事兒還真就未必是一件壞事兒。在育兒界非常有威望的李玫瑾教授,就曾針對這件事,發表過觀點。她認為,孩子難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特別是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因為這說明孩子非常聰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家長應該驕傲
    文/北媽媽育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智商越高成績越好,未來才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所以總是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高孩子的智商。其實聰明孩子的父母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孩子越聰明也就越難教。如何讓孩子妥善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於家長來說著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帶孩子是件十分耗費精力的事,很多家長因為白天要工作,孩子又需要照看,時常分身乏術,就算是全職媽媽,在家帶一天孩子都會感覺身心俱疲。很多家庭此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安靜聽話,好帶一些。但是其實難帶不一定是壞事,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往往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