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不好帶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2020-09-10 媽咪有方

「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

每當我家娃停止自言自語、停止玩鬧的時候,我心裡就是一緊,生怕他接下來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更怕的是他已經做完了。

最常發生的是悄悄在褲子裡拉臭臭。

這些倒還能忍,到了寶寶三歲的時候,他能夠把握自己的生理需求,就不再「悄悄作妖」了,但有時自己卻開始希望他能安靜一點,哪怕他闖了禍。

2-3歲的寶寶就是一個惹禍精,而且他惹起禍來是真的不知羞。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好像一整天都撒不完一樣。

真想把他直接丟給他爹來帶。

沒辦法,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就自己想辦法。在這些天裡我看了很多關於2-3歲寶寶的育兒經驗,終於理清楚了一件事:這個年齡的孩子難帶,並不是壞事,甚至還可能是件好事!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

「孩子越聰明,小時候就越難管教。當你的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時,往往是聰明的象徵,家長偷著樂吧。」

我仔細對比了一下我家娃,發現:好像還真的是這樣!

孩子難管教的三種表現

1、喜歡拆東西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情況,反正我家娃是逮著一件東西就往死裡拆,拆得七零八碎之後,又開始想辦法拼起來。不僅僅是給他買的玩具,就連家裡的遙控器、收音機、音響啥的,都被他拆了個遍。

還好老公懂一點電氣,還能給裝回去,就任由他去拆。

其實在幼兒的行為習慣中,這樣的表現是比較好的。孩子對於任何未知的東西都是好奇的,尤其是對於各種機械,總想要拆開來看看內部結構。

大部分情況下家長不用阻止孩子去拆,因為他往往能夠憑藉記憶自己拼上去。等他拼上去的時候,在大腦裡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認知,有助於孩子形成邏輯思維。

2、話太多

出於好奇心,孩子不僅會嘗試拆除各種物件,還會通過語言了解不同的事物,在剛剛學會說話之後,孩子就變成「十萬個為什麼」,什麼都喜歡問;開始識字之後,便對周圍任何字樣都不放過,都想讀一遍,不會的也會問個不停。

家長不要錯過這個階段,當孩子開始問問題的時候,他們對於知識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強的,家長完全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識。

3、喜歡和父母頂嘴

孩子兩歲就開始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是因為他開始產生自己獨立的意識,試圖擺脫來自父母的束縛。這時的寶寶總能抓住家長語言上的一些漏洞,並且懟的家長啞口無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被自家孩子懟的想哭,反正我是體驗過。不得不感嘆這時候的孩子思維能力是真的很強,而且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家長應該開明一點,不要因為自己被懟,就對孩子不客氣,這只是孩子成長的過程而已。

當孩子開始有這三種表現的時候,他們的大腦發育會更加迅速,但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的這三種行為往往都帶有一種自私、具有攻擊性的表現。這正是由於他們自我意識覺醒所帶來的結果。

怎樣在不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成為一個懂事的寶寶,這就是考驗家長的時候了。

我和老公之前去諮詢了幾位兒童心理學老師,給出的建議大都是給孩子看繪本,而且是專門修正孩子性格、行為習慣的繪本。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會將自己代入到故事中,更容易被煽動。

為此我購買了不下30套兒童繪本,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講故事,對孩子來說沒有明顯的引導。

唯獨有一套,我記得很清楚,當我給孩子讀完其中一本《媽媽我能行》的小故事之後,孩子竟然主動問我:以後可不可以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

說實話,我當時開心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之後有一天,孩子因為嫌我做飯不好吃,摔壞了一個碗,當天晚上我又給他讀了一本《我不隨便發脾氣》(沒錯我就是故意的),聽完故事後,他把頭埋在我的胳膊上,一句話也不說,從那以後就很少因為飯菜不合胃口大發脾氣了。

很幸運,因為一套繪本,就把我很久都解決不掉的問題給解決掉了。現在我把這套繪本分享給大家,希望有上述困難的家長,也能夠像我一樣,得到解決。

就是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用小動物的暖心故事,教會寶寶做人的道理。讓寶寶不光能夠成長為聰明的小孩,更能夠擁有善良、誠實、勤勞的優點。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哦,家長們千萬不要錯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很費神費力的,很多寶媽就是在整個時候,磨沒了身上的溫柔和端莊,本來覺得挺可愛、聽話的孩子,到了2、3歲的時候就變成了「小惡魔」!這段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跟父母頂嘴、對著幹、有自己的想法,身上的缺點逐漸都顯露出現,一次次的去挑戰媽媽心中的底線,最後瀕臨崩潰。
  • 孩子越聰明就越難帶?李玫瑾:有這3種表現的娃,家長就偷著樂吧
    時常都能聽到寶媽們在吐槽自己的孩子「太難帶「了,與其他寶媽相比起來,自己有多麼的不容易。特別是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曾段的時候,總喜歡耍點小聰明,讓不少寶媽感嘆道:真是娃越聰明,越難帶啊!教授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具體是哪些表現呢?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很費神費力的,很多寶媽就是在整個時候,磨沒了身上的溫柔和端莊,本來覺得挺可愛、聽話的孩子,到了2、3歲的時候就變成了「小惡魔」!這段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跟父母頂嘴、對著幹、有自己的想法,身上的缺點逐漸都顯露出現,一次次地去挑戰媽媽心中的底線,最後瀕臨崩潰。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孩子越聰明越不好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就偷著樂吧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小有3個特徵的,家長偷著樂吧。不過亮亮這些表現,往往智商都非常高,因為他的探索欲望特別強,而且思維也比較活躍,常常會想出大人都不知道的點子,所以,孩子小時候身上的「缺點」,很有可能是聰明的信號哦!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擁有智商情商雙高的孩子。 但是家長知道嗎?孩子聰明固然是一件好事,其他家長也都會羨慕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是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反而不好帶,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有所成就,也有越聰明的孩子反而會摔的很慘的現象。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難帶,尤其是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能跑能跳精力無限,只要父母一個不留神,孩子就能化身&34;,直接把家給拆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了解過,為什麼孩子到了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會突然變得很皮很難帶呢?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自家孩子有多淘氣,帶孩子有多難。:「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因為孩子越聰明想法越多,他就越「調皮」越喜歡「動」所以才會招人煩。李玫瑾教授還舉了3個例子,如果你家孩子在這3個方面表現的很調皮,說明孩子很聰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前一段時間,我發現李玫瑾教授上了一檔節目,只要是她在我就會看,而且還會認真的做筆記,她的一些關於兒童教育、家庭觀念、原生家庭等觀點都讓我感同身受,更加佩服。李玫瑾教授曾經在節目中說過,越是聰明的孩子越是不好帶,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3種特徵,你就偷笑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有這5個特徵的孩子,家長就偷著樂吧!
    自古就有一句老話,「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有些孩子平日裡調皮,看上去不好帶,但說不定聰明著呢。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7*24小時全天候的陪伴,更覺得自己家養了一個熊孩子。研究兒童犯罪心理和行為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在1歲前,甚至是3歲以前,最好是由母親撫養
  •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但其實,這事兒還真就未必是一件壞事兒。在育兒界非常有威望的李玫瑾教授,就曾針對這件事,發表過觀點。她認為,孩子難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特別是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因為這說明孩子非常聰明。
  • 孩子越聰明會越難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種表現的娃,家長偷樂吧
    每次家庭聚會的時候,做父母的肯定都會與其他父母聊天,而每次聊到孩子的時候就讓各位家長叫「慘」不已,相信每個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到了某個階段的孩子,總會和家長們鬥智鬥勇,讓家長都感嘆: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啊!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有了二寶之後,認識的寶媽越來越多,幾個人湊到一塊的時候,談論的都是自己家孩子那點事。因為二寶的年紀和其他寶媽孩子的年齡差不多。到了二寶2歲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感覺孩子是越來越難帶了。其實,2歲的孩子,大腦已經到了發育的高峰期,孩子的精力旺盛證明大腦發育良好。這時候孩子越是難帶,說明大腦發育的越快,孩子也就越聰明。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這3種表現,就偷著樂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出現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經常帶孩子的家長想必知道,孩子在2歲左右會變得特別「難帶」,不再像之前那麼聽話懂事,「小惡魔」的屬性漸漸流露出來。家長難管孩子時,又惱火又無奈,該怎麼教育孩子成了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孩子調皮叛逆的背後其實也說明了一個情況:孩子越聰明,越「難帶」。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帶孩子是件十分耗費精力的事,很多家長因為白天要工作,孩子又需要照看,時常分身乏術,就算是全職媽媽,在家帶一天孩子都會感覺身心俱疲。很多家庭此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安靜聽話,好帶一些。但是其實難帶不一定是壞事,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往往更聰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讓所有父母偷著樂的3種表現
    兩到三歲是孩子們最調皮的一個階段,為什麼孩子們到了這個「特定的年齡」,就會變得很頑皮很淘氣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數家長都抱怨孩子難帶,特別是2-3歲的小孩子,仿佛無限精力、永遠不知道疲倦一樣,就算家長一直看管著,也不能避免孩子弄出什麼么蛾子。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都深刻地體會了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每天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孩子是開心了,可是家長卻苦不堪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為鬧騰的時候,孩子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管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
  • 孩子3歲前有這些表現,家長偷著樂吧,比同齡人聰明一倍
    其實,孩子許多看似比同齡人顯得調皮搗蛋的行為,往往是他比同齡人聰明的表現。正如近幾年倍受熱捧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所說:「越難帶的孩子,反而是最聰明的!」同事小劉有一個3歲的兒子,據小劉平常跟我們的抱怨看來,她兒子非常喜愛「拆家」。也就是小劉或者家人剛把玩具收拾好,她兒子很快又能將玩具弄得亂七八糟,像一些機器人、玩具車等也經常被拆得七零八落。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每次我在看李玫瑾教授講授時,我都會認真地做筆記。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媽媽偷著樂吧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媽媽偷著樂吧。群裡有一個寶媽說,她家三歲的兒子特別調皮,每天從早上睡醒就開始蹦蹦跳跳的。沒有一點安靜的時候,家裡的玩具都要倒騰出來玩個遍。這位寶媽說,淘氣的孩子這一天天真的是太難帶了,被他折騰的筋疲力盡。只要孩子不睡覺,就沒有一點老實氣,大人幾乎一天到晚寸步不離地跟在後面看著。另外一位寶媽卻指出,有句老話說的特別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位寶媽說的好像很有道理,有的孩子確實是特別難帶,沒有消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