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文多
說到國際知名摩託車品牌,可能多數人的腦海中會首先浮現出「哈雷」兩個字。這個被不少人視為美國製造業代表的摩託車公司,近年來一直在走全球化產業鏈的道路。
根據錢江摩託(000913,SZ)6月19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其於6月19日與Harley- 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LLC(以下簡稱哈雷公司)籤署了一份長期合作協議,將在國內組裝生產某些特定排量的哈雷摩託,以抓住中國市場的特定機會以及亞洲其他市場可能存在的特定機會,希望針對在中國以及亞洲其他摩託車市場進行合作。
哈雷公司把持著經銷渠道
誕生於1903年的哈雷摩託被譽為全球十大著名摩託車品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
2005年,哈雷公司在上海成立辦事處,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哈雷公司的產品均是以進口的方式輸送到中國,售價不菲。哈雷公司中國官網顯示,其摩託車售價少則近20萬元,多則超過40萬元。
按協議,雙方將為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共同開發兩種不同的哈雷品牌優質摩託車,第一款暫時定為338cc排量(以下簡稱為目標摩託車);在目標摩託車的製造和組裝以及供應鏈優化方面進行合作;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銷售和營銷目標摩託車進行合作。
上述合作中,最引人關注的地方在於,目標摩託車的製造和組裝將在中國進行。根據約定,對於擬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目標摩託車,錢江摩託負責按照相關規格採購部件並在其溫嶺工廠完成組裝,且錢江摩託將被標識為該等目標摩託車的製造商。根據規劃,第一款338cc排量的目標摩託車在中國市場開始銷售的時間不晚於2020年年底,或合約雙方一致約定的更晚的一個日期。也就是說,國內組裝的哈雷摩託可能明年就會面世。
不過,哈雷公司依舊把持著經銷渠道。根據約定,哈雷公司將是中國市場經銷目標摩託車的獨家總經銷商,其將在分銷中使用自己的銷售渠道並使用錢江摩託的某些銷售渠道。
對於上述合作,錢江摩託表示,合作系強強聯手,實現優勢互補,為雙方開拓市場、技術合作升級、服務優化創新提供有力保障,也有利於公司提升影響力,做大做強主業。
為降成本而轉移本土製造
央廣網曾在2018年6月報導稱,美國大打貿易戰,引起各國紛紛發動反制,歐盟當時就把美國進口摩託車的關稅從6%提高至31%。
哈雷公司為降低成本,計劃將部分摩託車製造轉移出美國,並計劃增加其國際工廠的產量。除了美國工廠,哈雷公司另在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泰國設有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川普發表推文表示:「如果(哈雷)的生產線轉移到海外,很多哈雷·戴維森摩託的擁有者都計劃抵制該公司。非常棒!大多數其他公司都在朝著我們的方向前進,包括哈雷的競爭對手。(哈雷)轉移生產線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舉動!」
今年1月末,哈雷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受其最大市場美國本土銷量下滑影響,其2018年四季度盈利不及預期。摩託車零售銷售下滑6.7%,其中美國本土零售銷售下降10.1%。
4月23日,哈雷公司公布的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75億美元跌至1.28億美元,跌幅達26.8%。對此,哈雷公司執行長馬特·萊瓦蒂奇對外表示,公司業績受到歐盟上調關稅的影響,包括原材料進口和在歐銷售等方面。
雖然哈雷公司也面臨年輕買家對大型摩託車興趣下降的挑戰,但萊瓦蒂奇坦言:「對我們而言,最大的影響是歐盟的關稅。」
據環球網報導,川普為此於4月23日又發推文,但這次風格大變,「哈雷戴維森因為歐盟關稅而苦苦掙扎」。儘管川普為吸引哈雷公司回流而「軟硬兼施」,但萊瓦蒂奇還是表示:「我們正在通過我們的國際製造鏈來實現我們的戰略,以進入歐洲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