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北極熊為什麼有時會殺死小熊?是出於交配本能,還是捕食本能?

2020-12-20 動物志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從新聞上看到北極熊殺死小熊的圖片,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是成年公北極熊殺死不是自己後代的北極熊幼仔,這種行為叫做殺幼行為(Infanticide),在整個動物界很普遍,其中最為人知的是長尾葉猴和獅子。

北極熊殺幼事件

坐標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一隻成年公北極熊趁北極熊媽媽離開,襲擊了藏身巢穴的三隻小熊。三隻小熊都被從窩裡拖了出來,其中兩隻,一公一母分別重5.1千克和4.0千克,屍體完好無損;還有一隻最大的被吃了三分之一,殘骸重4.1千克。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一隻母北極熊和她的一歲半大幼仔被一隻壯年公熊追捕。母熊努力拯救自己的幼仔,把自己插在公熊和孩子之間,帶著孩子遊過海峽、爬上山坡,試圖逃脫追捕,但公熊一直沒有放過它們。最後小熊被公熊捉住殺死了,研究者看到公熊拖著小熊屍體,並吃了一部分。母熊遊過了海峽逃走了。

坐標阿拉斯加,波弗特海南部。2004年首次出現北極熊殺幼行為,發生在春季,一例中一隻剛出冬眠穴的母熊及其幼仔遇害,另一例中一隻周歲大的小公熊遇害,兇手都是成年公熊。

坐標加拿大曼尼託巴省,哈德遜灣。2009年發生了至少七起公北極熊殺幼事件,主要發生在秋季,該地從夏季開始的冰融期已經太久了,海冰融化致使北極熊無法打獵。

北極熊經常殺幼嗎?

現在出於環保宣傳目的,新聞裡經常放北極熊殺幼的圖片。但實際上,用動物學家的話說,在整個分布範圍內北極熊殺幼都很罕見,且有以下幾個特點:

從地區上說,主要發生在較溫暖的地方。斯瓦爾巴特和哈德遜灣是北極熊殺幼的報導最多的地區,這裡氣候溫暖,海豹資源豐富,北極熊密度較高。

從季節上說,主要發生在冰融期。北極熊殺幼主要發生在秋季,這些地區正處於冰融期,沒有海冰北極熊就無法狩獵;而且秋季是冰融期的後期,很多北極熊已經四五個月沒進食了。

從兇手上說,主要是一些比較年輕或體弱的公熊。在加拿大巴芬島的科考表明,喜歡接近帶仔母熊的公北極熊體重平均只有303千克,比正常公熊的421千克輕28%,體長卻差不多,這說明那些有殺幼傾向的公北極熊體況比較差。

北極熊殺幼的動機是什麼?

北極熊殺幼的動機科學家尚未完全搞清楚,現在主要有兩種意見。

交配本能說母熊生育後,在哺乳期會休情,把小熊養大後才會再度發情。公熊殺死幼仔能結束母熊的休情期,令母熊儘快與之交配,生下自己的後代。

這種做法對棕熊和大型貓科動物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北極熊與之不同的是,由於海冰不穩定,隨時可能融化和凍結,北極熊沒有固定的領域。交配本能說無法解釋的問題有:

一是公北極熊很難確認不是自己的幼仔。棕熊和大貓守衛自己固定的領域,時刻監控自己領域內雌性的繁殖狀態,確保出生的小熊都是自己的後代。北極熊由於沒有領域,公熊和母熊交配後就天各一方,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公北極熊有辦法認出自己的後代。萬一殺錯了,殺了自己一年前生的後代,對公熊顯然沒有任何好處。

二是公熊無法保證能與重新發情的母熊交配。棕熊殺幼以後,在母熊失去幼仔重新啟動發情的這幾天,會始終跟著母熊,隨時準備與之交配;獅子和老虎也是如此。但北極熊沒有領域,活動範圍沒有限制,公熊做不到天天跟著母熊。動物學家在波弗特海的科考發現,在公熊殺死幼仔第二天,已經與母熊分離十幾公裡,而且仍在朝相反方向移動;還有一次公熊殺幼後兩周,與母熊分離已有200多千米。至少這幾個例子公熊殺幼不可能是交配。

既然公北極熊殺幼得不到多大好處,為什麼還要去做呢?我們知道,北極熊的祖先是古代棕熊,科考表明現代棕熊會積極地殺幼,殺幼也確實能給他們帶來很大好處。北極熊殺幼可能只是一種返祖行為,古棕熊「自私的基因」在北極熊身上流傳了下來

捕食本能說捕食本能說也有一定道理。北極熊殺幼主要發生在溫暖的南北冰洋海域,這裡北極熊密度高,同類之間碰面的機率高;而且多發於秋季,這個時候北極熊經歷了長期的冰融期,已經餓肚子幾個月了;兇手主要是一些體況差的公熊,飢餓令它們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熊太小了,提供的能量非常有限。捕殺幼熊還會遭到護仔熊媽的抵抗,冒受傷的風險就為了幾斤肉,值得嗎?

有些例子中公熊母熊給殺了,這顯然不是為了交配,而是為了捕食。波弗特海甚至發生過公熊冬季把懷孕母熊從生產穴裡挖出來殺死的事。而有些例子中公熊只殺了幼仔而沒有殺死母熊,可能是為了規避受傷的風險

也許,公北極熊的殺幼行為是兩種動機都存在。

氣候變暖加劇了北極熊殺幼

不管北極熊為何動機捕殺幼熊,人類導致的氣候變暖都在加劇這一現象。隨著氣候變暖,南北冰洋的冰融期越來越長,飢餓的公熊會越來越多,它們會不擇手段想要對小熊下手。現在有的年份哈德遜灣到12月都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浮冰,近些年來北極熊殺幼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南北冰洋的北極熊首當其衝,隨著氣候變暖加劇,最終威脅的將是全球所有的北極熊種群。

使用清潔、可替代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植樹造林,以阻止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這既是保護北極熊,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保護人與動物共同的家園。

了解更多動物知識,關注動物志。

相關焦點

  • 科學解讀北極熊、棕熊和黑熊哪個更厲害?和獅子老虎相比呢?
    亞洲黑熊的天敵主要是老虎,但棕熊有時也會攻擊、殺死亞洲黑熊。棕熊捕食美洲黑熊,已經多次見於報導,受害者多是母黑熊和小黑熊,在黃石國家公園的海登山谷有隻棕熊殺死了90公斤的黑熊,棕熊殺死成年黑熊不是孤例,還有隻近百公斤的黑熊也是被棕熊殺死。黑熊可以爬樹逃生,有時候帶仔母黑熊拼命反抗,也能令決心不大的棕熊放棄捕食的企圖。
  • 這是一部詮釋了人類交配本能的「偉大」電影
    看完《匆匆那年》,我覺得這個悽慘的愛情故事很好地詮釋了「人類是被交配本能所控制的生物」。
  • 這是一部詮釋了人類交配本能的偉大電影
    看完《匆匆那年》,我覺得這個悽慘的愛情故事很好地詮釋了「人類是被交配本能所控制的生物」。中間歷經了數不清的磨難和危機,但是它一步步地走過來並且更強大了,憑的就是強大的生存的本能意志。在自然界中,動物和植物,以及各種微生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生命的奇蹟。經常看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為了生存,每種生物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進化出了各種本能和形態,只是為了存活和交配。而人類,作為高等生命的一種,自然也繼承了延續生命,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的本能。
  • 棕熊和北極熊,到底誰才是「熊中之王」?
    除了棕熊,遙遠的極寒地區還存在著一種我們很熟知的大型熊類——北極熊,它們也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萌。同為熊科熊屬,誰的戰鬥力會更勝一籌呢?二位都是不好惹的主北極熊主要活動於北冰洋,也就是北極圈附近。除了哺育小熊的母熊,交配季節的公熊和母熊外,其他時間它們都是獨自行動的。成年北極熊的體型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的母熊體重可達450公斤,直立高度在2米左右,而公熊的直立高度可達2.5米,體重最重可達800公斤。
  • 商業帝國的多巴胺計劃,原理是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的交配本能
    而基因也有本能,這就造就了人類。人類的本能之一:活下去。不斷繁衍是原始社會的方法。為了不讓人類斷子絕孫,所以只能通過不停地交配來實現這個想法。為什么女生一旦生完孩子,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每況愈下?為什麼很多夫妻在一起久了會膩?你的繁衍使命已經完成,不再有利用價值。而且衰老是希望你不要佔用後代太多資源,所以你會被淘汰。(主觀臆斷,非客觀)在以前,專一的人是很難傳宗接代的。
  • 獵食環境越來越差,北極熊被迫捕食同類
    原標題:獵食環境越來越差,北極熊被迫捕食同類[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隨著氣候變暖,北極浮冰消融,人類對北極熊棲息地的入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北極熊的獵食環境越來越差,不得不開始互相殘殺,捕食同類。據法新社27日報導,俄羅斯生態學家莫德溫斯基表示,北極熊同類相食的情況由來已久,但過去很少發生,現在卻經常被記錄下來。在過去25年間,北極冰層已減少40%,北極熊只能在高緯度的零星沿海群島地區流浪。科學家此前在加拿大育空地區發現一頭成年雌性北極熊部分被吃掉的殘骸。科學家根據足跡判斷,這頭雌性北極熊當時身邊應該還有一頭幼崽。
  • 《本能與文明》38.為什麼會積重難返
    我國過往王朝的更換正說明我國歷史上還沒有帝王真正了解為什麼會積重難返,有的認為是諸侯權利過大,有的認為是藩鎮割據,有的認為是君臣不同心。一些群體聚集在一個文明之下的根本原因是他們認為這個文明可以讓其一生得到更多的收益。文明的協作機制理應提高個體創造生活資料的能力,協作下創造的財富超過個體單獨可創造的。然而,還有另一個方面,那就是個體必須得到這些生活資料。
  • 動物天生知道怎麼交配,為什麼人類卻不知道?
    為什麼不孕會被送到心理醫生那裡?實際上,他們已經檢查過身體了,醫生告訴他們夫妻倆任何一方的身體都沒有問題,而是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上出現了問題。如果這對小夫妻永遠不會知道怎麼交配,會發生什麼?那麼他們將沒有自己的後代,他們關於自己基因的信息也會丟失。不過,好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他們終於知道了這個過程,並成功地生了一個健康的孩子。
  • 闢謠:有人說北極熊打不過棕熊,這是真的嗎?
    前段時間發了北極熊與棕熊競爭的資料,有些讀者還是未能從生態角度把握種間關係,單純理解為北極熊不是棕熊對手。應某平臺邀請,現專就此事進行闢謠。事實上,棕熊驅趕北極熊,大公棕熊殺死北極熊幼仔,都是特定環境條件下的產物。迄今並無棕熊打敗成年北極熊的科考記錄。
  • 人性二元論—欲望和本能的區別和聯繫
    如果是,哪人的欲望就不僅僅是滿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了,人們對生的渴望,對財富的渴望,這些都是一種需求,一種滿足,可以說是欲望;而厭惡之心,雖然是一種心理活動,但它不是欲望,因為無論在心理學還是在哲學理,欲望都被描述成一種對自身滿足而產生的一種需求。
  • 第六感為什麼那麼準?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
    第六感為什麼那麼準?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在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裡,卻依然有很多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存在。比如災害來臨前,動物的反應,我們就一直搞不懂,是什麼讓他們對於災害有了一種特殊的反應。我們稱之為野獸的直覺。
  • 動物沒有性教育,為什麼也會交配?
    這個問題最簡單的答案就是本能。但是如果這樣回答,也太敷衍了事了。交配是動物的基本功能,就和進食,消化,生長,戰鬥等一樣交配是從最基本的單細胞真核生物結合中慢慢發展而來的。每種交配行為或物理現象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雖然交配不一定是對個體最有利的行為(比如螳螂),但卻是對整個物種最有利的行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交配是動物們根深蒂固的本能行為。大自然起初進化出生命的原始形態,並不存在有性繁殖。
  • 極地霸主——北極熊
    只要海豹從呼吸洞中露頭,北極熊就會一掌拍暈它,然後用尖爪將其從洞中勾出來。如果發現岸上的海豹,北極熊會偷偷地藏在海豹無法看到的地方,然後躡手躡腳地爬過去,或者悄悄地潛入冰面下,迂迴遊到靠近岸上的海豹身邊,然後突然發動進攻。這種捕獵方法的優點是直接截斷了海豹的退路。吃飽喝足後,北極熊會細心清理毛髮,把食物的殘渣血跡都清除乾淨。
  • 語言的本能
    正如心理語言學家史蒂文·平克所說,人類學習語言是出於一種本能。平克收集了很多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語言是天生的。第一,語言具有普遍性,所有的人類成員都會說一種或多種語言,不同語言語法的複雜程度都差不多,即使是從石器時代就與外界隔絕的紐幾內亞高地上的居民,其使用的語言也是如此。
  • 愛我,和我上床,被我殺死,都是你的「本能」
    尼克曾經在吸毒酗酒後開槍殺死了兩名觀光遊客,妻子因為此事壓力過大而自殺。發生這種事,還能當警察已經是萬幸,但他還是要經常接受風紀組和心理醫生的檢查。人有不堪回首的過去,有弱點,才有突破口,於是深諳心理學的凱薩琳趁虛而入。她甚至告訴尼克,為了逼真刻畫小說的內容,她會跟各色各樣的男人發生性關係。
  • 神奇的生物本能
    最近看了幾個講生物本能的例子,分享出來例子1:剛出生的小孩喜歡在夜裡哭鬧哈佛大學的一個教授的研究表明,小孩夜裡哭鬧的原因其實是本能在作祟。例子5:漂亮的花為什麼很快就衰敗了為了吸引昆蟲過來授粉。一旦授粉以後,花的顏色和花的香味就是多餘的了,花就會迅速的枯萎、凋謝了。
  • 大熊吃小熊!北極冰層融化致北極熊覓食難,熊媽媽吃掉幼崽充飢!
    同類相殘在動物界很常見:像「獅子爭權」勝者會將失敗者的後代殺死;又如部分動物交尾前後,雌性會吃掉雄性;或出現北極熊因食物問題吃掉幼崽的情況等等。據《每日星報》3月1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發現,隨著全球暖化的加劇,北極浮冰數量銳減,令北極熊狩獵困難,導致同類相殘出現的現象越來越頻繁!
  •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成年人的崩潰,靠自己才能治好
    我一直在問自己,沒有答案,但我還是反覆在問。為此,我常常陷入了負面情緒的漩渦,直到我看到了《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讀完,我的疑問有了解答,整個人也豁然開朗了。01 我們為什麼會那麼脆弱?有這麼一句話:成年人的崩潰,來得總是那麼簡單。
  • 從馬的母子交配看人類亂倫的可行性
    任何一個自由的國度,也不能沒有了起碼的道德底線。比如在美國,這樣的聲音私下談談可以,但公開發表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定會遭到強力的打擊。其他一些宗教國家就不用說了,大約會受到難以想像的懲罰。我這裡不想對這些性學家的觀點做更多的評價,因為都屬於人類作為萬物之靈起碼的認知範疇。
  • 劉長銘:失掉的本能
    我相信,高等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不僅會將與生物性狀有關的基因保留下來,也會把一些驅動其固有行為的基因保存下來並遺傳給後代,這些基因關乎生物個體的生存,關乎種群的延續。由於這個原因所產生的行為,我想就叫做本能。本能增加了生物個體存活的可能性。這些是我個人粗淺的、非專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