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舉行。由知名專家、媒體代表、傳播學者組成的「智庫」,現場為提升廣州城市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撐。
進入21世紀以來,城市競爭實際上已成為城市文化的競爭。而城市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外現。提升城市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就是通過展示城市文化軟實力,將城市文化底蘊轉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轉化為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世界渴望通過城市這一窗口來觀察中國。古往今來,廣州一直是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上個月召開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表示,讀懂中國要先讀懂廣州,讀懂廣州才能更好地讀懂中國。廣州的國際形象與影響力,和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地位密不可分。
不少人了解一個城市,就是從一個故事開始的。一個打動人的故事,甚至可以成為城市最閃亮的名片。樹立廣州城市國際形象,說到底,就是要面向全球講好廣州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講好廣州故事,要找準素材。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近現代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和海上絲路發祥地,廣州一直是個「有故事」的城市。故事素材有新有舊,有大有小,有雅有俗,選擇不同,展示出的形象也不同。廣州故事的目標受眾是全球聽眾,就要選擇國際化的語言,講國際範的故事。在研討會上,多個領域代表分享了他們代表廣州與世界對話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角,有科技創新的精英,有藝術領域的翹楚,也有普通人。他們每個人都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在國際交往中展現著奮鬥的英姿、拼搏的精神、開放的視野、創新的內核。正是這些,讓這座老城市活力無限、生機勃勃。
講好廣州故事,要有灣區視野,全球眼光。近年來,廣州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地位持續快速上升,在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發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已經躋身世界一線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而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四大核心引擎之一,以全球視野構建與世界一流城市、國際交往中心相匹配的國際城市形象,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講好廣州故事,就要講好灣區故事。
講好廣州故事,要借力各大平臺。高端國際會議是國際交往的重要平臺,近年來,讀懂中國、財富論壇、留交會、全球市長論壇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在廣州召開,這些會議,不只是思想碰撞、交流的平臺,更是向世界展示廣東廣州新發展、新面貌和新機遇的窗口。網絡時代的城市形象傳播,要用好社交媒體平臺。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大量的海外留學生、華人和普通中國人正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從日常生活角度出發,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以及對灣區、對廣州的印象。城市的氣質和文化內涵,遠看是風景,近看則是生活。那些在街頭巷尾覓得的美食,在高樓林立中偶遇的古祠,在珠江邊吊嗓子的票友,有著別具一格的生動、鮮活,具有打動人心的感染力與傳播力。李子柒在海外的走紅,正是範例。國際傳播的效力,需要更多元的主體、更生活的視角。
講好廣州故事,唱響廣州聲音,為世界呈現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也讓世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聚焦廣州。
(廣州日報評論員 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