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美國小夥講的中國戰疫故事,火了

2020-12-25 海外網

艾傑西視頻截圖

近日,一段脫口秀節目在網絡走紅。美國小夥艾傑西在他的母校波士頓牛頓北高中舉辦了一場公益演出聲援武漢,節目中,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民眾居家隔離、積極做消殺等行為,將中國人積極樂觀抗擊疫情的故事展現給了大洋彼岸乃至全世界的觀眾。艾傑西的視頻得到了海內外觀眾的廣泛好評,中國人民在隔離中表現出的創造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染了所有人。

維護世界衛生公共安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在世界各地還有許許多多像艾傑西一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發聲:西班牙小哥蘇諾伊製作視頻回懟一些媒體對中國抗疫過程的惡意報導,得到了西班牙主流媒體的轉發;逗逗先生選擇留在武漢,用錄視頻的方式為武漢人民傳遞快樂和決心……他們用實際行動在中國和自己的國家間搭起了民間溝通的橋梁,中國人書寫的「戰疫故事」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

中國人民在困難面前的無畏、團結、樂觀是人性的閃光點。在人際交往中,由相近的生活經驗、文化體驗和價值觀念觸發的共情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它可以極大拉近彼此距離,增進彼此了解。在艾傑西的脫口秀中,儘管語言不通,市民隔空「鬥舞」、在室內「組團遊」、臨街錯位玩「貪吃蛇」……這些「包袱」依然能讓當地觀眾開懷大笑,中國人在困難面前展現的人性之美是所有人都能夠讀懂的語言。正如一位外國網友留言說的那樣:「我愛中國人,他們在困境中展示出人性的偉大。」

中國戰疫故事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動,還有更深層次的啟示。如果說共情是源自情緒的相通,那麼思考則來自差異的碰撞。當全球防疫形勢趨緊,如何借鑑中國已被證實有效的抗疫措施和經驗引發越來越多討論。在國外介紹中國防疫措施的視頻下方,經常可以看到拿中國和其他國家國情相對比、然後進一步探討如何因地制宜開展防疫工作的評論,不少網友表示:「中國的防疫經驗值得借鑑」。中國方案或許複製不易,但是其中包含的通用醫學準則和把生命置於首位的精神更容易為全世界認可。

不可否認的是,在情感的共鳴和理性的思考之外,全球抗疫的大合唱中存在一些異響。個別國家的某些政客罔顧中國政府所作的努力,無視中國人民作出的犧牲,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汙名化中國。可是,新冠肺炎病毒不只是中國的敵人,它是全人類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3月11日,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程度提升至最高級別的「大流行」。在這個時刻,人類需要的是團結和互助,而不是互相的推諉和攻訐。這種共識,正如在現場觀看艾傑西表演的一位觀眾所說:「全世界是一個共同體,我們為武漢祈禱,我們與中國同在。」(海外網評論員 張六陸)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責編:鄭雲天、孟慶川

31741086,.海外網評:美國小夥講的中國戰疫故事,火了,.2020-03-12 20:34:37,.204479,.鄭雲天、孟慶川

相關焦點

  • 海外網評:眾志成城,是一個個普通人的「戰疫」力量
    來源:海外網疫情期間,武漢市武昌區華錦社區的志願者為社區居民送菜上門。(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在湖北武漢舉行第三場新聞發布活動令人印象深刻。他們講述的一個個普通人的抗疫故事,讓人溫暖感動,而這些也是全國人民同心戰疫的一個個縮影。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疫情的發展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了阻擋疫情蔓延,無數普通人也迅速行動起來。
  • 網絡小說爆紅海外,外國小夥因此戒掉女朋友:中國故事太讓人著迷
    原來電視劇比較是人演藝的,沒有小說裡人物那樣的傳神,無論是主人公還是故事情節,都難以用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每個人對於小說裡面主人公幻想角色都是最完美的,因為審美不同,所以幻想的角色形象也大不相同。所以令人失望也是在所難免的。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鬥破蒼穹》,「鬥宗強者,恐怖如斯,鬥氣化馬」硬是被拍成電視劇,被網友一陣的吐槽,其實也不能完全怪導演。
  • 海外網評:美國「黃金護照」褪了色,怪誰?
    美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無疑是導致美國護照「自由通行度」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繼歐盟對美國「關上大門」之後,7月9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日本政府正在醞釀第二批開放入境國家名單,其中依然不包含美國。兩大主要盟友相繼拒絕美國,自然是因為美國現階段的疫情防控根本無法滿足解禁要求。
  • 海外網評:美歐爭執不斷,西方矛盾加劇
    不出意外的,美國拒絕參與這一活動。美國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的一位發言人在回復路透社的郵件中表示,「不會有美國官員參與。」 這是西方矛盾不斷加劇的最新例證。繼4月16日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因疫情問題在G7視頻會議上不歡而散後,美國再度缺席了一場重要國際合作會議。英國《衛報》在4月24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直接指出,這標誌著美國總統川普在全球的舞臺上越來越孤立。
  • 葉子嫣:省賽少兒講戰疫故事
    由安徽省新聞出版局主辦、安徽少兒報刊閱讀聯盟成員單位協辦的「決勝小康奮鬥年,扶貧戰疫童聲贊」少兒講故事大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之中,歙縣長青中學801班葉子嫣同學的原創戰疫故事——《馬頭牆下的阻擊》被推薦參與初中生視頻組角逐。
  • 海外網評:美國制裁中企,歐洲很受傷
    (圖片來源: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12月23日報導稱,一些歐洲高科技企業高管和外交官員稱,美國政府利用其制裁機制,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同時卻為美國的企業和公司提供豁免。過去三年多時間裡被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折騰得不輕的歐洲,又一次成了美國濫用單邊制裁措施、揮舞貿易大棒的受害者。
  • CGTN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引發海外熱烈反響
    這次記者們以新聞紀錄片的形式,通過對過去一個多月的重要節點的梳理,用海外受眾熟悉的語態,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實記錄了武漢的「抗疫」過程,為海外觀眾展示了他們知之甚少的「抗疫」中的武漢。該紀錄片於2月28日在CGTN英語頻道播出,同時在CGTN官網、App, CGTN各海外社交平臺帳號(YouTube、Twitter、Facebook)全網推送。
  • 海外網評:強生巨額罰單揭露美國「阿片危機」真相
    (圖片來源:網絡)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8月26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法官宣布,判決美國強生公司為近幾年該州阿片類藥物濫用情況負責,並判其支付賠償金5.72億美元。強生公司是首家因阿片類藥物危機而被起訴的製藥公司。
  • 海外網評:美伊緩和的機會被「暗殺」了?
    在美國政府還有50多天就要換屆之際,發生在德黑蘭的這起暗殺事件,再度將伊核問題、美伊關係乃至中東局勢推向了難以預測的境地。暗殺事件將使美伊之間重建互信變得更加困難。法赫裡扎德之前曾發生多起伊朗科學家被暗殺事件,背後都有美國與以色列的影子。
  • 海外網評:以國之名祭奠,以史為鑑前行
    過去三個月,抗疫戰線上一個個感人事跡,讓每個人淚流滿面——武漢一位護士曾說,一進到病區,腦子裡全是患者的生命體徵,有時候下班身上青了一塊,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受的傷;火神山的一名工程建設人員曾講,只要能按時交工,不要錢都行。與此同時,用生命代價換來的教訓更加值得銘記。公共衛生體制的短板需要彌補,國家治理能力的弱項需要加強......
  • 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眾說十九大)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中新社多倫多12月29日電 題: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回首即將告別的2017年,加拿大華僑華人代表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取得今日的建設成就、摸索出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 海外網評:多個州疫情數據造假,這就是美國的「公開透明」?
    來源:海外網5月19日,美國加州聖何塞市,一名醫護人員走過正在等待進行病毒檢測的人群。(圖源:美聯社)截至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50個州在不同程度上重啟經濟。本應以科學嚴謹為準繩公布的疫情數據,在美國卻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美國動輒指責別國疫情信息不公開透明,然而其自身疫情數據的可信度才是大問題。美國疾控中心(CDC)早就放棄統一匯集並發布全美疫情數據,這一任務現在由各州政府負責。
  • 海外網評:「十四五」規劃,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密碼
    從世界範圍看,「五年規劃」是解釋中國發展奇蹟的一個重要視角。自1953年以來,中國一直堅持制定實施「五年規劃」。回望過去的13個五年,中國實施了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建設了長江三峽、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奇蹟。
  • 中國菜有多好吃?講幾個老外吃中國菜的故事,有種莫名喜感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幾個老外吃中國菜的真實例子,很有喜感,一些中國菜簡直超乎了老外們的想像。新疆大盤雞先再講一個外國女生在中國美食麵前淪陷的故事,最終中國小夥子還抱得美人歸。故事還告訴我們學會一手中國菜是出國撩妹的必備手藝。
  • 迎黨的生日、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 ——大工機械工程學院開展...
    迎黨的生日、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 ——大工機械工程學院開展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 2020-07-07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戰疫】我在海外挺好的,請放心!
    【海外戰疫】我在海外挺好的,請放心!在這場「戰疫」中與祖國相隔萬裡的中鐵大橋局的海外員工一次次用行動告訴我們「他們在海外挺好,請大家放心」- 海外大橋人的家書 -▼-01-時差5小時的愛
  • 講好中國故事 做足全球傳播 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多角度多層次...
    4月23日,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中國新聞》節目中,美國華人媒體人高娓娓在美國新冠疫情的震中——紐約的皇后區法拉盛街頭走訪觀察,「娓娓道來」,那裡是紐約華人的聚集地。這是中文國際頻道近期收視率較高的一期「海外觀察」。這一板塊不同於傳統的駐外記者報導。
  • 武漢戰疫!這些故事值得我們銘記!這些故事值得講給自己的兒孫聽
    感人泣下的故事每時每刻都在上演!這些抗疫的故事值得我們記住一輩子!值得我們講給我們的子孫,因為他們是這個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為了繼續工作我不能哭!大家還記得這個名字嗎?朱海秀!戰疫下的武漢普通人!在危險我們也要堅持開店!有這樣的一句話感動無數網友:不是我們不怕死是責任讓我們無法迴避,是使命讓我們必須前行。
  • 海外網評:英美貿易協定,會卡在哪?
    來源:海外網當地時間5月5日,英美貿易談判視頻會議現場(圖源:路透社)在英國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近4年之後,當地時間5月5日,因新冠疫情延遲的英美貿易談判終於以視頻會議形式開啟。從英國的方面看,英國「脫歐」後與主要經濟夥伴關係將退回到世貿組織框架下,如果能和美國達成協議,無疑將有利於英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英國是美國第五大商品出口市場和第七大進口來源國。2018年美國與英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約為2619億美元。因此,英國十分看重通過加強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關係,減輕「脫歐」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 文化節目《世界聽我說》:講好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故事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演講類文化節目《世界聽我說》以華人講故事為切入點,勾勒華人在海外的百年奮鬥與變遷,廣受好評。節目用精彩的故事講述,再現中華文化在海外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在文化的碰撞中描繪出動人圖景。《世界聽我說》聚焦海外華人在當地的傳承故事,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