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當地時間5月5日,英美貿易談判視頻會議現場(圖源:路透社)
在英國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近4年之後,當地時間5月5日,因新冠疫情延遲的英美貿易談判終於以視頻會議形式開啟。這也是美國在2020年展開的首個重大貿易談判。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3月3日的報導,雙方將就農產品準入、英國的全民醫療系統(NHS)向美國企業開放等問題進行磋商。雙方都希望速戰速決,通過英美自貿協議來提振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陷入停頓的雙邊貿易。不過,鑑於談判有為未來英美兩國貿易定規則的重要性,雙方在分歧領域的妥協空間有多大尚難以定論。
從英國的方面看,英國「脫歐」後與主要經濟夥伴關係將退回到世貿組織框架下,如果能和美國達成協議,無疑將有利於英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英國是美國第五大商品出口市場和第七大進口來源國。2018年美國與英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約為2619億美元。因此,英國十分看重通過加強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關係,減輕「脫歐」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美國的方面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定也有不少「立竿見影」的好處。比如美國資本可以更多進入英國市場,這點體現在美國要求英國的全民醫療系統(NHS)向美企開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還表示,在與英國的貿易談判中,不排除美國會在5G與伊核協議等外交與安全問題上要價。同時,對美國更為看重的美歐貿易協定談判來說,英美貿易協議也是美國施壓歐盟的「工具」。美國可以藉此對歐盟在貿易問題上施壓,迫使歐盟讓步,特別是在農業領域。愛荷華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斯利表示,這將向歐盟發出強烈的信息,如果我們在農業問題上與英國達成一個好的協議,這將會讓歐洲難堪。
不過,儘管英美兩國對達成協議都各有所需,兩國領導人也在不斷強調兩國「特殊關係」,但落實到協議談判中仍有許多難題待解。其中,農產品問題將成為雙方爭執的焦點。
美國希望農產品能夠完全進入英國市場,並希望對出口英國的商品徵收最低水平的關稅;而英國方面已明確表示,英國進口的農產品不會降低標準。英國方面強烈反對美國種植的轉基因農作物或是經過抗菌處理的家禽進入英國市場。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曾承諾要與美國「討價還價」。根據《衛報》3月2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700人中,有超過200擔心英國有可能成為廉價美國進口產品的垃圾場。針對農產品的爭論不僅涉及英國國內民意,更涉及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談判。半島電視臺5月6日刊文稱,為美國「開後門」將使英國脫離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規則,這可能將使英國與其最為親近的鄰國們達成協議更為困難。
對於川普政府而言,在農產品問題上妥協空間並不大,因為農產品領域直接關乎其選民基本盤。半島電視臺援引美國前外交官員、貿易談判代表德米特裡·格羅祖賓斯基的話表示,「美國農民會要求川普政府在英國市場中爭取最大的準入份額,而這將遠遠超出英國方面的願意。因此,想要達成協議,雙方至少要有一方必須做出改變。」
在雙邊貿易領域,英美之間無聲的戰爭已經打響。這份將決定英美未來雙邊貿易規則的協議,將考驗雙方「特殊關係」。(海外網評論員 戴尚昀)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