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董雪、朱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就英國外交大臣拉布發表涉港不當言論答問時表示,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針對拉布有關言論,中方已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
-
外交部:堅定支持香港警方依法履職 維護國家和香港安全穩定
英國外交大臣對香港警方逮捕政治活動人士說三道四,在今天(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香港中聯辦、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等部門已就香港警方依法實施拘捕行動發表聲明。被拘捕人員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第22條規定的顛覆國家政權罪。中國是法治國家,香港是法治社會。
-
羅冠聰聲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對香港人意義重大 華春瑩:羅冠聰...
本文轉自【外交部網站】;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法新社記者:昨天,香港活動人士羅冠聰和英國內政大臣舉行了首次見面,羅並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對日益失去自由的香港人意義重大。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你說的這個人根本代表不了香港民眾。
-
蓬佩奧諷刺滙豐銀行支持香港國安法?華春瑩用四書五經名言開懟,痛快!
滙豐銀行支持香港國安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竟發表聲明諷刺。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在美方的一些人看來,可能世界上只能有兩種人,如果不是聽美國的話,跟美國一起來攻擊中國,那就一定是受到了中國的脅迫……這種看法實在是狹隘和可笑。這個世界上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
蓬佩奧強詞奪理,插手香港問題,華春瑩「三連反問」回擊,犀利!
中方回應華春瑩霸氣三連問近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回應,其中就包括了美方污衊中國是在利用黑人之死,或者是利用抗疫援助,來擴大自己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以及美方在全球範圍內建設了眾多的生物實驗室等問題。華春瑩的回應犀利,句句打中對方的內心。
-
香港示威者求當英國人,華春瑩: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環球網報導】2019年9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記者問:一些香港示威者周日在英國駐港總領館前遊行,呼籲英方採取更多措施保護香港人,比如給予他們英國國籍。華春瑩答:對於過去兩天發生在香港的事情,特區政府已作出了回應。我想說,這些人去英國駐港總領館面前,要求獲得英國公民資格,我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國人。身為中國人,這樣去乞討外國的幹預,我覺得是非常令人不齒的,絕對不是什麼可以引以為榮的事情。之前我的同事已就相關問題表明了立場。
-
蓬佩奧再次插手中國,華春瑩引用魯迅小說給上了一課
據央視新聞12月3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稱,《中英聯合聲明》是一份在聯合國登記、經過批准的「條約」,美方希望確保這些承諾不是「空頭支票」,應尋求尊重「一國兩制」政策的解決方案。
-
外交部:敦促有關外部勢力放棄企圖通過政治操弄乾預香港事務的圖謀
據報導,亂港分子羅冠聰和英國內政大臣舉行了首次見面,對此,在今天(1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作出回應。華春瑩表示,你說的這個人根本代表不了香港民眾。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備,社會秩序更加穩定,廣大香港居民和外國在港公民的安全感大幅提升,思穩求安、團結髮展已成為社會共識。近期香港有關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香港居民認為國安法實施後日常生活未受影響,有70%多的市民認為國安法有助於社會恢復安寧。國安法給香港帶來的積極效應有目共睹、不容否認。各方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欺軟怕硬
香港島,只是英國領土爭端的其中一個部分。英國與阿根廷也有著領土上爭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馬島問題成為了兩國關係的一個巨大裂縫。英國對待馬島問題和香港島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
羅冠聰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對香港人意義重大,外交部回應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內容。法新社記者:昨天,香港活動人士羅冠聰和英國內政大臣舉行了首次見面,羅並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對日益失去自由的香港人意義重大。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
華春瑩:為何在美國不可接受的事情 香港就必須接受?
香港特區政府和警方已詳細介紹了有關情況並闡明立場,香港媒體也進行了大量報導。有關人員的行為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目的是要癱瘓、顛覆特區政府。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與民主自由無關,所謂政見不同與企圖嚴重破壞政府依法履行職能之間是存在清晰界限的。任何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都不會允許危害國家安全和嚴重破壞政府依法履行職能的行為。至於民主自由,我昨天也說了,英國對香港統治期間,香港民眾有什麼民主和自由?
-
有種香港人下輩子寧願當英國狗屎上的蒼蠅……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
近代史是屈辱史,是血淚史,香港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殖民,香港同胞在殖民統治下飽受欺凌,同時期的大陸更是在列強割據、軍閥混戰、日軍侵略中生靈塗炭。我們撰寫此文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同胞的真實境遇,認識到只有中國人團結一心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
奉勸英國放下殖民心態摒棄雙重標準
據新華社電 針對英官員近期發表涉香港國安法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英國對香港沒有任何監督權和所謂道義責任,應該放下殖民心態,摒棄雙重標準,切實尊重「不幹涉他國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梁文道談香港殖民文化:港人不認同大不列顛身份
香港的價值觀 記者:講座中提到香港殖民和反殖民鬥爭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如何理解殖民文化? 梁文道:這個東西在香港從來沒有被認真梳理過。我覺得殖民文化遠比一般人所講的複雜,我們都以為殖民文化就是一個殖民地的人民被教育成了要認同殖民國,不認同自己本來的身份;我們都以為殖民文化的意思就是殖民地的被殖民者非常欽佩、崇敬、仰望殖民者;我們都以為殖民文化的意思就是殖民者把自己的一套東西帶來本地,使得本地的這個文化徹底地被改造,乃至於接近了殖民者自身的文化。這三點都是錯誤的。
-
英國和法國在非洲的殖民方式有什麼區別?
現代非洲英國經驗主義和法國理性主義這兩股歐洲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分別影響了近代以來的英國和法國。這兩種思想也影響了兩國的殖民活動。英國的殖民活動始終圍繞著貿易進行,起初的殖民活動源於大西洋奴隸貿易,其為了發展種植園經濟,賺取更多的利潤,當18世紀英國發現奴隸貿易並不是最有效的海外貿易行為時,果斷放棄奴隸貿易,轉向將非洲變為原料產地和海外市場,同時堅持保持自己的貿易霸主地位。
-
藉口新冠疫情和中英關係,英媒:英國軍方暫停對港警訓練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個半月以來,英國動作不斷。繼英國政府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定後,英國《觀察家報》15日援引英國國防部說法稱,由於新冠疫情以及與中國關係惡化,英國政府已禁止英軍方人員訓練香港警隊。但除《觀察家報》上述說法外,英國國防部尚未對此予以公開證實。
-
外交部回應英國外交大臣涉港言論:涉港國安立法勢在必行 刻不容緩
(記者 劉柳)針對英外交大臣拉布發表有關涉港國安立法言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作出四點回應。她強調,中方從來不幹涉英國內政,充分體現了中方對英國政府應有權利的尊重,希望英方也同樣尊重中國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統一的正當權利。
-
駐孟買總領事唐國才:殖民歷史與香港問題(中英文)
2020年8月4日,駐孟買總領事唐國才在印中西部媒體《自由新聞日報》發表題為《殖民歷史與香港問題》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近來,一些西方政客除就新冠疫情「甩鍋」中國外,又有了新的炒作話題——香港國安法。他們企圖美化殖民歷史,蓄意阻撓破壞中國對香港的主權。相信同樣遭受過殖民迫害的印度人民對此感同身受。
-
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卻為何始終不放棄馬島呢?有這三點原因
鴉片戰爭正是這段屈辱史的開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我國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而香港島也在這一時期被割讓給了英國。直到一個多世紀以後,我國才終於在1997年收回了這塊領土。要知道香港作為東方之珠,英國人對於這裡是非常重視,但迫於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英國最終還是不得不將其歸還。
-
英國學者聲稱「滙豐渣打向中國低頭」,香港居民寫信反駁
【文/觀察者網訊 劉程輝】6月3日,英資銀行滙豐和渣打在表態支持香港國安法後,遭到了英國政客的指責和威脅。7月6日,英國知名金融市場獨立評論員、歐洲網絡論壇金融服務俱樂部主席克裡斯·斯基納(Chris Skinner)也在博客發文,指責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向中國低頭」,還聲稱香港國安法給「香港的未來和居民帶來巨大問題」。不料次日他即遭到香港居民寫信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