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童經私塾教育考上大專 專家:我國未對「在家上學」立法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商丘9月15日消息(記者姜楠)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日,連續2年參加高考的河南商丘10歲女孩張易文,今年(2017年)報名參加了商丘工學院的單招考試,並以352分被該校錄取。張易文從未參加過義務教育,而是在其父親開設的培訓學校讀書,並稱課程已讀到高中階段。這件事情引發網友熱議。

河南商丘10歲女孩張易文並非第一次受到關注。去年(2016年)6月,年僅9歲的她,作為當年河南省年齡最小的考生參加高考,總分172分。第一次高考出分後,張易文報名參加高考復讀班。經過4個月的複習,她於今年4月參加商丘工學院的高職單招考試,並以總分352分的成績被該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錄取,學制三年,學歷層次為大學專科。

張易文與同齡人的生活軌跡截然不同。據了解,張易文在4歲時便進入家中舉辦的私塾讀書,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用一年時間學完了小學課程。除在高考復讀班短暫的幾個月外,她從來沒有過學校教育經歷。

借高中同等學力證明與高職單招兩次高考

去年高考報名時,商丘市招生辦工作人員曾因其年齡過小,拒絕張易文的報名。張易文的母親在商丘一所雙語培訓學校擔任校長,為她合法出具高中同等學力證明後,張易文順利獲得報考資格。

而今年張易文是通過高職單招考試考上大學的。高職「單招」是指高職院校根據專業教學需要,設置考試科目,自主命題、考試、評卷、面試、錄取的考試。考生通過單招被錄取後,無需再參加高考。

張易文考入的商丘工學院是河南省首批62所高職單招試點院校之一。目前,10歲的大專生張易文已開始入學軍訓。

監護人不送孩子去學校接受義務教育要擔責

據張易文父親介紹,張易文4歲時進入家中舉辦的私塾讀書,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除在高考復讀班學習短暫的幾個月外,她從沒接受過學校教育。這是否違反我國法律規定的行為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7周歲。」

有律師指出,張易文父親在女兒已達到6周歲的情況下,未讓其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其行為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規定,涉嫌侵犯其女的受教育權。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孩子可以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跳級,比別人快地完成義務教育。但是,不送孩子去接受義務教育,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她的父親沒有送她去學校接受義務教育,涉嫌違反《義務教育法》。當然,是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義務教育,這並不是法律所強調的。如果孩子表現優秀,可以在義務教育階段跳級,國家對此是有特殊政策的。」

張易文父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自己僅是沒有送女兒進入學校接受教育,是沒有進行常規教育,並未剝奪女兒的受教育權。

而熊丙奇認為,在家上學屬於「灰色地帶」。如果父母在家進行教育,或者送孩子去培訓機構或私塾進行教育,有可能導致孩子輟學或者失學。目前,我國還沒有對「在家上學」這種教學形式進行立法規範,「義務教育是法律的規定,同時也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在此階段,教育孩子不只是進行知識教育,還有身心發育和健康人格的培養。如果家長不去關心孩子人格和身心的健康成長,只是關心知識的學習,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熊丙奇繼續分析,按照《義務教育法》,地方政府部門要監督監護人送孩子去學校完成義務教育。如果監護人不送孩子去學校上學,就要承擔責任。由於有些家長存在個性化教育的需求,未來,是否對「在家接受教育」進行立法規範,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相關焦點

  • 讀私塾,上大學,「在家上學」靠譜嗎?
    2017年9月13日,河南商丘工學院2017級新生軍訓隊伍裡,10歲的商丘小女孩張易文很顯眼——她站在隊列的盡頭,綠色軍帽罩住了半顆腦袋,最小號的軍訓服穿在她身上仍顯肥大。而校門外,正蹲守著從全國各地趕來、等待採訪她的媒體記者。隔著電腦屏幕,網絡上的討論同樣火熱:人們試圖了解這個10歲考上大專卻自稱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的「女神童」是如何煉成的。
  • 讓孩子「在家上學」或讀「私塾」犯法嗎?
    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門依法發放相關司法文書,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儘早復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為什麼不去學校,而選擇「在家上學」或讀「私塾學校」?現實需求和法律規定之間的矛盾該如何化解?法律該不該給「在家上學」留個空間?
  • 在家上學?中國私塾教育開始顯現苗頭,北大南開才子的教育實驗
    為了孩子,開始長達15年的私塾教育 北大南開才子為了孩子自己在家當老師教育產業化的今天,很多家長們都忙於給孩子找好學校上學而發愁,而一位北大南開的才子卻因為自己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開始在家中給女兒授課,16歲自考杭州師範大學大專,接著由轉生本自考浙江大學本科,目前邊工作邊準備考研究生,用袁鴻林自己的話來說,別的學校可以掛牌各種實驗學校,我在家教授孩子知識為何不能做教育實驗?
  • 「在家上學」捧紅「現代私塾」 專家稱此舉違法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一提到私塾,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固定的印象。一位先生帶著一群小學生,搖頭晃腦地背四書五經,背不好先生拿起來那叫什麼,戒尺是吧,然後拿著孩子的小手心啪啪就是一頓打。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教育讓私塾成為了沉澱許久的陳年舊詞,總會有人試圖去挑戰主流的神經。  私塾穿越到當代,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在家上學。
  • 13歲女孩大專畢業後自家「私塾」當助教,女孩父親承認「私塾」無資質
    2017年9月,10歲的張易文站在了商丘工學院大專一年級新生軍訓的隊伍裡,看上去,她比其他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當年4月她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單招考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並被錄取,被當地很多人譽為「神童」。但也有人質疑,讓只有10歲的王易文去讀大專,是她開「私塾」的父親張民弢的主意。轉眼三年,2020年夏天,張易文的個子已經和其他同學差不多了。
  • 13歲女孩大專畢業後自家「私塾」當助教引爭議 女孩父親承認「私塾」無資質
    2017年9月,10歲的張易文站在了商丘工學院大專一年級新生軍訓的隊伍裡,看上去,她比其他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當年4月她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單招考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並被錄取,被當地很多人譽為「神童」。但也有人質疑,讓只有10歲的王易文去讀大專,是她開「私塾」的父親張民弢的主意。
  • 13歲女孩大專畢業後自家「私塾」當助教引爭議,女孩父親承認「私塾」無資質
    2017年9月,10歲的張易文站在了商丘工學院大專一年級新生軍訓的隊伍裡,看上去,她比其他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當年4月她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單招考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並被錄取,被當地很多人譽為「神童」。但也有人質疑,讓只有10歲的王易文去讀大專,是她開「私塾」的父親張民弢的主意。轉眼三年,2020年夏天,張易文的個子已經和其他同學差不多了。
  • 紅極一時「10歲高考生」,13歲大專畢業,私塾當老師月薪一千
    女孩13歲大專畢業當私塾老師,月到手1000,家長急功近利是原罪2017年,年僅10歲的張易文參加了高考,高考分數352分,被商丘學院錄取了。雖然是一所大專,但是考慮到小女孩僅有10歲,仍舊被不少人稱為「天才少女」。
  • 13歲「神童」大專畢業後在自家「私塾」當助教 女孩父親:每月發...
    2017年9月,10歲的張易文站在了商丘工學院大專一年級新生軍訓的隊伍裡,看上去,她比其他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當年4月她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單招考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並被錄取,被當地很多人譽為「神童」。但也有人質疑,讓只有10歲的王易文去讀大專,是她開「私塾」的父親張民弢的主意。
  • 13歲女孩大專畢業當「助教」引爭議 供職「私塾」為自家開辦
    女孩張易文在10歲時考進了商丘工學院,今年夏天,13歲的她大專畢業後進入父親開辦的「私塾」當了一名助教。  10歲女孩考入大專  有人說「神童」有人說炒作  2017年9月,10歲的河南商丘女孩張易文站在了商丘工學院大專一年級新生軍訓的隊伍裡,看上去,她比其他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當年4月她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單招考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並被錄取,被當地很多人譽為「神童」。
  • 私塾讀經、在家上學 這都剝奪了孩子的受教育權!
    這所「公學」負責人向法官承認,「公學」在北京市未進行註冊,國內不承認其辦學資格。  「母親為小宇選擇不受我國教育法所保護的私學進行學習,這影響到小宇健康成長。」楊潔法官告訴記者,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小宇母親的做法明顯違法。最終,法院將小宇判由父親撫養。目前,小宇已離開這所「公學」,進入公立學校學習。
  • 13歲女生大專畢業當私塾老師,「快進人生」的背後——
    據媒體報導,來自河南商丘的13歲女生張某某,從4歲開始就在父親辦的私塾讀書,9歲首次參加高考,10歲被商丘工學院專科錄取,13歲畢業回私塾當助教。如今,她以同樣的方式,影響著20名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
  • 10歲上大學女孩父親的私塾已被查封 當事人回應:正轉型
    【後續:10歲上大學女孩父親的私塾已被查封 當事人回應:正轉型與合法民辦學校合作】9月6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刊發《對話10歲上大學的「天才少女」父親:女兒認為我們將她變得另類》的稿件,張易文10歲考上大專如今已畢業,此前未接受過義務教育,只是在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學習了5年。其父張民弢接受採訪時,講述了女兒的現狀及目前的心理狀態。
  • 私塾教育被指過時 學者稱質疑者有文化侏儒症
    孟丹梅:現在的私塾分兩類,一類是定位在6歲以下以開蒙為主,或是可以讀到十二三歲接軌初中或高中,或再大一點出國留學。另外一類是父母本身就打破了對文憑的迷信,寧肯讓孩子多些時間進德修業,德才兼具,也不願浪費時間讓孩子去為一個空的文憑讀一個也許一生都不會去做的專業。我覺得,前者對於義務教育是一個補充,後者則可另闢一條民間的教育之路。
  • 10歲女孩念自家私塾上大專 父親:2年後再考研究生
    ,此前她未接受過義務教育,只是在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學習了5年。父親張民弢認為幼兒園對女兒的教育不到位,於是將女兒接回家由母親自己教。彼時,張民弢夫婦在當地辦培訓班,幫學生補習文化課。張易文5歲時,張民弢覺得女兒應該接受正式教育了,特意將補習班改成了私塾,還專門招了兩個學生與其作伴。此後,張易文就一直在家中私塾接受教育。2016年,張易文9歲,張民弢為其開具了同等學力證明報名參加高考,遺憾的是只考了172分,沒有被錄取。
  • 從小讀私塾,10歲上大專,河南女孩張易文的家庭教育孰優孰劣?
    導讀:河南10歲上大學的女孩,如今繼續深造了嗎?3年前,10歲女孩張易文,參加高考並考入商丘工學院,而引發網友的熱議。有意思的是,該女孩並非走了普通孩子的教育之路,她一直在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就讀。當年高考時期,張易文的父親張民弢直言了自己的想法:女兒10歲考上大學,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比較上流的社會」。然而,張易文進行了專科學習,如今7月也已經畢業。只是她並沒有繼續讀書,而是在其父親私塾中做起了每月底薪2000元助教。
  • 13歲女生大專畢業當私塾老師,「快進人生」背後是家長急功近利
    一則「女生13歲大學畢業當私塾老師 超前教育『複製』20個自己」的新聞,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據媒體報導,來自河南商丘的13歲女生張某某,從4歲開始就在父親辦的私塾讀書,9歲首次參加高考,10歲被商丘工學院專科錄取,13歲畢業回私塾當助教。
  • 「在家上學」引熱議 美「私塾教育」利弊並存 圖
    原標題:「在家上學」引熱議 美「私塾教育」利弊並存 圖「在家上學」優缺點皆有。  近日,涵蓋幼兒園至高中「私塾」教育又引起了熱議,有不少父母把孩子送到這些「私塾」接受國學教育,但他們的出路又在何方,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事實上,類似「私塾教育」,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興起。不少家庭出於各種原因,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但這種教育的優劣,至今在美國引起廣泛爭議,甚至還導致了社會衝擊和文化衝擊。
  • 女孩13歲大專畢業當私塾老師,月到手一千,家長急功近利是原罪
    女孩13歲大專畢業當私塾老師,月到手1000,家長急功近利是原罪雖然是一所大專,但是考慮到小女孩僅有10歲,仍舊被不少人稱為「天才少女」。她的父親張民弢說,張易文從來沒有去學校裡上過學,4歲開始就在父親的私塾裡讀書。
  • 「在家上學」引熱議 「私塾教育」利弊並存
    「在家上學」優缺點皆有。近日,涵蓋幼兒園至高中「私塾」教育又引起了熱議,有不少父母把孩子送到這些「私塾」接受國學教育,但他們的出路又在何方,引發不少人的關注。事實上,類似「私塾教育」,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興起。不少家庭出於各種原因,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但這種教育的優劣,至今在美國引起廣泛爭議,甚至還導致了社會衝擊和文化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