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暗語」賣「特供」? 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嚴查

2020-10-06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


人民網北京10月5日電 (邢鄭) 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近期,部分電商平臺出現以拼音縮寫等「暗語」方式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銷售、宣傳商品問題,擾亂市場秩序,欺騙誤導消費者。為維護良好的網絡市場環境,遏制社會不良風氣,樹立正確導向,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開展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項行動。

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樹立和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採取有力措施,全面監測排查、依法嚴厲查處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等內容標識商品違法違規行為。

通知指出,此次專項行動重點針對在食品(酒類、飲料、保健食品)、瓷器、箱包等輿情熱點、社會反映集中的商品中,以「RMDHT」(人民大會堂)、「ZXYJ」(政協用酒)、「QGRD」(全國人大)、「GYZY」(國宴專用)、「JD」(軍隊)等拼音縮寫、漢字諧音等「暗語」方式在銷售商品的包裝、標籤以及發布的信息、介紹中或商品廣告中使用「特供」「專供」及類似內容的行為。

通知強調,對於監測排查後確屬違法違規的,要立即責令刪除商品信息或停止發布廣告,並依照《電子商務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責任主體予以查處。

據悉,專項行動自通知發布之日起正式開展,2021年2月底結束。

附通知全文:

《關於開展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項行動的通知》

市監網監〔2020〕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

近期,部分電商平臺出現以拼音縮寫等「暗語」方式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銷售、宣傳商品問題,嚴重損害黨和國家機關形象,擾亂市場秩序,欺騙誤導消費者。為維護良好的網絡市場環境,遏制社會不良風氣,樹立正確導向,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即日起至2021年2月底,組織開展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項行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部署

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是維護良好網絡市場經濟秩序的必然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樹立和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採取有力措施,全面監測排查、依法嚴厲查處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等內容標識商品違法違規行為。

二、圍繞重點,迅速行動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參照《關於禁止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國管辦〔2013〕59號)有關要求,將以下內容作為清理整治重點:一是含有「特供」「專供」中央和國家機關等類似內容的;二是利用與中央和國家機關有密切關聯的特定地點名稱或者標誌性建築物名稱,以及利用國宴、國賓等內容宣傳「特供」「專供」的;三是假借「特供」「專供」或「內部特供、專用」等類似名義推銷商品或服務的;四是含有「特供」「專供」等類似內容的假冒偽劣商品,假冒他人註冊商標、偽造或冒用質量標誌、偽造產地的商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立即開展對網絡銷售商品信息和網際網路廣告宣傳信息的清理整治工作,加強監管執法,切實維護黨和國家機關形象,進一步淨化網絡市場環境。

三、積極主動、落實要求

(一)全面系統監測排查。重點針對食品(酒類、飲料、保健食品)、瓷器、箱包等輿情熱點、社會反映集中的商品,以「RMDHT」(人民大會堂)、「ZXYJ」(政協用酒)、「QGRD」(全國人大)、「GYZY」(國宴專用)、「JD」(軍隊)等拼音縮寫、漢字諧音等「暗語」方式,在銷售商品的包裝、標籤以及發布的信息、介紹中或商品廣告中使用「特供」「專供」及類似內容的行為,在屬地全面開展對網絡商品交易(特別是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和拍賣平臺)及網際網路廣告的監測排查。對監測出的有關信息,排查後確屬違法違規的,要立即責令刪除商品信息或停止發布廣告,並依照《電子商務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責任主體予以查處。

(二)加強行政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組織開展《電子商務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指導電商平臺企業和網際網路廣告發布媒介落實管理責任,提高守法經營意識,自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加強行政指導,督促有關企業及時排查清理相關違規信息,及時完善相關禁限售詞庫,嚴格落實商品準入和廣告發布審核責任義務。對問題突出的電商平臺和網際網路廣告發布媒介要及時進行約談,責令整改。

(三)強化協同監管。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不同業務條線的協調配合,暢通監測信息移送渠道,整合執法資源、提高監管效能,同時注重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協同監管,做好與相關單位的信息共享、執法聯動和聯合懲戒工作,更好地形成合力,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提升專項整治效果。

(四)建立長效機制。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持續開展對「特供」「專供」商品網絡交易和廣告的日常監測,時刻保持警惕,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進行查處。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相關焦點

  • RMDHT、ZXYJ是什麼暗語?市場監管總局:嚴查這些標識商品
    市場監管總局:嚴查這些標識商品 2020-09-30 2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市場監管總局:正依法審查虎牙與鬥魚合併等案件
    今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 固體飲料當配方奶粉賣後續:市場監管總局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晨赫)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針對近日媒體報導的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某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一事,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責成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嚴查以直銷名義實施傳銷違法行為
    為此,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從2018年5月起,組織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查處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的專項執法行動。為此,按照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並根據全國公安工商機關網絡傳銷違法犯罪活動聯合整治部署會的要求,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從2018年5月開始,組織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查處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的專項執法行動。
  • 【網絡謠言粉碎機】網售「特供」「專供」涉嫌虛假宣傳
    【網絡謠言粉碎機】網售「特供」「專供」涉嫌虛假宣傳 2020-11-1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場監管總局:「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查辦違法案件711件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於軍通報近4個月來「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開展有關情況。於軍介紹,7月,國辦通知下發後,市場監管總局迅速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國市場監管部門迅速推進「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作出部署,成立了由張工局長擔任組長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統一督促、指導、協調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強化監管、嚴格執法,儘快形成「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的高壓態勢。
  • 過期、變質等問題突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對「網紅奶茶」等加強監管...
    新京快報訊(記者 趙雷)6月12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現制現售奶茶果蔬汁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部分飲品店使用過期原料、衛生條件差、虛假宣傳等問題較為突出,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要求各地有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此舉或將給飲品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 市場監管總局出手!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登出了《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 快訊|市場監管總局:正在依法審查虎牙與鬥魚合併申報案件
    財經網科技12月14日訊,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 新華社調查「專特供名酒」:制假有專門流水線
    暗語攬客、看圖選貨、網絡交易「某品牌名酒,2016年,53度,500毫升,6瓶,83000元。」記者在「京東拍賣」網絡平臺上見到,這款酒起拍價比同款商品市價高出數倍,還標有拼音字母暗語。「拍品上的暗語字樣,是一處知名建築的縮寫,賣家以此暗示該拍品為『專特供』品,所以價格昂貴。」經業內人士指點,記者發現,常見的攬客暗語均是在暗示商品的「專特供」屬性。業內人士稱「這是為了避開網絡平臺技術監管。」記者還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一些賣家在用暗語攬客之後就會通過私信發送商品圖片供買家選擇。
  • 保健行業亂象整頓風暴持續 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一批違法典型案例
    《華夏時報》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在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之後,市場監管部門一直保持行業高壓態勢,除了開展「回頭看」和反不正當競爭全國執法行動外,長效監管機制的完善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 山西整治以拼音縮寫等「暗語」使用「特供」「專供」標識商品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近日針對電商平臺以拼音縮寫等「暗語」方式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銷售、宣傳商品的問題,開展清理整治專項行動。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5月起嚴查直銷企業非法傳銷行為
    為此,按照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並根據全國公安工商機關網絡傳銷違法犯罪活動聯合整治部署會的要求,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從2018年5月開始,組織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查處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的專項執法行動。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禁止監管部門對保健品評優暫停發放直銷牌照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禁止監管部門對保健品評優暫停發放直銷牌照據新華社消息,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門召開聯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在會上表示,禁止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保健品進行評比、評優等活動,違者堅決依法追責。會議還要求,暫停辦理直銷相關審批、備案等事項。
  •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關於年末落實完成質量領域執法加強...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關於年末落實完成質量領域執法加強稽查辦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機構: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為進一步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違法行為,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 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依法開出反壟斷罰單答記者問
    市場監管總局成立以來,堅持依法履職盡責,不斷加大違法實施集中案件查處力度,提高執法透明度。2020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公布了11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通過以案釋法加強宣傳倡導,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公平競爭意識的感知和認同,增強市場主體的反壟斷合規意識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對認證機構、認證人員和檢驗機構的執法稽查工作
    1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年末落實完成質量領域執法加強稽查辦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強對認證機構、認證人員和檢驗機構的執法稽查工作,依法查處認證違法行為、未經批准非法開展認證活動的行為以及檢測機構執行標準不到位問題。
  • 國家市監管總局要求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醫食品的違法行為
    本周國家市監管總局要求湖南市監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醫食品的違法行為;多地組織開展嬰幼兒奶粉專項檢查;貝樂分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10000元;伊利集團高端乳集群示範項目在通遼開工;澳優一季度財報牛羊奶粉雙增超36%;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回應高毛利質疑......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詳解阿里閱文豐巢被罰原因
    隨後,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詳細解釋了為何對這三起案件進行處罰的原因。問題1.日前,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此次對這三起案件公開作出行政處罰,主要有什麼考慮?
  • 因設立合營企業未依法申報,臺灣水泥與OYAK遭市場監管總局處罰
    2020年7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對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水泥」)與Ordu Yardimlasma Kurumu(「 OYAK」)設立合營企業Dutch Oyak TCC Holdings B.V.未依法申報案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對臺灣水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