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說這樣的話,會使孩子越來越糟糕,按王俊凱唱的做就對了

2020-09-24 雲媽LOVE陪伴成長

孩子每天上學前:「趕緊,快點,馬上要遲到了,還在磨磨蹭蹭的?你就是個皮匠。」

孩子偷懶不想學習時:「你以後若是考不上大學,就只能撿垃圾去,從事最底層的勞動來維持生計。」

孩子不聽話:「你聽到收酒瓶的叫聲了麼?那就是買小孩的,再不聽話我立馬把你賣了。」

你或者家人有沒有經常對孩子說類似的話?過去,作為「育兒小白」的我真的就經常這麼跟孩子說話,至於語氣,有咆哮的、怒吼的、著急的、冷漠的......各式各樣,視心情而定。

但是,管用嗎?沒有,完全沒有,而且孩子因一時害怕而收斂的壞脾氣,沒過幾小時又上來了。

現在,雲媽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做為父母,我們的哪些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呢?

  • 第一,是威脅、恐嚇孩子的話。過去,和孩子走在街上,遇到缺胳膊少腿的乞討者,我會經常對孩子說:「你看,他有可能就是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一個人到處亂跑,然後被壞人抓走,被弄成這個樣子,再丟到街上給壞人要錢的」;孩子貪玩不愛學習,我總說:「你覺得學習辛苦,你要是不想學習,現在就給你個麻袋,出門撿垃圾去,我可養不起閒人」。......

我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去威脅孩子,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變得聽話,變得愛學習。

那麼,這樣做有效果嗎?只能說,孩子聽話,就只在那幾分鐘,過後,孩子依然該怎樣還是怎樣,完全沒有形成自覺性。

最大的「效果」,就是使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變得更加膽小懦弱了。

現在想想還真是,那些個別存在的社會陰暗面,比如以前有過報導的「被偷走弄殘」的孩子,大人想來都膽戰心驚,不忍去相信世界上有這麼殘酷的事兒,我卻經常把它掛在嘴上,用以恐嚇孩子,這是一個多麼殘暴的母親啊!這種精神虐待,和那些肉體虐待的家長,並無二致,讓我每每想起,都後悔不已。

無知,果然是最可怕的事情。

第二,是冷漠疏遠的話語,或者直接「冷暴力」伺候。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的冷漠疏遠和冷暴力是最讓孩子恐懼的一件事情,它會如夢魘般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變得焦慮不安。

我曾經一生氣就總愛不理孩子,有時甚至將他抱出大門外,說:「你走吧,我不要你了,你愛去哪兒就去哪兒」,然後關上門不讓他進來。這樣,他真的就三百六十度大轉彎--變得十分乖巧。

我錯誤地以為,這個方法特別好使,卻沒有意識到,我的孩子,正在慢慢變得焦慮、孤獨和無助。

第三,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對比自家孩子。我媽媽就是這樣的,小時候她經常說:「你看看人家(誰誰誰),那麼勤快能幹(或者別的什麼讚美之詞),你怎麼不學著些」。我清楚地記得,每當我母親這樣說我的時候,我總要回懟她:「那你去做她的媽媽呀/你那麼喜歡她,讓她來當你女兒呀」,真的,我心裡想的從來不是向那個媽媽眼中的「好女兒」看齊,而是特別傷心地認為媽媽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不喜歡我。

可悲的是,我做了母親,也總愛把「你看看人家(怎樣怎樣),你看看你(怎樣怎樣)」掛在嘴邊,我的孩子,也總辯解說那個同學(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不好,極力想說服我認同他比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優秀。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大人想給孩子樹典型、找榜樣,孩子卻希望父母認可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第四,是「詛咒孩子」或者給孩子「貼標籤」的話語。有人說,父母對孩子的詛咒,是最靈驗的。這不是什麼迷信,而是心理學上說的「暗示效應」。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這種暗示可以是正面的暗示,也可以是負面的暗示。換一種說法,就是催眠。

糟糕的是,很多父母給孩子的是「負面的暗示」,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詛咒孩子」,比如說:「你這樣,將來肯定沒出息」、「你肯定完不成/做不到」、「你肯定......」。

還有貼標籤的話語。早上上班路上,我就聽到一位正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媽媽不停地嘮叨:「你就是個笨蛋,腦子進水了,沒見過像你這麼笨的孩子」。

孩子得到太多這樣的暗示,潛意識就慢慢朝著那個方向發展,真的就變成了父母所「詛咒」或者貼的「標籤」的樣子。

總的來說,所有表達負面意思的話語,都是不應該對孩子說的。其實,很多父母說這些話,「都是為了你好」,是為了能糾正孩子「壞的行為習慣」,但是,真的是孩子們的行為不能容忍,必須要去糾正麼?不一定。

心理學博士徐浩淵說:「家長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最常見的是,他們不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從自己的心理需求出發,為孩子設計人生。結果,他們出於愛心教育孩子,最後卻發展出束縛孩子成長的非愛行為」,所以,更多的父母,「是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媽媽,他們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他們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結果讓孩子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相信很多家長都是明白這些道理的,比如我,親身經歷過媽媽總說「你看那誰誰誰怎麼怎麼樣」,一直都知道在孩子面前常常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並不好,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控制不了自己,因為這種意識,已經根深蒂固地長在心底了,是必須強制自己去改正的。

那麼,我們應該經常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語呢?

當然就是正面的話語,你給孩子「正面暗示」,孩子也會慢慢向你所期待的那個方向去靠攏。

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個每天都「很努力、很認真」的人,我就會常常在這方面對他進行誠懇地表揚:

「寶貝,你今天認真做作業的樣子,真的帥炸了。」

「寶貝,你剛才努力要把這篇課文讀好的時候,媽媽真的覺得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

......


我在改變,很驚喜地發現孩子也在改變。這幾個月,都已經不需要為孩子的作業弄得每天「雞飛狗跳」了,每天放學回來,他會很自覺地先做作業,而且很認真,做得特別工整。

當然,孩子還有很多在大人看來是「缺點」的地方,但是,每個孩子一定會有不完美的一面,我們要更多地去看孩子好的地方,發現並放大孩子的閃光點,才是幫助一個孩子成長、進步的最好方式。當我們不斷地幫助孩子使其身上的閃光點越來越多、越來越亮時,他的陰暗面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我們一定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幾米有本漫畫叫《我不是完美小孩》,是獻給放棄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的,他告訴我們:「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完美,如果我們能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會發現,這世界其實可以很簡單,生活也沒那麼難。如果追求大大的完美是一種辛苦,那就試著去看見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完美,這些細細碎碎的加總起來,就會慢慢地接近你要的大完美境界,那,我想我們都會快樂點。」

TFboys在湖南2016跨年首唱的有首歌,後來王俊凱於2017年5月14日母親節發行的個人單曲,也叫《不完美小孩》,歌詞寫道:

「當我努力做個完美的小孩,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你卻不講你的願望,怕增添我肩上重量。我不完美的夢,你陪著我想;不完美的勇氣,你說更勇敢;不完美的淚,你笑著擦乾;不完美的歌,你都會唱;我不完美心事,你全放在心上;這不完美的我,你總當作寶貝。你給我的愛也許不完美,但卻最美」。

願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父母,用無條件的「愛」,去接受我們的「不完美小孩」。

我是 ,愛讀書,愛運動,愛分享「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關注我,一起用愛,陪伴成長[玫瑰]

相關焦點

  • 父母每天說這樣的話,會使孩子越來越糟,按王俊凱唱的做就對了
    我媽媽就是這樣的,小時候她經常說:「你看看人家(誰誰誰),那麼勤快能幹(或者別的什麼讚美之詞),你怎麼不學著些」。我清楚地記得,每當我母親這樣說我的時候,我總要回懟她:「那你去做她的媽媽呀/你那麼喜歡她,讓她來當你女兒呀」,真的,我心裡想的從來不是向那個媽媽眼中的「好女兒」看齊,而是特別傷心地認為媽媽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不喜歡我。
  • 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父母做對了嗎?
    ,由於難度超出孩子思維理解能力,此刻我們如果不做任何引導講解,孩子的興趣會受到極大的挫敗,反覆嘗試都不能順利完成,那麼孩子的感覺會越來越糟糕,不用別人說,他也會覺得自己很笨,所以做為家長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獲取自信心,從新贏得勝利的喜悅,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裡,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 做父母的,永遠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孩子不聽話不乖做錯了事情,很多父母就會教訓孩子,現在的孩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接受父母的教育,面對父母的說教,他們會認為:我沒有錯,別人才錯,父母的批評不對。然後孩子會找理由找藉口來和家長爭辯,而且有些孩子態度還很不好,爭辯的時候振振有詞,家長被氣的忍無可忍的時候,經常會爆出這樣的話。除了前面說的,其它的還有,比如:「我等一下揍死你。」
  • 孩子「追星」怎麼辦?父母這樣做,會讓孩子信心倍增
    作為一個合格的粉絲,不僅需要會拍照和設計,還要會剪視頻、修圖等等,大多數追星的孩子,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全能。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條新聞:來自廣東佛山的女孩李汝佳,因為非常喜歡TFboys組合的王俊凱,從初二到高考結束,長達四年的時間,堅持學習,2018年她以652分的好成績被北大錄取。回想自己的追星曆程,李汝佳直言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王俊凱說過的「如果夢想有捷徑的話,這條路的名字就叫堅持」讓她滿血復活。
  • 這些鼓勵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越來越智慧,父母別吝嗇於口
    文|文兒有些父母只知道孩子犯了錯要批評,做了好事要表揚,他們甚至把表揚當成是對孩子的鼓勵,但其實表揚並不是鼓勵,真正的鼓勵是這樣的。這些鼓勵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越來越智慧,父母別吝嗇於口。當孩子遇到一件麻煩的事情猶豫不決時,父母便可以用這句話去鼓勵他,因為孩子面臨有一定困難的事情時,往往會退縮,如果父母不及時鼓勵,他便會選擇逃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逃避不敢面對的習慣。比如當孩子在學習鋼琴時,彈了好多遍還是出錯,急的想要放棄,父母就可以說這句話寬慰他,不要讓孩子喪失自信心,父母的鼓勵會給孩子力量,會讓孩子變得更自信,更有智慧。
  • 2歲多的孩子會數數、唱兒歌、背古詩,這麼棒,父母只需要這樣做
    三、父母這樣做女兒每天堅持寫字,讀書,兒子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步非常大。家裡的牆壁上,掛著數字掛圖,孩子經常會自己按著掛圖學習數數、識字,一點兒也不覺得枯燥,因為他們享受著這些樂趣。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要讀懂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不要只是陪著,應該做有趣的父母。像吳京那樣,孩子在疫情期間想去看大象,他就扮演大象;孩子想去看恐龍,他就扮演恐龍,這樣的孩子,一定是高情商的,快樂的。
  • 2歲多的孩子會數數、唱兒歌、背古詩,這麼棒,父母只需要這樣做
    三、父母這樣做,孩子才更優秀1、創造利於孩子學習的環境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就要身體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愛讀書學習,孩子就在耳濡目染中,自然愛上讀書。女兒每天堅持寫字,讀書,兒子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步非常大。家裡的牆壁上,掛著數字掛圖,孩子經常會自己按著掛圖學習數數、識字,一點兒也不覺得枯燥,因為他們享受著這些樂趣。所以,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 孩子犯錯後,父母常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一錯再錯,千萬別說了
    你要是聽父母的話,就會沒事了。所以,記住下次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大概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可是父母的這些警告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下次,孩子還是會犯相同的錯誤。甚至會在情急之下,說出一些特別傷害孩子自尊的話來。這樣不但不會解決孩子犯錯的問題,反而會在孩子心中激起逆反的心理。
  • 家長每天都說這九句話 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當拋出這個問題給父母們,大多數人可能回答不上來,因為說得太多了,數也數不過來。我們知道,語言是人和人溝通的最好工具,所以才有「良言一句三冬暖」「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這樣的至理名言,你對孩子每說一句話,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塑造著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好的語言令人如沐春風,蕩滌心靈,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力量。
  • 都說綜藝節目是明星的「照妖鏡」,但王俊凱怎麼越來越可愛了?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張藝興為了宣傳自己的新歌,用了新方法,讓大家能夠跟上他的「套路」的話題。那麼,明天張藝興的情歌,你會去聽嗎?這一期,咱們來聊聊另一位大帥哥王俊凱的話題。百家號蟲子天下原創娛樂點評,歡迎關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視上的娛樂節目逐漸多了起來,而這其中,又以明星們參加的真人秀的綜藝節目,最受大家的喜愛。
  • 「越罵越懶,越說越笨」 | 正能量的語言會讓孩子更聰明。
    事倍功半今天和朋友聊天,她說周六周日沒時間,都給孩子了。我問孩子多大了?答我說才上小學兩年級。他要天天輔導功課幫助預習和檢查,忙的不亦樂乎,每一天都很累。還抱怨說現在孩子怎麼越來越笨了?我一聽就明白了,於是我問她,你是不是天天哈達(訓斥)我們寶貝兒?她說:是啊,天天熊她。
  • 父母這樣說,孩子才肯聽,父母這樣做,孩子才優秀
    &34;爸爸希望你生氣的時候這樣說。&34;當我們外出,而孩子卻賴著不走的時候,可以這樣說&34;對於孩子而言,父母不但是他們的避風港,更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爸爸媽媽的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1、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現代父母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把孩子說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父母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
  • 家庭越來越幸福,孩子越來越努力,只因為我做對了這樣一件事情
    一千四百多篇,相當於每天4篇的寫作量。於是湯老師就成為了我心中的偶像,甚至有點異想天開,如果我也能成為湯老師這樣的寫作者該多好呀!出於對寫作的愛好和小時候的夢想,我一直關注湯小小老師的公眾號湯小小高效寫作課,每一期湯老師的課我都有點心動,想報名參加,但是每一次心動之後帶給我的就是平靜的思考和每一次的不動。
  • 每天和孩子說3句話,孩子未來會越來越出色,早看早受益
    大人們日常說的話,對孩子們會有很大的影響,不要錯過鼓勵你孩子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你充滿正能量的愛,讓他們可以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夢想。每天和孩子說3句話,孩子未來會越來越出色,早看早受益!即使做的再多,即使互相理解,都比不上勇敢說出口的愛更加動人心扉。作為父母,不如勇敢向孩子輕輕的說一聲「我愛你」,與傳承無關,與性格無關,與成績無關,只因為你是你。其實每個孩子內心的需求很簡單,那就是感受到父母真實的愛。買的再多,都比不上父母開口的一句「我愛你」。
  • 每天上演起床大戰?父母這樣做就對了~ 育兒
    專家建議:每到睡前時間,很多孩子就會開始跟父母分享今天發生的事。因此,建議父母不要匆促催孩子上床,可以規劃十分鐘左右的交談時間,培養孩子的睡覺氣氛。孩子推遲睡眠,有可能是因為父母無法堅持教養原則,或是夫妻雙方標準不一致;也有可能是因為睡眠環境不佳,比方說同房的兄弟姊妹互相干擾;或是因為家庭氣氛緊張,讓孩子焦慮而無法入眠。
  • 睡前給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父母知道那4句嗎?
    其實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白天忙於學習,每天早出晚歸不亞於大人。於是,與大人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這樣,我們就越來越不了解孩子,如果不及時交流,我們的親骨肉會離我們越來越遠。跟你們講一個故事。我父親是一個特別不擅長表達的人,他與我們兒女之間的交流真的是少的可憐。他是一個看起來很嚴肅的父親,我長這麼大,很少能夠看到他臉上的笑容,我們作為孩子,對他真的是很怕的。
  • 《親子關係關係對了,孩子的世界就對了》:披露中國父母焦慮內心
    相反,如果沒有建立親密良好的親子關係,而是用各種方法給孩子施壓,逼迫,數落孩子,孩子根本聽不進父母的話,容易出現一系列的情緒與行為問題,就像上文當中離家出走的那個女孩。和父親的親子關係糟糕成這樣,在一個數落,抱怨,無法和父母溝通的家庭環境下,孩子還怎麼好好學習。我們總是想各種辦法來教育好孩子,卻忽略了教育的前提是和孩子保持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
  • 父母這樣做,不但沒讓孩子聰明,反而會越愛越笨甚至會有抑鬱
    這就說明了孩子受到的教育是極其的重要的,那麼尤其是第一父母給予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和關愛,是最為重要的了。那麼,如果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經意的有這些做法和壞習慣的話,孩子不但不聰明,甚至會有父母們都意想不到的壞結果。
  • 《中餐廳》林大廚被指責,王俊凱的安慰堪稱教科書,盡顯高情商
    王俊凱的高情商的表現1、溝通能力強由於習俗不同,外國客人普遍覺得林大廚做的辣子雞太辣了,但林大廚有自己做菜的標準和要求,所以回答到「那就對了,我們就是要正宗地道」。王俊凱發現後,來到餐廳廚房,用很誠懇的語氣對林述巍大廚說:「咱們可以少放一點辣,天氣太熱了,如果他們再吃點辣的會太熱了。」林述巍大廚很欣然的便接受了王俊凱的建議,回覆:「不要太辣」。高情商的人可以用恰當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觀點,並且非常容易讓人接受。
  • 王俊凱,對不起.
    媽媽在信裡說,「你什麼時候累了倦了,家裡永遠為你亮著燈,熱著飯。」 信聽到一半,王俊凱哭了。 他說,「不知道多久沒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頓飯了。」 小時候,爺爺奶奶帶他多一些,而他的父母又不是特別會表達感情的那種人。 所以他和父母的關係一直有點複雜又微妙。 成名之後,王俊凱能夠待在家裡的時間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