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多的孩子會數數、唱兒歌、背古詩,這麼棒,父母只需要這樣做

2020-12-17 享受快樂育兒

2—3歲,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我們往往覺得孩子這個階段是最鬧人的。

最近幾天,我們在家,經常聽到兒子數數、唱歌、背古詩,我們非常驚喜,在沒有刻意教的情況下,他怎麼學會了這麼多,他的記憶力怎麼這麼好?

一、嬰兒的學習無處不在的

嬰兒的學習能力是無時無處不在的,主要通過模仿學習、條件反射學習、偏好新穎刺激的學習方式進行的。

模仿學習,是嬰兒的一種天生學習能力。女兒上了幼兒園之後,經常在家裡背誦在幼兒園學的一些順口溜,唱一些兒歌,數數字,久而久之,兒子就跟著姐姐學會了。

這就是典型的模仿學習,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

比如,平時,我們在家都是普通話,帶孩子回一趟老家,孩子們聽到爺爺奶奶交流用方言,他們很快就能學會,模仿的非常像。

條件反射學習方式,就是一種簡單的條件反射,比如打開家裡的掛圖,他就會跟著唱歌,晚上出去散步,聽到小區裡廣場舞的音樂,他就能跟著扭屁股。

偏好新穎刺激的學習方式,是在條件反射的基礎上,讓他在習以為常的情況下,接受不同於平時的新的刺激,他的反應強度便馬上提高起來,這是他這種並偏好新奇事物的學習能力。

這種學習能力,是「習慣化和去習慣化」方法培養的,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

二、嬰兒的認知發展突飛猛進

嬰兒的認知,包括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嬰兒期是各種認知能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感知覺的發展包括視覺技能的發展、聽覺技能的發展。

嬰兒的注意發展,主要表現為注意內容的選擇性,受刺激五外部特徵的制約,受知識經驗的支配,受言語的調節和支配。

嬰兒的記憶分為情緒記憶、動作記憶、表象記憶、詞語記憶。

三、父母這樣做,孩子才更優秀

1、創造利於孩子學習的環境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就要身體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愛讀書學習,孩子就在耳濡目染中,自然愛上讀書。

女兒在家經常唱兒歌,玩積木,唱兒歌,背唐詩,兒子就在不經意中學會了,無須刻意教,他就時不時地冒出金句,這些完全超出他這個年齡段。

家裡的布置可以簡單,但是不能沒有書和玩具。我們的客廳,沒有沙發,沒有茶几,給兩個孩子放了一個書架,上面都是他們的繪本,還有玩具。

客廳放一個爬行墊,他們可以坐在上面看繪本,玩積木,也可以在積木桌上寫字畫畫。

女兒每天堅持寫字,讀書,兒子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步非常大。

家裡的牆壁上,掛著數字掛圖,孩子經常會自己按著掛圖學習數數、識字,一點兒也不覺得枯燥,因為他們享受著這些樂趣。

所以,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2、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父母要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

我們一直認為,把所有的假期和周末,都給孩子安排成各種輔導班,並不一定有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需要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周末和假期,應該讓孩子多一些生活的體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萬卷書固然重要,行萬裡路更重要。

書本上的間接知識,孩子接受了,不一定真正懂得原理,不一定真理解。讓他自己的去實踐,通過自己的檢驗得出的結論,才是刻骨銘心的。

上100堂美育課,不如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體驗一天;教100個小時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孩子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或者動手搭建積木;講100節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孩子在市場上弄髒自己的褲腳。

這些都說明,孩子屬於大自然,孩子需要體驗生活,並在生活中學習知識。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要讀懂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不要只是陪著,應該做有趣的父母。

像吳京那樣,孩子在疫情期間想去看大象,他就扮演大象;孩子想去看恐龍,他就扮演恐龍,這樣的孩子,一定是高情商的,快樂的。

網上還有一位爸爸,孩子喜歡恐龍,有個願望,就是希望恐龍能接他放學,有一天放學,爸爸真的扮演成恐龍來接他了,這樣有趣的父親,孩子的幸福感滿滿的。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多一些耐心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總是無止境的,很多在大人看來,很常規的問題,在孩子眼裡都是新鮮的。

有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和現象,孩子會一直問,這個為什麼,那個為什麼,有的家長可能會不耐煩,就像《大耳朵圖圖》中的圖圖,總是愛問媽媽:為什麼,誰說的,你怎麼知道。

其實,生活中,我們孩子也經常會這樣問,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耐心給他重複。

孩子最近愛上了看繪本,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求我們給他講繪本故事,講完一遍,他就要求,再講一遍,甚至兩遍還不滿足。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講梗概,提綱挈領地講,但是,不能拒絕,那樣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最近,孩子喜歡上了恐龍,每天都要聽《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每次都要反覆講,我們家就至少講三遍,爸爸、媽媽、姐姐分別給他講一遍,久而久之,他自己都能講其中的一些情節了。

孩子的積極性,需要父母的鼓勵和保護,在鼓勵中,孩子的自信心會更強。

孩子雖然年齡小,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

父母不要以為孩子小,就放棄對他的智力開發和情商培養,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每一步成長,都很關鍵。

很多父母是沒有經過培訓就直接上崗的,那麼,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父母一定要遵循,並且關注孩子成長,用心陪伴。

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優秀。

相關焦點

  • 2歲多的孩子會數數、唱兒歌、背古詩,這麼棒,父母只需要這樣做
    2—3歲,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我們往往覺得孩子這個階段是最鬧人的。最近幾天,我們在家,經常聽到兒子數數、唱歌、背古詩,我們非常驚喜,在沒有刻意教的情況下,他怎麼學會了這麼多,他的記憶力怎麼這麼好?女兒上了幼兒園之後,經常在家裡背誦在幼兒園學的一些順口溜,唱一些兒歌,數數字,久而久之,兒子就跟著姐姐學會了。這就是典型的模仿學習,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
  • 2歲寶寶會唱兒歌背古詩,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父母的4種堅持
    原來在大人眼裡,小新寶可以算得上是神童啦,2歲的稚齡卻記憶超群,能唱兒歌、背古詩,碰到大人總喜歡考一考她,當問到「鋤禾日當午」的時候,小新寶馬上就能接上「汗滴禾下土」,且吐字清晰、誇讚新寶的同時,大家也好奇的詢問新寶媽媽:如此聰慧可愛、能背古詩、唱兒歌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新寶如此好的記憶力是不是天生的?孩子的記憶力是不是天生的?
  • 2周歲寶寶能夠熟練念詩唱兒歌,詞彙量上千,離不開媽媽這3點
    你家寶寶2歲時都喜歡做什麼?是跟你嘰嘰喳喳還是不停的拆家?在你家孩子玩耍時,別人家寶寶已經開始念詩唱兒歌了。我姐家的孩子小琳今年才兩歲,已經認識1000多字了,甚至可以熟練地念詩唱兒歌了,當時我也是羨慕不已,覺得自己家娃要這樣就好了,畢竟誰不希望娃成為一個小天才,後來我姐告訴我小琳之所以這麼棒,原因離不開她所做的三個努力!哪三個努力?
  • 孩子「數感」不好,再多數學啟蒙都白搭!數感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2、難度酌情增加不同練習冊難度不同,父母為孩子選擇時,最好低於孩子水平,比如你家孩子4歲,你可以先為他選擇3歲水平的練習冊,熟練後再循序漸進。這樣做一來鞏固加深,二來保護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因為如果父母選擇的練習冊太難,很容易打擊到孩子。腦科學研究表明,在所有發展階段,學習者使用的學習方式越多,學習就越深入。
  • 五歲識字3000多,會背古詩580多首,被央視力捧的神童有多強?
    五歲識字3000多,會背古詩580多首,這位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被董卿、撒貝寧等多名央視主持人力捧的孩子有多強?爸爸媽媽你不願意孩子吃苦,還妄想贏在起跑線?一個5歲的孩子會幹什麼?能幹什麼?會從1數到100?會背兩首唐詩?會做家務?不,他今年5歲,名叫王恆屹。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80多首詩。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是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這個時期的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了科學的數學啟蒙教育,讓孩子愛上數學,那麼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發展起到
  • 孩子能數出12345,就代表孩子會數數?你想多了.....
    很多人以為,教孩子數數,就是帶著孩子「背」下來1、2、3、4、5……孩子年齡越小,背得數越多,家長越覺得自己的孩子對數字敏感,搞不好是個數學天才。其實背數字只考驗孩子的記憶力,真正的數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持久工程。果仁媽今天分享的文章,就來細緻聊聊孩子會數數到底有多難?
  • 為何孩子會數數,但不識數?了解孩子的左右腦,進行高效數學啟蒙
    裡面不乏有數學能力出眾的,有的孩子甚至能夠10秒內算出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廣大網友寶媽們將這些孩子稱之為「別人家的孩子」。 在看完節目後,有家長發出了感慨說:不要求孩子能夠那麼厲害,但是孩子都已經3歲多了,可還是只會數數,從1數到100沒問題,但是問他桌上有幾個蘋果時:每次只能連猜帶蒙。無法準確的識別。
  • 一歲多女兒能背20首古詩 嬰幼兒語言開發要趁早
    43歲生二女兒,我的心態變得更從容,從小玥兒一生下來就和她說話、唱歌、講故事、背古詩。現在小玥兒19月齡,在大人的引導下她能背21首古詩,經常玩耍時就能背出一首完整的詩。每天阿姨帶她去公園,她都喜歡展示自己,得到不少家長的羨慕和稱讚。嬰幼兒語言開發要趁早,在此想與更多寶爸寶媽分享一些育兒經驗。
  • 7歲孩子,這樣背古詩輕鬆兩遍過
    但在這裡要申明的是,這個方法適用的是7周歲以後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說,7周歲一般有一定的識字量,上過拼音,也讀過一些書,有一定的理解力,才能在第一環節的鑑賞中做引導。當孩子聽的次數多了,你就會發現,孩子突然就會嘣出你背給他聽的詩來。就像,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叫出「媽媽」「爸爸」。總而言之,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刻意的重複,無意的要求,主要起來啟蒙之作用。那3-6歲的孩子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能講完整的話,也能清楚的唱兒歌了。首先,還是要重複的聽。
  • 1-6歲孩子提升記憶力的方法,居然藏在這些日常小事裡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1歲多了,還沒有上小學,那就來說說1-6歲的孩子如何輕鬆有效的提高記憶力吧。小樣今年3歲,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小班課。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我的一個強烈感受是:他們的記憶力真的很好!背誦一首古詩和記住一首兒歌對他們來說就像毛毛雨,毫不費力。
  • 數學啟蒙別只會教孩子數數,多做這4件事,以後學習很受益
    說的就是家長輔導作業時會情緒失控的一種現象。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學得數學問題真的一點也不簡單,我家孩子用的一套5-7歲的數學練習題上有很多我都需要思考一陣的題就像這個填數遊戲,就挺考驗孩子對數字的理解和運用的,如果沒有掌握竅門,真的很難做對。
  • 悅讀世界 3-8歲兒童背古詩很枯燥,有趣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古詩
    在今天這個大語文的時代,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背幾首古詩,於是反覆讓孩子背、考,就怕自己的孩子落下。時間長了,搞得孩子一聽古詩就煩,家長也是苦惱成分。3-8歲兒童更喜歡遊戲,用遊戲的方式學習可以讓孩子更喜歡學習,更容易記憶古詩。
  • 可以邊唱邊念、可以數數玩玩的一本書D95拍花蘿
    這是適合2-6歲讀的一本經典繪本,為什麼呢?看封面吧!黃色為主色調,一下子就能吸引你的眼球,很炫目,除了炫目還有什麼?這本書呢,可以讀、可以唱、可以玩數數遊戲呢!快來看看吧!快來看一看,數一數,有什麼動物,有幾隻?進來了,哇,原來這是一本兒歌書。這是一首比較長的遊戲兒歌,也是一本可以邊念邊唱、讀讀玩玩的書。首先,他採用了問答調的格式,「你拍幾呀?我拍一呀,一隻蝸牛上樓梯呀。」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數學啟蒙用這5招,家長別只會教娃數數
    孩子在2-6歲這個階段處於數學敏感期,此時孩子會對數字有強烈認知欲望。處於這個期間的孩子喜歡問這是幾,有幾個人,現在是幾點等關於數字的問題。若只關注數字,孩子數了半天只是記住了數字的叫法而已。
  • 孩子背不下古詩?三種技巧讓孩子愛上古詩
    對這些,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孩子可以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可以把老祖宗的文明與智慧延續下來;愁的是,就如陽陽媽媽擔心地一樣。孩子不理解,背不下來怎麼辦?長期以往,對孩子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小孩子不是記得快忘得快嗎,前腳背後腳忘,這樣背有用嗎?
  • 給孩子聽的英語啟蒙兒歌,也需要一些小技巧的喲
    說到孩子的英語啟蒙,離不開英語兒歌。寶媽們都知道,英語啟蒙最先需要做的,就是興趣培養,所以聽有律動的英文兒歌,是磨耳朵培養興趣最好的方法。但是也有不少寶媽,在給寶寶磨耳朵一段時間後,發現英文兒歌聽了不下幾百首,但是對寶寶的英語啟蒙並沒有太大變化,這是為啥呢?
  • 3歲寶寶只會說簡單詞語?用六個辦法提高語言能力,讓娃能說會道
    文 | 小書蟲媽媽今天和閨蜜吃飯,飯間聊起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她特別煩惱。原來她家孩子已經三歲了,但還不怎麼會說話,只會說簡單的一些詞語,例如:爸爸、媽媽、吃飯、哥哥、姐姐等,遇事不會表達,急得團團轉,只知道大聲哭喊。
  • 背誦古詩太乏味,怎麼都背不會?4個方法,讓3歲孩子也能輕鬆背詩
    帥帥的媽媽經常在幼兒園的家長群裡抱怨,老師布置作業讓孩子回家背一首古詩,帥帥媽媽怕太難的孩子背不過,就讓他背《靜夜思》,但是,就是這麼簡單得一首詩,帥帥也背了一個多小時,才能勉勉強強背完。等第二天再問他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一句都背不出來了,就只知道作者姓李,弄得帥帥的媽媽哭笑不得,不知道怎麼辦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才能讓孩子輕輕鬆鬆的閱讀和背誦古詩呢?
  • 2歲3個月的娃是怎麼做到的?
    即將2歲開始接觸英語分級閱讀,也進入了相對系統化的學習階段。以下是截止到2歲3個月,中文、英文、數學、兒歌、體育等方面的啟蒙進度。相比一些媽媽把計劃具體到每一天,我就比較隨意了,只會列一個大概的計劃,例如牛津樹L1+用時3個月,L2用時2個月這樣,每天具體讀幾本書不做限制,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但還是可以稍加引導的)。牛津樹23個月開始讀,基本上2個多月的時間,把每本書都過了20遍以上。不是每次都拓展,看(我倆的)心情。牛津樹區別於其他分級閱讀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趣味性,是一套可以重複讀幾十遍都不會煩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