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回家碰到樓下鄰居,她兒子陽陽今天正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成為我兒子的學弟。
媽媽剛從學校接回兒子,母子倆開開心心地聊著天。
看到我,鄰居就問,「蟲蟲去年有沒有背古詩啊?我們老師今天在群裡說了,一年級要背300首詩呢,怎麼辦啊?陽陽記憶力不好,幼兒園時背個東西都要愁死我了,這怎麼辦?」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各個學校從一年級就開啟了對經典的熟讀與背誦。
對這些,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孩子可以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可以把老祖宗的文明與智慧延續下來;愁的是,就如陽陽媽媽擔心地一樣。孩子不理解,背不下來怎麼辦?長期以往,對孩子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小孩子不是記得快忘得快嗎,前腳背後腳忘,這樣背有用嗎?
我兒子蟲蟲一年級開學時的目標也是300首古詩,每天一首,但後來因為疫情,到一年級結束時,是整整背下來200首古詩。
說起來不多,但是我感覺還是挺有成就感的,而且通過背詩帶給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1、疫情期間,兒子每晚必看《中國詩詞大賽》,跟著選手們一起接龍,驚嘆于康震老師的巧手作畫,更佩服選手們的滿腹經綸。那段時間,他經常問我的問題是,」我背到多少首詩就可以也去參加比賽了?「
如果說,在這之前,詩歌帶給他的感受是懵懂的,是機械的記憶;那麼當他也希望可以站到那個舞臺上時,他的內心有了成就感與自豪感。
2、他還會在看到某些場景時聯想到詩,颳風時脫口而出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看到某個地名時會突然聯想到某首詩。這種下意識的舉動反而讓我看到了背詩對他的影響。
背詩,曾經對他來說一件非常抵制的事情,但是,現在,他會主動地每天去完成這樣一件事,而且以後,這些詩不僅僅會對他寫作文積累素材有好處,還會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看起來是一種枯燥無味的事情,但是當它一點一滴滲透到孩子們的內心中時,我覺得它的意義會隨著歲月的變遷越來越彌足珍貴。
我的答案是,有。
首先,需要提前說的一點是,兒子並不是一個記憶力超常的孩子,同事的兒子讀三四遍就可以背下來的詩,兒子做不到。
還有一點,在兒子背下的這200首詩中,可以說有三分之二是娃爸陪他一起背的,僅剩的三分之一是我陪他背的。
我和娃爸陪他背詩,本身用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一)我主張先理解再記憶,畫圖與思維導圖一起並行。
記憶裡最深刻的是這首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首詩,通過我的講述,在兒子的頭腦裡浮現出了這樣一幅畫面:春天,園子裡迎著太陽生長的葵,小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欣欣向榮;一眨眼,春去秋來, 葉子變得焦黃枯萎,沒有活力。進而延伸到,河流一去不會回來,時光一去也不會復回。總結,年少的時候如果不懂得努力上進,等到老年時才想到去彌補,已經太晚了。
這首詩,兒子讀了兩三遍就背下來了,理解了意思後,他也記得更熟。
暑假時,我又一次考他時,他還能一字不落得背下來。我相信,在他的腦海裡,這已經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想到這幅圖,那些詩句就自然而然地從嘴邊出來了。
而我之所以用這種辦法,是因為在幼兒園期間,我就入手過一套古詩繪本,涵蓋了唐詩、宋詞、兒歌與成語故事,總共1200首。
在兒子小時候,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兒歌與成語故事,對唐詩宋詞只學過一些簡單的。
這次,恰好老師要求背古詩,我將這套書翻出來後,驚喜地發現,真的是很適合。它對原詩的譯文既精準又通俗易懂,還是注音版的,一年級初學拼音的孩子正好可以加深印象,再加上這套書的插圖很精美,非常吸引孩子的眼球,兒子內心裡很接受它。
很多時候,都是他自己看著譯文,自己講出故事給我聽,再自己記憶。
所以,我陪兒子背古詩,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二)娃爸與我截然相反,他不需要任何輔助書,就是多讀多練多背。
1、反覆記憶。爸爸每天會讓兒子讀三首詩。第一天,每首詩讀十遍即可,讓腦海裡有個基本的印象;第二天,每首詩再讀五遍。一般,到讀第三遍的時候,兒子就已經熟記了。第三天,背另外三首,前一天的三首再讀一兩遍即可。讀的時候要講究大聲讀、心無旁騖地讀。
2、比賽。娃爸是個很健忘的人,記憶力不太好。兒子經常因為這事嘲笑他,他倆比賽背詩,兒子特別自信,覺得自己一定是十拿九穩可以贏。
沒想到,有幾次,他就落在了爸爸後面。於是,後來,兒子不敢掉以輕心,而是更加認真地去大聲讀。
無數個夜晚,我在哄老二的同時,聽到兒子房間裡傳出父子倆的讀詩聲,還有偶爾的嘻笑聲,心裡感到無比欣慰。
陪兒子一起背詩,既增進了父子關係,還將一件本來無趣的事情變得更加有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上,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從內心愛上學習這件事。背詩也是如此,父母要做的是鼓勵、表揚、陪伴,讓一件事變成一種習慣,堅持下來,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