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不下古詩?三種技巧讓孩子愛上古詩

2020-09-05 櫻桃小王子

剛剛回家碰到樓下鄰居,她兒子陽陽今天正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成為我兒子的學弟。

媽媽剛從學校接回兒子,母子倆開開心心地聊著天。


看到我,鄰居就問,「蟲蟲去年有沒有背古詩啊?我們老師今天在群裡說了,一年級要背300首詩呢,怎麼辦啊?陽陽記憶力不好,幼兒園時背個東西都要愁死我了,這怎麼辦?」

一年級新生,面對經典的困惑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各個學校從一年級就開啟了對經典的熟讀與背誦。

對這些,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孩子可以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可以把老祖宗的文明與智慧延續下來;愁的是,就如陽陽媽媽擔心地一樣。孩子不理解,背不下來怎麼辦?長期以往,對孩子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小孩子不是記得快忘得快嗎,前腳背後腳忘,這樣背有用嗎?



背詩對我兒子的一點影響

我兒子蟲蟲一年級開學時的目標也是300首古詩,每天一首,但後來因為疫情,到一年級結束時,是整整背下來200首古詩。

說起來不多,但是我感覺還是挺有成就感的,而且通過背詩帶給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1、疫情期間,兒子每晚必看《中國詩詞大賽》,跟著選手們一起接龍,驚嘆于康震老師的巧手作畫,更佩服選手們的滿腹經綸。那段時間,他經常問我的問題是,」我背到多少首詩就可以也去參加比賽了?「

如果說,在這之前,詩歌帶給他的感受是懵懂的,是機械的記憶;那麼當他也希望可以站到那個舞臺上時,他的內心有了成就感與自豪感。

2、他還會在看到某些場景時聯想到詩,颳風時脫口而出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看到某個地名時會突然聯想到某首詩。這種下意識的舉動反而讓我看到了背詩對他的影響。

背詩,曾經對他來說一件非常抵制的事情,但是,現在,他會主動地每天去完成這樣一件事,而且以後,這些詩不僅僅會對他寫作文積累素材有好處,還會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看起來是一種枯燥無味的事情,但是當它一點一滴滲透到孩子們的內心中時,我覺得它的意義會隨著歲月的變遷越來越彌足珍貴。



那麼,到底要如何去背詩,背詩有技巧嗎?

我的答案是,有。

首先,需要提前說的一點是,兒子並不是一個記憶力超常的孩子,同事的兒子讀三四遍就可以背下來的詩,兒子做不到。

還有一點,在兒子背下的這200首詩中,可以說有三分之二是娃爸陪他一起背的,僅剩的三分之一是我陪他背的。

我和娃爸陪他背詩,本身用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一)我主張先理解再記憶,畫圖與思維導圖一起並行。

記憶裡最深刻的是這首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首詩,通過我的講述,在兒子的頭腦裡浮現出了這樣一幅畫面:春天,園子裡迎著太陽生長的葵,小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欣欣向榮;一眨眼,春去秋來, 葉子變得焦黃枯萎,沒有活力。進而延伸到,河流一去不會回來,時光一去也不會復回。總結,年少的時候如果不懂得努力上進,等到老年時才想到去彌補,已經太晚了。

這首詩,兒子讀了兩三遍就背下來了,理解了意思後,他也記得更熟。

暑假時,我又一次考他時,他還能一字不落得背下來。我相信,在他的腦海裡,這已經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想到這幅圖,那些詩句就自然而然地從嘴邊出來了。



而我之所以用這種辦法,是因為在幼兒園期間,我就入手過一套古詩繪本,涵蓋了唐詩、宋詞、兒歌與成語故事,總共1200首。

在兒子小時候,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兒歌與成語故事,對唐詩宋詞只學過一些簡單的。

這次,恰好老師要求背古詩,我將這套書翻出來後,驚喜地發現,真的是很適合。它對原詩的譯文既精準又通俗易懂,還是注音版的,一年級初學拼音的孩子正好可以加深印象,再加上這套書的插圖很精美,非常吸引孩子的眼球,兒子內心裡很接受它。

很多時候,都是他自己看著譯文,自己講出故事給我聽,再自己記憶。

所以,我陪兒子背古詩,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二)娃爸與我截然相反,他不需要任何輔助書,就是多讀多練多背。

1、反覆記憶。爸爸每天會讓兒子讀三首詩。第一天,每首詩讀十遍即可,讓腦海裡有個基本的印象;第二天,每首詩再讀五遍。一般,到讀第三遍的時候,兒子就已經熟記了。第三天,背另外三首,前一天的三首再讀一兩遍即可。讀的時候要講究大聲讀、心無旁騖地讀。

2、比賽。娃爸是個很健忘的人,記憶力不太好。兒子經常因為這事嘲笑他,他倆比賽背詩,兒子特別自信,覺得自己一定是十拿九穩可以贏。

沒想到,有幾次,他就落在了爸爸後面。於是,後來,兒子不敢掉以輕心,而是更加認真地去大聲讀。

無數個夜晚,我在哄老二的同時,聽到兒子房間裡傳出父子倆的讀詩聲,還有偶爾的嘻笑聲,心裡感到無比欣慰。

陪兒子一起背詩,既增進了父子關係,還將一件本來無趣的事情變得更加有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寫在最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上,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從內心愛上學習這件事。背詩也是如此,父母要做的是鼓勵、表揚、陪伴,讓一件事變成一種習慣,堅持下來,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意背古詩,試試林志穎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古詩
    由此可見從小教育孩子背誦古詩詞的好處多多,但是如果方法用的不正確,那麼會適得其反,影星林志穎曾經通過微博分享他的育兒方法,很多粉絲看了也連連點頭稱可,他的育兒方法也獲得北大教授的點讚,這使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 學者葉嘉瑩:我3歲開始背誦古詩!從小背古詩的孩子真不一般
    據我了解,葉嘉瑩先生從3歲就開始跟著父母一起背古詩,識字,是詩詞啟蒙了她,也是詩詞推動了她的一生,如今90多歲的葉嘉瑩老先生,依舊是氣質抖擻、精神百倍。不得不令人感慨:從小背古詩的孩子真不一般!年僅5歲就能背下500首古詩,輕鬆回答出與詩詞相關的內容,王恆屹的厲害由此可見,在談到王恆屹為什麼如此優秀時,王恆屹的奶奶表示:在王恆屹3歲的時候,她就每天帶著孩子一起背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每一個國學經典都沒落下。
  • 悅讀世界 3-8歲兒童背古詩很枯燥,有趣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古詩
    在今天這個大語文的時代,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背幾首古詩,於是反覆讓孩子背、考,就怕自己的孩子落下。時間長了,搞得孩子一聽古詩就煩,家長也是苦惱成分。3-8歲兒童更喜歡遊戲,用遊戲的方式學習可以讓孩子更喜歡學習,更容易記憶古詩。
  • 語文老師:孩子不愛背古詩?這12首簡單又好記,讓孩子愛上古詩
    提到背誦古詩,很多孩子都會皺起眉頭,尤其是男孩子,相對來說不太容易對文科類知識產生興趣,看到課本裡需要背誦的課文真的是無比苦惱……家長們對於孩子不愛背誦也是非常著急,因為學生每一個階段的考試都會有需要背誦的部分,小學階段語文學習尤其需要孩子的記憶力。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在某問答平臺上看到一個問題:讓孩子背誦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這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既不用文言文,也不需要古詩,懂不懂文言文古詩,對人的生活影響根本不大,甚至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
  • 讓孩子成才的秘密,在於選對書,《詩的秘密》丨讓孩子愛上古詩
    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的熱播,掀起了一股學習古詩詞的浪潮,在今年春節期間播出的第五季《詩詞大會》上,年僅6歲的王恆屹驚豔了全場,這個小神童無論是&34;&34;出口成詩&34;別人家的孩子&34;腹有詩書氣自華&F04142; --tt-darkmode-color: F04142; --tt-darkmode-color: 34;眼前有景道不得
  • 背誦古詩太乏味,怎麼都背不會?4個方法,讓3歲孩子也能輕鬆背詩
    每個家長都經歷過上學的時期,要問這其中什麼最難記憶,背古詩應該算其中一種了。尤其到如今,家長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教孩子背古詩也就演變成一種挑戰了。掌握不了背古詩方法的人都覺得詩句枯燥乏味,讓人昏昏欲睡,但是,古詩的美好意境和語句的辭藻華麗是任何話語都無法比擬的。
  • 學齡前兒童古詩啟蒙的最好方式:讓孩子玩著熟記100首古詩
    王恆屹在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作為孩兒媽,我被王恆屹的表現深深地刺激到了,於是我奮起直追,讓家裡3歲的男娃每天背詩詞,早上一小時古詩詞磨耳朵,晚上睡前一句句教,但是孩子根本不感興趣我越著急,他越「金口不開」……我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如何對低齡段的孩子進行古詩啟蒙?如何讓一個活力無限的孩子愛上「垂垂老矣」的古詩?這是大多數家長面對的難題。一米陽光童書館編著的《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創造了古詩詞的另類打開方式,是讓家長和孩子眼前一亮的古詩啟蒙書籍,可以解決大多數家長的古詩啟蒙難題。
  • 為什麼孩子們要從小背古詩呢?
    如今,許多孩子不了解閱讀詩歌的含義,不理解古代著作,對古代詩歌不感興趣,將來也不以寫作為生。實際上,閱讀詩歌目前是無用的,因為閱讀詩歌是一項長期投資,而且這種投資的回報不能與短期投資的回報進行比較。那麼,讓孩子們讀古代詩歌的目的是什麼?
  • 「爸爸,只背古詩,不背詩意,有什麼意義!我不背了!」孩子抱怨
    孩子一入小學,就收到一本古詩集。學校規定所有的學生必須背古詩,並且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過級。古詩一共12集,由短到長,由易到難,一個年級過2級,逐步完成。孩子除了完成老師的作業外,還要完成古詩的背誦。低年級還好,孩子能及時完成背誦,但到了高年級,作業增多,孩子要完全背下詩,需要熬夜完成。
  • 給孩子做古詩啟蒙,死記硬背可不行,不如試試這套「古詩遊戲書」
    哪怕他不識字、不知道詩的具體含義,這樣的韻律和節奏感都能很好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但是,讓一些家長犯愁的是,自己的孩子只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讀詩,遇到這種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鼓勵孩子讀詩呢?這裡我給你提三個建議:1、 利用想像,記憶背誦。想像在古詩詞背誦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想讓孩子背誦古詩,就要先確保孩子讀懂詩中描寫的畫面或表達的含義。
  • 你知道孩子是如何愛上古詩的嗎?
    兒子剛滿7歲的表姐最近頻頻跟我吐槽,感慨教育孩子太難了。疫情前,孩子很黏她;疫情中,孩子很怕她;現在呢,孩子已經不怎麼搭理她的。為什麼會這樣?當然是萬惡的作業啊,由於疫情在家沒有工作,教育孩子的重擔就落到了表姐身上。這樣一來,表姐驚奇地發現孩子做作業一點不認真,尤其是在讓他學古詩的時候,總是一會兒讀,一會兒又去做別的事情。
  • 孩子學古詩還死記硬背?善用這4個技巧,背下唐詩三百首不是夢
    由此可見背古詩對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來說尤為重要,但是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背古詩對很多孩子來說又非常痛苦。那麼家長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孩子背古詩呢? 善用這4個技巧,背下唐詩三百首不是夢 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做啟蒙 《三字經》、《百家姓
  • 孩子應該多大開始背古詩?應該怎麼背?聽聽尹建莉老師怎麼說
    其實,關於背古詩這件事情,關於孩子多大開始背?應該怎麼背?幾乎每個家長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對於孩子多大開始背古詩,尹建莉老師也表達了她的看法。那麼等到五六歲讓孩子背古詩的時候,孩子也會比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古詩詞的孩子背誦的更快,理解的也會更好一些,更能夠領會到古詩詞當中的畫面和故事感。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周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教孩子念詩、背詩,可現在不少家長都覺得,小孩讀不懂詩,背了也沒用。甚至還有人說:小孩子背古詩是「填鴨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大腦!那麼,從小背古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有沒有必要呢?孩子聽不懂古詩,就不能背嗎?答案當然是:能!古詩是一種十分講究的語言藝術,尤其注重意象、押韻和平仄(聲調)。
  • 孩子半天背不出一首古詩?3位名人老爸來幫忙,背詩百首並不難
    我家孩子之前讓他背一首古詩,可真是「要了命」啊!每次一首古詩我都要讀讀上好幾十遍,可是我家孩子依然「左耳朵進,右耳朵冒」,半天背不出一首詩。老公不理解我為什麼非要孩子背古詩!我讓孩子背古詩,可並不是為了攀比和顯擺,我實在是為孩子未來的語文學習感到擔憂!
  • 邊玩邊學,看《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
    孩子聽到了,偶爾也會跟讀幾句。但是《孟子》之類的於幼兒園小朋友而言,太深奧了。既然他願意跟讀,不如找點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於是我想到了古詩。這個寒假,我們開始了古詩學習。看了下學習記錄,從1月29日開始學第一首,到最近的一次是在4月29日,恰好三個月。三個月內我和孩子一起共同背誦了74首詩。
  • 背古詩家長快還是孩子快?
    之前總聽說孩子小學什麼都快,所以利用假期跟小妞一起進行唐詩背誦。但是我發現我跟小妞一起進行背誦古詩時,小妞並沒有比我背的快。後來我發現為何小孩子沒有成人背得快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小不懂意思。成人背東西可以在理解上記憶。同一古詩如果沒有講解,死記硬背。孩子比較慢。但是我又發現一個問題,我跟小妞背誦完古詩,雖然我比小妞背得快,但是第二天在考察時,發現我早已忘記了,孩子卻記得清清楚楚。成人通過理解可能短期記憶比較好,而孩子在沒有經過理解人基礎上背誦。孩子多次背誦形成了長時間記憶。所以孩子經常可以在將以前背過的東西在提取出來。
  • 孩子背古詩,背得慢——該怎麼辦?
    剛開始,我也很著急,我以為孩子就是不用心,不想學習;一首七言絕句背了30分鐘。我告訴自己,換個方式,他可能會接受的快一點。我便開始用畫畫的方式告訴小孩子,這首詩的內容和順序,孩子也是同樣的表現,背得很慢。但是很神奇的是面對五言絕句,我給孩子用圖畫的方式講完,孩子合上書1分鐘不到,立刻就背了下來。
  • 孩子半天背不出一首古詩?家長用好情景教學法,讓背詩成為享受
    一、背誦古詩的好處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讓讀古詩成為一種流行文化。在2018年的《歡樂中國人》的節目中,有一個4歲小男孩,被人們稱為「詩庫」,他不僅能熟背《千家詩》,還能解釋詩的含義,讓評委撒貝寧抱著腦袋直說「不敢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