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時間,『林第一』幫村裡做了許多實事好事,村民們都把他當做自己的親人,他真是個好書記。」群眾口中的「林第一」便是2018年3月至今一直在馬坡鎮清秀村駐村工作的陸川縣人民檢察院選派的第一書記林燊,因心繫群眾,為民辦事樣樣爭第一,所以同事和群眾都稱他為「林第一」。
「你們幫助我們那麼多,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你們就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盧善芳含著感激的淚水對林燊和幫扶人說。
在一次走訪入戶中,林燊了解到荔枝一隊建檔立卡貧困戶盧善芳家裡一小孩剛出生不久就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幾乎每個月都需要輸血,而血漿都是靠親朋好友無償捐獻的,幾年下來,能捐獻的親朋好友都問了,現在已經到了「無人可找」的困境。林燊了解情況後,毫不猶豫地到廣西玉林市獻血站對接捐獻。當得知孩子進行骨髓匹配手術前仍需要血漿時,林燊不僅再次獻血,還發動8個親朋好友進行捐獻,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手術成功進行。
林燊在醫院無償獻血
「書記哥哥那麼忙,每周都來輔導你,你要珍惜輔導機會,認真學習呀。」鍾卡標每次都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
現年58歲的鐘卡標,獨自帶著一個10歲的孩子,沒讀過什麼書的他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加上平時忙於工作,讓原本就有些孤僻的孩子越來越叛逆。做過一年教師的林燊了解孩子的心理,總是抽空到孩子家裡進行學業和心理的雙重輔導,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人也比以前樂觀開朗了。
駐村期間,林燊經常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時間,對村裡的留守兒童和單親孩子進行心理和功課輔導。做過教師的他,深知農村地區教育的薄弱,要堅持「志智雙扶」才能隔斷貧困代際傳遞。兩年來,他對全村161戶貧困戶211名學生受資助情況進行了全面核查,並分門別類建立了完整的「一戶一檔」信息臺帳,力爭每一項惠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不同階段學生的資助政策能精準落實到位,確保不漏一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全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駐村兩年多,林燊已經對所有貧困戶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而每戶的困難他都記在心裡並想方設法解決。在積極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外,林燊還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助力本村脫貧攻堅工作,幫助貧困戶韋四妹的兩個兒女爭取到退役軍人愛心人士每月資助款1600元直至大學畢業;爭取地產公司給一個單親家庭中的兩名大學生捐款5000元;爭取愛心協會和企業不定期對幾戶特別困難貧困戶進行慰問和捐贈生活必需品。
此外,林燊還積極推動村裡基礎設施的建設。兩年間,累計整合各類資金300多萬元,落實修建公共服務中心1個、村級道路4條、飲水工程1個、三面光水渠2條、球場2個等等,先後向後盾單位爭取價值10多萬元的幫扶物資和資金支持。項目的引進和資金的投入,極大改善了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條件,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由於疫情爆發,加上冷雨天氣,家裡的沃柑出現嚴重滯銷,得益於駐村第一書記林燊這些天的幫忙推銷,現在總算是賣出去了,不至於爛在地裡。」貧困戶鍾楚華看著自己種植的沃柑,一袋袋被打包上車,在感激之餘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很多貧困戶自產的沃柑、砂糖橘、雞鴨等農副產品銷售不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收入。在忙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林燊得知此事後,主動排查了解情況,及時統計好銷售不暢農產品種類、數量,當起了農產品銷售「代言人」和「快遞員」,不厭其煩地通過微信群、電話等形式廣泛宣傳,發動朋友、同事、群眾積極訂購。在林燊的大力「推銷」下,累計幫助銷售沃柑3000餘斤、大米1200多斤、雞鴨200多羽等,幫助20多戶貧困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同時,組織開展「消費扶貧」和「抗疫扶貧助春耕」等助農活動,通過單位工會採購和企業「幫買」形式動員社會力量積極購買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金額達10多萬元,多渠道、全方位幫助貧困戶增收。
用心為群眾服務,爭先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是林燊當初駐村的承諾。兩年多來,他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做好每一件事,踐行許下的承諾,一直把群眾的小事急事當成自己眼中的大事,把群眾口中的「謝謝」「點讚」當成前進的動力,用一點一滴的真情幫助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圖片:馬坡鎮黨委
文字:林 銀
編輯:陳宣佑
審核:程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