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餐飲市場已達到4萬億規模,但仍然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線員工依舊在從事著重複、機械的工作,對產業提供的附加價值低。送餐機器人正是助力餐飲業實現智能化升級的科技成果。
據了解,普渡科技的第一代送餐機器人「歡樂送」在2019年完成了650萬次任務,配送了1500萬個餐盤,相當於3000名服務員1年的工作量,為餐飲行業節省了2億的人力成本。
當「歡樂送」讓送餐機器人不再是行業的新鮮事,用日均300的託盤量證明了替代傳菜員的可行性時,普渡科技追求極致效率工具之後的下一步是什麼?
普渡的答案是——溫度;普渡產品的答案是——「貝拉BellaBot」。
全新萌系送餐機器人「貝拉」問世,讓配送更有溫度
當顧客去餐廳就餐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享受到有溫度的服務。當餐廳使用了機器人之後,無論是餐飲經營者還是食客,都希望不要因為引入了機器人而降低了原來服務的溫度。
那對於送餐機器人而言,溫度意味著什麼呢?
普渡科技團隊認為溫度有三層含義:溫度應該是機器人的交互性趣味性帶給人那種回味無窮的快樂;溫度應該是機器人的科技感未來感帶給人的心馳神往;溫度應該是機器人讓人類生產生活更美好的人文關懷帶給人的大愛。
基於對溫度的追求,普渡全新送餐機器人「貝拉」採用了擬物化的設計語言,外形靈感來自於貓,機器人在行走的時候會有各種表情。同時設計了有趣的交互系統,當客戶摸它耳朵的時候,貝拉通過語音、表情和燈光對用戶進行反饋。
由於餐廳場景嘈雜,對語音功能有不小的挑戰,普渡進行了多種軟硬體優化,保證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進行語音操作和互動。同時貝拉的燈光交互也十分豐富。例如,燈帶亮滅給人提示菜品是否被取走,機器人背面也會顯示前進過程中的各種狀態,比如前往的桌號、暫停、轉向等標誌。
由於貓是一個特別能賣萌的生物,普渡團隊為這款以貓為外形的機器人,打造了幾十款賣萌的表情,包括生氣、開心、疲倦等,讓其「萌力加倍」。
最後在外形上,貝拉的耳朵是視覺上的點睛之筆,同時還增加了觸摸傳感器,通過觸摸耳朵可以觸發一系列的燈光、語音、表情等等,更添生動。
除了多模態交互,貝拉機器人還擁有強大的黑科技,包括車規級懸掛、智能感應託盤、3D避障、PuduSLAM等全面升級的技術保障。
在保證配送效率的基礎上,普渡科技全新配送機器人「貝拉」通過觸覺、AI系統帶入情緒,並以表情、語音的形式反饋給顧客,讓顧客能感受到機器人的情緒,讓原本機器人「冷冰冰」的流程式送餐充滿熱情與驚喜。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讓人類生產生活更美好。普渡機器人讓配送更加智能和溫暖,接替了原本繁重機械的傳菜工作,讓服務員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直面顧客上。服務員為顧客服務,而「貝拉」不僅服務顧客,也服務他們。
四萬億餐飲市場機遇,「貝拉」持續增加市場佔有率
在巨大的餐飲市場容量以及進一步技術精進下, 「貝拉」擁有更大的機遇。
截至2018年,全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四萬億。儘管「歡樂送」憑藉著極簡實用的設計獲得了「德國紅點獎」的肯定,但對目前火鍋市場客戶而言,外形過於簡潔也有一定局限性。「貝拉」在外形與交互上全面升級,造型更大眾化,能進一步增加原有客戶群體的佔有率。
同時,「貝拉」能開拓更豐富品類的餐飲市場,覆蓋更多餐廳門店。目前送餐機器人在餐飲市場佔有率不足千分之一,仍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而隨著定位精度的提升,「貝拉」對餐廳過道寬度要求相比前代機器人降低10釐米,因此能在面積更小的餐廳內運行;另外「貝拉」採用了車規級的減振設計,運行更平穩,不會破壞餐品的擺盤,也不會造成液體的傾灑;因此,「貝拉」能覆蓋更多品類的餐廳,例如需要保持擺盤美觀的傳統中餐、西餐市場,也能覆蓋針對前代機器人技術有所限制的餐廳,如地面不平、過道過窄的餐廳等。
隨著「貝拉」的面世,普渡科技正在不斷拓寬餐飲機器人的邊界,讓機器人「再一次普渡」餐飲行業,讓更多顧客享受「貝拉」有溫度的服務。未來,普渡科技將不斷地進行技術積累與產品迭代,向著企業的終極目標「最有價值的高科技公司」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