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是來自喀喇崑崙邊防軍人的情書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我正躺在帳篷裡聽風/睡不著/想到吹過我的風再過不久/又將吹過你/就覺得有點浪漫……」在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崑崙山脈,駐守邊疆的中國邊防軍人,如何思念萬裡之外的愛人,又有哪些話想對她們說?

  這首來自喀喇崑崙邊防軍人的情詩,謝欣、瀚方、興春、文文……你們聽到了麼?

 

  出品人:李學勇

  監製:田源

  策劃:琚振華、魏驊、任旭

  攝影:吳盛澤、李波、徐曉輝、田定宇、張天宇

  剪輯:琚振華

  統籌:韋磊、都曉旭、劉曉東

  詩作者:王前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出品

  編輯:王楠楠

聽!這是來自喀喇崑崙邊防軍人的情書-新華網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945985

相關焦點

  • 邊防軍人的日常巡邏瞬間為何能夠觸動億萬網友的心
    駐疆部隊在七十載衛國戍邊的漫長歲月中,用生命和熱血鑄就了以「熱愛邊防、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喀喇崑崙精神,體現了廣大邊防官兵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博大情懷和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堅強意志。喀喇崑崙精神,閃耀著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光芒,已經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官兵愛國奉獻、艱苦奮鬥的強大精神支柱。
  • 「我和我的新疆朋友」王祥:用熱血和生命傳承喀喇崑崙精神
    我叫王祥,來自天府之國的四川蒲江,是一名在西北邊陲新疆喀喇崑崙高原從軍,並擁有16年軍齡的退伍老兵。由於我從小就崇拜軍人,敬仰英雄,受此薰陶,1993年12月,懷著對人生夢想的熱切追求,剛滿18歲的我就積極應徵,義無反顧,經歷各種曲折,終於如願以償參軍入伍。
  • 歌聲激蕩在喀喇崑崙之巔
    「腳踏崑崙山,離天三尺三……」隨著激昂的伴奏,一陣有力的歌聲打破了喀喇崑崙高原的靜謐。 這片高原,平均海拔5000多米,素有「生命禁區」之稱。新疆軍區一代代「喀喇崑崙衛士」以雪山戈壁為友,與藍天白雲相伴,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忠誠踐行使命。
  • 最難抵達的邊防哨所,是為我們「生產」安全感的地方!
    雖然缺席了團圓,卻為同胞「生產」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就是中國軍人。有些哨所條件艱苦、與世隔絕,是常人最難抵達的地方。倘若你沒有去過哨所,或許永遠不會知道他們朝夕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環境。中國軍人以健壯挺拔的身姿堅守祖國的邊疆,練出了無與倫比的堅韌精神。今天,帶您走進幾座邊防哨所,看看「生產」安全感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樣子。
  • 「喀喇崑崙精神」之光仍在燃燒
    這就是西陲的博大與遼遠。從喀什向邊地輻射,南疆軍人戍守的防區很大,幾乎囊括了天山南麓、帕米爾高原、阿里高原和喀喇崑崙山,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等7個國家接壤,邊境線在冰峰雪嶺、河谷戈壁間穿越,綿延數千公裡。這片與世界屋脊相連的弧形地帶,在中國地形圖上以深褐色顯示,足見其高。故地重遊,儘管遙遠依舊,交通卻已然便利。
  • 新年伊始,邊防軍人踏上巡邏路!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邊防軍人依舊堅守在祖國的邊關遠眺萬家燈火守護萬裡平安新的一年他們再次踏上巡邏路01河尾灘邊防連2021年元旦新疆軍區河尾灘邊防連的官兵們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踏上了巡邏路(作者:陳偉)02西藏軍區邊防某團2021新年第一天西藏軍區邊防某團馬泉河邊防營組織了2021年第一次邊關巡邏巡邏之途艱險異常戰士們需要跨越荒原有時還需翻越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山再大的困難
  • 盤點我國最艱苦的幾大邊防哨所
    下面介紹幾個中國邊防哨所之最: 1、溫差最大,最西部的邊防哨所:神仙灣哨所 神仙灣哨所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皮山縣境內。
  • 他是情書高手,給女學生寫四年情書,從軍人到作家再到服飾史學者
    他是情書高手,給女學生寫四年情書,從軍人到作家再到服飾史學者 他是情書高手,給女學生寫四年情書,從軍人到作家再到服飾史學者 他是情書高手,給女學生寫四年情書,從軍人到作家再到服飾史學者 他是情書高手,給女學生寫四年情書,
  • 年三十,感受喀喇崑崙之巔官兵的家國情懷
    大自然又是那麼慷慨,把喀喇崑崙之巔的雪域奇觀,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一群年輕的士兵。5418米,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數字,是河尾灘邊防連的海拔高度,也是屹立在這裡的戍邊軍人的精神高度。河尾灘邊防連是什麼樣?英雄的守防官兵又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帶著敬仰與嚮往,記者一行乘車翻雪山,上達坂,過冰河,於農曆大年三十16時30分趕到連隊,聆聽這裡的戍邊故事。
  • 內蒙古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學習《退役軍人保障法》
    圖為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為民警發放《退役軍人保障法》。為充分認識《退役軍人保障法》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更好地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積極營造學法、普法、用法的良好氛圍,12月9日,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組織民警開展《退役軍人保障法》專題學習。
  • 喀喇崑崙:一寸天路一寸血
    從2011年開始,田念勝天天都在講故事,已講了整整7年,走遍中國,走遍巴基斯坦,說與萬水千山聽。喀喇崑崙公底河段是一個自然保護區,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來這觀光經過,巴基斯坦政府在此設置收費站,向各國遊客收取金額不等的野生動物保護費,唯獨免費向中國公民敞開懷抱,40年來,始終如一。2.
  • 2021高考作文素材 | 致敬中國邊防軍人!使命擔當,寸土不讓 | 滿分標題、角度、金句、精彩時評全方位解讀最新寫作素材
    這些英雄的邊防官兵把青春、鮮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崑崙高原,築起巍峨界碑。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使命所系、義不容辭!」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天文點邊防連翻譯歐陽文:這裡就是我的家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駐守「生命禁區」十餘載,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翻譯歐陽文,成功參與處置險情上百次。他常說「『天文點』就是我的家,戰友就是我的家人。」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駐守「生命禁區」十餘載,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翻譯歐陽文,成功參與處置險情上百次。
  • 中國最艱苦的邊防陣地:士兵睡覺要插氧氣,每三公裡長眠一位軍人
    文|鐵血君在中國眾多邊防駐地中,要說哪裡最辛苦,青藏高原地區的五道梁兵站絕對算是其中之一。就算是常年駐紮在這裡的邊防官兵們也難以適應這種惡劣環境。夜裡風大時,空氣中的氧氣更加稀薄,士兵們常常因為缺氧而感到頭疼、氣喘,無法入睡。在戰士們的床頭上,都有一個氧氣閥門,夜裡難受時就吸口氧氣,或者把枕頭壓在頭上,以此來緩解疼痛。而且在海拔那麼高的地方,水燒到70多度的時候就開了,很多有害的微生物都無法被殺死,常年喝這種水,非常容易生病。
  • 從邊關到家鄉,邊防軍人的探親路究竟有多長?
    有的邊防官兵,即便有幸能在春節請到探親假,但是由於邊關偏僻,交通不便,他們在迢迢探親路上,也充滿了艱辛。10多年前,本文作者曾到內蒙古北疆的一線哨所採訪,記錄下了邊防官兵探親路上的故事。那個時候,對他們來說,回鄉的路有多長,辛酸就有多長,他們探親路上遇到的困難和曲折,是內地許多人無法想像的。
  • 戰「疫」白衣天使與邊防軍人的視頻連線:你守國,我救人
    一個是戍守邊關的邊防軍人,一個是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非常時期,一場特別的視頻連線,闡釋了同樣的家國情懷。戰「疫」白衣天使與邊防軍人的視頻連線:你守國,我救人■ 許凌康 董晨陽作為邊防戰士,和家人「微信千裡來相會」本是常態,然而這次視頻連線對於西藏軍區某旅戰士崔家星來說有些特別。
  • 有幸看到祖國最西的邊防哨所和最高的邊防哨所
    在新疆參觀了兩個「最西」——中國最西的邊防哨所和最高的哨所與口岸。參觀這兩個「最西」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所以遲發是因為參觀前有個約定,在十九大期間不要發邊防的照片,十九大以後才可以發。再往西就是伊爾克什坦口岸—中國最西的口岸,大山上鐫刻的「祖國在我心中」傳遞著邊防戰士的信念。我們也看到不遠處吉爾吉斯坦的土地,還有民國年間國軍的哨所,70多年前他們在如此艱難的環境守衛國土也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