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知識:小朋友蚊蟲叮咬不要撓,塗抹藥膏最首要
夏日來到,這日子可是越來越難過了,不只因為炎熱的天氣,更因為嗡嗡飛舞的蚊蟲。
夏天天氣熱,人們穿得也少,裸露出來的皮膚就成了蚊子最好的突破口,就算是大人也難免感到煩不勝煩,更別提稚嫩的小寶寶了。
然後不得不再次介紹這支中國嬰和蚊蟲叮咬膏。葫蘆但凡叮了大包,硬硬的很久不消的那種,最後全靠它,過幾天大包就消失得不留痕跡。溼疹、蚊蟲叮咬、燙傷等都是用這支,幾乎就是皮膚萬用膏。1歲以上寶寶使用親試有效,1歲以下還是以驅蚊和蚊帳為主吧,避免被毒蚊子叮成上面那種大包。
估計沒有媽媽不知道這個品牌,宣傳可用於燒傷、擦傷、割傷、皮膚皺裂、皮疹、碎片、開放性傷口,蚊叮蟲咬、尿布疹效果明顯,同時還可作為護唇膏、護手足膏,防止皮膚乾裂。
最好玩的就是眾多商家在冬天的時候就使勁說嬰和膏可以保溼、當護手霜,到了夏天就說嬰和膏可以治療蚊叮蟲咬。
嬰和膏的成分簡單,主要是由柚子精華、山茶籽油、冰片和洋甘菊配置而成,主要功效是止癢和吸溼。
蚊蟲叮咬後要如何處理:
1、一般來說蚊蟲叮咬後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可以先冷敷,無論是用冷水衝還是冰塊敷,都能幫助減輕被叮咬處的腫脹和疼痛。
2、先嘗試用外用的止癢水或藥膏來幫助緩解症狀,比如用爐甘石洗劑,花露水、薄荷膏、嬰和蚊蟲叮咬膏、紫草膏等塗抹患處。
3、如果用以上止癢藥膏效果不好的話,可以選用弱效至中效的糖皮質激素藥,比如氫化可的松,和含抗組胺類藥膏(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皮膚作為接觸外界的第一道屏障,寄居著各類看不見的微生物,當微生態環境穩定平衡時,皮膚的鎖水程度、抵抗外界的能力會更高。堅持給皮膚「吃」點益生菌,可以加強保溼滋養、緩解乾燥粗糙,幫助防護紅PP、強化肌膚屏障,這樣寶寶就可以擁有堅實的皮膚防護盾了,輕鬆抵抗外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