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知識:小朋友蚊蟲叮咬不要撓,塗抹藥膏最首要

2020-12-17 佳百娛樂

寶寶學知識:小朋友蚊蟲叮咬不要撓,塗抹藥膏最首要

夏日來到,這日子可是越來越難過了,不只因為炎熱的天氣,更因為嗡嗡飛舞的蚊蟲。

夏天天氣熱,人們穿得也少,裸露出來的皮膚就成了蚊子最好的突破口,就算是大人也難免感到煩不勝煩,更別提稚嫩的小寶寶了。

然後不得不再次介紹這支中國嬰和蚊蟲叮咬膏。葫蘆但凡叮了大包,硬硬的很久不消的那種,最後全靠它,過幾天大包就消失得不留痕跡。溼疹、蚊蟲叮咬、燙傷等都是用這支,幾乎就是皮膚萬用膏。1歲以上寶寶使用親試有效,1歲以下還是以驅蚊和蚊帳為主吧,避免被毒蚊子叮成上面那種大包。

估計沒有媽媽不知道這個品牌,宣傳可用於燒傷、擦傷、割傷、皮膚皺裂、皮疹、碎片、開放性傷口,蚊叮蟲咬、尿布疹效果明顯,同時還可作為護唇膏、護手足膏,防止皮膚乾裂。

最好玩的就是眾多商家在冬天的時候就使勁說嬰和膏可以保溼、當護手霜,到了夏天就說嬰和膏可以治療蚊叮蟲咬。

嬰和膏的成分簡單,主要是由柚子精華、山茶籽油、冰片和洋甘菊配置而成,主要功效是止癢和吸溼。

蚊蟲叮咬後要如何處理:

1、一般來說蚊蟲叮咬後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可以先冷敷,無論是用冷水衝還是冰塊敷,都能幫助減輕被叮咬處的腫脹和疼痛。

2、先嘗試用外用的止癢水或藥膏來幫助緩解症狀,比如用爐甘石洗劑,花露水、薄荷膏、嬰和蚊蟲叮咬膏、紫草膏等塗抹患處。

3、如果用以上止癢藥膏效果不好的話,可以選用弱效至中效的糖皮質激素藥,比如氫化可的松,和含抗組胺類藥膏(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皮膚作為接觸外界的第一道屏障,寄居著各類看不見的微生物,當微生態環境穩定平衡時,皮膚的鎖水程度、抵抗外界的能力會更高。堅持給皮膚「吃」點益生菌,可以加強保溼滋養、緩解乾燥粗糙,幫助防護紅PP、強化肌膚屏障,這樣寶寶就可以擁有堅實的皮膚防護盾了,輕鬆抵抗外界刺激。

相關焦點

  • 谷斯媽媽 : 蚊蟲叮咬寶寶後紅腫怎麼辦?
    夏天到了,蚊蟲又出來禍害寶寶了。要怎麼防止寶寶被蚊蟲侵害,蚊蟲叮咬不但傷害寶寶的皮膚,而且會引起皮膚感染、淋巴結腫大、發燒,更嚴重的是可以傳播一些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腦膜炎等。鵝媽媽今天為你講解一下,防止寶寶被叮咬的終極秘訣。父母要儘早為寶寶做好夏季防止蚊蟲叮咬的準備哦。
  • 四個妙招讓寶寶遠離蚊蟲叮咬!
    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寶媽們關注的這個蚊蟲叮咬的話題。蚊蟲叮咬後的反應1、有些寶寶會突然出現小紅點,有的則會出現丘疹或者水皰、叮咬處出現局限性的風團,但很快就自行消退。2、叮咬處經常出現在臉上,耳垂、手臂、腿部等裸露的部位。3、沒有發燒、流鼻涕、腹瀉等伴隨症狀。4、寶寶經常會感到瘙癢感,會用手搓揉叮咬處。
  • 被蚊蟲叮咬後,如何快速止癢?
    天氣悶熱時,飯後散步逛逛公園操場、偶爾坐在小區石凳上歇息、路過街邊檔買些吃的、在陽臺外待一會兒......都有可能被突如其來的蚊蟲叮出幾個大包。被蚊子咬了,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陣癢,然後大家肯定會不自覺地去撓皮膚,接著就是越撓越癢,最終「小包變大包」。
  • 被蚊蟲叮咬了怎麼辦
    夏季來臨了,除了炎熱難忍,還會有很多蚊蟲出沒,不可避免地會被蚊蟲叮咬。那麼被蚊蟲叮咬後怎麼辦呢?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處理、預防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不要抓撓】被蚊蟲叮咬後會又癢又腫,千萬不要用手抓撓,皮膚抓破會,可能會引起感染,甚至會發燒。
  • 孩子被蚊蟲叮咬,塗口水管用嗎?
    對付蚊蟲叮咬,塗口水管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啊,口水不僅不能消毒止癢,還給叮咬處帶來超級多細菌,沒啥好處。 口水消毒止癢不靠譜! 別塗! 被蚊子咬了,有兩大明顯的表現——「包」和「癢」。
  • 俄媒:被蚊蟲叮咬的十個止癢方法 醋的效果不錯
    中國網6月13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6月11日報導,蚊蟲叮咬可能比它們看上去還要危險。對嬰兒來說,尤其是如此,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用髒手去撓傷口,並且也不能抑制住癢的衝動。當然,有一些方法能夠幫助人們快速地解除蚊蟲叮咬造成的皮膚瘙癢。1.
  • 寶寶被蚊蟲咬如何止癢 醫生:防蚊蟲叮咬物理方法最佳
    越來越大,寶寶就用手去撓,導致包破皮,發炎。寶寶難受得直哭,一量體溫,達到39.4℃,陳女士趕緊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小孩的皮膚比較嫩,被蚊蟲叮咬後,容易有過敏反應,引發蟲咬性皮炎。」郭清龍醫生告訴記者,隨著夏季的到來,蚊蟲叮咬引發過敏的病例很多,特別是幼兒,若處理不及時,嚴重者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引發蕁麻疹。
  • 蚊蟲叮咬留下的「紅包」怎麼辦?止癢藥膏了解一下
    每年6月至11月是蚊蟲最多、最猖獗的時候,也是人們戶外活動的高峰時期,即使防護得再好,也難免會被蚊蟲這些小東西叮咬一下
  • 有了巴復平祛疤膏,今年夏天再也不怕蚊蟲叮咬了
    夏天本就是一個該露腿的季節,但如果是容易被蚊蟲叮咬的朋友,這雙腿就只能藏在長褲裡。還好有巴復平這樣的祛疤膏,對付蚊蟲叮咬疤痕效果顯著,無論是居家使用還是出門旅遊都應該備上一隻。蚊蟲叮咬的疤痕是怎樣形成的?夏天蚊子大肆出擊,幾乎無人倖免。
  • 如何避免寶寶被蚊蟲叮咬?被叮咬後怎麼辦?(附正確的處理步驟)
    夏天到了,最讓人討厭的事情之一就是蚊蟲的叮咬。而對於有小寶寶的家庭來說,這也是最讓家長揪心和煩心的事情之一。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儘量減少寶寶被蚊蟲叮咬呢?寶寶被蚊蟲叮咬後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我們常見的處理方法是否正確呢?
  • 夏天被蚊蟲叮咬後怎麼辦?
    相信大家都有這個經歷,被蚊蟲叮咬後又痛又癢,結果許多人用手撓相信大家都會越撓越癢,最後包越起越大難受死了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amp;nbsp;                             我們日常用的肥皂大家都知道吧,肥皂也可以止癢,當我們被蚊蟲叮咬後不要用手撓
  • 夏天寶寶如何防蚊蟲叮咬?
    很多家長會在蚊子叮咬處塗抹花露水,風油精,或者一些驅蚊劑,甚至是塗抹泰國的青草膏,這樣到底對不對呢?要注意,我們小時候常常用來抹蚊蟲叮咬的風油精也一樣含有薄荷醇,所以最好也不要給孕婦、哺乳媽媽和孩子用。不僅如此,花露水還含有酒精成分。曾有過塗抹花露水後被點燃的新聞報導。也有不少網友親測花露水可以點燃,可見其酒精含量不低。酒精非常容易透過皮膚被吸收,大面積塗抹可能導致孩子酒精中毒。出於安全考慮,建議不要給蚊蟲叮咬的地方塗抹花露水。
  • 蚊蟲叮咬常用藥盤點
    白紋伊蚊會帶來登革熱,這就要求我們做好防蚊工作,儘管如此,但仍舊不可避免會出現蚊蟲叮咬的現象,針對普通的蚊蟲叮咬,我們可以通過擦抹藥膏等緩解瘙癢症狀,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蚊蟲叮咬的治療用藥。   四類產品要忌用  1、含激素類產品:如無極膏、地塞米鬆軟膏。15歲以下兒童用這類產品需十分謹慎,激素可抑制小兒的生長和發育。
  • 育兒經驗分享:關於嬰兒溼疹、口水疹、蚊蟲叮咬性皮炎
    別的寶媽分享的經驗是:孩子最怕熱,除了護好肚子,不要穿太多;可以用艾葉熬水給孩子洗澡;可以抹點溼疹膏(我當時給孩子抹的是嬰寶);不要塗痱子粉,以免皮膚破損。從網上分享到的經驗:塗抹紫草油;有的是把香油加熱晾涼塗抹;有的是拼命地塗抹鬱美淨等護膚品;有的是用兒研所的膚樂霜;上面的方法我都嘗試了,多管齊下:及時迅速地給孩子擦口水;白天塗抹香油;晚上睡覺塗抹護膚霜;藥物我用的比較少,怕產生依賴;減少給孩子吃酸性有刺激的水果,比如獼猴桃、草莓、西紅柿、葡萄等。
  • 蚊蟲叮咬那些事兒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顯示,儘管醫療衛生事業現在普遍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全球每年仍有數百萬人因為蚊子的叮咬而不幸患病,如登革熱、瘧疾、黃熱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等。  瘧疾是經按蚊叮咬,人類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 醫生:這4招有效防止蚊蟲叮咬
    我看了下晨晨媽媽發過來的圖片,明顯是被蚊子給咬了,就建議晨晨媽媽先用爐甘石洗劑或者止癢藥膏給小寶寶被蚊子咬的地方塗抹一下,並教了她簡單的對症處理方式。抓抓抓,撓撓撓,癢的發脾氣不說,還可能把皮膚抓破,更重要的是,蚊蟲叮咬本身就是某些疾病的傳播途徑,包括大名鼎鼎的瘧疾、乙腦、登革熱等,都可以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所以,趁著現在蚊蟲剛出來活動,先做好防蚊措施,讓蚊蟲離自己和寶寶都遠遠的! 一、蚊蟲是如何尋找目標的?
  • 糖尿病患者小心被蚊蟲叮咬!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小心被蚊蟲叮咬!)抵抗力較強的成年人被蚊子咬後可以撓嗎?
  • 蚊蟲叮咬 教你不再害怕蚊蟲叮咬
    隨著春天的悄悄到來,萬物復甦的同時,蚊蟲也來了。真是一個讓人煩心的事情,蚊蟲嗡嗡嗡的,不僅讓人睡不好覺,心情不好,還到處留下它們光顧後的「痕跡」。小編就是深受蚊蟲毒害,睡不好覺,最後還過敏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被蚊蟲叮咬過敏的經歷。蚊蟲叮咬過敏的症狀是什麼。
  • 防治蚊蟲叮咬寶寶的11條作戰攻略
    作者:寶寶知道 大寶俊傑夏天寶寶常會被蚊蟲叮咬,叮咬後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麼?如何正確預防?羊大夫通過這篇科普給大家一些常識和建議,希望能減少寶寶被蚊蟲叮咬的機會,並且能掌握叮咬後的正確處理方法。11條實用防蚊常識1、儘量避免清晨和黃昏這兩個蚊子最活躍的時間段帶寶寶在外活動。2、水邊的草叢、樹林蚊蟲很多,儘量少去。3、床頭或嬰兒車的蚊帳防護很有效也很安全,但在把寶寶放進去之前,要確認裡面沒有潛伏的蚊子。
  • 寶寶被蚊蟲叮咬不可忽視,小心嚴重後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夏天被蚊蟲叮咬似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兒,幾乎每個人都不能避免。但是寶寶被蚊蟲叮咬一定要重視,寶寶的皮膚很嬌嫩,很容易成為蚊蟲叮咬攻擊的對象,無論家長們做好怎樣的預防措施,總是免不了被蚊蟲「親一口」。而寶寶又很容易抓破皮膚而引起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