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一個較久遠的時間,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多東西都和我們現在的不一樣,很多日常的用語和叫法和我們今天的大不相同。今天來列舉一些日常常用語來看看古時候是怎麼說的或是怎麼來稱呼的。
吃飯
1.用膳,一般是皇家貴族使用。
2.小酌。隨便的飲宴;謙稱請人飲宴。
3.過堂。佛門中的"吃飯"。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
4.進食。指吃飯。出處:唐·元稹《連昌宮詞》:「宮邊老翁為餘泣,小年進食曾因入。」
5.赴宴。亦作「 赴燕 」。參加酒宴。
睡覺
1、坐著打瞌睡叫「睡」;
2、閉上眼睛,但是不一定睡著叫「眠」;
3、躺在床上睡覺叫「寢」;
4、伏在矮几上睡覺叫「臥」;
6、睡著了叫「寐」;
7、睡醒了叫「覺」或「寤」。
洗澡
1、沐澡(洗頭洗澡);
2、沐濯(洗頭洗澡)
3、沐浴
刷牙
1、梳洗,洗漱,
2、滌齒。(牙刷的名字在南宋就有了,俗稱刷牙子: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第十三卷寫道:「諸色雜貨中有刷牙子。」子是表示東西,刷牙古今同意。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
工作
1、」勞作「(勞作的意思就是在幹活,如辛苦勞作。)
2、」謀生計「。 謀:策劃 生計:生活、生存的方法。
3、「謀事」。「事」指的是職業,謀事指的是找職業。
4、「差」。差遣——被分配一個工作崗位。差人——意味差遣某人去做某件事、差役——被官府指派到某個工地服勞役、差使——在工地上被工頭使喚、出差——離開工地單獨去辦事。
5、「業」。古代文言文中「業」也可以解釋成「職業」的意思, 又有「使從事於,以…為職業。」的意思。
婚姻、夫妻
1、配偶。夫妻雙方互為配偶,亦指男女相配為夫婦。
2、結髮。源於蘇武詩「結髮為夫婦,恩愛兩不疑」。「結髮」本指年輕束髮之時,後據此詩「為夫妻」語,作結婚解;也指妻子。俗稱元配為結髮。也有人說:「結髮夫妻」一詞源於古婚禮中的「合髻」。
3、結縭。亦作「結褵」。原指古代女子出嫁時,母親把悅(佩中)結在女兒身上,後來用為結婚的代稱。
4、結絲蘿。《古詩十九首》:「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和女蘿都是蔓生植物,糾結一起,不易分開。
5、結朱陳。「朱陳」原是一個古代村名。白居易《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蘇軾《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婚娶圖》詩:「何年顧陸回丹後,畫作朱陳嫁娶圖。」後遂用為聯姻的代稱。
學生
1、學子。春秋時代,學生就被稱為「學子」。
2、弟子。對於老師,學生就是弟子,《論語·雍也》中有「 弟子孰為好學?」
3、學童。年幼的學生。
4、門人。門,意為師門,門人即使弟子。
5、門生。東漢時「門生」則指再傳弟子,後世也指親授業的學生。
6、門下。指門生、弟子,《淮南子·道應訓》:「 公孫龍顧謂弟子曰:『門下故有能呼者乎?』」
7、門下士、門下生、門下客。指學生、弟子;劉大櫆《贈大夫閔府君墓志銘》:「遂以授徒為生,教授宗黨及前溪、洵川間。其門下士數十百人」。
8、門徒。指弟子或徒弟。徒,意為弟子、門徒;所以,學生的一些別稱也就冠以「徒」字。諸如徒人、徒弟、徒役、徒侶、徒人。
9、門弟子。及門的弟子,門弟子又省稱「門弟」;《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
10、小子。「小子」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也可用作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