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和諺語,都是日常用語,有什麼不同

2020-12-12 成長新視點

俗語和諺語,都是日常用語,有什麼不同

文/@成長新視點

俗語和諺語,都是日常用語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主要區別在於成因來源、概念闡釋、場景對象和表現特點四個方面。

一、成因來源。

1.俗語。也叫常言、俗話,或者大家說、古語說等。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對事物處理、自然理解和衣食住行等形成的口語化經驗總結,經過口口相傳,達到共識,具有口語性、通俗性、共識性和流行性的語言單位和典型語句。

俗語來源廣泛,既有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有詩詞名句、警句格言和歷史典故等關聯。如「拔根汗毛比腰粗、飽漢不知餓漢飢、不到黃河心不死」。

2.諺語。類似於成語,是流傳於民間的比較簡練、言簡意賅的話語,多數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社會實踐經驗,且許多揭示了客觀事物的內在及現象規律。

諺語,具有廣泛的知識性和深刻的哲理性。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等。

二、概念闡釋。

1.俗語。是一種形象的定型化短語,如「紙老虎」、「翹尾巴」、「亂彈琴」、「硬骨頭」等。如「不是省油的燈、蒼蠅不叮沒縫的蛋」等。

2.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習慣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如「女人嫁漢,穿衣吃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三、場景對象。

1.俗語。有通用性質,同一俗語,可以用於不同的場景和對象。如「翹尾巴」,可以在不同場景下說不同身份的人。俗語從廣義來說,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面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適用所有人,沒有對象限制。

2.諺語。有氣象、農業、生活、衛生和學習等多種類別,不同的諺語使用場景不同。一般場景和對象固定化,不具有通用性。

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屬於衛生類別,不能用於天氣和農業上。

四、表現特點。

1.俗語。俗語通常指有一定道理,表述某一種觀點的話。它沒有因果性質和完整意思,往往只是有一半的意思,需要和當時場景關聯。如「扯淡、吃了槍藥了、大海裡撈針、斷了線的風箏、人有三不欠」。

2.諺語。諺語,帶有典型的因果性質和完整意思,用得較多,流傳時間較長,更具文學化和書面化。諺語,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

如「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勤勉是成功之母」、「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相關焦點

  • 了解諺語俗語的含義及應用:踏實做事,篤行致遠
    諺語俗語,通俗易懂又寓意深遠,是世界各國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諺語俗語在工作生活學習中是運用最廣泛的,下面我們就分享幾則有關踏實做事的諺語,希望對您的人生有所指導,對您提高口才和寫作能力有所幫助。這是藏族的一句諺語。很多少數民族的諺語比喻形象生動,給人印象深刻,這句諺語就是用兩頭尖的縫衣針比喻三心二意,說明三心二意終將一事無成。這句諺語如果是用在書面用語裡,比如正式講話、作報告等直接拿來引用就好了,如果是在平時的口語交往中,雖然也可以直接引用,不過要注意語境。
  • 漲知識 I 俗語、諺語、歇後語、成語,老祖宗的智慧,區別很簡單
    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各自的來源■ 俗語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聯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
  • 聽不懂本土英語 每天6分鐘看這視頻 輕鬆掌握英語俗語 諺語 俚語
    都已經學習了10多年了,為何要終止呢?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英語日常交流,是真刀實槍,不是學點書面用語就可以解決的。太多的地區俗語、諺語、俚語需要大家日積月累。這有這樣,才能聽到的時候,理解通透。
  • 了解這些諺語俗語,寫文章,寫作文更有料
    各個國家都流傳下來很多俗語諺語,這些諺語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含有很深的哲理性。我們有必要好好學習,用通俗的語言闡釋深刻的道理,不僅有助於我們的語言交流,而且對學生寫作文,作家寫文章都有幫助,時你的文字更接地氣,通俗卻不膚淺。
  • 叮~教你準確區分韓語中的慣用語(관용구)和諺語(속담)!
    不少學韓語的小夥伴都有著這樣一個煩惱:慣用語和諺語長得那麼像,到底該如何區分呢?於是,我今天就來當一回「解憂雜貨鋪」的店員,專門為一臉苦惱😖的大家解開這個大謎團吧!畢竟不對韓語的慣用語和諺語進行充分的學習,不僅無法順利通過韓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查,也很難在日常交流中Get到韓國人的話外音,你們說是吧?
  • 小學語文基礎:諺語+俗語+歇後語,一篇全匯總,留給孩子積累!
    小學語文基礎:諺語+俗語+歇後語,一篇全匯總,留給孩子慢慢學,作文也能有素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諺語、俗語、歇後語隨處可見,如「光說不練假把式」、「百聞不如一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等等,這些語言約定俗成,通俗易懂,傳遞著古人的智慧。諺語、俗語、歇後語是我國文化語言中的一抹亮色,也是古人哲理智慧的傳承。
  • 《紅樓夢》中的人講話都很有趣,各種諺語、俗語層出不窮
    《紅樓夢》中人物語言生活化、口語化的顯著特色之一,是根據各種人物的特點,恰當地選用了民間語言的精髓——諺語歇後語、俗語等,從而使人物語言更具備生活內涵和理趣,富有鮮亮的光澤和色彩。比如,鳳姐對剛進大觀園的劉姥姥說的:「俗語說,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呢,何況你我。」
  • 這些粵語日常用語 你學會了嗎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粵語就是為了能夠出去和廣東人交流,雖然普通話是國語,但是在粵語地區特別是港澳地區的交流還是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發展,那麼還是很有必要學會粵語的。無論是粵語的九音六調還是粵語俗語俚語,已經各種不同於母語的語法等等,其實學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果日常生活粵語可以交流無障礙,那麼前面學不學似乎也無所謂。下面就來介紹生活中能用到的粵語日常用語。1.請入嚟坐。這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就能用到了,表示「請進來做吧」。
  • 談談兩岸日常用語的不同
    日常接觸的絕大多數臺灣人的熱情友善、禮貌優雅都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過在向臺灣人說「謝謝」時,經常會得到「不會」二字的答覆,而不是大陸常見的「別客氣」「不用謝」之類,這也讓我們幾個訪問學者私下互相犯嘀咕:聽著怎麼有點兒彆扭,「不會」後面應該是什麼呢?猜了幾個答案都覺不合情理,只好又向臺灣朋友請教,才知是「不會麻煩」的意思。
  • 現代日常用語和古代日常用語的不同叫法
    古代是一個較久遠的時間,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多東西都和我們現在的不一樣,很多日常的用語和叫法和我們今天的大不相同。今天來列舉一些日常常用語來看看古時候是怎麼說的或是怎麼來稱呼的。吃飯1.用膳,一般是皇家貴族使用。2.小酌。
  • 小雪節氣:詩詞、諺語、俗語收藏大全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智慧結晶的一種體現,而從古至今,關於小雪時節的諺語、詩詞都不少。本期,雪月與大家分享關於小雪節氣的諺語和詩詞。先說小雪節氣有三候,這三候說的是什麼?一候虹藏不見:因為天氣逐漸寒冷,溫度降低,我國北方降水將以下雪為主,不再下雨,雨水彩虹也就看不到了。
  • 《巴西中國俗語諺語對照詞彙》首發式在聖保羅舉行
    原標題:《巴西中國俗語諺語對照詞彙》首發式在聖保羅舉行  新華網聖保羅8月17日電 (記者 王正潤)當地時間16日晚,華人林長朝夫婦譯著的《巴西中國俗語諺語對照詞彙》首發式在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舉行。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官員、當地華人僑領以及巴西國會議員、聖保羅州副議長等出席。
  • 點路出國黨潮流指南:你需要知道的美國諺語/俗語(下)
    為了讓小朋友們儘快融入留學環境和歐美文化中,我們精心整理了點路出國黨潮流指南守則,覆蓋了歐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今天第一個系列是你必須知道的諺語/俗語,每一種語言都會有一些明智的說法,根據詞句長短稱之為諺語或俗語,這寫長詞(很少有完整的長句)具有「比喻的意義」。
  • 充滿著老祖宗人生大智慧的數字俗語諺語之「二」
    在我國的民間,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裡,千百年來就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諺語、歇後語等等。這些眾多的民間文學精品,既世代傳承了民族文化,又祖輩啟迪著人生智慧,其中很多都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神財富。而在這些廣為流傳的俗語諺語中,有許多含有數字,就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和經典奇妙了,更充滿著老祖宗的人生大智慧。「二者不可得兼」。兩種事物只能得到其中之一,而不可以全部都得到。說明對於某些事物要懂得取捨,不能兼而有之。「二一添作五」。原本是珠算除法運算中的一句口訣,是二分之一等於零點五的意思。
  • 除夕俗語諺語有哪些 有關除夕過年的民間歇後語
    除夕有很多俗語諺語,大都是口口相傳的,那麼有哪些俗語是被人記得的呢?小編整理了一部分除夕的諺語、俗語及民間歇後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除夕俗語諺語有哪些  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除夕吃芋頭,一年四季不犯愁  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  大年三十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 俗語「胡說八道」是怎麼來的?古代的意思和現在差了十萬八千裡!
    我是文化英豪,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一些俗語,比如當一個人沒有根據地胡亂編造事情,我們就會說他胡說八道。但是你知道胡說八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又是哪八道呢?所以,這次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幾個中國俗語的來歷。既然說到了胡說八道,我們就像從胡說八道開始看。這個詞在現在是貶義,但是在古代只是在陳述一個事件,而且並沒有貶義的成分。
  • 小學課本裡的名言、俗語、諺語大全
    孩子的作文如白開水般索然無味,一兩句名人名言、俗語和諺語總能幫助作文增色不少。今天老師為大家整理出了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的俗語、諺語和名人名言,歡迎大家收藏、轉發!—— 顧憲成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蘇軾 4.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 點路出國黨潮流指南:你需要知道的美國諺語/俗語(上)
    為了讓小朋友們儘快融入留學環境和歐美文化中,我們精心整理了點路出國黨潮流指南守則,覆蓋了歐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今天第一個系列是你需要知道的諺語/俗語,每一種語言都會有一些明智的說法,根據詞句長短稱之為諺語或俗語,這寫長詞(很少有完整的長句)具有「比喻的意義」。點路為大家整理了美國英語裡常用的諺語/俗語系列,歡迎收藏。
  • 農村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原來是這樣的寓意
    在農村的諸多俗語之中,有很多的老話,都是正話反著說,也有的是帶有相當大的誇大語言,將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常見的,或者是不常見的事情,誇大的進行描述,這也是讓我們更好地在第一時間,對於這句俗語有相當深刻的印象,起到讓人極易難忘的作用,按照過去的說法,很多動物、植物都是長壽的象徵,老人過生日使用最多的一句話叫做: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 學霸語言積累:俗語諺語歇後語對聯一個都不能少!分類梳理易掌握
    俗語、諺語、歇後語、對聯是華夏文化獨特的呈現方式,是老祖宗們無窮智慧的結晶,蘊含了無數生活、學習、做人、做事的哲理,每個人都應當有所積累。這也是語文積累運用的重要考點之一,分類梳理的內容,更容易對比學習,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