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合村並鎮有哪些好處?你願意住小區還是住平房?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文/二狗
「合村並鎮」應該在2000年就開始試點了,山東應該是試點的主要省份,而且試點成功且經驗豐富。記得2000年我們這邊的鄉鎮進行合併,全縣有21個鄉鎮最後合成為12個鄉鎮,現在又合併成為9個鄉鎮,這極大地減輕了財政的負擔,至少鄉鎮的職能部門的從業人數減少了。鄉鎮的合併使得鄉鎮的人口急劇增加,對於鄉鎮的財政收入也就增加了。畢竟大的區域內招商引資方便,而且土地資源也非常的多,利用那些閒置的鄉鎮的駐地的固定資產就可以充分的招商引資,還不用處理這些土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糾紛的問題。
2000年,我們這裡的村莊也進行了合併,目標是自然村莊合併成行政村,一般原有的自然村合併成行政村以後至少要減少50%,比如一個鄉鎮有五十個自然村,最後最多合併成為二十五個行政村。自然村的合併減少了農村村幹部支數,減少了村幹部的財政開支,畢竟現在村幹部的工資絕大部分由財政發放。
農村合併第1個好處:每個自然村的村幹部非常的少,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提高了辦事效率。
對於合併後原有的小的自然村,只有一個村幹部和會計兩個人,對於其他的基本上由村裡負責聘用一些村幹部辦理村裡的工作。農村自然村合併以後,對於過去的家族勢力的現象大幅度的減少,畢竟幾個村合併成為一個大的行政村,人口大幅度的增加,這也使得所謂的家族勢力就弱化了很多。相反,這樣更提高村幹部為村民的辦事效率,畢竟現在村民監督辦事非常有效,如果村幹部不為民辦事就會被村民聯合給扯下來。
農村合併的第2個好處: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農民的幸福指數。
在條件允許的合併的行政村,集中構建了新型的農村社區,也就是蓋起了高樓大廈,讓農民住上了像城裡人住的那樣的樓房,使得農民的居住環境大幅度的提高和完善,提高了農民的幸福指數。隨著現在新農村的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現在賠償的標準基本上是一套民房就能夠換一套安置房,這樣農民基本上不用花錢就能夠住上新的樓房。新農村社區建得非常的漂亮,可以說教育、醫療衛生、超市、娛樂等所有的為民服務項目一應俱全。這樣農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日子,也住上了城裡人享受的環境。
農村合併第3個好處:充分地利用了農村閒置的宅基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現在物價飛漲的年代,農村的家庭經濟開支非常的大,包括孩子的教育費用、老人的贍養醫療費用、家庭的人情往來費用、家庭正常開支費用等等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現在糧食價格低迷,農民種地不賺錢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共識。尤其是年輕的農民家庭為了保障家庭的正常開支,必須外出打工賺錢,或者是進城創業等等。這就使得農村的人口不斷地流向城市,好多農民在城市裡買了樓房居住,方便了工作,也方便了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提高了自己的居住環境和幸福指數。這樣就使得農村的宅基地空閒的非常的多,於是我國為了整合這一部分空閒的宅基地,防止浪費土地資源。農村合併的措施成了首選,充分地利用這些閒置的農村宅基地變為耕田,農民可以種植這些宅基地多了一項收入。
農村合併的第4個好處: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方便招商引資。
對於幾個散落的自然村合併成為一個大的行政村,這使得新的農村建成人口增多,這樣就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比如說超市裡面需要售貨員,醫院學校需要打掃衛生、看大門的人等等都是就業的好崗位。當然,對於合併成為一個大的社區,社區裡面的剩餘勞動力就多了起來,這樣可以招商引資引進一個廠子在村的附近。一旦招商引資成功,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到場子裡面去上班,這就有了看家望門能上班賺錢的好處。
總之,對於合村並鎮的做法有一些人不理解,總認為農民傳統的小農種植模式所適用的農業機械沒有地方放,或者說生產的糧食也沒有地方儲存,住樓是確實的不方便。其實通過我們這邊的新農村改造以後,可以看出農村裡面的農民確實的幸福多了,住的環境也漂亮。但現在對於農民種地是非常的省事省力的,而且新農村建設並不都蓋的是高高的樓房,還有蓋的是別墅區,特別南方地區新農村蓋的別墅區非常的多,主要是那地方的經濟發達。合村並鎮現在畢竟是板上釘釘,是目前農村發展的一個大的趨勢,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在推廣。合村並鎮好處多多,可以說是利國利民的一項舉措。大家認為「合村並鎮」有哪些好處?敬請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