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家住雲南省安寧市的張先生在京東上購買了一箱早餐蛋糕,標價為70.9元,產地江蘇南京。第二天下午3點多,他就接到一個南京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稱自己是蛋糕店的客服,由於做蛋糕的原料短缺,徵詢張先生的意見是否需要退款。
受害人張先生:因為我定的那個蛋糕是江蘇南京的,這個號碼是江蘇南京的,我一查網站還是沒有出庫發貨信息我就相信他是對的了,是不是,就退款了。
張先生加了這個所謂「客服」的微信,對方通過微信給了張先生一個申請退款的連結。張先生便點擊進入網站,並按提示輸入相關個人及銀行卡信息。填寫完信息,點擊了提交退款申請的按鈕,隨後,他的手機收到了銀行的一個確認交易的驗證碼。
受害人張先生:我就把驗證碼給他了,點了一下,這卡上面的錢就刷刷刷不見了。這就感覺不對了,我就趕忙去銀行查了一下,確實卡裡的錢沒有了。
張先生卡裡共17000元都不見了。更令人驚訝的是,卡裡的錢剛被莫名奇妙地刷走,京東網就給張先生的手機推送了一條通知,這條通知,讓張先生既恐慌,又不解。
受害人張先生:就是你的貨已經出庫了。
記者:那這個為什麼?京東那邊怎麼解釋?
受害人張先生:所以說我打電話問了一下京東,他說這個網購信息都是不會洩露的,他也說了兩句,大概就不說了。
而此時,所謂的「客服」又打來電話,稱剛才因系統問題,致使張先生卡裡的資金凍結,他們正積極溝通,幫張先生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需要他的積極配合。張先生越來越確信自己中招了,趕忙報警求救。
假「賣家」?警方仍在深入調查
詐騙的手法和"圈存"的伎倆我們搞清楚了,可是這熱情的客服到底是如何知道買家信息的?這是買家進了黑店,還是有人非法獲取了個人信息呢?
在雲南民警的幫助下,最後張先生的17000元也被追回來了,但是奇怪的是,而張先生網上訂的早餐蛋糕,在幾天後也如期拿到了。騙子究竟是不是京東的賣家,為什麼訂單狀態正好在張先生被騙的時候發生更改,張先生聯繫了京東客服多次,並沒有獲得答覆,而涉案的網店後來卻被關閉了。對此,記者也聯繫了京東方面。
記者:這個店有沒有其他人投訴它,也是什麼錢就沒了。
京東客服:沒有,目前就接到您這一個。
記者:個人信息是不是你們京東這邊洩露的?
京東客服:先生,京東絕對不會洩露您的信息的。
記者:這家店為什麼關閉,是你們把它關了嗎?
京東客服:具體它有很多種情況,為什麼這個店下架了,這邊我也不太清楚。
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退貨」電話
對此警方表示,網絡購物信息洩露有很多環節,對此警方仍將大力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而詐騙分子冒充網店「客服」,用受害人的銀行卡消費提現,主要是因為直接轉帳容易追查,所以,騙子心存僥倖,想通過受害人不了解的新方式,躲避打擊。在此,我們也提醒您,網購時一定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