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齊河縣的王女士,在網上為孫輩購買了一批尿不溼,本想著網上價格便宜,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但萬萬沒想到,買這批尿不溼竟花了102660元。
9月14日上午10時,王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其網購的尿不溼因質量問題要退款,在對方指導下,王女士在對方提供的網頁上,輸入了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和驗證碼,三次轉帳102660元,後被對方拉黑,王女士如夢方醒,後悔不迭,忙到公安機關報案。
警方提醒,這是一起典型的網購退款詐騙,「熱心」客服網購退款為假,實為詐騙陷阱。一般,網購退款詐騙有三大套路:
1、騙子冒充店家客服,以主動理賠為由詐騙
此類詐騙案中,騙子往往會冒充網店客服,以商品質量有問題,將對買家進行退款理賠為藉口,要求當事人添加微信或QQ進行操作,脫離官方平臺,以此行詐騙之實。
2、騙子冒充網站客服,以取消業務為由詐騙
這類詐騙案件中,騙子通常會冒充某網購平臺的客服,以不小心為受害人開通了代理商業務為由,要求受害人按其操作來取消業務,並聲稱,如若不取消,後續也會自動扣款。許多人往往一聽要扣款,便會緊張,而騙子正是抓住了受害人的這一心理特點,實施詐騙。
3、騙子冒充快遞公司,以快件遺失理賠詐騙
購物狂歡後也不要放鬆警惕,騙子往往會冒充快遞員或快遞公司客服,以包裹丟失、損壞需要給當事人賠償為由,進行詐騙。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會以包裹安檢有問題,當事人涉嫌違法為由,並聲稱可以轉到「公安內部人員」幫忙處理,下一步則會要求當事人將錢轉入「安全帳戶」中,以此進行詐騙。
1.網購後,如遇到來電自稱某平臺客服人員,要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平臺進行確認,不要輕易相信不明來電的說辭;
2.如需辦理退款理賠,要在正規電商平臺,按規範操作,切莫脫離平臺私下進行操作,不要被雙倍理賠誘惑,盲目輕信,因小失大;
3.不要輕易掃描陌生人發送的二維碼,或點擊對方發來的連結,不要隨意在的網站上輸入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信息、密碼等,多是詐騙;
4.如果遇上「客服」索要手機驗證碼的情況,更要高度警惕,驗證碼是資金的最後一道防線,切勿提供;
5.請記住!未經本人授權,商家是無法單方面完成代理業務並進行自動扣費的;
6.謹記,購買的商品在運輸途中出現丟失或損壞的情況應第一時間與賣家聯繫,由賣家與快遞公司協商解決,而不是自行處理;
7.如若受騙,應在第一時間報警,便於警方儘快幫助挽回損失。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雙雙 通訊員 李傑 報導)
責任編輯: 籍雅文 籤審: 王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