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呱呱
前段時間,看到一本書名為《如何寫砸一本小說》的書,一開始以為是我看錯了,結果仔細一看,發現自己並沒有看錯,這本書就是這個名字。
但這本書的內容,確實和市面上關於寫作的書籍不一樣,那些書籍大多數都是教你怎麼寫好一篇小說,且大多數作者教你寫小說都會從這個切入點:小說的組成部分以及小說整體構造。
而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作者從情節布局、角色、風格、以及反例4個角度,向我們列舉了一些寫小說的作者在寫作中,會遇到誤區,有可能會出錯的地方,一一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讓我們一讀就明白。
本書作者霍華德·米特爾馬與桑德拉·紐曼,皆從事寫作小說事業多年,並且作者桑德拉·紐曼還在天普大學、查普曼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等大學教授小說寫作技巧。
難怪這本書看起來,一點也不生硬,反而覺得有趣,可以說,書裡每句話都是精華。
糟糕的小說長什麼樣,看看這本《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就知道了
對糟糕的情節布局「動手術」
眾所周知,開頭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但實際上對小說來說也一樣。
小說的開頭要可以吸引讀者往下讀,並且要很簡潔,讓讀者一讀就懂。
但我們大部分小說寫作者,都會陷入幾個誤區:
覺得給讀者介紹內容,介紹的越詳細,越好,最終,導致讀者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覺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讀者也會很感興趣,其實讀者一點也沒能讀懂。
覺得寫小說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寫進去,卻忽略了,讀者不是來分享你的人生經歷。
這樣的書,是很難出版的。
畢竟,對角色了如指掌是寫作者的責任,而不是讀者的責任,寫作者提供給讀者的服務是:講故事。
那麼,什麼樣的開頭能吸引讀者的注意,也能讓出版社編輯喜歡呢?
書中,作者給我們指導的第一個寫作手法是:直接切入故事主題。
可以找一個核心的動作場景,以正在進行中的情景作為小說的開端。
這種寫作手法,其實就類似一些電影的拍攝手法,倒著時間線拍攝,先在開頭出現一些吸引觀影者的故事鏡頭,再通過層層剖析,帶觀影者尋找答案。
第二個寫作手法是:元素設定你整部小說的一個吸引讀者的元素,讓它看起來很重要,這樣讀者會在閱讀你的小說時,一直對這個元素耿耿於懷。
但有一點要注意,你一旦設定這個元素了,千萬不要忘記在小說的結尾給它一個鏡頭。
所以,不妨好好的為你小說裡對糟糕的情節布局「動手術」。
情節結構設定:經緯密度
有些小說寫作者會誤以為小說的精彩程度與小說的情節故事線成正比。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當然,你有自己獨具一格又高潮的寫作手法除外。
每部好的小說,都有一個「最佳組合點」。書中,作者列舉了好幾種,不可能成為「最佳組合點」的點。
一對一有些無法出版的小說會將整本書分為小說兩位主人公的相遇、相知、相愛、結婚、婚後生活、老年生活。
整部小說沒有其他內容,也沒有其他任務,小說主人公也沒有其他朋友,沒有與其他人互動,非常單調,可讀性不高。
也就是說,主人公除了眼前的家庭線或愛情線、事業線,沒有其他的故事線索。
所以說,你的小說裡,主人公除了和自己設定的對象互動外,一定要有和其他人互動的情節。
你看過哪本小說或者那部連續劇、電影,主人公與與他設定的人物,2個人孤獨的支撐一生?
狂歡就像我前面說的,有些小說寫作者,會誤以為故事情節越繁雜,越高大上。
實際上,是寫作者一個人在狂歡,而讀者卻被無數條故事線勸退了。
而且,如果你的主人公,具備某種技能,那麼請不要忘記在小說的開頭記得一筆帶過你主人公的這個技能,不然讀者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其他注意事項
在寫作過程中,要儘量製造焦慮。
沒錯,就是製造焦慮,也就是在販賣焦慮。
不要讓你的讀者認為你的故事情節是平安無事,風平浪靜的,沒有意思。
書中作者說:「最好要讓主角覺得幾乎沒有勝算—然而他依然下決心去嘗試,即便要賭上自己的性命。」
「有了計劃,事情便不要按照計劃進行。」
這樣一說,你是否想到有一些小說、影視劇,其實就是這樣的手法,主人公越是在人生的低谷,最後越會達到人生的高光期。
而在達到人生的高光時刻之前,總要經歷一些巨大的坎坷。
而且,主人公越是計劃好的東西,最後都無法完成。
雖然,這讓我們覺得很無趣,但讀者就是喜歡被這樣套路。
作者在這本書裡,一共總結200個小說寫作者常見的經典錯誤,足以概括寫作過程中常見的90%的問題。
合上手中的《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後,發現原來,那些寫砸小說的作者,是沒有看過這本書。
如果讀過,那絕對寫不出爛小說的。
希望你在寫小說的道路上,能夠避免這些坑,越走越遠。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
我是吳呱呱,自由撰稿人,十點讀書籤約作者,多平臺原創作者,我在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著。如果你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