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到大接觸過數不勝數的寫作訓練,關於寫作和創作,無論是老師的言傳身教還是市面上暢銷的寫作指導書籍,都有著同樣的特點,他們總是教我們該如何寫作,如何把握寫作技巧, 建議我們多閱讀優秀的作品,只要讀的好作品越多,你的寫作能力也就越強。
真的是這樣嗎?不,不是的。
除了掌握基礎的寫作技巧,知道了要怎麼寫;以及學習了優秀的作品,知道了可以寫哪些之後,你還需要了解創作中常見且容易犯錯的坑,及時防範與規避,這樣創作出來的東西才有可能讓編輯接納,才有可能出版讓讀者看到。
告訴你哪些不能做,正是《如何寫砸一本小說》這本書的內容,它不會告訴你怎麼寫,該寫些什麼,而是告訴你一些編輯因為忙於拒絕你的投稿而沒來得及告訴你的事,告訴你犯了哪些他們一眼就能發現的錯誤。在那些沒人會買的小說裡,編輯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這些錯誤。
編著這本書的霍華德·米特爾馬克和桑德拉·紐曼兩位作者,都在寫作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霍華德·米特爾馬克曾在多家著作代理機構、書籍或雜誌出版社擔任不同的編輯職位;桑德拉·紐曼在多家大學及工作坊教授小說寫作,並有自己的著作及回憶錄。兩位作者結合自己多年寫作經驗、集結各種常見寫作錯誤從而編著成這本書。
接下來讓我們簡單了解本書的三大特色,你會發現這是一本不同於常規創作指導的書籍。
一、錯題集式的創作指導
不同於其他創作寫作書,只會給出優秀案例、優秀段落讓你不斷地模仿和仿寫,本書從如何創作小說、如何給編輯寫詢問信、到排版、再到小說寄往何處,凡是涉及創作一本小說到出版的每一個環節,他都詳盡地羅列出了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相當於是一本寫作錯題集彙編,手把手教你避開200種創作誤區,用他人的錯誤為你的創作鋪路,讓你能夠在創作這個路程中少走彎路,讓你告別凌亂,重整故事線,編織出張弛有度的吸睛情節;讓你能夠拒絕平庸,學會讓角色為作品增光添彩,不再嚇跑「殘酷無情」的讀者與「心如死灰」的編輯。
二、案例+點評的講解方式
不同於其他創作寫作書,一上來就長篇大論地論述寫作技巧,讓人看久了容易產生疲勞感。本書採取「案例+點評」的方式,並通過辛辣的文字、詼諧的風格,一針見血道破創作禁忌。在這本書裡,你不用害怕無法讀懂它所闡述的技巧和內容,因為你能夠通過它提供的各種寫作案例,結合它的點評,形象且直接地感受到錯誤形式,並懂得如何避開錯誤。
案例:
經過鏡子時,喬注意到了自己的一頭金髮和方下巴,女孩們常常為此著迷。他又看到鏡子角落夾著梅琳達的照片。一頭肉桂色直發,還有中等大小但形狀完美的胸部,將她漂亮的臉蛋映襯得更加迷人。
點評:
如上所述,大多數人在描述角色外貌時,通常要通過照片才知道另一位角色長什麼樣。大多數情況下,利用角色出場時的場景就足以順利過渡到對其外貌描寫中去了,沒必要通過其他角色的視角去回想。如果你覺得自然過渡到外貌描寫有些困難,可以想想真實生活中讓人想起別人外貌的時間場合,再應用到自己的小說中。比如說,角色飽含思慕之情想像著男友的模樣,因為擔心母親的健康而想起她的樣子,因為厭惡而想起老闆的那副嘴臉。
通過上面的案例和點評,你是否已經對在創作過程中如何自然過渡引出人物外貌描寫的技巧有了新的認識和把握?既能看到常見的錯誤,同時也掌握了正確的寫作方法,這種案例點評式創作法是否更能讓你接受和理解?
三、框架+細節的範圍內容
本書主要用五大部分,共計十五章來闡述涉及小說創作的整個過程,五大部分能幫助你對小說創作的基本架構有基礎認識和了解,而十五個章節的講解則能夠讓你在宏觀認知的基礎上,細化每個創作環節的技巧把握與寫作建議的學習。這種從點到面、從宏觀到微觀的講解,才能全面的、成體系的學習創作,才能避免盲人摸象般的盲目,更好地創作出好內容。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理論技巧的書讀得再多,不去實踐也是枉然。所以行動起來吧,帶著《如何寫砸一本小說》這本書,相信它能在寫作創作之路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