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瑪麗·卡爾看來,回憶錄是從「記憶裡尋找真相」,真相雖然不能完全抵達,但回憶錄的「重構」與小說的「虛構」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分。
騰訊文化 羅蕾 編譯
在這個自傳和回憶錄成為暢銷書目的年代,瑪麗·卡爾(Mary Karr)無疑是當代回憶錄寫作中最受矚目的高手之一,她是一位獲獎數次的詩人和暢銷作家。在寫作回憶錄這件事上,瑪麗·卡爾和也寫出過超級暢銷書《百萬碎片》的詹姆斯·弗雷(James Frey)的觀點不同。
瑪麗·卡爾
在瑪麗·卡爾看來,回憶錄是從「記憶裡尋找真相」,真相雖然不能完全抵達,但回憶錄的「重構」與小說的「虛構」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分;而詹姆斯·弗雷則說,「我寫的《百萬碎片》裡,只有百分之五是不誠實的」,這種寫作觀令瑪麗·卡爾嗤之以鼻。而這百分之五的「不誠實」,後來也成為這位暢銷作家被爆造假的引線。
瑪麗·卡爾的第一本自傳《騙子俱樂部》(The Liars』 Club)甫一出版,就在自傳體的革命浪潮中一躍而起,贏得了「筆會文學獎」(PEN)和得州筆會授獎,還是國家圖書獎入圍作品,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高掛近一年的時間。
她接著出版的第二本青春期回憶自傳《櫻桃》(Cherry),被《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為「過去25年的100本最好的書」的第4名;瑪麗·卡爾的自傳系列的最近一本《重生之光:自傳》(Lit)裡,她在書中坦陳了自己曾因酒精和精神瘋狂而墮落的過往,和令人驚奇的重生之路,出版之後就登上了亞馬遜(國際版)的當月最佳書榜。
在寫作之外,瑪麗·卡爾還是一位受歡迎的老師,在雪城大學教授回憶錄的寫作,有著三十多年寫作和教學的經驗,謝麗爾·斯特雷德(Cheryl Strayed)、凱思·格森(Keith Gessen)等都曾受過她的指導。
在瑪麗·卡爾最新作品《回憶錄的藝術》裡,她結合她撰寫回憶錄的經驗與具有代表性的回憶錄,告訴讀者具體的方法,如何寫出有吸引力的回憶錄。瑪麗·卡爾的這本書可以和史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安妮·拉莫特的《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一起,成為關於寫作的實用指南,《華爾街日報》書評稱讚說:這本書值得每個想嘗試寫回憶錄的人讀一讀。
瑪麗·卡爾給寫作者的建議:
如何開始寫作
1.你不必要每天都寫作才能成為作家,但是你的確有必要與紙上的自己保持有規律的碰頭節奏。
2.給你自己看來的、人生中的「意義非凡的時刻」列一個清單,列出10到20個左右的特別時刻,然後從中選取一兩個開始寫作;寫個10分鐘。你會驚訝於自己在這10分鐘裡能寫多少東西。
3.每天寫10分鐘,過幾天每天寫20分鐘,再過幾天試試更長的寫作期,然後你發現你的字數和頁數在不斷地積累。
4.寫作會導向更多的寫作,因此現在就開始寫吧。閉上眼睛,想像你要寫的片段,讓你的手指活動起來。不需要強迫自己寫,就讓文字自己流動起來。別過分在意寫下的文字不成章節,在混亂中寫作也沒關係,到時候故事會自己順理自己的,你只需要不對那些穿過你身體的文字加以阻攔。
回憶錄寫作
5.「感官體驗」(carnality):每一本回憶錄都應該流動著身體的感官——秋葵嗅起來的蒜味、手摸動物皮毛的觸感、海中生物被螢光點亮身體的酸綠光芒……你要用無數的感官細節來讓場景活起來。
6.如何書寫尚在人世的人:作者應當跟會出現在自己書中的人物保持誠實,甚至讓他們選擇自己在書中的假名,並幫他們做好心理準備面對一些可能痛苦的時刻。
7.但別讓你的家人朋友對你的回憶錄的反應幹擾你的寫作——無論初期還是後期——守住一片屬於你自己的而不是他們的私人故事領域。
8.對過去的自己保持誠實:你寫作是為了回憶過去的自己,那個自己和你現在的自己不同。所以當你寫作回憶錄時,你應該潛回當時你自己的皮膚裡面,通過那個人的眼睛來看待當時的世界。
9.對讀者保持誠實:回憶錄寫作者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讀者當成假想敵,試著操控他們。我覺得既然讀者已經為我花了二十多美元,給他們描繪一幅沒有謊言的人生故事就是我的義務。如果你在回憶中忘記了一些重要的細節,你就得承認出來,讓讀者理解。有時候你承認了忘記的事,反而驗證了你所記得的事是可信的。
10.承認瑕疵存在:在40年代,回憶錄更偏向於歷史書,後者的寫作常常都是絕對的。今日回憶錄體裁的寫作之所以爆發增長,是因為我們已不再迷信「客觀真相」,現在掌握話語的是主觀敘述。《現代啟示錄》或者《全金屬外殼》之所以大受歡迎,不是因為這些作品毫無真實性的瑕疵,而是因為它承認瑕疵存在。
1.維持讀者對你的親密信任感:在自傳裡,讀者非常看重在閱讀中與作者的親密信任感,你應該讓讀者相信你的判斷。我經常跟我的學生們說,如果讀者看透了你的心理,你卻不肯承認,這就有麻煩了。比如你寫你的母親去世,你不參加哀悼會,卻跑去買了雙好看的靴子,無論這背後的理由如何,讀者會覺得你是個混蛋。如果你絲毫察覺不到這其中的混蛋之處,你和讀者之間的信任感就會產生裂痕。
12.允許自己寫下自己頭腦中的困惑和批評之聲。每個人腦中都有對自我的質疑之聲,聽聽你自己的聲音說了什麼,然後記下來,再一一予以回復,通過正面應對來剝奪這些聲音的力量。
13.從某種角度看,寫回憶錄如果寫對了,那感覺就像用自己的拳頭狠勁砸自己。
14.在寫作中的一長段時間裡,儘量不要把你的稿子展示給導師或是寫作小組之外的任何人看。
15.任何笨蛋都可以寫出一本書,但是如果你想寫本好書,你必須把對自己的要求定得高於市場的要求。這個應該不會太難。大多數了不起的作家都在不知道自己有多好中受苦,大多數糟糕的作家都自信滿滿。甘當格列佛的世界裡的小矮人,和洋體育場上的撿球童,這會是一個更有收穫的成長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寫作這回事,瑪麗·卡爾在《回憶錄的藝術》摘選列舉了一系列她所欣賞、敬佩的回憶錄作品和作家(書單請見附錄)。她曾對《紐約時報》說明為什麼會與這些作品有共鳴:「回憶錄是一種能讓人生在回憶中變得有條理的思考方式,它們可以使我們發現我們有時看待自己的扭曲角度,以及這些自我感知是如何背叛我們自身的優點與缺點的。」
附錄:瑪麗·卡爾讚賞的回憶錄作品不完全清單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說吧,記憶》
(編者註:一組相互間有系統聯繫的個人回憶文集,時間跨越三十七個年頭,是納博科夫本人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瑪麗·卡爾評價納博科夫的作品是寫作的「金本位」,「他通過他獨特的感知本領,可以把一件件實物用文字點亮——將之轉換成迸發出詩意聯想的紀念物,就像火星那樣。」)
湯亭亭 《女勇士》
(編者註:《女勇士》為湯亭亭的處女作。作品以中國為背景,通過極富想像力的虛構與簡潔的白描,展示了一個生活在艱難創業的華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圍的女性的現實生活。)
邁考特 《安琪拉的灰燼》
(編者註:曾獲美國文學普立茲獎,被《紐約時報》譽為「影響全球的成長小說傑作」)
喬治·歐威爾 《向加泰隆尼亞致敬》
(編者註:喬治·歐威爾的這部小說堪稱他的「二戰親歷回憶錄」。在二戰中,他參加了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民兵組織,以戰爭親歷者的身份描繪了戰爭的艱辛、媒體的歪曲、信仰的危機等等,讓人們從事實的角度去理解戰爭。)
瑪雅·安吉洛 《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
(編者註:瑪雅·安吉洛在本書中回憶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南方小鎮斯坦普斯及加利福尼亞州的成長經歷。從三歲到十七歲,瑪雅不僅要與那如影相隨的錯位和不安全感作鬥爭,還要面對種族主義、性騷擾和強姦等一系列令人心碎的挑戰,這種遭遇影響了她的一生。)
弗蘭克·康羅伊 《停止時光》
(編者註:弗蘭克·康羅伊是美國著名作家,是少數單憑少量作品則名成利就的作家,弗蘭克一生只出版了五本小說,但其第一本小說《停止時光》已令他一炮而紅,獲提名美國國家圖書獎。)
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