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成吉思汗開創的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帝國之一。不過有意思的是,與成吉思汗幾乎八竿子打不著的日本卻有人宣稱成吉思汗其實是日本歷史上的名將源義經。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源義經是鎌倉幕府初代將軍源賴朝的異母弟,也是當時日本最傑出的軍事家,為鎌倉幕府立下了蓋世之功。然而源義經此後卻遭到源賴朝的猜忌迫害,被逼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終在衣川館自殺身亡。
源義經的悲劇在日本民間博得了廣泛同情,隨之出現了「源義經沒死」的傳說,其中最離譜就是「源義經逃出日本當了成吉思汗」。留學英國的日本近代外交官末松謙澄更是以此寫成畢業論文《義經再興記》。
日本人認為「源義經即成吉思汗」的理由如下:一,源義經的日語讀音「ゲンギケイ」與成吉思汗的「成吉思」的日語發音「ジンギス」很相近。由此可見,源義經必然與成吉思汗有密切聯繫,很可能就是一個人。
二,源義經的家族徽章(家紋)「笹竜膽」與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徽章「九斿白纛」非常相似,兩者之間必有淵源。可見源義經與成吉思汗應該就是同一個人,否則的話兩者的家族徽章怎麼會如此相似呢?
三,「成吉思汗」日語裡面可以寫成「吉成思汗」。而「吉」可以理解為日本的「吉野山」,是源義經與靜御前相戀的地方,「汗」為「水幹」,是靜御前常穿的服飾。「吉成思汗」便可以理解為「成于吉野山,思念靜御前」。
四,蒙古帝國在忽必烈登基後改名為「大元」,而「元」在中文與日語中都與源義經的「源」諧音。由此可以認為,忽必烈將蒙古帝國的國號改為「大元」就是向全世界宣告大元朝的開國皇帝成吉思汗其實是源義經。
五,至元十一年(1274年)和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大規模徵討日本,是中國古代唯一主動進攻日本的皇帝。忽必烈如此反常地進攻日本,很可能是為祖父源義經報仇,消滅鎌倉幕府。
「源義經即成吉思汗」的觀點在日本流傳甚廣,一度引發了日本學界的「成吉思汗熱」。不過對於日本這種類似某「宇宙國」的理論,世界絕大部分人民都是認同,畢竟這個世界上有理智的人還是佔據了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