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對抗「新戰場」出現?這次不在俄羅斯門口,而在美國「後院」

2020-12-20 第一軍情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

近年來,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東擴,給俄羅斯製造了巨大的戰略安全壓力。在最近,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親自出馬,前往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國家進行訪問,蓬佩奧在烏克蘭和該國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會晤,並重申美國的支持立場,澤連斯基則聲稱要和美國強化合作,並邀請美國開發黑海大陸架。與此同時,蓬佩奧還試圖拉攏俄羅斯在歐洲方向的主要盟友白俄羅斯,蓬佩奧聲稱美國準備好以優勢價格徹底保障白俄羅斯石油需求,言下之意就是要慫恿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終止合作。

在美國和白俄羅斯關係改善的情況下,雙方已經開始互派大使,這實際上給普京政府發出了警告性信號,如果俄羅斯繼續坐以待斃,那麼俄羅斯很快將會失去歐洲方向所剩不多的戰略緩衝地帶。當然,俄羅斯和美國對抗了幾十年,也已經有了一套對付美國的辦法。俄羅斯在最近也主動出擊,開始在美國「後院」挖坑。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2月6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見古巴外長羅德裡格斯,雙方計劃討論在美國制裁條件下協調經濟和能源領域合作的問題。

古巴是加勒比海國家,也是被美國盯緊的「後院」國家之一,俄羅斯和古巴的聯絡近年來日趨密切,去年10月3日,時任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親訪古巴,雙方討論了經貿、投資、能源以及其他領域合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會後籤署了政府間協定以及商業合同。古巴還對俄方表示支持,堅決譴責北約逼近俄羅斯邊境以及美國對俄施加單邊制裁。而在去年6月份,俄羅斯護衛艦隊還到訪古巴首都哈瓦那,顯示了雙方軍事合作的可能性。

俄羅斯不僅支持古巴,而且也支持另一個南美國家委內瑞拉。在2018年底,俄羅斯空天部隊的圖160戰略轟炸機曾經不遠萬裡飛抵委內瑞拉,顯示了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的洲際威懾能力。而在去年,俄羅斯軍機又多次飛往委內瑞拉,並送去大量軍事人員和軍事裝備。俄羅斯在「後院」的行動引發美國不滿,美國叫囂不允許俄羅斯「幹涉西半球」。然而在美國不斷幹涉全球地區事務的大背景下,俄羅斯怎麼可能買美國的帳呢?隨著俄羅斯在西半球的行動增加,美國的「後院」已經成了美俄對抗的「新戰場」。

對於俄羅斯的行動,美國顯得很憤怒,但又無可奈何。在最近美國第二艦隊司令安德魯·路易斯海軍中將還警告稱,由於俄羅斯潛艇的存在,就連美國東海岸也不再是「寧靜的港灣」了。路易斯的這番話引起俄羅斯的注意,俄羅斯海軍前總參謀長維克託·克拉夫琴科將軍提醒美國,不管是美國東海岸還是西海岸,都不是安全的藏身之地。克拉夫琴科強調,俄羅斯現在已經擁有更加先進的核潛艇,以及新的飛彈武器系統。俄羅斯的核潛艇活躍在全球海洋,也包括美國關心的大西洋和太平洋。

顯然,俄羅斯現在更加自信,普京不打算一直採取被動防禦策略。俄羅斯的主動出擊,實際上反而能夠為瓦解美國戰略封鎖網絡找到突破口。畢竟,當美國也需要擔心俄羅斯在西半球的存在的時候,華盛頓政府就必須花費更多的心思在自家「後院」。相應地,美國在俄羅斯門口的資源分配將會減少,俄羅斯承受的戰略安全壓力也會減少。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俄羅斯「以攻為守」的策略,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對於古巴和委內瑞拉等國家而言,和俄羅斯的合作,也有助於這些國家在和美國霸權對抗的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環球論壇丨美俄軍事對抗升級 會「擦槍走火」嗎?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軍事對抗出現了一些新特點。首先,頻率更高。僅在今年8月,兩國在黑海、波羅的海、巴倫支海以及鄂霍次克海等區域上空就進行了近10起軍機「交鋒」事件。特別是在8月18日和19日,美國連續兩天出動P-8A「海神」巡邏機和RC-135戰略偵察機,同時出現在黑海和波羅的海上空,抵近俄邊界進行偵察活動,這種頻次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 美俄記|川普「黑化」、美俄回歸對抗基調,俄羅斯還有牌嗎
    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回顧過去大半年的美俄關係變化就可以發現,兩國此番較量讓去年底就已飛出的「子彈」終於落地,美俄關係再次確認了對抗的基調。7月7日,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握手瞬間。
  • 美媒渲染美俄對抗:俄羅斯極具對抗性,不是歐巴馬時期的俄羅斯了
    文章認為,面對俄羅斯,拜登團隊成員依然存在心結。對拜登的許多高級顧問而言,川普「通俄門」事件仍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他們至今仍指責俄羅斯破壞了2016年美國大選,導致拜登團隊的許多高官經歷了四年的「政治流放」。在今年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爾尼中毒事件中,拜登的態度也頗為強硬,他將普京視作「獨裁者」,甚至揚言要「讓普京政權為罪行負責」。
  • 美俄角色互換?俄羅斯學美國進行「退群」,美國卻不淡定了
    引言眾所周知,說到中東地區大家都不陌生,當地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可謂就是「富得流油」!正是因為這樣,也導致這裡常年戰火連篇,成為了那些發達國家的「必爭之地」,而美國也是常年在這裡搗亂。以往美國經常進行一些退群活動,但到現在,美國與俄羅斯進行角色互換,而俄羅斯也是學習美國的做法,進行一些「退群」行動,美國見狀也表示不淡定了!美國退群眾所周知,一說到退群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能讓很多人都能想到美國,畢竟自從川普上任以來,美國也是從很多的組織和一些條約當中進行推出,然而他們的做法也遭受了很多國家的譴責。
  • 美軍官呼籲美俄聯手對抗中國,稱俄只是中國「小兄弟」
    然而即便如此,美俄兩國依舊在許多領域仍然處於競爭和對抗狀態,這都是世人皆知的事情。然而就在前幾日,美軍軍官竟呼籲美俄聯合起來一起制約中國;甚至還稱「俄羅斯只是中國的小兄弟而已」。
  • 新一輪核武器對抗拉開:美俄轉向低當量核武器,核門檻恐將降低
    環球網5月11日引述美國媒體《防務世界》的報導稱,美國和俄羅斯新一輪核武發展的較量已經展開,而這一次,美俄交鋒的核心是低當量戰術核武器。在阿富汗戰爭的失敗,美國軍方將其歸咎為武器問題,美軍認為,由於阿富汗多山多峽谷多山洞,美軍兵力不足,難以充分清繳散居在群山之中的塔利班,最終導致了塔利班的做大。因此,美軍開始發展低當量核武器,並計劃將其投入到反恐戰場。
  • 這次美俄齊聲說不是
    對於這個問題,可謂是眾說紛芸,不過從目前的熱點地區來看,中東無疑在人們的眼中排第一位,其實有這樣的想法也是能理解的,畢竟中東地區的戰亂已經幾十年了,雖然只是局部地區的衝突,但是不乏一些域外大國在這裡進行博弈,其中美俄兩國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因為他們的插手,也讓這個地區的戰爭持久不息。就拿敘利亞來說,幾戰已經打了近十年了,仍然沒能實現國家的統一。
  • 新條約、新措辭、新含義-評美俄籤署核裁軍協定(圖)
    ·新條約、新措辭、新含義  雖然美俄此次所籤署的核裁軍條約不是這兩個核武器超級大國90年代以來籤署的第一個協定,卻是美國同俄羅斯第一次籤署「後反導時代」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的協議。但現在,由於飛彈防禦系統正在成為合法化的防禦性戰略武器,5月24日的美俄新條約必須明確冠名為「美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協定」,以區別該條約只削減嚴格意義上的進攻性戰略核武器、而不涉及防禦性戰略核武器。  儘管我們仍然可以籠統地將這一新條約稱為美俄第三階段核裁軍條約,但其中的戰略術語變化,已是傳統的戰略武器概念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影響和導致這一變化的美俄戰略關係,已經發生了實質性變化。
  • 美俄「厲兵秣馬」劍指蒼穹,誰能制霸深空?
    空間對抗,旨在爭奪空間控制權、保證空間優勢而採取的作戰行動。隨著空間領域競爭性和對抗性加劇,各國高度重視空間對抗系統的發展。 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已部署了部分空間對抗系統,形成較強的空間態勢感知能力、一定程度上的空間進攻能力和有限的空間防禦能力。
  • 如果美俄開戰,俄羅斯能扛得住多久?德國專家給出答案
    導語:如果美俄開戰,俄羅斯能扛得住多久?德國專家給出答案眾所周知,美俄兩國是目前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美國在上世紀二戰結束之後就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強大無比。而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更為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在經濟、軍事和科技領域的實力在世界上都是最強的。反觀俄羅斯,其因為在蘇聯解體時一蹶不振,直到普京上臺之後,俄羅斯才重新強大起來,使得成為了現如今世界上能夠對抗美國的兩個國家之一,對此就有人問道,如果美俄兩國開戰,俄羅斯能夠扛多久?
  • 美俄王牌飛彈刺破天空,這次不是說說而已
    現階段,國際上大熱的武器包括航空母艦、戰鬥機、核潛艇以及轟炸機等,這些裝備各有妙用,相互配合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威力,除此以外,還有一種裝備不得不提,那就是飛彈,飛彈射程遠、打擊精度高、通用性強,一直備受各國青睞,美俄也不例外。前段時間,美俄先後進行了新型武器的試射,兩國王牌飛彈刺破天空,給外界一種大戰一觸即發的感覺,不得不說,這次確實是動真格了!
  • 印度在與中國對抗的同時,為何卻能與美國和俄羅斯左右逢源?
    與此同時,印度卻與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了非常和諧的關係,甚至頗有左右逢源的意味。 那麼問題來了,印度在與中國犯渾挑釁的同時,是如何與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緊密關係的?之前,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堅持表示不參與任何形式的結盟。
  • 前線敗陣後院失火,俄羅斯一記重拳命中美七寸,中方表態信號強烈
    上周六,俄羅斯從西太平洋地區發射了四枚洲際彈道飛彈,美媒也把此次烏龍事件形容為差點導致美俄爆發核大戰的導火索。 早前綜合多家美媒消息,俄羅斯與美國同一天試射了「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和「戰斧」巡航飛彈。
  • 美國撤軍波蘭接招 專家:新的地緣衝突或起
    除了軍費方面的爭端外,美國對德國與俄羅斯等國聯合建設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採取了強烈的反對態度,因為俄歐的這次合作違背了美國長期制裁俄羅斯的戰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美國的對俄制裁計劃。此外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與德國奉行的多邊主義政策之間也有不小的衝突,導致了兩國在多個國際重要事件中立場不同,意見相左。
  • 終於見面了,「普特會」能否開啟美俄關係「融冰」?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7月7日,德國漢堡,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  首次正式會晤,怎樣敲定的?  美俄關係一直是美國對外關係的重要議題,然而受到國內有關俄羅斯幹預大選和「通俄門」調查等影響,川普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後,直到去年7月的德國漢堡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才和普京進行了第一次會晤。
  • 俄羅斯剛剛揮出重拳,派出戰艦直撲英國家門口
    作者:飛揚;圖片來自網絡;歡迎參與文尾延伸話題英國在對抗俄羅斯方面,一直有很強的歷史情結。二戰前,兩國曾在歐洲、中亞、黑海等廣泛的空間進行對抗;二戰後,衰落的英國又挑動美國對前蘇聯進行遏制,拉下東西方的鐵幕。此前的倫敦間諜遇刺案、敘利亞化武襲擊事件,英俄兩國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對於英國的挑釁,戰鬥民族向來是睚眥必報。據海外網6月26日報導,兩艘俄羅斯海軍軍艦此前一天赴撲英國「家門口」,由於過於靠近引發英國方面的緊張。
  • 美專家對外宣稱:72小時就能攻下俄羅斯,這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
    蘇聯解體以後吧,蘇聯的主要繼承國俄羅斯成為了美國頭號競爭對手,並且經常對核武器的限制問題和發展問題針鋒相對,美國也直接向俄羅斯發難,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禁止自己的盟友採購俄羅斯的武器裝備,這也導致俄羅斯經濟一直存在問題,而雙方也經常在國際上進行激烈的爭執,這時候有人就有疑惑,美國如何和俄羅斯出現戰爭
  • 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丨艦機抵近對方「家門口」,美國和俄羅斯...
    據稱,這次軍演的區域距離俄羅斯邊界只有70英裡。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王寶付、曹衛東為您做深入解析。美國「海狼」號核潛艇在挪威浮出水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問題1:隨著美俄兩艘核潛艇相繼在對方家門口出現,美國和俄羅斯近來的對抗似乎呈現出兩種新特點,一是從陸地、空中、海上延伸到了水下;第二是抵近對方家門口的偵察、演習越來越多。那麼,當前美俄軍事對抗整體態勢如何?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 川普團隊給拜登下套,挖了一個大坑,俄羅斯躺槍成為美國敵人
    在川普擔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俄兩國關係處於水火不容的對立狀態。不過,就川普和俄總統普京的私交而言,兩人更像是惺惺相惜的「朋友」。為此,川普曾不顧盟友的極力反對,堅持邀請普京參加G7峰會。不過,普京與川普的私交相當不錯,並不代表就不會成為川普用於對抗拜登的政治工具。據海外網報導,川普政府宣稱打算關閉美國在俄羅斯剩下的兩處領事館。據悉,美國務院日前已通知國會,將永久關閉美國駐俄羅斯遠東城市的領事館,並臨時暫停另外一次領事館的運作。
  • 俄羅斯放言如有冒犯,先開火再報告,讓美國騎虎難下!
    此前,美國多次不打招呼隨意進出俄方領海、領空,雖然美國憑藉自己的強大海軍實力能夠在全世界自由航行,但是面對警告,也不加收斂,所以俄羅斯高層才會出此對策。面對這樣雷厲風行的警告,美國上下已經是騎虎難下。主要這道命令是在美國剛剛部署萬北極地區的軍事力量之後發出,不得不感嘆俄羅斯真是既有智慧又有破例,難怪讓美國「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