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新移民渴望學英語 美國麻省教育現狀難滿足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華裔新移民渴望學英語 美國麻省教育現狀難滿足

2014-06-13 13:29: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麻薩諸塞州教育部門數據顯示,由於新移民學習英語的需求強烈,2013年,包括昆西市在內的麻省16個城市急需擴大成人英語教育項目。

  據《愛國者紀事報》(Patriot Ledger)報導,昆西當地非盈利機構官員11日表示,在昆西市,渴望學習英語的新移民需要等待將近一年才能加入成人英語教育項目。

  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最新數據顯示,在麻省大約有100萬外國出生的新移民,其中44%的人無法熟練運用英語。

  昆西行動項目(Quincy Community Action Programs)執行總監貝絲•斯特羅洛(Beth Strollo)稱,對英語教育項目的撥款遠遠落後於新移民學習英語的需求增長。在麻省政府預算中,成人教育的撥款一再被削減,非盈利教育機構只能盡力而為。

  新移民的語言障礙將對其經濟地位造成不利影響。10日公布的人口普查報告指出,大多來自中國、越南與中美洲的麻省居民英語水平不佳。

  在非盈利機構昆西亞裔協調會(Quincy Asian Resources)的成人英語課堂上,多半學生來自中國。值得注意的是,亞裔協調會每期招收100名學生,一周上課6~8個小時。除此之外,還有將近200多名學生正在等待加入教育項目,其中等待了1年的學生大有人在。

  亞裔協調會會長羅伯•謝帕德(Rob Sheppard)表示,成績好的成人學生可以從3級班畢業,但即使達到3級水平,這部分新移民也幾乎無法找到體面的工作或進入大學學習。

  從高級班畢業的成人學生一般能夠找到薪水較高的工作或進入大學深造,但高級英語項目因遲遲未獲得資金而未能開課。

  改善目前的經濟狀況是新移民學習英語的巨大動力。在麻省,熟練掌握英語的移民平均年薪為38,526美元,而英語水平較差的移民平均年薪則只有14,221美元。(王青)

相關焦點

  • 美國華裔女CEO年薪4億破紀錄!2歲移民美國,畢業麻省理工
    今天小美想跟大家聊聊美國的一位華裔女CEO,她叫蘇姿豐,人稱蘇媽。可能有些人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她在美國的知名度卻很高,移民美國的華人對她應該都有所了解。俗氣的說,蘇姿豐不僅有名,曾榮登2019年彭博50傑出人物榜單,還非常有錢。
  • 華裔在美國的地位到底如何?400萬華裔與華人在美國的生存現狀
    華裔在美國的地位到底如何?400萬華裔與華人在美國的生存現狀對於在美國的華裔,有人說,華裔的地位還沒有黑人高,有人說,華裔的歡迎程度和印度人相差甚遠,還有人說,華裔正在逐步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和社會地位,但是華裔在美國到底是什麼樣的生存現狀,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 美國約半數新移民英語熟練 超三成華裔英語欠佳
    而華裔新移民中約1/3的人英語欠佳或壓根不會講英語。  美國人口普查局(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10日公布了《2012年美國新移民英語水平報告》(English-Speaking Ability of the Foreign-Born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2)。
  • 舊金山華裔學生逃學原因多 新移民難適應拒上學
    舊金山華裔學生逃學原因多 新移民難適應拒上學 2008年09月17日 15: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美國
  • 美國華裔移民的文化認同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有認同感才能有歸屬感有安全感,是安身立命的後盾,孔老夫子也說﹕「吾從眾」,而文化認同始終是維繫社會秩序的黏合劑,黏合起相同的價值觀念,相似的理想,過的才是有夢想的未來,華裔美國人卻遇上了認同的困境。  黃皮膚黑頭髮雖是美國生美國長,有一位女士被選為陪審團法官竟然對她說:「你英文講得很好。」
  • 開放是美國和大學的活力之源!麻省理工學院最新加入聲援隊伍
    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工作的多名美國華裔教師和校友的不懈努力,以及美國華人聯合會(UCA)的積極聯絡推進下,6月20日,MIT校長會見了美國華裔教師
  • 中文是優勢 美國華裔新移民學生不應放棄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州教育廳當地時間10月24日在紐約大學舉辦家長大會,倡導從幼兒園至12年級的教育知識及相關政策,幫家長為孩子進入大學和未來事業打基礎。大會特設中文專場,紐約大學紐約州大都會地區中心教育專員、前新城高中華裔副校長金世芸強調,中文是新移民子女的優勢,在學好英文的同時不應放棄。
  • 美國匹茲堡興起移民浪潮 華裔高學歷人才扎堆(圖)
    在浙大畢業後,兩人一起前往德國居住了幾年,隨後移居美國。  他們花費了時間與空間,輾轉移居匹茲堡市,成為該市第二大移民群體華裔居民的代表。目前該地區的華裔移民群體僅次於印度裔。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區域在中國出生的居民數量將近6700人,隨後不斷上升。  這3名華裔移民也代表著中國人另一種來匹茲堡定居的方式,這個群體的每個人都受過高等教育。
  • 美國加州爾灣華裔副市長與華人新移民聊社區生活
    爾灣首位華裔副市長。(美國《僑報》/尚穎 攝)中國僑網4月2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加州爾灣市首任華裔副市長郭正明(Anthony Kuo)日前受爾灣華人互助會邀請,與爾灣華人新移民舉行見面會,面對面分享他從小在爾灣的成長和勵志歷程,與社區人士討論爾灣市的未來發展,並為華人移民解答有關爾灣市的各種問題。
  • 紐約公校被指濫用撥款 致華裔學生英語教育差
    紐約公校被指濫用撥款 致華裔學生英語教育差 2016-12-07《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州教育廳廳長、市教育局副局長等5日齊赴州府奧伯尼,向州眾議員闡述教育英語學習生(ELL)的情況,為新移民學生爭取更多教育經費。
  •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發公開信:為華裔成員的痛苦境況感到沮喪
    附麻省理工校長公開信中文譯文:為華裔成員的痛苦境況感到沮喪【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致信全校成員:移民如同氧氣】致麻省理工學院的社區成員:麻省理工學院像美國一樣蓬勃發展,因為它像磁鐵一樣吸引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同時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實驗室,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們互相激勵,共同創造未來
  • 華裔教育方式有了新選擇
    華裔教育方式有了新選擇(僑界關注)據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導,「虎媽」式教育方式伴隨著亞裔的代際發展而漸顯頹勢。一方面是曾經受益於「虎媽」式教育方式的優秀亞裔二代在反思傳統教育;一方面是脫離「虎媽」式教育方式的亞裔三代卻可能面臨不再「優秀」的尷尬。
  • 西雅圖新移民成犯罪分子目標 針對華裔詐騙最常見
    西雅圖新移民成犯罪分子目標 針對華裔詐騙最常見 2014-06-03 09:47:51  據《西雅圖時報》5月31日報導,尤薇·沙阿(Urvi Shah)2013年隨丈夫從印度移居美國。一天早上7點多,沙阿接到一個電話,來電顯示為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於是她很快接通了電話。沙阿被告知自己籤證以及資料有問題,來電者還知道沙阿的地址。
  • 《漂在紐約》真實再現海外華人新移民生存現狀
    《漂在紐約》真實再現海外華人新移民生存現狀 優秀的名人傳記能夠真實地再現主人公的生平,但能成為這些傳記主人公的只是極個別名人,其生平對海外廣大普通華人的生活現狀未必具有代表性。  海外普通華人新移民的生活現狀究竟如何?  立玉女士的《漂在紐約—美國華人新移民生存狀況實錄》一書填補了這一空白。該書記錄了從事20多個不同行業的23位華人新移民在美國最大的都市紐約的真實生存狀況。
  • 不諳英文者眾 美國入籍考試變難引華裔社區關注
    華聲報紐約消息:由於在美華裔入籍移民年齡普遍較大,英文難以短時間掌握,公民入籍考試成為眾多華裔移民實現美國公民夢想的一道障礙。而將於今冬在全美10城市試行的新公民入籍考試,又提高了考試難度,引起華裔社區的關注。但移民權益團體以及移民律師對此給予褒貶不一的評析。  據北美明報報導,新版入籍考試將取消如「國旗是什麼顏色?」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民主黨選情撲朔迷離,初選開局歐巴馬拔得頭籌;「超級星期二」希拉蕊大勝,壓過歐巴馬;「準超級星期六」歐巴馬連續拿下緬因州等5個州,與希拉蕊所得席位只差20幾席,二人競爭勝負難分。  美國華人對此次大選的熱情是空前的。
  • 美國移民不願承認華裔身份 丟棄中文和華人傳統
    「不願讓別人認出我是華裔」  本報特約撰稿 白文靜  老丁和我認識很多年了,他早在10多年前移民美國,從餐廳跑堂幹到經理,最後在北加州灣區開起了屬於自己的、有200多個餐位的高級餐廳。他的別墅在灣區「高尚住宅區」,上下三層,前後有花園,顯得既舒適又雅致。
  • 美華裔學生創辦在線家教平臺 免費輔導新移民子女
    中新網8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疫情期間,紐約的公校開展在線教學,這一舉措給許多學生帶來挑戰,尤其許多英文不好的新移民學生更難聽懂課程,三名華裔高中生創辦免費在線家教計劃,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免費的課後輔導,讓他們不因疫情而落後學業。
  • 美國「校園霸凌」現象引關注 華裔學生常被欺負
    本報特約撰稿 馮國川  今年1月,一位名叫菲比•普林斯的愛爾蘭裔美國女高中生,因不堪同學長期欺負折磨,在家中上吊死亡。近日,隨著案件細節的披露,有關「校園霸凌」的話題引發了全美的關注與激烈討論。4月12日,美國《世界日報》刊登系列報導,揭露校園霸凌現狀。其中,不乏華裔學生遭欺凌的案例。
  • 不諳英文華裔新移民抵美:成衣廠打工仍為落腳點
    華聲報芝加哥消息:由於中國大陸低廉的人工及成本,很多美國成衣業者轉向大陸下單及發展。但在芝加哥華埠附近、製作制服的成衣工廠,仍吸引了很多不諳英文、又不會開車的華裔新移民,前往從事車衣、包裝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