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暑假已經開始了,這段時間也是考研學子準備考試的最佳時間。
大家都知道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有差異,那麼,到底有哪些具體的差異呢?
冷絲為大家總結出10點差異,供你參考。
畢業研究生
其一,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在培養目標上有較大的差異,一個重實踐,一個重學術。
專業碩士:培養目標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醫師、教師、律師、工程師、會計師等等。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
學術碩士按學科設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高雄啊教師、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等等。
其二,讀書期間,兩者的培養方式有較大的不同。
專業碩士以職業需求為目標,重在提高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
專碩的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教學過程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
複習備考
專碩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而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專碩要求有為期至少半年的實踐環節,實踐學分比重較學術學位更大。
學術碩士側重於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的工作能力和素質。
其三,報考專碩和學碩,報考條件略有不同。
專業碩士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專業,要求報考人員在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
學術碩士的報考條件相對還比較簡單,只需要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或者同等學力即可。
其四,如果過了國家線,在入學複試和錄取時,調劑要求不同。
複習備考
學術碩士的考試科目一般涵蓋專碩的初試科目或者達到專碩的考試難度,調劑是可以是學碩,也可以是專碩。
專業碩士的調劑只是專碩,不能調劑到學術碩士。
冷絲提醒的是,臨床醫學類專業碩士調劑要求則相反,報考臨床醫學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關政策調劑到其他專業,報考其他專業,其中包含含醫學學術學位,這樣的考生不可調劑到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
其五,考試和入學難度不同。
就入學考試來說,專業碩士比學術碩士難度稍微要低一些。
比如,專業碩士公共課英語科目多考英語二,難度相對較小;學術碩士公共課英語科目考英語一,難度比較大。
考研自習室的座位都被佔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專業碩士多數不考公共課數學科目或考數學三、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難度相對較小。
學術碩士公共課數學科目要考的是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數學(農),有的還是招生單位自命題理學數學,難度較大。
其六,入學後的學費標準不同。
2014年秋季學期起,國內高校學術碩士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
全日制的專業碩士學費收費標準,原則上不高於本校現行普通專業學術型自籌經費研究生收費標準。
其七,學制略有差別。
專業碩士學制一般為2年,目前,很多高校實行彈性學制,即2-3年。
為考研學子鼓氣
學術碩士學制一般為3年,目前提前畢業的情形已經很少了。
其八,培養過程中,導師制度不同。
大部分高校的專業碩士實行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指導學生實踐、項目研究和課程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以教授理論知識、學術指導為主,而校外導師則以培養技能、指導實踐為主。
學術碩士實行的是單導師制。研究生導師對學生在讀研期間的全過程進行指導,全面負責學生的論文指導整個過程,並負責嚮導師組申請審查同意,提交院學位評定委員會,申請組織答辯。
其九,學位論文撰寫有一定的不同。
專業碩士畢業論文可以採用調研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多種形式。
學術碩士畢業論文一般為學術性論文。
第十,考博和讀博的;錄取和入學方式不同。
專業碩士,一般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碩士畢業後大多不能直接考博。
考研交流會
學術碩士,畢業後可以直接考博或者讀博。
一般來說,你如果有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計劃,你最好選擇讀學術碩士;你如果希望找到一份工作,並且希望學習對就業後的工作有幫助,你可以選擇專業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