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分考入清華誓要研製中國晶片,00後自製火箭少年強則國強

2020-09-07 中博教育CFA


「因為美國蓄意打壓中國的電子信息技術,所以就想學跟電子技術有關的專業,為國家在這個專業上做出一些貢獻」這是2020年河南省駐馬店理科狀元吳思琪在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吳思琪在2020年的高考中以706分考入清華大學,並報考了電子工程專業。因為去年了解到美國對華為的技術打壓,所以她就想為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出一份力,能夠有所建樹,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少年強則國強,希望吳思琪能夠不忘初心,在追夢路上砥礪前行,成為奔湧的後浪!


同樣的有這麼五位本科生,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1.8歲,卻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這款晶片,被稱為他們的「最硬核畢業證書」。

這五位同學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16級的畢業生,在接觸這個「一生一芯」計劃前,本科生用幾個月的時間設計出一枚能夠運行超複雜作業系統的晶片,簡直是天方夜譚。

由於外界的技術打壓,中國的處理器晶片設計界缺少人才,做這個項目意味著在他們面前,是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沒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參考借鑑,他們就需要自己去試錯嘗試。從2019年8月正式啟動項目到12月做出設計圖紙,這個五人組一直在踩坑、挖坑、再從坑裡面爬出來。

如今「一生一芯」計劃已經進入到第二期了,一些國內外的知名大學也加入了這項研究中,在這個領域裡努力研究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中國,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青年有理想,國家就有力量。想必大家一定記得之前的一個熱搜:「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這位00後大學生名叫劉上,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初中開始,他就開始接觸製作火箭,最開始只是打算做模型,漸漸地有了做固體火箭發動器的想法,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通過自學和愛好者們的交流。劉上最終實現了火箭發射並回收。

在B站2019年的第一個視頻裡劉上這樣寫道:「這個項目我會持續做下去,這是個充滿著困難與挑戰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我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嘗試,但只要我一直堅持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成功了」。

正是因為每個領域裡都有發光發熱的人,中國的未來一片光明,作為當代年輕人,我們更要積極向上的去努力,有理想有抱負,才能在未來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擔以重任。

「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是我這30年來人生最光輝閃耀的時刻」這是曹同學備考三年終於拿下CPA證書時激動地說道。曹同學是一名空乘,在備考CPA之前沒有任何基礎,為了追求她的夢想備考CPA。

曹同學因為高考失利學的是空乘專業,但她的理想一直是進入會計事務所工作。她所在單位每年都會有事務所進行審計,我們作為被審計單位都很尊重審計人員,自己也羨慕審計人員的工作。在考慮很久之後,曹同學決定在職考CPA。

在職備考缺的就是時間,於是曹同學每天5點半起床,在上班前學習兩個小時,下班後在單位學2-3個小時再回家。「審計的書較為晦澀難懂,審計這個科目需要具備審計思維,所有的知識碎片應該最後構建起自己的框架,這樣配合記憶才能遊刃有餘。」這在備考中使曹同學深刻體會到了。最終在曹同學的不懈努力下,終於拿到CPA證書,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理想。

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自己的不懈努力點亮著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時代,我們更應該積極向上,在每一個領域發光發熱,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青年有理想,國家就有了力量。

相關焦點

  • 少年強則國強,河南理科狀元報讀電子工程專業,不甘晶片被打壓
    河南省駐馬店的吳思琪在2020年的高考中以706分考入清華,成為河南理科狀元,填報志願時,她選擇了冷門的電子工程專業。吳思琪說,聽到美方蓄意打壓中國的電子信息技術,所以我報的是清華電子工程,想在這方面努力奮鬥,有所建樹,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 河南706分「高考狀元」志願曝光,背後真相感動千萬人
    河南省駐馬店的吳思琪在2020年的高考中以706分考入清華,成為理科狀元。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終釀得撲鼻梅花香。填報志願時,這位女狀元沒有選擇當下熱門的金融、經濟行業,而是選擇冷門的電子工程專業。
  • 少年強則國強,2020高考少年們
    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就借著2020高考,來點讚一下這些不平凡的少年。姚俊鵬姚俊鵬,安徽蕪湖學生,患有腦癱,手痙攣抽筋,寫字困難。高考第一次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文,考了623分,超過安徽一本線108分。他對藥學一直很感興趣,這次如願以償考入中國藥科大學的英語專業。
  • 「國強則少年強」的啟示
    一個青年「國強則少年強」的演講能引發熱烈的公眾討論,提醒我們認真審視自己擁有的、來之不易的一切,認真審視這個塑造我們、我們也參與塑造的時代「國強則少年強」,前不久一個來自南京的90後女孩許吉如在一檔電視演講節目中,根據自己在哈佛讀書的經歷
  • 00後大學生成功發射自製火箭,網友驚了...
    雲南共青團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近日,一條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達6000多條。火箭升空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 「懶得考北大清華」而考入科大少年班的女孩冼奇琪不是自大是自信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了今年的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其中就有這位女孩。這位女孩名叫冼奇琪,來自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年僅16歲的高二女生她就以663分的高考分數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冼奇琪確實沒有機會考北大清華,因為她不會經歷高三,不需要參加全國高考。
  • 「懶得考北大清華」,16歲「狂妄」女孩冼奇琪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懶得考北大清華」,16歲「狂妄」女孩冼奇琪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前不久,網絡上被一個16歲女孩的豪言壯語刷屏了,她說:「其實我也想過高三考北大清華,但就是懶得去考。」不明就裡的人,一聽這話,一定會說這是個口出狂言、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人。其實不然,這個16歲女孩不是狂妄,而是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 大山女孩高考成績超一本線132分,卻為學費一籌莫展
    聞訊而來,以為是個青銅原來是個王者,又一名考生考上清華。南航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大學生「基建狂魔」自家菜地建「高鐵、隧道、大橋」;大三「木匠女孩」專注做榫結構,夢想成為頂尖木工。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現在的每一代人都在進步。
  • 南航「00後」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未來想用火箭送快遞
    記者聯繫上火箭的製作者,也是視頻的拍攝者劉上,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00後大一學生,視頻中所有步驟都由他自主完成。超硬核!網友自製火箭發射升空這則獲得b站「首頁通知書」的硬核視頻,展示了火箭製作、升空和回收的全過程。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一枚擁有透明箭體、外形炫酷的火箭矗立在空地上等待發射。隨著「3、2、1」倒計時開始,發動機點火,火箭拖著尾煙升空,飛到高空後化作一顆星,然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視頻還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 少年強則國強!未來的棟梁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祖國的棟梁,是未來的希望,更應該讀好書,好讀書,今時今日撐起祖國一片天空的也是過去的少年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太過於嬌氣,太過於任性,甚至沒有責任心,其實不盡然,2020年的諸多困難面前,是那些曾認為無法擔當重任的少年衝在前邊,是他們守護了我們現在的安寧。 從小老師就囑咐我們,少年強則國強,努力讀書,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堅信我們可以將這一切做到最好,並且更好!
  • 少年強,則國強!
    李蘭娟博士說:「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人才」「希望媒體、教育部門、全社會能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崇尚科學,要尊重科學家,要努力成為科學家」 轉發郭簡老師寫給學生的一封信,希望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能這樣教育下一代,撐起祖國的明天。
  • 感受民族精神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9月1日晚,大型特別節目2020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延吉北山北小學一年一班全體同學,通過觀看節目上了一堂生動有教育意義的「開學第一課"。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百萬網友圍觀
    近日,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曾經歷數次失敗未來,他想用火箭送快遞據了解,視頻的作者同時也是火箭的設計者名叫劉上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上在家上網課之餘製作了這枚火箭在研製過程中,他經歷過數次失敗《模型小火箭發射》《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試車失敗》……網絡平臺上的30多個視頻
  • 從學生自製火箭說起,科技創造人才濟濟,才能不受制于洋人和霸國
    近日,一條學生自製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看完後熱血沸騰,國之大材,同學的這個創造力才是滿滿的正能量,少年強則國強,將我們青少年熱情化為火箭直擊太空吧。中國式補課確實讓孩子累得像狗熊,收效也不多,家長也是揮金如土只顧扔就是,看看這孩子,如果孩子對科學創造有興趣,就把金子灑在這些地方吧,從小對孩子性格、習慣、特長進行培養,可以根據孩子的天性和自願,進行合理引導,讓他們養成好習慣,會學習,有學習興趣、自然學習也不是個難事了。
  • 00後大學生在家發射火箭,從發動機到軟體全部自製
    這位00後最近分享了他的自製火箭發射視頻,記錄了從製作、發射、到最後回收的整個過程,目前已有百萬多人見證了「歷史性時刻」。不少網友表示,「有內味了」、「目標:星辰大海!」。甚至也驚動了《人民日報》。所以這位大一同學的「火箭發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又為何而做?
  • 造晶片也造火箭,這屆後浪有點牛
    這些「後浪」將追隨著「前浪」的步伐,繼續遠航。經歷了熬夜、失眠、踩坑、爬坑以及瀕臨崩潰的無限試錯之後,晶片還真被他們給做出來了。6月2日,王華強作為團隊代表,在答辯現場成功展示了晶片的工作流程。王凱帆又在後來將同學自己編寫的UCAS-Core移植到了COOSCA核上,用自己設計的CPU運行了自己寫的作業系統,這種經歷,會讓無數工程師羨慕。最終這五位少年將自己設計的晶片命名為nutshell(果殼),取自「國科」諧音,來紀念「一生一芯」計劃的首款晶片。
  • 聽說中國的晶片被打壓,河南高考理科狀元報了電子工程專業
    然而一想起曾經有一群熱血少年,誓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總令人覺得有點不是滋味。直到最近聽到這樣一個消息:河南省駐馬店的吳思琪以706分的高分,拿下當地的理科狀元。這個柔弱可愛的小姑娘,看上去文文靜靜的,卻沒想到十分有志氣。她報考了相對冷門的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對於一個選擇範圍很廣的女生來說,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理解的選擇。
  • 《最強大腦》:自古英豪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強!
    這場比賽中國隊的出場隊員有來自清華園的「無為之光」孫勇、復旦大學的「心靈多面手」郭小舟以及來自杭州文瀾中學初二學生「追光少年 」楊英豪。當然,對手美國隊的三名隊員更是盛名爍爍,不容小覷,其中有兩位來自世界頂尖高校哈佛大學,另一位則來自曾經出過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紐約大學。第一局孫勇獲勝,中國隊暫時以1比0領先一分。
  • 《2020秋季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經典範文
    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梁!」。考上了省重高蘭溪一中,三年後考上浙江大學,又保送到清華讀研。還沒畢業,就被某一大公司相中,邀請到五星級酒店籤約,開出的薪酬絕對令人滿意。可機緣巧合,畢業前陳薇去了軍事醫學科學院,她感覺到有一種新的使命在召喚她:有國才有家,國家建設我責無旁貸。果斷放棄高薪,入伍參軍,投身於國防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