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乳粉貼牌分裝擬立法禁止

2021-01-13 新京報電子報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勇作了關於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的說明。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並受最高人民檢察院委託,對關於授權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作了說明。

  新京報訊 (首席記者關慶豐)今後,企業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昨天,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草案專門新增一條,為嬰幼兒配方食品監管開出「藥方」。

  設立最嚴全程監管法律

  2008年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嬰幼兒乳粉成為公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話題之一。2009年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中,並沒有針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專門條文。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局長張勇代表國務院作草案說明時表示,我國將設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法律制度。

  本次修法,明確了國家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監管的原則,並且規定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草案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

  生產嬰幼兒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鮮乳、輔料、食品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監管部門曾發文禁貼牌

  據專家介紹,貼牌進口奶粉有三種生產方式:國外奶源在國外加工、國外奶源在國內加工、註冊國外品牌使用國內奶源在國內加工。

  去年底,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曾發布《關於禁止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合同或約定,委託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為其加工、製作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採購或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直接進行裝罐、裝袋、裝盒,或者改變包裝、標籤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 解讀

  「貼牌」「分裝」易出質量問題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一名官員表示,本次食品安全法修訂專門針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出臺新規,今後將按照藥品的管理辦法嚴格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

  去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

  會上提出,要監督企業落實原料收購質量把關、嬰幼兒奶粉出廠全項目批批檢驗,建立嬰幼兒奶粉的配方和標籤備案制度,嚴格責任追究,嚴懲重處違法違規行為。

  中國奶業協會原理事、乳業專家王丁棉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嬰幼兒乳粉爆出的質量問題,很多都出在「貼牌」和「分裝」生產上。

  去年3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美素麗兒奶粉造假案。這個品牌涉嫌走私嬰幼兒奶粉,通過擦除原有標識、重新噴碼、私印外包裝盒等方式,將國外奶粉批號篡改後貼牌銷售。

  據媒體報導,一些不法企業從紐西蘭等國家進口大包裝乳粉到國內分裝,其間可能出現原料調包、摻劣摻假、生產條件不過關等問題,影響奶粉質量。

  為治理嬰幼兒乳粉行業貼牌、分裝等生產方式出現的問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介紹,從去年起,組織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重新審查和再審核工作,目前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獲得重新許可。

  ■ 業內說法

  「很多進口奶粉部分工藝在華完成」

  乳業專家王丁棉說,不僅問題奶粉存在貼牌分裝的現象,很多正規進口奶粉,也有部分工藝在國內完成。如何界定「分裝」「貼牌」,國家應出臺細則。

  「有些大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主料是從國外進口的,在國內摻入輔料後再包裝銷售。還有很多國內品牌的奶粉,委託國外廠商生產。」王丁棉認為,如果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完全禁止委託和貼牌,嬰幼兒乳品行業有可能迎來新一輪「洗牌」。

  王丁棉認為,委託、貼牌、分裝等生產工藝,從經營的角度是合理的,但對於中國乳業來說容易產生質量問題。要從根本上消除「毒奶粉」,不僅要從監管生產工藝,還要約束企業的誠信。

  「『三聚氰胺事件』是人為造成的,不僅僅是生產工藝的問題。」王丁棉說。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貴松也認為,嬰幼兒乳粉是食品安全領域的「重災區」,但對生產行為管理過細是否符合市場規律,有待商榷。

  新京報首席記者 關慶豐

相關焦點

  • 食品安全法大修 嬰幼兒乳粉貼牌分裝擬立法禁止
    今後,企業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昨天,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草案專門新增一條,為嬰幼兒配方食品監管開出「藥方」。  設立最嚴全程監管法律  2008年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嬰幼兒乳粉成為公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話題之一。
  • 嬰幼兒奶粉禁止貼牌分裝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為規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於禁止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
  • 嬰幼兒奶粉配方將註冊管理 允許貼牌生產禁止分裝
    國內消費市場高度敏感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在近期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第三次審議、廣告法修訂案中均受到高度關注,並有專門的條文規定。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記者從該審議報告中獲悉,我國擬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實行註冊管理,並規定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 嬰幼兒配方食品擬對貼牌、分裝說「不」
    其中,增加了食品網絡交易監管制度、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禁止嬰幼兒配方食品委託貼牌生產等規定和食品安全責任約談、突擊性檢查等監管方式。在行政許可設置方面,增加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職業資格和保健食品產品註冊兩項許可制度。為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國務院法制辦昨日將送審稿及其修訂說明、送審稿與現行法律條文對照表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國家食藥監總局:嬰幼兒奶粉禁止委託貼牌分裝生產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3日消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天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於禁止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進一步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提出明確要求。  《公告》明確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委託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冒用他人品牌和包裝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其僅在境外註冊商標和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標註為境外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相同原輔料構成的同一種配方,生產不同產品名稱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除牛、羊乳及其乳粉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嬰幼兒奶粉禁委託貼牌分裝
    原標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嬰幼兒奶粉禁委託貼牌分裝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昨天發布《關於禁止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規定》,明確嬰幼兒奶粉禁止委託貼牌分裝生產,並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應具備自建自控奶源,建立並落實原輔料採購查驗制度。
  • 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禁止分裝防止汙染
    其中,取消委託、貼牌禁令,繼續禁止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並對配方實行註冊管理制,成為新政亮點。nfL瀟湘晨報網  考慮到委託、貼牌方式是國際上通行的生產方式,且企業也可以通過合資合作生產等方式進行規避,因此,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刪去「不得以委託、貼牌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規定。
  • 嬰幼兒乳粉代工遇一刀切 2000多個OEM品牌將退市
    禁止委託、貼牌、分裝  等方式生產奶粉  6月23日,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首次審議,這也是現行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頒布實施以來的一次大修。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進行生產的法律規定,將讓那些OEM企業無處藏身,最終將退出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有關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以貼牌、委託、分裝方式生產一事,早在去年工信部等九部委在聯合整治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時已經做了相關規定。
  • 國家食藥總局連發兩道奶粉規定 禁止委託貼牌分裝
    原標題:國家食藥總局連發兩道奶粉規定 禁止委託貼牌分裝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12月3日齊發兩道關於嬰幼兒奶粉的「規矩」,禁止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時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規定》,明確以生牛乳為原料的企業應當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基地。
  • 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乳粉境內分裝
    6月3日,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商務部等七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要加強進口乳粉及跨境電商管理,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嚴禁進口未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的產品。
  • 七部委: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乳粉境內分裝
    《方案》提出,要加強進口乳粉及跨境電商管理,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嚴禁進口未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的產品。未來我國將大力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穩步增加,更好地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該《方案》一出,即拉升多隻乳業個股。
  • 新食品安全法禁止分裝嬰幼兒配方奶粉
    日前,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獲悉,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領域的監管修正了多項規定,包括「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實行註冊管理」等內容。此次新法實施,通過禁止嬰幼兒配方乳粉分裝的這種行為,鼓勵國內的生產企業集中力量提升研發能力和生產的技術水平,進一步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
  • 我國將禁止嬰幼兒奶粉貼牌分裝生產(三)
    「黑名單」滕佳材介紹,我國將參照藥品生產企業GMP認證模式,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再審核再清理工作;國家食藥監總局將公示依法經過審批的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進口商和產品名錄,方便消費者辨識真偽;同時,建立並實施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風險監測和定期抽驗制度,除及時公布抽檢標準、程序、結果公布,提振消費者信心外,還將及時公布違法違規企業的「黑名單」,嚴懲在嬰幼兒食品領域的假冒偽劣行為
  • 遼寧明令嚴禁分裝、貼牌生產嬰幼兒奶粉
    加大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力度,嚴禁企業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嚴禁同一企業使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塗改標籤標識以及在標籤中標註虛假、誇大的內容等違法行為。大力提倡和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支持乳品企業建設自有自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基地,進一步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
  • 「貼牌」事件讓其品牌感受挫!
    可是在寶媽們海淘奶粉的高漲熱情下,卻摻雜著假冒、「貼牌」的亂象。近日,北京海關查獲的一批不合格「貼牌」進口乳粉竟出自知名大品牌惠氏。朝陽海關關員對這批進口乳粉檢查時發現,乳粉標籤朝向強光觀察時,內部隱約有字跡顯現;將外標籤吹軟揭掉後,發現罐體上還印有另一層內標籤。內標籤品名為「某金裝膳兒加 PE GOLD 偏食兒童營養輔充配方奶粉」,外標籤品名為「某金罐膳兒加營養粉(固體飲料)」,據此判斷這是一批涉嫌「貼牌」的進口乳粉。
  • 食品安全法將首度修訂 擬嚴格追責違法作業檢驗人員
    界定「分裝」「貼牌」有考究   本次修法明確了國家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監管的原則,並且規定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草案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
  • 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新聞發布會舉行
    加強原輔料進廠把關,嚴格生產工藝要求和質量過程管理,加大裝備投入,提升檢驗監測水平,確保用最好的原料、最嚴的管理,生產出最好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嚴禁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暫時不能滿足新細則規定條件的企業,要主動告知監管部門,提前申請延期審核。
  • 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價格水平和國際趨於一致
    [新華社記者]之前有媒體報導,因為為了滿足新的許可,很多企業是斥巨資進行改造,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成本在以後會不會有一個提升?您覺得這些企業會不會把這些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對目前安全生產包括加強監管的反映,他們有什麼回應?
  •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發布會
    加強原輔料進廠把關,嚴格生產工藝要求和質量過程管理,加大裝備投入,提升檢驗監測水平,確保用最好的原料、最嚴的管理,生產出最好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嚴禁以委託、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暫時不能滿足新細則規定條件的企業,要主動告知監管部門,提前申請延期審核。
  • 愛寶寶 家長就要會看乳粉標籤 做選購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行家裡手
    據統計數據,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零售額從2013年的911億元增至2017年的165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6%。有奶粉行業數據統計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有2000多個品牌系列,其中沒有生產工廠的貼牌品牌廠家估計約1000個。  商場超市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櫃,品類更是琳琅滿目,讓前來為寶寶選購乳粉的家長們眼花繚亂。  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家長該如何選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