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畫邊玩:走進美術——藝術與生活

2020-12-11 玩出藝術繪出人生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發現藝術在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這是人類文明意識的提高,也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曾聽一位家長說:「我感覺美術可有可無。」其實美術在生活中,是最普遍的存在,也是必不可少的。美術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各個領域,任何的服裝、化妝、整體造型、機械外觀設計、室內室外裝潢、產品外觀設計、舞臺設計、書籍設計、汽車外觀設計、廣告設計等等等等。走在大街上,凡是能看見的人造物,都跟美術有著密切的關係。

簡單來說:

1 衣食住行離不開美術,人類發展已經從溫飽轉向追求美。

2 美術是人類意識通過社會實踐產生的,是一種精神的力量。

3 美術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4 學習美術是對優秀歷史的傳承。

美術是追求美、表達美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如果沒有美術,世界就會變得簡陋而枯燥。任何東西和事物在最原始狀態下經過人為的修飾和裝潢,它將變得光彩奪目,令人賞心悅目。所以美術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將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升華為美。

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說,就是通過對物質的改造來達到服務於人的精神意識享受的目的。說通俗一點,美術可以讓事物變得美麗,讓人的心靈變得美麗,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如果對各人發展來說,學好了美術可以讓你在這個競爭激烈又極為殘酷的社會有了更多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學好美術後,可以從事產品設計、包裝設計、服裝、化妝、整體造型設計、舞臺設計、燈光設計、室內室外設計、遊戲開發、攝影、教育等等。美術覆蓋面很廣,滲透力也相當的強。無論是商場的大小商品還是繁華街市上的廣告招牌都多多少少映射出美術的魅力。很多朋友結婚的時候都請人為她們設計請柬,設計出來的才是真正屬於她們的,獨一無二。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多看名人名家的作品,多留意身邊的東西,哪怕是別人送給自己的一個精緻小巧的禮物,都不要錯過對它的觀察與鑑賞。因為美無處不在,前陣子去麗江,導遊對我們說,每個人對麗江的印象都不一樣,關鍵是看自己有沒有「發現美的眼睛」,學習美術就是培養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畫畫使人聰明,增強了理解力,提高了審美力,讓我們學會了用「心」去觀察,淨化心靈。生活到處都是美的,懂得欣賞自然就陶冶了情操,人就變得快樂、樂觀、充滿正能量,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美術,無處不在

兒童美術到底學什麼呢?

這個問題每一個家長和美術老師內心都是存在疑問的,說技法的,說創意的,到底哪個對呢?

我們從孩子的整個成長軌跡和美學能力維度來分析一下,究竟應該學什麼:

認知,認識和感知,涉及了多種感官的調動,是思維活動的基礎;基礎技法,則是是支撐創意和思維表達的基本能力。

藝術敏感度是孩子對於美術直覺和審美培養的基本素養,涉及了情感體驗。我們看到一張畫的時候產生的興奮、衝擊、舒適、崇拜、疑惑等情緒,就是藝術敏感度。

孩子們的繪畫其實包括兩部分:

1:觀察、思考、聯想和發散的能力,統稱為思維能力。

2:造型,構圖,色彩、畫種,統稱為繪畫表達能力。

繪畫的進步是,兩種能力提升,才能在也就是畫面上看到進步。以上能力直接和畫面有關,還有一些間接關係的能力,專注力、記憶力、感受力,自信心、情商、精細動作、耐心等等。

繪畫的進步是階梯式的,孩子們的進步,需要兩個方面思維能力和繪畫能力。兩種能力可能是同時提升,也可能是交替提升,當一方面提升,進步是很緩慢的,甚至停滯。

所以,對於孩子繪畫的進步,其實無須那麼在意,進步其實沒有那麼重要,最關鍵是,保持繪畫興趣,愛畫,敢畫。讓孩子們把他的見識、體驗和感受,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創造力其實來源於對知識的理解基礎上,運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弄出新的東西。創造力來源於生活的。

為什麼孩子有創造力呢?其實是因為孩子思維能力不夠完善,會隨機的把很多不相關的東西都畫到自己的畫面上,好像就很有創造力的原因。

所以不必盲目迷信創造力,科學引導孩子的思維方法、繪畫方法,更為重要。

孩子有沒有在課堂中,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沒有個人思考和想法在畫面裡面,有沒有用到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發揮,有沒有新的思考角度,有沒有個人的見解,甚至,有沒有合作,競爭,爭論等環節。用有趣的繪畫體驗,開心快樂的畫完一張作品,才是美育帶給孩子們最大的享受。

就像李佳妍老師說的,通過美術課,孩子們能夠學會觀察生活,並熱愛生活。

我見過最藝術的行為,是一個孩子拿著根小木塊想像成各種物品玩了1個小時。

相關焦點

  • 美術創作:邊畫畫邊學習口語!「邊說邊畫」還是「邊畫邊說」?
    1 讓英語口語走進兒童繪畫的過程中  繪畫藝術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限制其表達方式,也從來不會去追尋所謂的真理,更不會去制約人群與年齡。因此,在兒童的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有計劃地加入英語口語的學習,把語言藝術同繪畫藝術巧妙的結合起來。
  • 邊走邊畫__倫敦藝術行旅(上)
    旅行是一種生活在別處的快樂籌劃一年的倫敦藝術之旅終於在7月夏日成行這是一次邊走邊畫的藝術之旅孩子們將深入觀察和了解倫敦這座城市
  • 簡單有趣的石頭畫,讓孩子邊玩邊學,大人小孩都愛玩的手工畫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兒童手工,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哦,很棒的親子手工,提升親密度的哦。平時去外面玩撿點鵝卵石回來,買點顏料看能畫哦,各種塗鴉很解壓,也非常有趣哦。大人小孩都愛玩的石頭畫,一起來吧!
  • 魔力耳朵直播教娃桌遊製作 為五一居家「邊玩邊學」支妙招
    那究竟在家該如何讓小長假變得更豐富有趣,在線少兒英語魔力耳朵為家長和孩子們來支招,直播在線教學玩遊戲、讀繪本等方式,促進親子關係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在遊戲中輕鬆學英語。班主任直播教娃玩桌遊 邊玩邊學輕鬆記憶五一在即,考慮到部分家長會居家休息,魔力耳朵金牌班主任Hannah老師以及金牌班主任Gary老師為大家開設了一場主題為「勞動節不勞動」直播活動,通過直播教孩子和家長們居家製作桌遊遊戲,並通過遊戲學習一些英語單詞。
  • 藝術探討:在美術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美術
    在美術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美術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孩子的藝術發展,美術教育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教育教學的重點。創作中我又啟發學生想像微風中的柳條、大風時散亂的頭髮、沙漠中一層層的沙子……學生輕鬆地畫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線條,他們的作品便充滿了韻律。這樣既結合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鑑賞美,又使學生認識到藝術表現手法來源於生活,藝術中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節課既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們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 在西安蘭臺書畫茶館 體驗精雅藝術如何走進尋常生活
    記者 | 小野在西安高新區灃惠南路與大寨路交匯處西南角,「蘭臺書畫茶館」正於熙攘的都市繁忙中用普及藝術的方式為大眾開闢一片清雅與安寧。「讓藝術走進生活、讓文化融入日常」,這是西安蘭臺書畫茶館在開辦伊始就努力倡導的宗旨與理念,也成為其今夏以來的努力踐行。
  • 外國幽默畫評析:邊遛狗邊看世界盃,以假亂真,假戲真做!
    我對生活中的狗沒好感,因為我挨過咬。但我對藝術中的狗倒頗為喜愛,例如米老鼠的好友博羅託就是個可愛的傻狗。狗能牧羊、救護、導盲、搜捕、拉車,但是能為主人看電視效勞還沒有聽說過。瞧,主人散步遛狗時讓狗爺馱上一臺電視機,邊走邊看,真是遛狗看世界盃兩不耽擱。
  • 「詩畫中國行」走進皖南浙北收穫滿滿:慢生活是如何養成的
    11月19日-23日,「詩畫中國行」大型主題採風活動走進安徽宣城和浙江安吉,走進皖南水東古鎮和浙北鄣吳古鎮,走進「山嶼海」在華東的兩個基地——宣城親心谷和安吉幸福城,所到之處人氣十足。為進一步踐行「兩山」理論,「詩畫中國行」採風活動旨在謳歌祖國大地生態美景和建設成就。上月,活動在北京啟動後首站來到福建廈門。在「海」邊,用詩書畫作品展現廈門經濟特區「潮起鷺江四十年」的輝煌成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次活動由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委宣傳部、浙江省安吉縣委宣傳部和美術報社共同主辦,浙江山嶼海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美術報北京編輯中心全案策劃執行。
  • 「水岸邊的藝術之城」,別開生面的蘇式生活場景秀亮相桂林
    本次蘇州展區佔地135平方米,由15個展位構成,以「水岸邊的藝術之城」、「古今輝映的非遺之城」、「文化深厚的博物館之城」、「不時不食的美食之城」四大篇章,展現了蘇州文旅融合的新面貌。蘇州文旅快閃屋亮相萬達廣場 來桂推介打出組合拳藉助桂林旅展號召力強、傳播度廣、客流量大的引流優勢,10月21日下午,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趁勢在桂林高新區萬達廣場召開「水岸邊的藝術之城」2019蘇州文旅推介會,重點面向專業媒體、桂林市民推出一場別開生面的蘇式生活場景秀——「請你做『一日天』的蘇州人」。
  • 邊玩,還能邊掙錢的神仙專業?
    聽說,學旅遊專業,可以邊玩邊掙錢? 你猜! 很多人在聽到「旅遊管理專業」時,第一印象便是可以邊玩邊掙錢,多麼安逸的工作呀!
  • 【邊走邊畫】五一相約時空之城!
    如有丟失或損壞需繳收相應費用,謝謝)▼報名截止時間:員滿即止▼適合年齡:5-16歲小朋友▼集合時間:具體出發時間以簡訊通知為準▼集合地點:新港西路愉景南苑北門▼集中標誌:集予藝術邊走邊畫(2) 報名資料用於購買保險(報名資料保密,不會洩漏),一經落實不能退團▼諮詢報名林老師:13527852638嚴小姐:13609765711張老師:13798135380座機:020 - 34088816或添加:「集予藝術」客服微信諮詢
  • 國際遊學 | 2019海南島文化研學營開啟,邊玩邊學!
    這次的文化研學營是香港現代青少兒英語專為5-14歲青少年所設計的,讓孩子可以充分了解古今中外藝術、文化、歷史、地理等,學習戶外生存技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身臨其境學習熱帶雨林和海洋生物知識,融合名師定製語言課程,邊玩邊學,給孩子一個終生難忘的寒假。
  • 來江寧,邊玩邊學
    在礦坑公園,可以從地質、自然、博物、拓展活動等多方面開發研學課程,讓孩子們實地考察,實現玩與學的相結合玩中學 學中樂在江寧,如何邊玩邊學這份攻略請收好研學溪田近距離觀察各種淡水魚,在實踐和體驗中學習漁業知識;走進木榨博物館,嗅著滴滴油菜籽散發的香味,觀看傳承千年的古老木榨,感受木榨工藝的魅力。
  • 美術探討:如何探新美術教學方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教師首先通過示範提供給學生該繪畫過程的感情認識,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參與觀察、思考和分析,領會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試)的幾種方法,讓學生邊思考、邊選擇、邊模仿、邊體驗。  首先,美術課學習內容要貼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脫離了生活,美術教學就失去了創造的活力。我們在美術教育中要真正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樂趣。
  • 帶孩子走進美術館看美術作品展,不願看怎麼辦?兒童看展何須懂
    兒童怎麼看畫展 兒童觀看畫展,何需美術專業知識?看不懂怎麼辦?別用作者簡介、時代背景把他給唬住。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術館的普及和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美術館觀看畫展。這絕對是件大好事,但畫展看不懂、不想看怎麼辦?
  • 家長邊帶孩子邊玩手機 專家:易造成情感疏遠
    原標題:家長邊帶孩子邊玩手機 專家:易造成情感疏遠 近日,有媒體報導,多地發生了因家長低頭玩手機疏於看護、孩子發生意外的情況,該現象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南京的一些商場、遊樂場、兒童醫院、市民廣場等地進行調查發現,家長邊帶孩子邊玩手機的現象非常普遍。
  • 帶孩子走進美術館看美術作品展,不願看怎麼辦?兒童看展何須懂
    兒童怎麼看畫展 兒童觀看畫展,何需美術專業知識?看不懂怎麼辦?別用作者簡介、時代背景把他給唬住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術館的普及和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美術館觀看畫展。這絕對是件大好事,但畫展看不懂、不想看怎麼辦?
  • 在線美術課選哪家?美術寶vs畫啦啦vs咕比美術AI課,三大課程體驗分享!
    因為老師講課會用到一些專業詞彙,像勾線、構圖之類的,也沒有過多解釋,但是我家寶寶還處於一個0基礎的藝術啟蒙階段,年紀太小聽不懂,她跟著老師聽課總是走神或者自己在紙上塗鴉。  感覺美術寶可能適合年齡大一些、有美術基礎並且希望往美術應試方向走的孩子。
  • 繪爾森國際美術教育:兒童美術教育,以畫育人發現生活中的美
    有意識地支持學生的藝術興趣這並不是要其成為藝術家,究其實,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創造,從小起支持兒童的美術興趣,因為沒有單獨的、個人的美術行為,就沒有審美創造。如果我們希望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的而不是單調的,我們就要尊重鼓勵和支持他們的美術興趣,使他們進而進行審美創造,得到全面發展。
  • 手機邊充電邊玩,真的會爆炸嗎?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遇到過,在家裡邊玩手機邊充電的時候,父母總會告訴我們充電不要玩了,「手機」會爆的。手機爆炸的事,確實屢見不鮮,「三星手機」就爆過多次!手機為什麼會爆呢?如果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充電器也會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供給手機運行,一部分用來給電池充電。由於電池在充電時是不會放電的。所以邊充電邊玩會爆炸這個說法,理論上來講不太可能發生。手機邊玩邊充電,到底有啥危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