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在內江這個小村子裡,「藏」著甜城的甜

2020-12-23 騰訊網

這對「木馬組合」,

要用一顆紅糖,

讓世界愛上內江甜。

漢安糖草創始人

馬姐姐和阿木

這是一段既輝煌又略顯失落的歷史

1716年福建人曾達一攜家人,遷至四川內江梁壩村,並帶來甘蔗在此開墾種植,由此拉開了內江三百年種蔗製糖的燦爛歷史。

然而,儘管後來的內江漫山遍野都是甘蔗,三裡一糖坊、五裡一漏棚,最高時糖產量佔全國的26%,卻因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內江糖業漸漸失去市場地位。被寫入《辭海》的「甜城」美譽,如今卻令內江人尷尬,甜城真的不甜了嗎?

糖廠原址被酒精廠取代

和多數土生土長的內江人一樣,馬姐姐和阿木祖上都種甘蔗熬紅糖,相識多年,他們不願見家鄉糖業失落,決心攜手投入到種甘蔗、熬紅糖這份甜蜜又辛苦的事業中。

探訪銀山鎮糖廠工人

他們尋遍內江的甘蔗種植戶、傳統製糖人、糖廠產業工人,收集內江糖史資料,和內江農科院甘蔗研究所就甘蔗品種研發、培育和種植展開合作,用專業的力量開始了生態種植甘蔗,並請來紅糖非遺傳承人,還原古法連鍋熬製紅糖。

選高標準農田種甘蔗

紅糖好不好,甘蔗很重要,經過長達一年的準備,首批內江古法手工紅糖試製成功,由此拉開漢安糖草甘蔗原汁紅糖品牌的序幕。

漢安糖草是一個全新的品牌,卻有著300年的傳承基因,堅持高標準種植優質甘蔗,堅持手工古法熬製紅糖,堅持10斤甘蔗熬製1斤紅糖的黃金比例,只為帶來最純正的原汁紅糖,讓甘蔗本來的營養和豐富的微量元素,滋養身心,讓全世界都愛上內江的甜。

這份甜 三百年

1716年,曾達一公從福建遷至內江,帶領內江人種甘蔗製糖,漸至內江半數耕地種滿甘蔗,並開創出三裡一糖坊、五裡一漏棚的盛「糖」局面。

抗戰期間,馮玉祥將軍兩次將內江處處紅土種甘蔗的景象寫入文章與詩篇,並盛讚內江糖商為國捐資的家國情懷;民國三十一年 (1942),據省食品工業科研所調查統計:內江蔗區所屬縣有糖廠8個、糖坊1347個、漏棚797個、糖坊兼漏棚961個、冰桔鋪47個,當時四川省的半機械製糖廠都在內江。

甘蔗林

至50年代初,內江甘蔗糖量佔全省產糖量的54.9%,1955年內江甘蔗糖量佔到全省的63%,全國的26%。

內江城市風光

內江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條件,日益精湛的製糖技術,讓糖業在這座城市不斷發展,糖業和糖製品得到全國乃至國際關注。

沈從文先生曾在內江參加土改,在他寫給家人的書信中,將內江描述成一個大糖坊,其漫山遍野甘蔗林的盛景,尤為讓沈先生迷戀,傳為一段佳話。

八十四年 越苦越甜

成立於1936年4月的內江甘蔗試驗場,是中國大陸最早開展甘蔗科研的單位,歷經84年,迭代30個甘蔗品種,是如今享譽國際的甘蔗研究權威機構。

銀山糖廠大門

在內江甘蔗所發展的歷程中,曾迎來各國友人到訪參觀學習種蔗、製糖技術。其中,前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曾至內江糖廠參觀,就甘蔗種植技術和製糖技術和內江專家深入交流。四川內江的甘蔗種植和製糖專家們,也曾走出國門將先進技術經驗傳授給馬裡、貝寧、牙買加的國際友邦。

內江農業科學院

漢安糖草,與內江農業科學院獨家戰略合作,展開優良甘蔗品種的科學種植,全程無農殘,最大限度保留甘蔗中的營養成份和微量元素。

甜城國蔗產業創新基地

萬畝蔗田 「蔗」才不一樣

漢安糖草,為讓每一根甘蔗都有源可尋,堅持親種萬畝蔗林。選址內江市市中區龍門鎮梁壩村,梁壩地勢平坦,略呈淺丘地貌,遍布沙土,光照適宜,雨量充沛,非常適合甘蔗生長。漢安糖草與當地政府達成了萬畝甘蔗種植產業計劃,並由內江農科院指導,優選其培育出的甜城18、甜城20、甜城21、甜城99、內江蜜蔗等優良品種,經過科學種植,全程無農殘,為熬製健康品質紅糖提供了原料保證。

甜城21號

以現代標準賦能傳統工藝

當代人除了對食品健康有所要求,對食品安全也倍加關注。

漢安糖草自建糖坊,從工序到工藝,由古法非遺傳承人親自領制,所有工匠需經過嚴格培訓才可上崗,並制定嚴格的製糖標準,採用傳統七連鍋熬煮,更使用現代殺菌技術,不僅保證了漢安糖草原汁紅糖的健康、安全,又保留了古法紅糖的清甜口感,滿足了現代人對健康營養的要求。

10斤甘蔗1斤糖 黃金製糖比例

市面各類紅糖製糖標準不一,甚至以赤砂糖為原料以次充好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漢安糖草,與內江市農科院甘蔗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反覆實驗測評,提出了10斤甘蔗熬製1斤紅糖的黃金製糖比例。甘蔗收回洗淨,去頭去尾,只取中部最壯實的部分,經古法熬製,以此標準熬製出的每一顆紅糖,都能糖份適中、甜度最佳,且最大化保留了甘蔗的營養成分與微量元素。

漢安糖草的鑑糖標準

10斤甘蔗1斤糖

四步鑑定真紅糖

一顆好紅糖,需要從甘蔗的選種、種植、到熬製等數個環節,層層把控。漢安糖草與萬千蔗農一起,堅守初心,以匠人精神,種好甘蔗制好糖,讓世界愛上內江甜。

來源:微甜城

相關焦點

  • 記憶中的四川:「甜城」—內江糖廠
    甜城是內江的別稱。隨著內江糖廠2001年宣布破產,人們不禁要問,內江還「甜」嗎?內江糖廠曾經的製糖規模亞洲第三、西南第一,在全國處於龍頭地位。因此,內江市也被人們叫甜城。《漢安竹枝詞》曾經寫道:「天下蜜餞出漢安,人間美食在甜城。坊間婦孺煮蜜餞,始信漢安是甜城。」
  • 為甜城味代言!「內江李佳琦們」這場PK很搶眼
    1月10日,「我為甜城味代言·帶貨」甜城「好青年」扶貧助農主播大賽總決賽以做好疫情防控為前提,在資中縣萇弘大劇院舉行,並同步直播於共青團內江市委等微信公眾號。副市長邢偉平出席活動並致辭。電商直播商業孵化基地揭牌儀式內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邢偉平 講話邢偉平表示,近年來,內江堅持把電子商務放在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優先位置,積極擴大「甜城味」品牌知名度,推動電商「賦能」,著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商運營高地。
  • 甜城舞蹈藝術學校2019春季課堂匯報展演暨「美麗內江·甜城共舞」全國賽頒獎儀式
    由四川派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指導,內江甜城舞蹈藝術學校主辦的《甜城舞蹈藝術學校2019春季課堂匯報展演暨「美麗內江·甜城共舞」全國賽頒獎儀式》於2019
  • 「甜城味」內江蜜餞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傳承發展,開啟「甜蜜事業...
    內江被稱作「甜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裡盛產蜜餞。內江蜜餞以其「本色、本味、滋潤、化渣」的獨特風味,深受消費者青睞,已成為「甜城」的標誌性食品。憑藉悠久的製糖歷史、豐富的糖文化內涵,內江蜜餞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科學規劃和政策引導,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產能聚集發展。
  • 直播吸引八萬餘人:甜城蜜蔗受青睞
    「脆泡甘甜、汁水清香,今天的活動不僅有貨真價實的甜城蜜蔗,更有意想不到的額外福利,直播間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11月28日下午,四川漢安糖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著內江糖產品走進市農科院甘蔗種植基地,開展「以買代幫、消費助農」直播活動。茂密的甘蔗林裡,一輛懸掛著「無農殘品、皮薄甜爽」等標語的帶貨小車格外引人注目。
  • 喜報:甜城舞蹈學校舞蹈專業強勢入駐內江大拇指教育
    甜城舞蹈藝術學校(原內江舞星級舞蹈)是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民辦舞蹈藝術培訓機構,四川省舞蹈家協會定點考級單位,四川省體育舞蹈協會會員單位,是由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國家級教師,高級評審蘭小龍先生,田娜女士在省,市各級領導指導關懷下開設的專業舞蹈藝術培訓機構
  • 喜獲省級試點,內江六段錦將打造甜城「外灘」
    喜獲省級試點,內江六段錦將打造甜城「外灘」 2021-01-0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這個700餘畝甘蔗林,帶你回味兒時的甜蜜味道
    內江這個700餘畝甘蔗林,帶你回味兒時的甜蜜味道 2019-01-06 1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甜城的來歷
    美麗富饒、江流環繞的四川內江,素有「甜城」的譽稱.此譽稱何時有之?又出自何人之口?相傳早在唐代已有了蜜餞的雛型,這就是用蜂蜜浸漬果品而成的「蜜果」。當唐明皇吃到巴蜀用蜂蜜浸漬的果子時,十分讚賞,將之列為皇家貢品。到明代弘治年間,內江開始了種蔗製糖生產。
  • 內江獨創的水果甘蔗成熟了
    內江的甘蔗種植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眼下,正值甘蔗收穫的季節,今天就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市中區靖民鎮三星村,一起去看看。一排排甘蔗挺立在田間地頭,風中搖曳的蔗葉翩翩起舞,層層疊疊。三星村成片的甘蔗地裡,一派豐收的景象。
  • 首發「甜城英才卡」!9月19日起內江將舉行「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系列活動
    蘭萍 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9月15日,記者從內江市委組織部(內江市人才辦)獲悉,「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將於9月19日至20日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內江將迎接來自全國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匡廷雲、鄭皆連、幹勇、陳鯨、楊偉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將出席本次活動。
  • 首發「甜城英才卡」!9月19日起內江將舉行「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系列活動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蘭萍 川報觀察記者 鄭志浩9月15日,記者從內江市委組織部(內江市人才辦)獲悉,「融入成渝•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將於9月19日至20日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內江將迎接來自全國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匡廷雲、鄭皆連、幹勇、陳鯨、楊偉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將出席本次活動。
  • 古寺藏森林,臘梅飄香時,內江松山公園又到一年最美時
    甜城內江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沱江河邊,北緯30度線上,以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全年無霜期長達300多天,有霜期平均為4~8天,夏天最高溫度可達40度,冬天一般比較暖和,內江屬於典型的淺丘地貌,平均海拔300~500米,位於內江火車站南邊的松毛山海拔是389.74米。
  • 記錄甜城舊聞 觸摸歷史溫度——文史愛好者李建友編著《內江舊聞錄...
    近日,內江文史愛好者李建友編著的文史書籍《內江舊聞錄》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內江舊聞錄》以甜城風土人情、本土名人及旅內名人為關鍵詞,點、線、面結合,分「漢安流徽、文教薰染、革命浪潮、丹青遺墨、鄉土記憶、物華包容」6個篇章,共66萬餘字,立體書寫了內江曾經的輝煌。其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再現了內江版「清明上河圖」。
  • 內江抗美援朝老兵回甜城「報到」
    內江抗美援朝老兵回甜城「報到」 2020-10-19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21道川味】尋味「甜城」,這些特色美食不容錯過!
    內江市,又稱「甜城」,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稱。東漢建縣,曾稱漢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內江獨特的飲食文化。內江美食種類繁多,口味獨特。來到內江,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小吃不可錯過呢?
  • 2020天府書展內江分展場活動:書香甜城,全民閱讀氛圍濃
    10月16日,記者在市中區新華文軒內江書城門店內看到,不少市民正在主題出版物展銷專櫃選購書籍。記者了解到,當天是2020天府書展內江分展場活動的第一天,內江市區域內的7家新華文軒門店同步開展了該項活動,展銷了優秀出版物,開展了閱讀文化活動,引導全社會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助力「書香甜城·全民閱讀」活動。
  • 昨日一場暴雨,甜城湖洪水來襲,內江啟動24小時監控
    昨日一場暴雨,甜城湖洪水來襲,內江啟動24小時監控 2019-07-31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這座歷史名城向你發出邀請,我們在內江等你
    這個七月莘莘學子都在焦灼地等待一份錄取通知書對於學子來說收到一份滿意的錄取通知書是夢想的起點03內江,水果太多太甜了二月櫻花開,四月櫻桃紅,內江的水果甜滋滋,櫻桃、草莓、西瓜、葡萄……我們四季賞花,月月吃果。
  • 內江蜜餞今安在
    據內江市商業志記載,內江「中國甜城」之稱的真正由來,非因甘蔗白糖,而因經久不衰的蜜餞。  內江蜜餞今安在?近日,記者進行了一番打探。  南北派系內江居中內江有「中國蜜餞之鄉」美譽。據載,早在300多年前就有蜜餞作坊。  蜜餞專家周維學介紹,我國有南北蜜餞果脯派系,內江蜜餞因環境居中,既不同於北方京、津,又有別於南方閩、粵,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