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日語的同學應該都被日語能力考試所支配過,無論是從吐槽「天気がいいから、散歩しましょう」,還是開玩笑膜拜考神櫻井翔,都側面的表明日語能力測試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
大部分同學拿著N1合格證去報名大學或是大學院時,或許會發現依舊聽不懂日本人說話,甚至一度懷疑自己考了個假證,真的有一種「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哀愁。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日語能力考試合格,並不代表你的日語能力真的合格了。
日語能力測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文字語法、閱讀理解和聽力。
文字語法自不必多說,大量的漢字詞以及中國人獨特的語感和猜的能力,這部分不會對學生造成太大的「傷害」。
閱讀理解是我們語文科目從小就訓練的題型,只要是讀懂文章以及理解作者意圖,通常高分也是手到擒來。
最難過的當屬聽力部分,語速快、聽不懂、反應不過來造成聽力「滑鐵盧」,飲恨考場的罪魁禍首就是聽力。可是殊不知,聽力才是考察日語能力的重中之重。
還有一個就是口語能力,很遺憾在日語能力考試中並沒有相應的考試,所以中國人的日語口語要比聽力還要差。這麼看來,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口語和聽力,一個不會,一個不考,日語能力自然不會有什麼進步,即使你拿到了最高等級的合格書。
其實,無論世界上的哪一種語言都不是通過考試來掌握的,即使你英語託福考了120分,到了美國依舊會有一段「聽力表達障礙」時期,聽不懂,說不出成為了病症的根源。
當初就讀於日語專業的小慄雨對這個最有發言權,大二剛開學,年組裡就有數十人拿到了N1的合格證,甚至有幾個人拿到了滿分,這種學霸級別的怪物收穫了所有人的羨慕和讚美,但實際上到了日本之後,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從新來過」。
說了這麼多,目的就是為了糾正一些同學的錯誤想法:我在國內考過了N1直接就考大學,這樣省的去語言學校或者是去日本讀旁聽生,省錢還省時間。那張合格證如果真的有那麼大的魔力,日本的語言學校早都關門大吉了。
平時多接觸一些日本相關的事物,比如聽聽NHK的新聞、生肉的電視劇啥的,都比悶在家聽N1聽力有用。
如果有機會的話,多去結交一下日本人朋友或是外交,別的不說,只要培養出你看到日本人說話不慌的勁頭來,這一波就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