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常說:只有培養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才,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未來!
2019年,任正非開啟「天才少年計劃」,以重金吸納高端人才,並且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培養。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作為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考驗: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
任正非
中科大兩名學生入選「天才少年」
8月3日,據華中科技大學透露:今年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張霽和姚婷兩人入選「天才少年計劃」,其中張霽還拿到該項目的最高檔年薪201萬元。
入選華為時,張霽已經手握多家頂級企業的Offer,中外企業都有,其中一家企業給出的年薪高達360萬元。但是他最終選擇了華為,他給出的理由是:「我認為華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華為最為看重的。論文、專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體現,但華為不是一個唯論文、唯學校的公司。」最終度過7重苛刻考驗之後,如願以償入職華為。
張霽
另一人是華科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直博五年級畢業的姚婷。她2017-2018年在美國天普大學訪學。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威騰電子日本研究院實習,任高級研究員。2018年、2019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從對應的年薪來看,屬於「天才少年」計劃中140.5-156.5萬人民幣/年檔。
姚婷
或許沒有張霽那麼出色,但她的經歷告訴大家,你可以出生在小地方,沒有上清華北大也一樣有前途。誰說女生不能學工科?她將成為華科大激勵女生的榜樣。
深入「天才少年項目」
中國在晶片領域,一直沒有過於出色的成果,落後美國,這成為美國鉗制我國科技發展的一大利器。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美國的晶片領域,最頂尖的前五名專家都是中國人,他們分別是楊培東、殷亞東、黃暄益、夏幼男、孫玉剛。他們之中沒有一個能夠回國發展的,如果能夠回國發展,中國的晶片科技將會突飛猛進。
任正非將企業對人才的爭奪比作戰爭,他曾在央視訪談中談到:「晶片問題,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砸物理學家。」在任正非看來,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是教育的問題,為此華為開啟了「天才少年」項目。
任正非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目前,全球僅四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分別是鍾釗(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秦通(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方向)、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張霽(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長久以來,很多祖國培養、出國深造的人才,最終能夠回國效力的卻寥寥無幾,讓人不得不感嘆時代變了。
但如今,這些年輕的人才能夠不為金錢所動,選擇回國發展。讓人感嘆:少年如此強,何愁國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