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人:專家組成員、湘雅三醫院 彭玥
時間:2020年6月4日 天氣:晴
今天我們考察走訪的地點是拉巴斯醫療中心。這是一所國際化的綜合醫院,建立於2007年。拉巴斯(西班牙語:La Paz)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和平之城」,所以這家醫院也被中國僑民稱為「和平醫院」。它位於馬拉博市郊,整座醫院坐落在面向大海的坡地上,由一棟棕色花崗巖裝飾外牆的四層樓主體結構和部分附樓構成,在一大片綠色草地的襯託下顯得時尚而有現代感。
在醫院的會議室,我見到了這家醫院的Arnando教授。他來自委內瑞拉,是這家醫院的ICU專家。在用西班牙語苦苦交流了半小時後,忽然他說出了一句英語,我們才發現其實我們之間還有更好的交流方式,於是現場畫風突變,大家都開始說起英語來,氣氛被驟然點燃。
據他介紹,LA PAZ醫院是目前馬拉博地區重症救治設備最好的醫院,除了呼吸支持外,還能進行血液淨化治療。因此這裡是指定的收治具有複雜合併症的新冠患者定點醫院。到目前為止,他和他的團隊共收治了8名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聽說我在新冠ICU工作過,Arnando教授主動和我交流起新冠患者的救治經驗,並陪同我們一起參觀他工作的ICU病房。
LA PAZ醫院的新冠ICU並不大,只有3張床位。是在原有ICU病房的基礎上,單獨隔離出來的一個區域。站在原來的ICU 病房內,可以通過觀察窗看到整個新冠ICU的情況。這裡儀器設備完備,有一名護士身著隔離服在隔離區內對患者進行監測治療。
因為人力資源有限,護士每班要上8小時,而Arnando教授這樣的醫生則需要連續工作24小時才能休息。這樣的勞動強度是非常高的,有點類似於武漢早期的情況。同時,因為場地限制的原因,沒有辦法做到像國內一樣標準的三區兩通道的布局,這使得Arnando教授他們發生院感的風險明顯增加。當我們和他討論這個問題時,他非常認真的聽取了我們的意見,並請我畫下了優化方案的圖示。
讓我意外的是,這裡的醫護人員絕大多數都並非赤幾人,他們來自於不同的國家,比如古巴、西班牙、巴西等。和中國駐赤道幾內亞醫療隊的隊員一樣,他們雖然不屬於這個國家,但他們卻恪守著自己的職業精神。在疫情嚴峻的今天仍然留了下來,在高強度的工作下,冒著極大的被感染的風險,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和赤幾人民站在了一起。加油,同道們!
離開時,我站在LAPAZ醫院的草地上遠眺,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希望有一天我能再來馬拉博,和各位可愛、敬業的同道們一起面朝大海,感受春暖花開。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整理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