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起去看海吧
第一次知道大海,是小學讀《在山的那邊》的那篇文章的時候,那時候家裡剛好靠山,所以讀到那篇文章時,深有共鳴。「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於是,與作者一樣,海,成了我心中磨滅不去的一個念想。
再次讀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更是對海充滿一種深切的渴望,渴望那種浪漫與溫馨。初中學地理,知道地球上三分陸地七分海,不禁感嘆:原來海這麼大啊!
可是直到上大學,我才真正見到海。那回第一次逃課,只是為一睹大海的芳顏。當郵輪載著我們穿越大海,前往鼓浪嶼碼頭的時候,迎面吹來的涼爽的風讓我們神清氣爽,翻滾的海水又讓我們心潮澎湃。
鼓浪嶼的海灘一直有著黃金沙灘的美稱,海水也是以清澈出名,可是第一次見到有些渾濁的海水時,還是有點失望的,這也許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緣故吧。不過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赤腳踏進海裡,感受海浪輕輕撫摸的時候。因為鼓浪嶼對面就是金門,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就是以此作為一個基點的,所以遙望對岸,又平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同時,也有種滄海桑田,大浪淘沙的滄桑感。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大海面前,人的心胸,也會不自覺地寬廣起來。去海邊,是比較適合一群人一起去的,猶記得大學時,全班組織去海邊燒烤的情景,那時大家玩開了,於是男女同學不分性別都被一個接一個地丟進了海裡,與大海來了個親密接觸,有人還調侃道:這一年,我們一起溼身了。全班人一起背著相機拍照,很浪漫,有點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幾個年輕人的背影照,溫馨美好。
傍晚時分,在海邊環海騎行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炎炎夏日的時候,可以一邊領略海邊的日落,一邊享受涼爽的海風,累了還可以在海邊來個燒烤,愜意又滿足。有機會在海邊露營也是不錯的,可以在夜裡聽海浪的聲音,黎明時還可以欣賞海上日出,不過露營的地方一定得選好,要記得日落與日出可不在同一側額。當年在鼓浪嶼露營時,我們就犯了這樣一個美麗的錯誤。
長大後,看過不少地方的海,印象最好的竟然是自己故鄉的海,可惜當年自己坐井觀天,因為老家在山裡,竟然忘了莆田也是靠海的,還傻傻地一直去遠方尋找大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許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容易得遠視眼吧。
去了湄洲島之後,發現那裡的海竟然比鼓浪嶼還乾淨,可能是因為遊客比較少,而且當地發展也比較落後,所以汙染也比較少的緣故吧。那裡的海灘也叫黃金沙灘,沙子很軟,踩著特別舒服。如果在有陽光的午後,過去那邊拍照,很是漂亮,有種大片的感覺,尤其是在海邊盡情舞蹈或者轉圈圈的時候,特別愜意,暢快!可惜的是當地比較落後,不能在那燒烤、露營。
大海也是個很適合發洩的地方,在山東時,有朋友告訴我,當鬱悶的時候,去海邊吶喊幾聲,一切煩惱都會被潮水帶走。後來真就這麼去做了,沒想到還真挺治癒的。
山東的海,是充滿生機的,岸邊有很多的小螃蟹、海蠣以及人參等,所以山東的海鮮特別便宜,甚至比蔬菜還便宜,而且也很新鮮甜美。有機會去山東,可別忘了品嘗當地的海鮮哦!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有空多去走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起去看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