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除了五項學科奧賽,高中生還能參加什麼競賽對自主招生有用?

2021-03-01 清北學堂

眾所周知五項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是所有重點大學自主招生的主流報名條件。但是,如果你不是理科生,或者五項學科競賽你都從來沒參加過,還能參加什麼競賽獲得自主招生報名資格呢?其實,包括五項學科競賽在內,總共有15個競賽能夠獲得自主招生報名資格,下面是各個大學官方2016自主招生簡章中明文發布認可的15個競賽匯總出來以供您參考。

 

  一、科技競賽

1、由中國科協主辦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部分高校明文認可)

創新大賽每年舉辦一屆,終評決賽時間為每年8月。

創新大賽的舉辦地點由各省(區、市)申請,經主辦單位考察後確定。在前一屆創新大賽閉幕式上舉行會旗交接儀式。

賽程一般為 3-4月各市報送材料,4-5月省內組織評審,5月向大賽報送材料。

參賽者要首先參加基層的選拔活動。省(區、市)級競賽的部分優勝者,由各省(區、市)按規定名額和要求推薦參加全國級創新大賽。

2、由中國科協主辦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部分高校明文認可)

 每年5月20日12:00至6月20日12:00。以在線報名的方式報名

品學兼優,有個人獨立完成的自然科學或技術研究成果者都可以申報.申報者需要完成網上申報和材料申報兩項主要工作. 

 

      二、作文競賽

  1、由《萌芽》雜誌社主辦的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部分高校明文認可)

買7月到11月的《萌芽》 有報名表 每分報名表可投一篇文章 內容不限制 然後郵到雜誌社,不可以網投。除了買雜誌不收其他費用。 入闈者才能到上海參加決賽。 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徵文通知,每年都差不多。 

2、由《課堂內外》雜誌社主辦的全國中小學創新作文大賽(部分高校明文認可)

(1)、大賽時間

2016年11月-2017年8月

(2)、大賽報名平臺

大賽官網:www.cxzwds.cn

大賽微信:課堂內外文學院

大賽APP:壹筆作文

(3)、參賽對象

全國中小學生。按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分組競賽。

(4)、競賽流程

大賽分初賽、複賽、全國總決賽三個階段。其中,初賽採用線上報名及提交參賽作品的方式,複賽採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同步進行,全國總決賽為現場競賽。具體流程如下:

初賽(2016年11月-2017年2月)

1.報名及提交稿件時間:2016年11月1日-2017年2月20日專家評審時間:2017年3月

2.競賽方式:學校集體組織,學生個人完成註冊報名、提交作品。

3.參賽流程:

第一步,學校註冊建檔:

參賽學校指定大賽負責人,打開大賽官網www.cxzwds.cn,點擊「學校入口」,註冊並登錄帳戶,下載列印「學校授權書」,並填寫頁面中的學校參賽報名信息,上傳蓋章後的「學校授權書」;

第二步,學生報名參賽:

參賽學生登錄大賽官網或下載大賽APP壹筆作文,從「學生入口」進行報名及提交參賽作品(第十一屆參賽帳號可繼續沿用);

第三步,學校初評:

「個人參賽」用戶:

各參賽學校大賽負責人登入大賽官網學校管理帳戶,對本校學生已提交參賽稿件進行初評。

4.2015年、2016年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基地校可校長實名推薦2名「具有創新潛質、寫作才華出眾、綜合素質優秀」的文學特長生進入全國總決賽候選。經評審委員會審批通過的學生,直接晉級全國總決賽;未審批通過的,參加省級決賽。

5.初賽評審:評審委員會將於2017年2月-3月,集中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專業評審,按照初賽參賽人數的1%-3%比例晉級複賽。初賽結果於2017年3月底在大賽官網公布。

(二)複賽(2017年4月-5月)

複賽分為分賽區省級決賽和全國網絡複賽兩種方式。

2016年4月-5月,分賽區省級決賽為現場競賽。

全國網絡複賽為線上筆試作文。非分賽區晉級選手參加2017年5月20日在大賽官網進行的全國網絡複賽。複賽成績於6月在官網公布。

(三)全國總決賽(2017年7月-8月)

小學初中組:全國總決賽將以夏令營的形式進行,分為賽前培訓、現場作文競賽和演講比賽三個環節。詳情見總決賽通知。

高中組:第十二屆全國總決賽暨頒獎典禮於2017年8月5日-6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屆時,當紅著名作家、出版名人、教授博導、高校招辦專家、高考狀元將助陣大賽,與我們分享創作秘笈、解析中國高考招生走向、暢談拔尖人才培養與鍛造!

 

 

3、由《語文報》報社主辦的全國「語文報杯」中學生作文大賽(少數高校明文認可)

1.競賽時間:每年9月到次年4月為初賽,每年7月為複賽。

2.競賽方式:初賽—複賽,分初中組、高中組分別進行。

3.競賽內容:初賽須圍繞規定主題寫作。國家級特等獎通過現場複賽的形式決出。

    4、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的葉聖陶杯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少數高校明文認可)

參賽辦法及要求:
1.參賽方式:由學校、教師、文學社負責人集體組織參賽(至少50人),每生限交原創新作一篇,使用統一參賽稿紙書寫(稿紙隨組委會編選的《中學生》大賽指導專刊附贈,請組織者向大賽組委會聯繫專刊事宜)。
2.徵稿要求:參賽作品必須符合大賽主導思想及「生活化內容、個性化表達、多樣化風採」的基本理念,題材、文體、風格不限。每篇字數:初中600至1000字(詩歌每首20行以上),高中800至1500字(詩歌每首30行以上)。不得一稿多投,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嚴禁抄襲或套用他人作品,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賽資格。
3.小作家評選:寫作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可自薦或由學校推薦,參加「全國十佳小作家」評選,參選者需填寫《申報推薦表》,提交2012年以來至少兩家國內正式報刊已發表作品複印件若干(國家級至少5篇,或省級以上至少7篇,或地市級以上至少10篇)和新作10篇,正式出版的個人專集可一併呈交。入圍者按組委會統一要求進入網上公示和現場決賽評定。
二、評獎辦法及獎項:
1.初評、複評:學校負責組織初賽、初評,根據參賽人數和作品質量按比例推薦二、三等獎及優勝獎稿件,認真填寫參賽學校基本信息及初評獎次推薦名單,統一寄送稿件,由組委會複評組評審,將複評結果通知學校。
2.決賽終評:組織複評獲獎學生進行現場決賽, 角逐 「全國十佳小作家」、特等獎、一等獎,由資深編輯、特高級教師、著名作家組成決賽評委會,召開隆重的頒獎典禮,分別頒發獎盃、獎品及決賽獲獎證書。未能參加現場決賽者,發放複評獲獎證書。
3.指導教師獎:根據參賽及獲獎學生數量、等級獎項,評出相應等級的優秀指導教師獎,頒發證書。
4.組織教師獎:對各校主要組織者,評出優秀(模範、最佳)組織教師獎,頒發證書。
5.集體獎:從參賽單位中評選出「新課程寫作教學示範校」及「全國中學生示範文學社」獎(同時分別授予校長和首席指導老師個人「模範」榮譽)及團體獎、組織獎若干名,分別頒發特製獎牌和證書。
三、寄送稿件及決賽時間:
第一批:即日起至2014年12月30日止(高、初中畢業班稿件請在第一批寄送);
第二批: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4月30日止(申報「全國十佳小作家」及各種集體獎者請在第一、二批寄送);
第三批:2015年5月1日起至5月30日止;
現場決賽:2015年7月下旬(具體日期以邀請函為準)。
四、其他注意事項:
1.各地團委、教育局教研室、教育學會及少年宮等單位可申請設立賽區組織參賽,聘任主要組織者為大賽組委(頒發聘書),具體事宜歡迎來函來電諮詢。
2.獲獎作品將擇優在《中學生》獲獎作品專欄發表,編輯出版大賽專刊,並結集出版獲獎佳作選圖書。所有參賽作品一經獲獎即視為作者同意大賽組委會有編輯發表、出版發行等專有使用著作權。
3.組織者可從「葉聖陶杯」新作文大賽官方網站(http://www.ystbds.com/)、中國教育文學網(http://www.eduwx.com)和中少在線網站(http://www.ccppg.com.cn)中學生頻道下載參賽表格材料(也可通過電子信箱或電話向組委會諮詢索要),並了解歷屆大賽活動盛況。

 

 

     三、英語競賽

  1、由《高校招生》雜誌社主辦的全國中學生創新英語作文大賽(部分高校明文認可)

「全國創新英語大賽」自2001年起開始舉辦,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指導、中國高校招生研究會主辦的《高校招生》雜誌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名牌高校聯合舉辦,大賽原稱「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從2009年第八屆開始,大賽賽事由搜學網(www.sooxue.com)獨家承辦。之後大賽增加了聽力和口語項目,並正式更名為「全國創新英語大賽」。  
「全國創新英語大賽」自創辦以來,始終秉承「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逐步改變以高考分數為惟一選才標準的模式,探索多元選拔優秀人才的機制,為在英語方面學有專長的同學提供向高校展示自己才能機會」的宗旨,得到了高校,特別是教育部直屬院校在自主招生時的廣泛認同。  
  大賽特色(1)自主招生。大賽的優勝者有機會參加北大、清華等近百所聯辦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上萬名學生通過大賽為他們搭建的這條捷徑成功步入北大、清華、北師大等理想的名校。(2)聽說能力。從「搜學網」承辦的第八屆大賽開始,增設了口語和聽力測試,兩項考試內容極大地鍛鍊了考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加強了考生與人交流的能力,讓考生學以致用,摘掉「啞巴英語」的帽子。(3)創新能力。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的宗旨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致力於改變以高考為唯一選材標準的模式,探索多元選拔優秀人才機制。總決賽夏令營裡的戲劇表演、演講比賽鍛鍊了學生的創新和隨機反應能力,讓在英語方面學有專長的同學更加全面的展示自己。

2、由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研究中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部分高校明文認可)

(1)競賽流程。本競賽每年舉辦一次,分各賽區初賽、決賽和全國總決賽三個階段,每年暑假舉辦全國總決賽。期間,各省選手有機會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辯論賽、全國中學生英語風採大賽以及全國優秀中學生英語學習經驗交流會等系列活動。
(2)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競賽意義。本競賽對全國各地的中學英語教學產生了積極廣泛的影響,競賽試題成績和相關數據已成為教改和考試評價改革的動力和資源,參賽學生通過此競賽建立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為英語的持久學習和個人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外,競賽成績已成為中學生升學、加分、留學、高校優先錄取等重要參考依據。各地教研部門也設立了各級獎勵機制並開展多種表彰活動。
(3)題目類型。本競賽初賽和決賽由全國競賽組委會統一命制賽題,命題原則是依綱(現行英語教學大綱和新課標)靠本(現行課本)求新(多用新題型),既有同步性,又有水平度。各年級賽題以主觀題(非選擇題)為主,客觀題(選擇題)為輔,既考察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本競賽每年舉辦一次,初賽時間在每年的11月中旬(星期日),決賽時間在每年的12月中旬(星期日)。初賽包括筆試和聽力。決賽分兩種方式,各地可任選一種:第一種是只參加筆試(含聽力),第二種是參加筆試(含聽力)和口試。本競賽面向大多數學生,提倡「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堅持自願報名參加的原則,避免僅僅選拔「尖子」參加競賽。
(4)獎項設置。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由全國競賽組委會統一設獎,共設三種獎勵等級: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全部為師生同獎,另設優秀組織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均通過各賽區的決賽產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組織機構根據決賽成績確定。優秀組織獎頒發給成績突出的各級教研部門、學校和個人。一等獎學生名單將在中國英語外語教學研究網站[2]  、英語輔導報社網站和全國主要外語報刊上宣傳表彰
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總決賽暨全國中學生英語夏令營是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的一項重要後續活動,選手從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一二三等獎的學生中擇優選拔。此活動期間將舉辦全國中學生英語辯論賽、全國中學生英語演講賽、全國中學生英語風採大賽等活動,並從中選拔優秀中學生組成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中學生英語夏令營等活動。

 

 

      四、理科競賽

    1、由中國數學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所有高校自主招生都認可)

目前由中國數學會組辦的,中學生廣泛參與的,與保送直接掛鈎的高中階段數學競賽主要是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以及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也稱冬令營,因為在冬天舉辦)。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在現在是在每年的9月中旬第一個周日舉辦,分為一試與二試。是以省為單位進行考試與評獎,各個省賽區一般會集中在省會城市的一或兩所中學進行考試。

 

一試所涉及的知識範圍不超出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中所規定的教學要求和內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試卷包括8道填空題(每題8分)和3道解答題(分別為16分、20分、20分),全卷滿分120分。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加試(二試)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接軌,在知識方面有所擴展。目前是四道大題,分別考察平面幾何,代數(一般是不等式),組合數學以及初等數論。前兩道題每題40分,後兩道題每題50分,滿分180分。

 

2、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所有高校自主招生都認可)

1、高二下學期末準備參加初賽(9月上旬),初賽試題共200分(選擇和大題),初賽難度上是高於高考物理,相當於自主招生物理難度。

2、複賽時間是初賽後一個月(9月底10月初),複賽試題共200分,理論160+實驗40分。其中理論部分主要考:力(2-3題)電(2題)熱(1題)光(1題)近代物理(1題),共8題每題20分。實驗部分主要考的是大綱裡面的題目。通過複賽會決出省一、二、三等獎。(省一會被保送清華北大等名校)

3、每年11-12月份左右,獲得省一的學生(以湖南省為例,省一50人)會進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決賽試題200分,理論160+實驗40,(實驗部分除大綱外,還需要自己會思考)。通過決賽會選出前50人為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

4、11-12月期間,針對全國一等獎的學生會選撥前20名(湖南省)作為國家集訓隊成員,進行2-3個月的集訓學習,通過集訓會選出5名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另外會選出8-13人參加亞洲奧林匹克競賽的角逐

 

3、由中國化學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絕大多數高校自主招生都認可)

流程:

    省初賽——各省化學會組織,6-7月舉行,各省情況不同。

全國初賽——中國化學會組織命題和考試,八月底九月初舉行,全國統一考試。

省隊選拔——各省化學會組織,依據國初成績和各省各自組織的理論、實驗考試情況,各自選拔省隊。

全國決賽——中國化學會授權地方化學會及大學組織,每年舉行的地點不同,由主辦地方化學會及大學組織命題和考試

2.3 國初

考試範圍——國初考試範圍包括無機化學、元素化學、結構化學、有機化學。有機化學佔比25%-30%,另三項每年情況各異,並且相互交叉混雜。

考試規則——考試時間為上午9:00-12:00,允許使用非編程計算器,允許提前交卷。各省化學會組織考場和監考人員。

試卷形式——試卷包括計算題,簡答題等,一般以出題主題分為9-12道大題,基本沒有選擇題,所有試題要求寫明解題過程。

評卷方式——考試時間一星期後公布官方參考答案,以此為準各省化學會組織評卷工作。一般在九月中旬公布成績。

評獎方式——各省憑成績分別評出50名左右省一等獎(具體數目各異)。

2.4省隊選拔

  從本省一等獎中選拔隊員

  各省分別組織理論及實驗考試,以此為基礎選出省隊。各省省隊人數各異(河北省2014年14名),每年人數各異。

2.5國決

2.5.1考試時間:11月底12月初

2.5.2考試內容:全理論和實驗兩部分

理論考試題型與國初相似,內容方面加入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同時其他模塊難度上升,題量相應增大。考試時間一般為上午8:00-12:00共4小時。

實驗考試由主辦學校組織,一般分為上午7:00-12:00及下午1:00-6:00兩檔時間,具體時間各異。實驗一般由物質合成,分析儀器使用及容量分析三步組成。

2.5.3獲獎:由前75名中各省第一名及剩餘選手中選出最優的50名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

    剩餘約前100名金牌,可獲清北本一線資格。

約100名銀牌,可獲其他學校降分資格,如事先有協議則可獲清北降分資格。

剩餘約100名銅牌,可獲其他學校自主招生或降分資格

4、由中國植物學會、動物學會主辦的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絕大多數高校自主招生都認可)

流程:

初賽(4 月份)(形式)——聯賽(5 月第二個周末)——競賽/

決賽(8 月份)

試卷形式 :全部為選擇題,標註單選和多選,分值(1 分-2 分

不等)。

2.3.2 法 評獎辦法 凡提前舉辦過初賽且參賽人數超過 2000 人的省份,

聯賽一、二、三等獎名額按本省上限執行。未舉辦初賽的省份或初賽

人數少於 2000 人的,獲獎比例分別佔本省參賽考生總數的1%、5%

和 10%。其中一等獎人數為基礎名額加獎勵名額,基礎名額為 20,

獎勵名額隨後公布。二、三等獎人數上限 100 人和 200 人。

總結:每個省的一等獎人數根據本省往年成績,確定最後總名額,一

般為 30-40 人。

判卷:判卷機讀結果覆核後,按四部分進行 T-score 計算(計算方法

將在聯賽注意事項中作具體說明),排列名次,T 值取四位小數。(T

值概念)

5、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絕大多數高校自主招生都認可)

NOI全國分區聯賽初賽

(每年10月底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在校中學生——初中、高中組

筆試——普及——確定獲初級選手證書名單及進入複賽名單——通信賽,95年第一屆

NOI全國分區聯賽複賽

(每年11月底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初賽優勝者—初中、高中組——上機試——普及兼顧提高—確定全國分區聯賽一、二等獎,省各等獎及全國各級證書獲得者名單——在主要市進行,省派評委協助測評

特別提醒大家:

1、參加競賽要看競賽的主辦方和參加哪個學科。有的雜誌社可能主辦多個競賽,但是真正被高校明文認可的競賽科目卻只有一個。2、不少學校在自主招生報名條件中也可能沒有列出具體的賽事名稱。但報名時仍接收以上大賽獲獎者的申請(此類情況可向各院校招生辦諮詢)。

   中國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

中國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簡稱東南數奧(CSMO),是中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合辦的數學競賽,參賽者為高一學生,第十一屆起改為高一和高二學生皆可參加。參賽隊伍主要是來自閩浙贛三省中學的代表隊,也有上海、廣東、香港等地的代表隊。每隊一般情況下由4名高一學生組成。

 舉辦比賽的起因,在於直到2003年這三省也沒有學生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中國代表隊,為了促進三地數學奧林匹克的交流,培養學生進入國家隊,三省重點中學合作,從2004年起舉辦比賽,輪流由三省數學學會和中學主辦。

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

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Western Mathematical Olympiad,縮寫為CWMO),是為位於中國西部省份(包括江西)的中學生舉辦的數學競賽,由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舉辦,一般定於每年11月份舉行。目的是為了鼓勵西部地區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從2001年舉辦第一屆競賽來,迄今為止,該競賽已舉辦過十屆,分別在西安、蘭州、烏魯木齊、銀川、成都、鷹潭、南寧、貴陽、昆明、太原舉辦。

 競賽分兩天,於8:00-12:00舉行,每天四道題,每道題15分,滿分120分。根據成績分成一、二、三等獎,每屆全體考生的前兩名將入選次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參加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的選拔。2009年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選手黃驕陽就是通過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的選拔進入國家集訓隊的。

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

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Girls' Mathematical Olympiad,縮寫CGMO),是特別為女學生而設的數學競賽。設立目的在鼓勵女學生學習數學和參與競賽,培養學習數學興趣並增強信心。

從2002年起,每年8月舉辦。參賽隊伍為中國各省重點中學代表隊,和香港、澳門、菲律賓、俄羅斯、美國等隊。

比賽設兩卷,每卷四題,分兩天比賽。全卷滿分為120分。按參賽者成績設金、銀、銅牌。金牌前兩名將入選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參加IMO國家隊的選拔。迄今為止,有兩名女同學(陳卓、張敏)通過該競賽入選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並奪得金牌。

此外,又設有健美操團體比賽。參賽者會接受健美操訓練,再進行比賽。

 

相關焦點

  • 高中生參加奧賽還有用嗎? 有用! 能保送北大清華 還能破格入圍強基...
    2020年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 實施後,不少家長覺得讓孩子參加奧賽沒必要,真是這樣嗎?高中生奧賽獲獎對升學還有幫助嗎?記者走訪武漢市多所高中發現,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後,競賽回歸理性,但由於競賽對升學仍有幫助,加上競賽過程能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高中競賽仍受到「尖子生」的追捧。奧賽獲獎者有機會被保送名校「奧寒一般分為初賽和全國決賽,以及國家集訓隊選拔賽等。」
  • 自主招生取消了,五項學科競賽還要繼續麼?
    自主招生取消了,五項學科競賽還要繼續麼?這裡說的五項學科競賽是指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 高中「含金量」最高的4種競賽,自主招生必備!
    通過了某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就能夠獲得比較大的降分錄取資格,比如說,沒有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報考A大學需要600分才能錄取,而通過了A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很可能550分就能錄取,實際上的降分標準各校會有區別,以實際情況為準。
  • 高中生參加自主招生有意義嗎?有學生計劃參加自主招生的嗎?
    高中生參加自主招生有意義嗎?有學生計劃參加自主招生的嗎?對於所有高中的學生來說,能有機會參加自主招生,當然很有意義。但是,自主招生計劃只佔5%,每年大量考生報考自主招生,只是分母。但參與也很重要。自主招生的初衷是高考應試教育的破冰之旅,但發展到現在,乏善可陳。雖然高中生中確有少數學生對某些學科感興趣,但這個感興趣是有客觀標準的,即各種競賽成績、專家推薦、發表文章等,也就說自主招生已經套路了。背後是自主招生的商業化運作,推動了一些自主招生的產業運營。
  • 高校自主招生變化大,奧賽「省賽區一等獎」成標配
    從海大近幾年的自主招生簡章來看,每年海大的自招專業中都涉及很多海洋類相關專業,因此往年在報名條件中也會看重考生的海洋學科素養。以學校2018年自招簡章為例,在「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和「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獲得一定獎項;或參加海洋知識學習和涉海實踐活動並取得一定成績的考生,就可以報名海大自招。
  • 高中生必看!2018年五大學科競賽全面解讀!!
    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快速判斷能力,使得學生對知識掌握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熟練度,同時學科競賽的國家集訓隊成員具有高校保送資格,省級以上獎項和市級獎項均具有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資格。也就是說在現行高考制度下,學科競賽在選拔培養拔尖學科後備人才方面發揮了非常獨特的作用,其重要性和社會關注度可想而知。五項學科競賽是指數學、物理、信息學、化學、生物五門學科。
  • 2019屆自主招生、學科競賽全部安排
    2018屆考生已成功邁入大學校園,2019屆學科奧賽備戰、自主招生規劃和高考也該納入日程。2019屆考生、家長一定要收藏本文,本文整理了新高三包括學科競賽、自主招生、高考在內的所有關係到考生是否能夠考入名牌大學的大事小事!新高一、新高二的同學也可以根據本文提前為自招進行準備!
  • 清華加入「最嚴」自主招,有家長急了...
    此外,學生需參加體質測試,體質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臺階運動試驗、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無故不參加者將取消其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認定的資格。對於可以獲得自主認定優惠的學生,體質測試成績優秀者,將給予額外的5分降分。 據齊魯晚報報導,除了清華取消文科專業自招外,類似高校還有: 山東大學,今年已經沒有文史類計劃,只招生理工類。
  • 2019年華賽和奧賽正式告別,這31項全國中小學生競賽才是進行時!
    根據教育部官方網站28日發布的公告,對2019年主辦單位自主申報的31項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進行公示,表明這些競賽已獲得國家官方認可,在2019年將繼續舉辦或開辦。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初,很多家長腦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能給孩子帶來競爭優勢的只有華賽和奧賽。
  • 不用參加高考!2020五大學科競賽獲獎名單曝光,全部保送清華北大
    但你有沒有想過,不參加高考還能上頂尖學府是什麼樣的體驗?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保送生曝光這幾天,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的中國隊成員獲獎信息已經陸續公布,合計共取得了20金3銀的優異成績,這個競賽是當前中學階段最權威且最具影響力的賽事,每年會有23名選手可保送清華北大。
  • 高中階段含金量很高的4種競賽,一旦得獎,自主招生優勢很大!
    所謂的自主招生就是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通過自主選拔的方式從各所高中院校中挑選出品學兼優、學科優勢或者具有時代創新能力的考生,如果考生通過了某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在高考錄取時會有降分政策,也就是可以用比別人更少的分數上一所好大學,這是很多人都想要把握住的機會,畢竟「高考降分」對於一個考生來說意味著能上更好的大學,有更大的平臺和機會。
  • 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之後,奧賽之路怎麼走?
    據青報教育在線了解,青島這11位清北強基學生,有3名同學是通過學科奧賽獎牌拿到了強基破格入圍的入場券;同時,11名同學中至少有8人有參加奧賽或奧賽學習的經歷。而另一方面,今年青島有2名考生手持全國奧賽金牌,也提前分別與北大進行了籤約,但最終沒有出現在北大的錄取名單上。那麼,如果要參加強基計劃,是不是意味著要參加學科奧賽?學習奧賽有沒有必要?在高校自主招生變為強基計劃的當下,學科奧賽這條路究竟該怎麼走?
  • 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高中生應該如何準備?
    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自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並在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強基計劃試點招生。有報考意向的高中生應該如何準備呢?
  •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高陽學校奧賽培訓班招生啦
    奧賽之路,改變人生格局全省保送生細分為兩大擬錄取類型:奧賽保送、外語保送。奧賽五項學科競賽是指數學、物理、信息學、化學、生物五門學科,國際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一直備受各個中學和高校關注,順利獲得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將免高考保送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就讀。
  • 為什麼優等生一定要辛苦搞競賽?競賽生升學時到底有哪些優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知道,升學並不是只有高考一條路,參加綜合評價、強基計劃、高校專項等特殊類型招生的學生越來越多,各高校也十分重視自主選拔,只靠裸考想上名校已經越來越難。而作為自主選拔中最受高校認可的學科競賽,也開始步入更多人的視線。
  • 2020取消自主招生官方證實,娃還有無必要搞學科競賽?
    仔細讀讀,這段話沒有提到有關自主招生的表述。這項新改革,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自主招生出了什麼問題? 近年,有關自主招生涉及的問題,大家一直有爭議。
  • 【自主招生】全面解讀2018年五大學科競賽,看懂少走彎路!
    數學競賽可以說是五大學科競賽中最難的一個。幾乎全部能在數學獲得省一的學生,都是從初中開始就進行了競賽學習,即使天賦很好,想在數學方面取得成績也絕非易事。相應的,其在自主招生中被認可的程度也最高。物理競賽,思維難度、知識難度也都不小。但是相比數學,對思維能力要求略低。
  • 什麼是五大學科競賽?2018有何變化?建議高一高二儘早規劃
    同時學科競賽的國家集訓隊成員具有高校保送資格,省級以上獎項和市級獎項均具有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資格,也就是說在現行高考制度下,學科競賽在選拔培養拔尖學科後備人才方面發揮了非常獨特的作用。所以學科競賽關乎所有優秀學生的切身利益,學科競賽的重要性和社會關注度可想而知。本文分三大板塊為大家解析五大學科競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競賽學生參加自主招生有哪些優勢
    簡介:獲取資格方面具有極大優勢,可以輕鬆應對自主招生考試,在加分幅度上會有較大優惠。   學競賽的學生在自主招生考試中有極大優勢。通過學科競賽取得參加自主招生的資格,並且在該學科自招考試筆試中拿高分,在面試中展現思維的靈活性、知識的廣博性,提高加分幅度。通過所有學科自招準備在自招考試中獲得整體優勢。
  • 2019武漢大學自主招生簡章,自主招生條件,自主招生報名時間
    南京喜加登教育小編了解到最近武漢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已公布,向全國各地優秀的高中生敞開了懷抱,在環境優美、風景如畫的武大校園裡相約,這裡名師薈萃,英才雲集,學科水平世界排名一流,只為等待那個優秀的你。